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一座小岛,在太湖西岸的西南角,有一个大片开阔地。
远远的,就望见黑压压一片庄园,看规模占地不下百十亩。
水道渐窄,众人离开大船,换了快舟,又走了片刻,才弃舟登岸。
面前出现一个高大的门楼,漆黑的大门紧闭,两旁各留下一个小门进出。
门楼突前部分,有一个数十步长的广场,广场东西两边,一拉溜各有十来个拴马的桩撅。
众人走过广场,来到大门前,本来紧闭的大门,“吱呀呀”被打开了。
从里边出来两队庄丁,衣帽整齐,精神抖擞,一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恭迎庄主回庄”众庄丁纷纷躬身施礼,齐声呼和。
陆乘风面无表情看向两队庄丁,挥手让他们散去,俨然一副武林大豪的做派。
“呵呵,小师妹、郭少侠,手下人不懂事,让二位见笑了。”
然后一指前边的门楼,“这就是鄙庄‘归云庄’,二位里边请。”
“陆师兄先请,”黄蓉不肯走在前边。
“呵呵,来、来,一起走。”陆乘风笑呵呵的在旁边带路。
郭默抬头一看,前方十三登的青石台阶,上得台阶就是庄园大门。
门头上横着一副匾额“归云庄”,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黄蓉看着,觉得字迹甚是眼熟,就望向陆乘风。
“小师妹,你看出来了?呵呵,这‘归云庄’三字,正是出自师尊的手笔。”
“去年中秋之时,天可怜见,他老人家突然来到鄙处,才让我们师徒重逢。承蒙师尊不弃,让乘风重列门墙。”
陆乘风说着,眼眶又潮湿了,还向着东南方,“桃花岛”的位置,拱了拱手。
众人走过门楼,再向里去,就听到身后,“咣当”一声沉重的关门声。
郭默的心,莫名地紧了一下,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第一百零六章 那年别后
郭默、黄蓉二人,在陆乘风、陆冠英父子的陪同下,走进了“归云庄”。
这“归云庄”,处处假山楼台、雕梁画栋、气派非常。
郭默在心里,默默地跟大漠的“七贤庄”一比,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等进入会客厅了,就只剩下郭默、黄蓉跟陆氏父子四人。
厅中已经摆下酒宴,看来这陆乘风做事雷厉风行,且滴水不漏啊。
四人坐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陆乘风先说话了。
“小师妹、郭少侠,二位能到我这‘归云庄’,陆某真是三生有幸,鄙庄也因此蓬荜生辉啊,来再饮上一杯。”
陆乘风说完,一饮而尽,亮出了杯底。
郭默也没多说什么,随之干了杯中酒,陆冠英也在一旁干了,黄蓉则以袖遮面,微微沾了沾嘴唇。
陆乘风又亲自把酒满上,看了看郭默,又看了看在旁边的黄蓉。
“小师妹、郭少侠,陆某知道你二人一定有许多话想问,在此之前呢,先容陆某介绍一番。”
“我刚才说了,去岁中秋,师尊驾临‘归云庄’,当时还来了很多江湖上的朋友,‘归云庄’也从来不曾有过那样的热闹。”
............
原来,郭默和黄蓉,在“陆家集”离开众人,二人就此游历中原各处。
“飞天蝙蝠”柯镇恶,见郭默真的走人了,心里除了愤怒,还是有点儿空落落的。
毕竟师徒一场,相处了整整十二年啊。
尤其是这个郭默,他不同于一般的弟子。在学武上,从来就没让师傅们操过心、费过劲,几乎都是教一遍就记住了。
而且,举一反三,最后练成的往往比师傅们传授的还要好,而郭默时不时蹦出的“武学观点”,总是能“一鸣惊人”,而后“发人深省”。
不夸张地讲,要是从整个大漠十二年来看,前半段是郭默学于七怪,后半段是七怪受益于郭默。
更不要说,由于郭默的存在,连教导、督促郭靖练武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郭默在做,他总能想出简单却有效的办法,让郭靖学武的效率大大提升。
没想到,十二年的师徒之情,却因为一个“外人”,拌了几句嘴,郭默就离众出走了。
“大师傅,您不要跟二弟一般见识,他就那样的脾气,有时候犟起来,比......哦,比我那匹‘嘶风’还不听话。”
郭靖在旁边安慰着柯镇恶,听着他这蹩脚的比喻,众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柯大侠,默儿此子定非池中之物,您也不需要跟他置气。况且,以贫道观之,默儿乃福泽深厚之人,这次出走,闯荡江湖,也许会有意外之喜。”
“丹阳子”马钰说道,郭靖、郭默二人刚刚行了师礼,他自然不想郭默在柯镇恶这里,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其实,在马钰的心里,收郭靖为徒,他没有丝毫抵触,此子秉性纯良,为人忠厚,要不是郭靖已经家有娇妻,且还是“成吉思汗”的女儿。
马钰都有心思,把全真教交到郭靖手上,让他来做全真教第三代掌教。
至于郭默,“丹阳子”的心思有些复杂,他不想收郭默为徒,不是他看不上郭默,而是太看得上了。
这位全真掌教的想法,其实是想“代师收徒”!
