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他连忙倒退,“你...你是人是鬼?”
那女子没有搭理他,看了看石门的构造,竟然发现这是一道“封门”,那么这背后就是“墓室”了?
女子从竹篮里拿出火折子一晃,迎风就着,点亮了事先准备的火把。
黄药师这才看清,来者是人非鬼,而且是一个女子,轻纱罩面。
只是从她露在外边的头发,和刚才说话的声音,判断这是一位上了年龄的女子,而且是一位“世外高人”。
“晚辈黄药师见过前辈,不知前辈深夜到我这山谷所为何事?”
年轻的黄药师,还没有日后那份傲气和邪性,看到长者,而且可能是“身怀绝技”的长者,最起码的尊敬还是要有的。
“哦,你的山谷?小家伙,老身七十多年前,来这里的时候,恐怕你爷爷还没出生呢。”
听到来人这样说,黄药师顿时明白了,合着这地方是人家的,闹了个大红脸,不知该怎样接话。
“你且闪退一旁。”
那女子不再跟黄药师纠缠,伸手在石门左右两侧的门环位置,各自拍打了三下,急忙向左跃开。
看到黄药师,还傻傻地在那里站着,稍待着也把他拉到一旁。
耳轮中就听到“咔嚓”一声响,里边的机关动了。
因为石门被破坏了一半,机关一动,整个门都塌了,瞬间从里边射出几十支利箭。
借着火把的光,都能看到箭头上,那“蓝哇哇”的亮光。
“我......”
黄药师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刚才自己要贸贸然进去,或者在门口待着不动,焉有自己的命在?
“多谢前辈救命之恩!”黄药师赶忙深施一礼。
那女子又没搭理他,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然后手持火把,迈步走了进去。
出于好奇,黄药师也急忙跟了进去,那女子居然也没阻止他。
里边倒只是普通的一人高通道,又连过了两重门,二人进入了一间密室。
密室不大,一丈见方的样子,粗糙的四壁,密室中间赫然停放着一副巨大的石棺。
“哇,死、死人?”
夜半三更,陪着一个轻纱罩面的陌生老女人,进入一个密室,却发现了一处石棺,黄药师瞬间浑身毛孔都炸开了。
那女子狠狠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举着火把,来到石棺的头部,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石棺。
如果用来装人,至少有一人半那么长,宽度能并排躺下三个人。
女子辨认了一下上边的纹路,等完全确认之后,又转身来到侧面。
想了想,伸手在石棺的从下往上,一尺之处摸了摸,终于找到一个凹下去的地方。
微微使力,只听得“咔啦...咔啦...”
石棺的底层居然打开了,凸出一个五尺多长,两尺来宽的大抽屉。
抽屉里居然躺着一把古琴,在古琴的旁边,还放着几本不知什么材质的书。
另外,在古琴之上,还留有一封书信。
看到这把古琴,女子的情绪就变得异常激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女子伸手拿出那封信,借着火把的亮光,展开观瞧。
良久之后,女子突然放声大哭。
“师傅,六十多年了,碧儿终于找到您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年之约
黄药师静静地待在旁边,没有任何言语。
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静静地等着,等待这女子止住悲声。
好半天,这女子才停了下来。
“师傅,弟子一定谨记您的教诲,把您的衣钵传承下去。”
女子按动机关,大抽屉又回归原位,只是拿出了那封信和几本书。
而那把古琴,则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转身来到石棺的头部,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然后站起身来,转头看着旁边的黄药师。
“刚才在外面,你说你的名字叫‘黄药师’?”
女子问道,听不出有任何的情感。
“在下黄药师,见过前辈,在下也刚刚上个月到的此谷,刚才无意冒犯。今日所见所闻,在下势必烂在心里,终身不向外吐露半句。”
黄药师突然意识到,自己跟进这个密室,是多大的一个错误。
这不是窥探别人的隐私了吗?貌似还不是一般的人。
女子没有理会他,只是煞有其事地围着他转了一圈,还特意用火把照着黄药师的脸,仔细端详了一番。
“嗯,不错,年纪轻轻,有些武艺,关键是长得风流倜傥的,今夜能够进到此间,也多是你的功劳,看来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啊。”
黄药师被看得毛骨悚然的,听到对方又是称赞自己好看,又是说什么命中注定的,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能站在那里苦笑着。
“年轻人过来,在石棺前跪下。”
女子淡淡地说道,语气中透露着不可置疑。
“前辈,这......”
