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也要模拟人生 第56节

只是贼寇颇多,且江南多山岭,不易骑兵冲锋,若非岳不群兵势凝形,凡眼见大军之人,都只以为看见巍峨大山直入云间,才呆愣当场,不知如何奔逃,这等胜利怕是不好取得。仟仟

但是大破敌军三十万后,仍有贼首逃离,三个反王逃了一个,十路镇抚将军逃了两个。

这实在是因贼首太多,岳不群及手下诸将抓拿不及时,且江南多山,躲入深山老林中,岳不群除非有通天之能,否则不可能将他们抓回来。

除此外,还有这些贼寇见着大势将去,竟然就地埋伏炸药,妄想以此炸死岳不群,然后翻盘。

可岳不群如何是能轻易被炸死的,他们

只炸出了道道数丈深的沟壑,未伤岳不群分毫。

四月底,岳不群横扫江南全境,无有敌手,且破了意图暗杀他的江湖门派的山门,马踏江湖,更无敌手,其更灭了妄图反抗的诸多世家,以及曾在大灾之年有不法之举的世家,如此就充盈了手下粮仓府库。

连番鏖战,具皆大胜,岳不群之名更是传遍天下。

世人皆知有一位“飞龙”大将军坐镇江南,镇压一切不服。

只是,起义仍不间断。

因此,接下来的治理才是最为艰难的“战斗”。

至此,仅以两月,岳不群便平定江南全境,余下贼寇只需慢慢剿灭即可。

但就在岳不群平定江南之时,天京城传来八百里加急的消息。

三月初,挞元人南下侵边,已袭扰三守,皇帝意图亲征……

收到这则消息,岳不群直接摔了桌子,在书房内大喝:“陛下糊涂。”

