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天时间里,牛大力一心扑在修建屋子里,关于外面的消息,他也从过来做短工的汉子口中得知一些。
如今十里八村并没有死鸡了,这要归功于王青阳,王青阳不知从哪里请来一个大夫,将十里八村的鸡都治好了。
牛大力觉得王青阳请来的那人极有可能是兽医,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没有一点专业知识是没办法治好那些得了病的鸡。
后来,一切归于平静。
村子与村子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因为挖蚯蚓打得头破血流,只是由于蚯蚓的数量不够每家每户喂鸡,不少村子的村民都头疼不已,不能到别的村子挖蚯蚓,自己村子的蚯蚓又不够所有人喂鸡。
难道又要像以前一样将鸡养得瘦瘦的?
自从将鸡养肥后,没有哪户人家会喜欢那些瘦巴巴,没有几两肉的鸡。
可后来,不少村子的村民发现让头疼的事情竟然没有出现在杏花村里,而且杏花村每家每户养的鸡特别肥,特别有精神。
他们顿时联想到之前的蚯蚓养鸡,蚯蚓煮熟,这些法子可都是杏花村那边传出来的。
甚至他们还发现那些家里娶了杏花村姑娘的人家,鸡也养得特别好。
不用问了!
一定是杏花村还有其他养鸡的法子没有传出来。
于是,那些嫁到外村的杏花村姑娘突然变得香饽饽起来,不管是婆婆丈夫都对她们特别好,意思很明显是让这些嫁过来的杏花村姑娘去娘家一趟,学娘家是如何养鸡的。
而杏花村的人得知自家闺女在婆家日子过得舒心,且婆婆公爹丈夫都对她们特别好,他们自然不会吝啬,将蚯蚓和菜叶搅拌喂鸡,又一些营养价值高的虫子也能养鸡的事情说了出来,比如蜈蚣、蟋蟀、蚕、蝎子许多。
果然,用杏花村养鸡的方法,不少人家的鸡越养越好,有嫁到杏花村的姑娘,或者娶了杏花村姑娘的人家,在村里的地位也变得不同了起来。
这件事还是牛大力听一个修建屋子汉子说的,当时那汉子特别感激的对他说,多亏了他,他家的闺女才受婆家重视。
这让牛大力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后来听汉子的解释是,因为家里穷,嫁到上河村的闺女,不被婆家重视,地位不高,尽管有丈夫疼,但总被婆婆冷嘲热讽,又被妯娌指使来指使去。
即使知道闺女在婆家日子过的不好,可汉子却无能无力,就算找上门理论,可能闺女婆家的人会表面对闺女好,可暗地里只会磋磨得更厉害。
可是自从因为养鸡的事情,他家闺女在婆家的地位越来越好,公婆对她眉开眼笑,妯娌对她和睦。
牛大力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几日前,一众汉子愁眉苦脸,谈起不能越界挖蚯蚓的事情。
尽管不能越界挖蚯蚓能防止村子与村子起冲突,可弊处同样有,村子就那么大,养鸡的人家又那么多,本村的蚯蚓根本不够每家每户喂鸡。
当时,牛大力只是笑道:“养鸡又不一定要喂蚯蚓,其他的虫子同样行!”
要知道当时帮牛大力修建屋子的汉子起码有十多人,都是本村的村民,这些人很快将消息传到杏花村每个人耳中,又在十里八村传开。
不过,对于嫁出去的杏花村姑娘日子能好过,牛大力还是挺乐意见到的。
女人不易,那就更别提生活在古代中的女子了。
当然,与其他村子太平相比,清富村就显得有些不太平了。
由于十里八村的村长和王青阳秘密签订的某种条约,不仅蚯蚓煮熟的法子,没告诉清富村的人听,连同医治病鸡的方法,同样没有告诉清富村的人知道,所以清富村每日就会死个把的鸡。
原本清富村众人都相信鸡是因为吃了蚯蚓才死的,可这些日子不断有别的村子过来他们村里挖蚯蚓给鸡吃,让他们对于蚯蚓喂死鸡的说法渐渐怀疑起来。
可让他们再挖蚯蚓给鸡吃,他们又不敢,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的村子过来挖蚯蚓,若是有人反抗,几个村子的人一起围攻他们清富村的人,边打还边骂:“你们说蚯蚓不能喂鸡,那蚯蚓给我们喂啊!”