他始终忘不了,师傅王重阳“临终”时,跟自己说的那番话。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马钰一直认为那样的人是不可能出现的,条件太苛刻了,索性就当成了师傅一个无法完成的梦想,直到遇见郭默。
郭默的武学天赋,郭默的眼界,郭默那令人艳羡的运气,还有他身上与众不同的气质。
种种迹象表明,郭默就是师傅要等的那个人。
可是,这件事情又怎么开口,不说别人,就自己这几个师弟,他又怎么能说服他们呢?
中都事儿,十八年之约也就此作罢。
众人打算在“陆家集”住一晚,明日就分道扬镳。
全真三子,自然回归终南山。
杨康的所作所为,在丘处机看来,就是赤裸裸的“不忠不孝”,虽然表面上“长春子”显得很大度,不放在心上,但是内心还较着劲呢。
尤其看到郭靖、郭默兄弟都这样的优秀,武功更是远超同辈之人。
尤其是郭默,更是一个妖孽般的存在,自己都不敢说他的对手,他才多大一点儿啊?
暗暗发誓,此次回山,一定严格督促门下所有弟子,发奋苦练。
尤其是老五、老六、老七,“全真心法”到不了大成境界,就不允许下山。
估计郭默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优秀”,使得整个全真教上下,掀起来一股练武狂潮。
江南四怪,自然是想回老家嘉兴去看看,一别多年,上点儿年纪总是想念故土的。
唯一遗憾的是,老三、老五、老七,三人暂时留在了大漠。
“去时七人行,
归乡余四人。
迢迢飞鸿路,
江南对塞北。”
剩下就是杨铁心、穆念慈父女,颠簸江湖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找寻离散的亲人,谁曾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本来,全真三子是想邀请他们一起到终南山去,尤其杨铁心遭此重创,马钰想让他随其修道,而穆念慈也可拜在“清静散人”孙不二门下。
被杨铁心婉言拒绝了,最后二人决定,先随江南四怪一起,到家乡看看,重回临安城外牛家村,住上一段时间。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启程的时候。
杨铁心匆匆忙忙来找众人,手里拿着一张写着字的纸。
“爹爹台鉴,女儿自幼由爹爹抚养,虽非亲生,亦如己出。十几年含辛茹苦,颠簸江湖、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
“‘比武招亲’,中都街头,女儿失手败于那人,就知道今生非那人莫属。然那人在爹爹、在众人心中,已是无可救药之辈。”
“女儿夜来难寐,辗转反侧,终不愿就此归去,遂夤夜留书一封。”
“女儿业已长大,且有武艺傍身,爹爹勿念。只是从此不能尽孝于膝下,万望爹爹保重身体,福寿安康。”
不孝女穆念慈留。
“念儿,也留书出走了。”看完书信,杨铁心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满噙着泪水。
“杨兄弟,哎,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念儿是个有心的人,也许会有好的结果呢。”
丘处机劝慰道:“杨兄弟,你还是自己保重身体,否则到时候孩子们回来看你,你自己却......这里有老道一套修身养气的法门,你且拿去好做参详。”
说完,丘处机从怀里拿出薄薄的一本册子,封面上书“采炼功”三字。
“陆家集”外,全真三子跟江南四怪、杨铁心、郭靖等人,拱手作别。
一往西南,一往东南,从此江湖路远,相见何时?
第一百零七章 山庄客来
六月将近,夜尚微凉。
推开窗户,看到一弯残月挂在高空,夜色如幕,几点繁星闪烁。
深吸一口气,都能闻到太湖上飘来的湿润,郭默无心睡眠。
想起白天在酒席宴上,陆乘风描述“归云庄”,去年中秋之会的场景,未能亲身莅临,郭默着实有些惋惜。
江南四怪跟“黑风双煞”之间的恩怨,大哥郭靖硬撼“铜尸”陈玄风,“北丐”洪七公和“东邪”黄药师的绝世风采,光是想想,都让人心驰神往。
只是,让郭默费解的是,大哥郭靖,怎么又鬼使神差地跟“北丐”洪七公碰到了一起。
可惜,陆乘风也不清楚,此二人是怎么结识的,倒是亲眼见证了,郭靖当场拜师“北丐”洪七公的场景。
原来,“黑风双煞”三年前,听信了郭默的“花言巧语”,被忽悠到“归云庄”。
“铁尸”梅超风,因为练功问题,暂留大都。
而“铜尸”陈玄风,也是一性急之人,见妻子安全无虞,不想耽搁时间,就先只身前往太湖“归云庄”探访。
一到“归云庄”,便感到此处的布置,颇有“桃花岛”的风范。
夜探之下,才与陆乘风相遇。师兄弟一见面,陆乘风就不顾双腿不便,拼了命地要跟陈玄风来个了断。
陆乘风残着双腿,又是师弟,本身武功就非陈玄风之敌,自然敌不过“铜尸”。
“铜尸”陈玄风也不敢下死手啊,只是挟制住了陆乘风,“四师弟,且慢动手。”
“呸,谁是你的四师弟,你这个‘忘恩负义’之徒,‘无情无义’之辈,你们二人当年做下的恶事,惹恼了师尊。”
“却要我们师兄弟几个,来替你承担师尊的怒火,要只是打断我们的腿脚,也就罢了。”
“师尊一怒之下,把我们都逐出了‘桃花岛’,想我陆乘风如今却是一个无门无派的孤魂野鬼,这一切都拜你们所赐啊。”
陆乘风说到痛处,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