但是皇帝北狩之心已定,这会消息传到他处,怕是已经纠结大军,北伐去了。

岳不群现在就是想拦都不成。

岳不群也清楚,皇帝为何会有这等雄心壮志,更明白皇帝从哪来的这些自信。

想来皇帝是练成了“周天帝拳”,是以觉得自己……行了。

但岳不群只担心皇帝成了大行皇帝。

他更思及一个“久远”之前的记忆。

那就是大明的那场土木堡之事。

英宗皇帝亲率二十万兵马北伐瓦剌,只一月,便大败,且英宗皇帝还被瓦剌俘虏。

知悉,瓦剌也就三万兵马……

如此形势,竟还败了,皇帝更被俘虏。

此乃奇耻大辱。

岳不群年轻热血时,每每翻阅此事,皆是大恨大恼。

如若今番在发生此事……

不行。

因此,岳不群写下已经迟了的请皇帝收兵的奏折。

之所以说迟了,只因,在五月初,又有一则消息八百里加急南下。

皇帝亲征大败挞元诸部。

此战皇帝竟胜了。

但好消息才来,又有一则消息传至。

天京城遭叛军围困。

…………

第八十章、又又又又驾崩

海图历二百二十三年。

六月。

一则消息震惊天下。

天京城,破。

后,皇帝回援,不利,反被叛军包围,剿灭回师的三十万大军。

皇帝兵败,被围于天京城外回笼山上。

有兵勤王而来,合共十万大军。

却也不敌叛军,尽数被灭被降。

叛军请皇帝降。

皇帝不降,于六月十九日,以三尺白绫自尽回笼山。

……

听到这则消息后,岳不群整个人都懵了。

虽然经历过多回皇帝驾崩。

但也没有哪个皇帝死的这么憋屈吧。

而且据说当时还找不到干净整洁的三尺白绫,最后还是皇帝随侍太监贡献平常用来包裹下身之用的白布,然后以此自尽。

当真是。

“唉!!皇帝糊涂啊。”岳不群只得连连叹息。

只是皇帝死了,他也只哀叹一阵,然后命手下官吏在总督衙门挂白幡,并通告全城,家家户户门前皆结白布绸缎,另外为陛下节哀默哀。

一时间,满城素缟,满城皆哀恸。

大寰千年治世,刘氏皇帝为民操劳千年,人人都认可自己为大寰百姓,认可刘氏为帝,认可自己为刘氏子民。仟

要知道,灾年刚起时,皇帝下罪己诏时,天下的叛乱烽火竟少了大半,流民丢盔弃甲,竟不再造反。

若非灾年十年不止,百姓实在活不下去,才只能造反。

而皇帝之后年年下罪己诏,百姓们也看腻了,也就没再出现过罪己诏一下,叛军皆反正的现象。

如今皇帝死了,天京城被破。许多人顿时觉得国破了,家也亡了。

因此满城恸哭。

想必全天下的百姓都在痛哭流涕。

或许各地的起义叛军也有人在为皇帝流泪,为大寰怅然流泪。

只不过,家国虽破,但生活还得继续。

第二日,新东澳中的痛苦声就少了许多。

第三日,新东澳中只余下一家在哭,乃是在受封于新东澳的英王刘。

第四日,刘仍旧在哭,岳不群去信拜访,后得刘请见,二人相谈一个时辰。

第五日,刘不再恸哭,他向新东澳总督岳

不群求得一纸批文,请为皇帝建衣冠冢,使百姓可拜往。

岳不群以为在理,批准,于新东澳城北,划出十里之地,建设陵寝,开辟广场。

只不过,朝廷的诸般礼部官员皆在天京,皇家宗人府也全在天京,而天京已然陷落,所以无人知晓该如何去办这场拜祭先帝之大礼仪。

而岳不群虽曾为礼部尚书,却也不知其中奥妙。

而且,如今正值天灾之年,无那般多人力物力财力做此等大事。

遂先帝的这场拜祭大礼仪也只得从简,草草办下。

七月。

有消息再度从天京传遍天下。

叛军与挞元人内讧,于京城大战,争先帝遗子。

后挞元人败,但也抢走先帝三位遗子之一。

就此,叛军全盘占领天京城。

九月,叛军首领李志,向全天下人宣告,立先帝嫡长子刘煜为帝,请天下人前来天京观礼,朝拜。

此獠如此大逆不道,无人应邀赴约。

岳不群也得了一封言辞恳切之信。

在信中,李志借刘煜之口,敬称岳不群为天下第一大将军,自称小子。

如此卑微姿态,岳不群也不好不回信。

因此,他回信一封不去。

这两个大字可是让李志暴跳如雷。

但李志却还是借着刘煜之名,下“圣旨”,封岳不群为护国大将军,拜为一字并肩王,而且还言追寻古制,将江南与西南一代封与岳不群,为其封地。

他之所以这般做事,世人也都知晓因由。

但岳不群不受,不接,甚至没有理会。

他只一心安稳江南,治理灾害,平定残余叛军贼军,江南境内的一切山贼匪寇都不放过。

灾害虽还在继续,但岳不群自有办法,领着手底下大军,直接结成兵势,抗击滔滔洪水,然后兴建水利,借着兵势暂时挡下洪水之际,疏通河道,排解大水。

不过,每每这般做了,他都得休憩一日,手下将士也是精疲力竭,有些人差些就因精神枯竭而走火入魔,幸而岳不群自有手段,以“假神”为士卒们稳固心神,不止于走火入魔。

而且若是遭逢那等大江所泄下的大洪灾,岳不群即使率领六万兵丁,一起结成兵势,也无可阻挡。

人力终有穷尽时。

而江南一带发旱灾的地方,岳不群也只得兴修水利,借着海上大船的蒸汽机,提供气力,将远隔数百里上千里的水送过去,以此缓解旱灾。

为了做到这些,岳不群不止令新东澳的各家造船厂停止建造海船,改为全力建造蒸汽机,并且将原有的海船的蒸汽机拆卸下来,一起运送到各个饱受旱灾之地。

除此外,炸药之类也被用上“正途”,开山泄洪,炸山取水。

一桩桩一件件,又让岳不群心中升起一股人定胜天之意。

在岳不群将江南治理得如火如荼,逐渐复原之时。

海图历二百二十三年,十二月。

挞元人再度进犯边境,十万挞元大军长驱直入,直抵天京城。

两方再起大战,而就在这两方大战之际,天京城内突有变故。

大寰旧臣诸葛玉现身天京城,他率领了手下八百精锐士卒潜入天京城。

将“新帝”裹挟出城。

李志意图夺回“新帝”,遣派心腹爱将尤精忠前往追索。

然而,大寰底蕴犹存,虽有不少士卒哗变,但对大寰忠心耿耿者仍不少。

首节上一节56/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