人道永昌 第194节

  趁着回归陈县的五万红衣军官兵,正在开展队列训练的档口,陈胜召集军中营级及以上的一百多位军官,进入稷下学宫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

  其实用“学习”这两个字,或许不太恰当。

  用“分享”、“共同探讨”这一类的字眼,更为准确一些。

  因为目前陈郡之内,没有才能足以给这些军官当老师的统兵大将。

  反正陈胜自认为他是不够格的。

  陈守和陈刀就更不用说了。

  就算是项梁,段位也还低了点!

  是以陈胜只能用“分享”和“共同探讨”的方式,总结他们在砀山之战和谯郡之战中学到的一些经验。

  陈胜和陈守,分享他们在指挥作战上的一些心得和感悟,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陈刀和李仲、陈七等人,分享他们在领兵作战过程中,领悟的一些诀窍,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但即便是以这种教学进度比较缓慢、比较细致的“分享”与“共同探讨”的形式,开设军官训练班,教学质量依然远远不符陈胜的预期。

  人的天资有高低,有的机敏,有的迟钝,机敏者可以举一反三,迟钝者举三都未必能理解其一。

  人的文化有高低,有的家学渊源深厚,诗书传家、世代行伍,而有的,祖祖辈辈都是不识字的佃户。

  天资与文化的差距,就造成了理解能力的天差地别!

  同听一堂课,课后一问反馈,十个人能给出七八种反馈。

  其中还有过半数,都是类似于“俺觉得该冲”、“俺觉得该招呼其他营的弟兄们一起冲”这类听了就跟没听一样的无用反馈。

  陈胜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记忆深刻的那几所大名鼎鼎的民国军校,无论是黄埔军校还是保定军校,招生都有一个“考”字儿!

  其学子,就算不全都是有钱有势的富家弟子,也绝对都是识文断字的进步青年。

  至少不识字的文盲,肯定是进不去那两所军校的。

  这么说来,好像还只有我兔那种军中扫盲,层层推荐、选拔优秀军官,前往军校学习的军官培养机制,更符合红衣军的实际情况!

  那十里八乡的俊后生老李,当团长时都还不识字呢,后来去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候,不也能写上一篇精彩的亮剑毕业论文了么?

  陈胜心头拿定主意。

  不过他也没有立刻就解散正在培训的军官训练班,而是按照计划继续着教学。

  他心头跟明镜儿一样,稷下学宫的作用,除去培养人才之外,还有收拢人心、竖立威望的作用。

  而且眼下的这一期,也正好为后续的推荐进修机制,埋下伏笔。

  他们之中优秀者,肯定还会第二次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第一期军官训练班,采取不分班的大课制,陈胜每天都会到场,亲自主持一堂课。

  其他课,他就算没时间来听,课上所分享和探讨的内容,也会送到他处,由他亲自取菁去芜存档,等到第一期军官训练班毕业之后,再汇总编写教案。

  他的想法是,编写两份教案。

  营连级一份教案,教授练兵、战术指挥等内容。

  师团级一份教案,教授统兵、战略指挥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领兵赶赴谯郡之前,他就已经命梅花山庄天工院的匠人们研发造纸术了。

  关于造纸术,陈胜就记得一个大概:把草捣烂了泡在一个大池子里,再用平整的纱布过滤、定型、晾干……

  等待他从谯郡返回陈县后,天工院的匠人们就将制作出来的纸张样品,送到了他的手里。

  天工院制作出的纸张样品,外观像极了陈胜前世回乡给爷爷奶奶烧的纸钱,质地比那个还要糙,厚得跟菜刀有一拼!

  陈胜知道肯定是那个环节出了错,但他也提不出什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只能命他们继续研究,怎样将纸张做得更白、更韧、更细腻。

  不过这种又黄又糙又厚的纸张,也已经足够取代竹简成为文字的载体了……他已经命人在长安坊兴建造纸坊,再过些时日,那种黄不拉几的草纸,就能量产了。

  嗯,有了那玩意,至少以后去茅坑,再也不用掰木棍了……

  有时候,陈胜自己都觉得,他简直就是穿越者之耻。

  他前世看过的那些穿越主角,个个都全能得跟随身携带百度百科一样。

  什么造纸、烧水泥、制玻璃、配火药,那都只是最基本的操作。

  高端点的玩法,从无到有手搓AK、脚踩没良心炮,热武器打得冷兵器土著们哭爹喊娘,只恨爹妈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

  而到了他这里,他却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打个屠睢,头都快琢磨秃了……

  至于造纸、水泥、玻璃、火药这些穿越者必备技能,他都只记得一个大概。

  比如造纸得用草,烧水泥得用石灰、制玻璃得熔沙子啥的。

  可真要他上手,样样他都抓瞎……

  但他一个码农出身的普通生意人,不会这些才是正常的吧?

  正经人谁没事儿学这些东西啊?

  咋的?学完之后是不是还准备去摸摸电门?碰瓷碰瓷泥头车?玩玩悬崖蹦极?