黄药师还想辩驳,突然那女子已经到了近前,伸手抓住他一只胳膊,轻轻一送,黄药师就不由自主地来到石棺前。
随后,两道指风传来,黄药师也没感到疼痛,就实实在在地跪倒在地上。
想要挣扎着站起来,自己的双腿,却怎么都不听使唤。
“前辈,你对我做了什么?”黄药师略显得惊慌。
“怎么?连点穴的功夫都没学过?”
“点穴?”
在江湖上走动了几年,黄药师当然听说过点穴,最厉害的点穴功夫,还是大理地“一阳指”。
听是听过,黄药师却从来没见过。
“小家伙,你看我这身功夫怎么样?”女子问道。
“前辈功参造化,乃晚辈生平仅见。”
黄药师倒不是有意恭维,他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那么,你想学这样的功夫吗?”女子诱惑道。
“当然想,难道前辈愿意收晚辈为徒?”
听女子这样说,黄药师大喜过望。
“磕头。”女子要求道。
“哎”
黄药师拜过很多老师,也行过很多次拜师礼,可他心里很清楚,没有一个人的功夫能比得上眼前这位。
所以,他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因为身子不能移动,他正好冲着石棺的方向,而那女子也站在石棺前。
“再磕六个,本门规矩,拜师要磕上九个头。”
黄药师又恭恭敬敬地磕了六个头,磕完很自然地站了起来,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恢复了正常。
“师傅”
黄药师刚要称呼,却被那女子打断了。
“我不是你师傅。”
“那...我刚才不是行过拜师礼了?啊,难道你让我拜那死人为师?”
黄药师突然像诈尸一样,跳了起来。
马上头上就被女子狠狠地敲了一下,“竖子,是何言论?”
“刚才那是收你入门的礼,从此以后,你便是‘逍遥派’弟子了。”
“‘逍遥派’?弟子从未听说过。”
黄药师不确定,自己这是拜入了一个什么门派。
女子没再理他,又在密室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物事,深深地看了一眼,转头向外走去。
黄药师也连忙跟了出去,他可不愿意一个人待在那阴森森的地方,旁边还停放着一个石棺。
二人出了密道,女子又一层一层,启动了密道里所有的自毁机关,瞬间密道相继倒塌,整个山丘都震动了,任谁再也看不出这里曾有过一条密道。
这也是石棺那封信里的交代,介绍了密道中,所有机关的自毁之法。
女子再一次跪拜在地上,“弟子恭送师傅。”
黄药师看了看,觉得自己好像不合适站着,也跟着跪在女子的身后,算是送那位石棺中不知名的人。
良久,女子站起身来,“随我来吧”。
二人离开此处,向山谷的另外一个方向走,正是谷中原有之人的居所。
进入一间还算完整的石室,女子熟练地找到一盏还能用的灯,小小的石室,也亮堂了起来。
“坐吧,小小年纪,居然取了个‘药师’的名字,让我怎么称呼你?我还是叫你小家伙吧。”
黄药师想着反驳,可对方根本不给他机会。
“刚才已经跟你说过,咱们这个门派,叫做‘逍遥派’,不过你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也无需到处张扬,甚至不许让外人知道你是‘逍遥门人’。”
“刚才石棺之中,是我的恩师,姓康,名讳上广下陵。是当年的‘函谷八友’之首......”
“很多年前,门中遭逢大变,听闻师傅身遭不测。恰巧当时我不在师傅身边,再次回到这里,却再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刚才,我尊奉恩师遗命,收你入门,我当留此教导你一年。”
“我也不是你的师傅,你的年龄比我孙儿还小上几岁,如果愿意呢,你就叫我声师祖婆婆,如果不愿意你继续叫前辈也行。”
然后,女子拿出从石棺中取出的那几本书。
“这几本书都是留给你的,不过武功秘籍只有两本,一本‘弹指神通’、一本‘玉箫剑法’。”
“剩下的都是一些杂学,医卜星象、琴棋书画,却也是各个门类上上之选,你若有暇,可一一精研。”
“这一年之内,我会从旁教导你学会‘弹指神通’和‘玉箫剑法’,同时,我自己还有一套武功‘兰花拂穴手’,也一并会传授于你。”
“至于你能学会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先下去吧,明日一早咱们就开始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