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永昌 第140节

  我多了麻烦。

  这又是何苦来哉……

  想到这里,陈胜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瞄了一眼一旁提着小木桶,正蹑手蹑脚的给她种下的瓜苗浇水,一脸“我很乖的,那胖和尚又不是我招惹的,你不能怪我,更不能生我气”的赵清。

  他琢磨着,自家媳妇的八字是不是和神棍一类的玩意犯冲?

  上次和太平道结怨,好像也是……

  嗯,似乎不能这么计较。

  上次是那些太平道骗自家傻婆娘。

  这次是这胖和尚想抓自家旺夫妻。

  好像是自个儿对他们动的手儿……

  这么说来,难不成是自个儿的八字和这些神棍反冲?

  难道七杀坐命的命格,其实是应在那些神棍的身上?

  陈胜想不明白。

  索性就不在去想。

  杀了就杀了!

  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

  他护着自家傻婆娘,也没错!

  真敢跟他玩儿打了小的跳出来了老的那一套!

  他就敢送他们全家整整齐齐!

  “鲁菽?”

  陈胜在原地转了一圈,高声叫喊道。

  “弟子在!”

  鲁菽拍着双手的泥土,从田地间迈上田垄,快步到陈胜面前,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

  陈胜有些别扭,奈何师徒的名分已经被这老儿给定下了,他就别扭也得生受着。

  “既入了我门下,那你往后,就是我陈家的人了!”

  陈胜轻轻将他扶起,而后脸色一正,严肃的道:“即日起,我命你为陈郡典田吏,往后陈郡诸多典田事谊,皆将由你一手督办,当尽心竭力、创收济我陈县百姓,不得有误!”

  鲁菽迟疑了几息,见陈胜神色肃穆,不容辩驳,只得长揖到底:“唯!”

  他是不愿意做官的。

  若没有对农家之学的痴迷求索之意,他也不会一大把岁数还不顾长幼之别执意拜师陈胜。

  奈何师命难违……

  陈胜再一次扶起他,目光略带探寻的上上下下打量这老汉,很是感兴趣的道:“鲁菽啊,咱农家之学,是否有增进体魄之法?”

  听陈胜问起农家之学,老头倒是没有任何犹豫,张口就回道:“自然是有的,吾农家之学以四时生长养百禾,百禾自也以四时生长养我农家弟子,虽不似武家之学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日积月累之下却也可保身体康健、百病不侵……然,祖师有言,吾农家弟子不得披坚执锐、不得奸猾作恶、不得好勇斗狠,方才若非那光头恶贼欲意损伤夫子,弟子是不能与之斗的。”

  身体康健、百病不侵?

  你可太谦虚了!

  那胖和尚一步数十丈、周身绕佛光,一看就不是普通和尚。

  但在你手下,却形如三岁稚子,毫无反抗之力!

  陈胜有些失望,但也能够理解。

  他有心用言语试探试探农家门规的底线和漏洞,看看能不能变通一下,把这老儿带在身边做保镖。

  但话到了嘴边,却又被他自己给咽了回去。

  他知道。

  他若以师徒的名分强令鲁菽往后随行身畔,护他周全,鲁菽肯定会答应。

  但那无疑是让鲁菽违背他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志向……

  “也罢!”

  陈胜拍了拍这老头儿的肩膀,笑道:“那你就好好种你的田吧,先前你提及的那几门农家学术,且容为师回去好好整理几日,待有头绪后,再来教你!”

  鲁菽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下也有触动。

  他捏掌一丝不苟的一揖到底:“夫子若有难事,弟子甘愿服其劳,传道受业解惑之恩,大于学家门规也。”

  陈胜笑了笑:“行了,你的心意为师知道了,忙你的去吧!”

  鲁菽:“弟子告退。”

  待他离开之后,陈胜转过身向还在田间劳作的赵清伸出一只手,“大姐,该回家了!”

  “哦。”

  赵清放下手里的小木桶和木嫖,在腰间擦了擦手上的水迹,走上前来很自然的握住陈胜的手掌。

  她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地里嫩绿的瓜苗,忐忑不安的小声问道:“大郎,你往后不会不让大姐来了吧?”

