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没事,标儿,棣儿,你们两个,快参见宁先生和张教主!”
朱元璋脸上露出慈爱的表情。
在洪武元年的时候,朱标被立为太子。
朱棣则是今年刚刚被封为燕王。
听到朱元璋的召唤,朱标和朱棣连忙过来拜见宁晓和张无忌。
宁晓刚想说到朱棣的时候,结果朱棣就来拜见他,他觉得这件事情好巧。
“此人为了抗击蒙元,迁都到北平,他的年号是永乐!”
“他编录永乐大典,派郑和七下西洋,神机营打遍天下!”
“他创造了永乐盛世,远迈汉唐!”
……
宁晓看着眼前八岁初露峥嵘的朱棣,异常感慨地说道。
“难道你说的是……!”
朱元璋难掩他心中的震惊,手臂都在微微地颤抖。
并非朱元璋不喜欢朱棣!
相反对于这个跟他很像的儿子,他一向是偏爱有加。
否则的话,就不会把朱棣封到这么重要的地方为王。
可是有一点,朱元璋从来都没把朱棣当成他的皇位继承人。
因为在他的眼里,太子朱标是不可动摇的人选。
“爹,宁先生说的这个人是谁啊,很厉害的样子!”
八岁少年朱棣脸上露出崇拜的神情。
看到父亲如此震惊的样子,小朱棣觉得非常地有趣。
“标儿,领你弟弟出去玩!”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自平复心中的震惊。
“走吧,四弟,我们不要耽误父皇的家国大事。”
朱标答应一声,把朱棣领了出去。
看着朱标和朱棣正当少年,已然是如此的优秀,宁晓表示赞赏。
“陛下,臣等告退!”
徐达见此情形,连忙率领一群人退了下去。
这件事情关系到帝王隐私,他们知道的多了,反而可能会引起杀身之祸。
场上只剩下张无忌他们三个人,顿时显得安静下来。
“你说的是老四朱棣?”
朱元璋满脸不可置信地问道。
“没错,就是永乐皇帝朱棣,他的疆域远迈汉唐。”
宁晓郑重地点了点头。
“不可能!老四他没有这个资格当皇帝!!”
朱元璋狂怒不止,他一向是个正统的人。
朱棣不是马皇后的儿子,在他的前面还有三个哥哥,怎么轮都不该轮到朱棣的头上。
“陛下,当你以一个破碗起步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将来会将蒙元赶回漠北,开创大明?”
宁晓脸色平静地反问道。
朱元璋顿时就愣住了,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不用一家人合穿一条裤子。
谁知道一路征战过来,他居然当了大明皇帝,命运之手太神奇了。
张无忌在一旁差点没听到破防,把大元赶回漠北,有他很大的功劳。
结果却被无情的历史给埋没了,你说他找谁说理去!
“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朱元璋冷静下来,缓缓地问道。
尽管不知道朱棣是怎么当上的皇帝,可是朱元璋却清楚,这件事一定发生在他死后。
否则的话,只要有他在,绝对不会容许朱棣称帝。
张无忌在旁边默默地听着,并没有去打断他们两个人。
纵然这件事情跟他的关系不大,他也同样有兴趣知晓。
“朱标太子在陛下之前离世,你选择立其子朱允文为帝!”
宁晓在朱元璋的面前神色平静地说道。
朱元璋闻言眼前一黑,朱标是他用尽心机培养的太子,是他皇位的正统继承人。
结果居然过早离世,这巨大的伤痛,顿时把他淹没了。
好一阵子,朱元璋才抹了一把眼泪:“我没事了,你继续说!”
“后来永乐皇帝以靖难之名,打到应天府,夺了朱允文的帝位!”
宁晓没有隐瞒,把一件最惊心动魄的事情,用一种最平静的语气说了出来。
“老四他居然这么大胆,敢欺君犯上!”
朱元璋怒不可遏,没想到朱棣在他死后,居然是如此的无法无天。
让他现在就想把朱棣抓过来打一顿,甚至是剥夺他的王位。
“这倒怪不了朱棣,因为他如不反,任建文帝一路削藩,就只有死路一条!”
宁晓的神情,倒是越发地平静。
朱元璋想到他子孙相残的场景,心中只觉有着说不出来的痛。
为了帝王之位,唐朝出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没想到他的大明,居然也有朱棣主导的靖难之役。
“嘿嘿,我管不了后世,我还管不了老四!”
朱元璋的眼中露出一道慑人的光芒。
当年他决定暗算张无忌时,就是这样的阴冷神情。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陛下,我劝你顺应天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宁晓连忙劝道。
朱元璋的神色不断地变化,最终他的神情,渐渐地变得平静下来。
“算了,这件事先不去管它,那君王死社稷,又是怎么回事?”
看宁晓的高冷态势,朱元璋知道留他不住,于是抓紧将话题继续。
宁晓点了点头。
如果真的让他放开来说,只怕大明的种种风云变幻,他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他自然不会忘记此行的主要目的,张三丰还在武当山上,盼望着能与他再见一面。
八十八年过去了,当年的少年已变成垂垂老者,热血依旧否!
“君王死社稷!说的是大明的末代帝王崇祯。他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陛下你!一心想着以你为榜样,再创大明盛世!”
宁晓想到大明的末代皇帝,心中不由地发出一声感叹。
对于崇祯皇帝,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治国无能,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宁晓的心里,却并不这样简单的认为。
朱元璋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长叹,他已经开始深切地感受那种沉重的悲哀。
“如果他真的以我为榜样,大明就不该从他手里灭亡!”
朱元璋心中有着浓浓的疑惑。
纵然朱元璋的武功,比张无忌差了千倍万倍,可是论起治国的能力,他还是有一套的。
“大明之亡,断然不能只怪崇祯一人!事实上,他为政相当地勤勉!而且称帝后不久,就处死九千岁魏忠贤!”
宁晓对于大明末年的事迹,还算是比较了解。
“九千岁?”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大明后期怎么会设这样的官职。
“嗯,是一个独断专权的太监!”
宁晓想起魏忠贤之恶,简直是恶贯满盈,让他提起这个名字,就是一脸恨意。
“一个太监,称九千岁!?”
朱元璋气得一脚把面前的香炉踹翻了,他满脸的怒意,透过屏幕观众们都能看得真切。
第63章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兴衰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魏忠贤怕是做梦都想不到,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把朱元璋给气到破防。
宁晓更是毫不怀疑,一旦被老朱知道魏忠贤的祖辈是谁,一定会将他满门抄斩。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神情平静下来,笑了一笑:“我虽然当了皇帝,可是听闻这些阉党巨贪,还是会忍不住怒气勃发,两位见笑!”
“这是陛下的真性情!”
宁晓忍不住地赞叹道。
“宁先生,你就给我说一下,朕的大明是怎么亡的,我好加以避免!”
朱元璋对于死社稷的崇祯,同样是深怀好奇。
宁晓站起身来,缓缓地道:
“明末之亡,亡于天灾!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时期。连年大旱,饿殍遍野,人相食!”
“明末之亡,亡于人祸!内有东林党和太监的纷争,流民李自成、张献忠的叛乱,外有满清肆虐!”
“明末之亡,亡于崇祯自毁长城,杀了名将袁崇焕!亡于群臣误国!”
“崇祯皇帝接手的就是地狱式的开局,他的能力明显不足,致有亡国之祸!”
……
朱元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宁晓所说的场景,让他思之骇然。
如此地狱般的局势,换上他都得小心应对,何况是缺乏治国经验的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