  至于手搓AK,脚踩没良心炮啥的就更离谱了。

  大天朝带把水果刀坐地铁,都得向安检人员解释你是不小心将水果刀落在包里的,你真的不是坏人,敢炸刺儿分分钟送你派出所跟团游!

  而且正经人谁没事儿去学手搓AK、脚踩没良心炮啊?

  那也不挣钱啊!

  ……

  开春之后,操办稷下学宫占据了陈胜大部分的精力。

  但这比起先前他一人要总揽整个陈郡的政务,还是要轻松许多。

  陈胜在操办稷下学宫与把控开垦粮田项目的进度之余,还有时间来增进自己的武道。

  当前他的武道修行,已经进入到一个积累期。

  气海境的修行,是控制内气,小心翼翼的冲开重重穴位,连接十二正脉,从而达到气走全身,心体合一的境界。

  而人的穴位是又顽固又很脆弱。

  顽固顽固在必须持之以恒的不断拿内气去冲击,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怕你冲击穴位的速度,还不及穴位闭合的速度快。

  脆弱脆弱在受不起损伤,须得老鼠打洞一样,一点点的深挖、一点点的拓宽,还要不断的温养加固……

  这是门极其考验耐心的水磨工夫,急不得、也莽不得!

  否则一旦伤及穴位,轻则留下暗伤,日后伤敌先伤己。

  重则内气暴走,横死当场……人体的穴位,是有死穴的,内气暴走触碰到那些死穴,就跟拿着手枪对着眉心来一枪没有任何区别!

  陈胜倒是不怕伤及穴位。

  其他气海武者冲穴,只能凭感觉。

  但人的感觉是拿不准的,比如男人自觉很轻的一巴掌,落到女人身上,却能打出巴掌印。

  所以大多数武者冲穴,都只能求稳,内气少点没关系、冲穴的力道小点也没关系,进度慢点也没关系,但求不要出错!

  而陈胜开脉境主修的《百战穿甲劲》,不但对周身力量掌握精确到了毫厘,而且分化力量也是一把好手,满级的百战穿甲劲,可以将他一身内气,均分成上万道!

  也就是说,别的气海武者冲穴,只能凭感觉。

  而他冲穴,却是一门可以量化的数字游戏!

  千分之一冲不动?

  那就千分之二!

  千分之二还不行。

  那就一路往上加,加到不轻不重刚刚好时,记住这个比例,以后都按照这个比例一路往前冲就好了!

  不过,即便凭借《百战穿甲劲》他的修行速度能比同境武者快上一些,他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打通十二正脉。

  因为他也得温养加固穴位。

  否则光是快,穴位却脆弱得跟鸡蛋一样,跟人动手时敌人都还没发力呢,你自个儿就先行经脉尽断,碰敌人的瓷,那多不讲武德啊!

  不过境界没办法走捷径。

  技法上却是没有什么的问题。

  这阵子,陈胜收罗了大量的武道技法,包括并不限于拳术、剑术、刀术、枪术、矛术、箭术等等、等等。

  反正只要是他能入手的武道技法,他统统来者不拒,尽数一股脑的用气运点将其点到登峰造极!

  别问为什么!

  问就是气运点多得没地儿使,浪费了他心疼!

  但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想通过这种广撒网的方式,增强自身武道底蕴的同时,寻找第二门能和七杀剑一样突破“登峰造极”这个门槛的修意技法。

  剑术提升到他如今这等可以脱离长剑,空手起剑气的剑意之境,兵器长短、份量之间的克制关系,在他的面前已经如同虚设。

  你说一寸长一寸强?

  你的兵器能有多长?

  有没有我十丈大宝剑那么长?

  你说一寸短一寸险?

  你的兵器能有多险?

  有没有我万剑齐发那么险?

  当然,陈胜最想找的,还是那种可以增强他战斗力的武功,比如增强身体防御的横练之法,比如可以提升速度的身法、轻功等等。

  谁还不想当个六边形强者呢?

  反正他有外挂,不愁练不过来……

  但不知道是大周的武道发展还处于比较原始、粗糙的阶段,还是陈郡并非武道昌盛之地。

  反正陈胜使用郡守的权力,穷搜整个陈郡,各种各样的剑术都搜出了二三十门,愣是没能找出一门横练、身法、轻功之类的武功。

  不过他在将七八门拳法都提升到登峰造极之后,他的身体的强度、反应力,都上升了两个台阶……就是原本匀称纤长的美男子身材,有朝肌肉大佬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至于他想要寻找的修意级武道技法,他穷搜了整个陈县之后,也没能找出第二门。

  他尝试询问陈刀他们这些从幽州军中解甲归田的老卒。

  七杀剑的名头,他们的确都曾听闻过。

  不过这门剑术与《百战穿甲劲》是一个路数,在幽州军中也是出了名的难练,且很容易把自己给练死。

  所以哪怕是在狠人辈出的幽州军中,也是属于极少有人会去碰的那种高难度剑术。

  其后陈刀他们也尝试过,教陈胜另外几门与七杀剑齐名的高难度技法残招。

  陈胜通过系统将这些残招还原,一一提升到登峰造极。

  但很可惜,依然没有一门再出现“前无古人”这个提升等级。

首节上一节194/6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