  “怎么会。”

  陈胜笑了笑:“不过你得和我一起来,不然我可放心不下。”

  说着,他心头下定主意,回头就给季布他们弄上一批强弓劲弩!

  谁来都射死他!

  赵清纠结的心终于放下了,眉开眼笑的道:“大姐就知道,大郎是向着大姐的。”

  见她乐了,陈胜心头的那一点点忧虑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

  九月底。

  陈守凯旋而归,犒赏全军。

  适时。

  红衣军一阶段的募军工作,也告一段落。

  扩充后的红衣军,在原本的四千人马基础上翻了一倍,拢共八千。

  八千红衣军,合称一部,依旧由陈守担任校尉统领。

  陈守之下,分作二曲,一曲四千军。

  分别由陈七与李仲担任军侯。

  再加上补足的三千郡兵。

  陈胜手中掌握的兵马数量,已然破万。

  这还没算上青龙帮十一堂的人手。

  至十月初。

  九州又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

  一、少帝登基,拜后将军王翦为上将军,统三十万禁军,入冀讨伐太平逆贼。

  二、太平道渠帅任嚣率八千精兵奇袭徐州治所下邳,徐州牧田儋兵败被杀,徐州破……九州皆惊!

  三、朝廷通传九州诸郡,加诸郡郡守为骑都尉,令其整顿兵马,清剿治下太平逆贼,有余力者可统兵出郡伐逆!

  与朝廷加封诸郡守为骑都尉的行文一同抵达陈郡郡守衙的。

  还有州府召陈郡守领军赶赴砀山,协同州府典军校尉蒙恬,防御徐州黄巾军对沛郡一带进攻的行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川日月

  空荡荡的郡守衙大堂之下。

  一身天青色深衣的陈胜,脚踏月牙白长靴,负手立于一幅巨幅之上!

  这是一副由数张丈余见方的厚实帛布,拼凑而成的大周十二州舆图。

  是的,是十二州。

  而非九州。

  九州之称,承袭夏禹划分九州之说。

  原是准称,九州便是九个州。

  后世易时移,九州疆土几经变化,九州就成了虚称、代称。

  真正的大周疆域,乃是十二州: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雍州、益州。

  此刻陈胜脚下这张舆图。

  乃是他结合对前世祖国疆域的记忆,再阅览家中以及郡衙内留存的诸多地势资料之后,亲自手绘大致框架后,再交由画师草绘而成。

  犹是他翻阅了大量现存地势资料,再苦苦回忆祖国的大公鸡地图好几日。

  脚下这幅大周十二州舆图之上,依然只有幽、冀、兖、豫、徐、扬六州,有较为清晰的郡界、治所、驰道马道、名山大川等等标识。

  其余六州,尽皆空白一片……非是完全一无所知,而是资料太少,陈胜宁可空着,也不肯留下错误的地理信息误导阅览者。

  但即便是如此粗糙、模糊的十二州舆图。

  站到舆图上,依然能直观的看出很多东西。

  比如除都城洛邑所在的司州未曾设置州牧之外,另外十一州皆设有州牧。

  而十一位州牧之中,有三位姬姓王族州牧、两位姬姓分支州牧。

  其余的六位,也皆是陈胜记忆中鼎鼎有名的春秋诸侯国后裔。

  其中,又犹以齐吕一族最为鼎盛,主脉伯昌公为青州牧,支脉不韦公为兖州牧……

  更有意思的是。

  由三位姬姓王族出任州牧的荆、益、豫三州,不但以靠山石之势,紧紧拱卫着帝都洛邑所在的司州。

  且这四州本身就连成一片!

  就大周十二州舆图的整体形势而言,这四州已经占据九州半壁江山……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强悍异族环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半壁江山。

  还有。

  齐吕氏一族,支脉兖州牧不韦公这一支,在坚决抗击黄巾军。

  而由主脉伯昌公坐镇的青州,却好像是连半分涟漪都没能掀起来,就轻易而据的落入了太平道手里……

  陈胜结合着十二州舆图,琢磨着今日才送到的朝廷和州府的两道行文。

  越琢磨越觉得有味道。

首节上一节140/6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