一众清富村的人有苦难言,顿时将所有责任都怪到魏长谷头上,甚至清富村德高望重的老人劈头盖脸就骂了魏长谷一顿,魏长谷差点村长位子不保。
一脸气闷的魏长谷又将一肚子气转嫁到张铁和陈氏两人身上,还让张铁和陈氏去杏花村打探,将养鸡的法子弄来。
张铁和陈氏心里也有苦啊,他们没想到会让张氏给坑了,其实蚯蚓养鸡压根没问题,可偏偏张氏告诉他们蚯蚓不能养鸡。
但为了弄到养鸡的法子,他们也只能忍了,可他们哪里会知道老牛家竟然不会养鸡啊!!
张铁夫妇以为张氏是在耍他们,毕竟,十里八村的人谁不知道杏花村养鸡有一手,偏偏到了老牛家就不会养鸡了。
可他们还真怪错了张氏。
之前由于家里闹心,牛老根并没有听清楚王青阳说要将蚯蚓煮熟喂鸡,后来又因为和牛大力断亲的事情,导致杏花村许多人家对老牛家爱答不理。
要知道杏花村的村民之所以养鸡这么好,都多亏了牛大力,所以,对于张氏过来询问养鸡的法子,许多人都装做不知道。
反正,老牛家如今是彻底被杏花村边缘化了。
------------
96 新屋入住
最近,钱婆子呆住在老牛家闲得发慌,换做平时的时候,她闲着没事就会去找几个聊得来的妇人聊天,可自从那次和牛大力断亲后,村子老老小小的人看他们老牛家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
甚至后来直接爱答不理了起来,平时那几个聊得来的妇人见了她跟没瞧见她般,这可把钱婆子气得不轻。
打听之下才知道如今杏花村家家户户鸡养得挺不错,因为杏花村养鸡有一手,那些嫁出的杏花村姑娘在婆家自然而然受到敬重。
而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牛大力。
若是没有牛大力养鸡的法子,杏花村家家户户养的鸡也不会养得这么好,他们家的闺女也不会受婆家敬重。
于是,杏花村所有人都记得牛大力的好,齐齐冷落他们老牛家。
想到这里,钱婆子心里一阵气闷。
那白眼狼不就会养几只鸡吗?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等她两个孙儿,一个成为高人一等的武者,一个当了大官,看那帮泥腿子怎么讨好她!
“娘,你就去打听一下那养鸡的法子吧,咱们家也能养些肥鸡过年?”张氏献媚道。
一旁的钱氏用手帕掩嘴偷笑道:“我记得家里的鸡不都给你饿死了,哪还有鸡给你养啊!?”
“咱们不是可以再买些鸡来养吗?”张氏暗暗骂了钱氏一句,又细声细气对钱婆子道。
钱婆子冷眼瞥了张氏一眼,“别以为老娘不知道你葫芦里卖什么药,是不是你娘家哥哥嫂子又来找你要养鸡的法子了?”
“哪有!”张氏眼神闪避道。
钱婆子冷哼一声,“你想要养鸡的法子自己去要,老娘还丢不起那人!”
张氏脸色一白,她能要得来养鸡的法子,还能求到钱婆子这儿,如今村里人见了她仿佛见了瘟神般避之不及。
可若是拿不来法子,她哥哥嫂子又不知怎么闹她了。
“弟妹,我这个做嫂嫂的给你出个主意,你想要养鸡的法子还不简单,只要去找那李香兰,什么养鸡的法子会没有?”钱氏笑道。
张氏眼睛一亮。
是啊,村里所有养鸡的法子都是从牛大力家里传出来的,直接询问李香兰不就成了!
想到李香兰那容易拿捏的性子,拿到养鸡的法子想必轻而易举。
“不行!你敢去找那白眼狼一家,老娘就叫大壮休了你!”钱婆子怒了,一说起牛大力李香兰,她心里就来气。
张氏脖子一缩,不过她也瞧出钱婆子正在气头上,也只能口头上应付着钱婆子的话。
“真是个王八蛋,有酒席也不叫我们。”却在这时,牛大勇和牛大壮两兄弟骂咧咧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们一进来是骂谁啊?”钱婆子没好气道,她自然知道这两儿子又去赌钱了,说也说了,骂也骂了,都没用,也只好任由他们了。
“太气人了!娘,那牛大力屋子修好了,摆了几桌请人,居然没有请我们去。不请我们,我们也认了,可他居然连你和爹都没请,这也太没良心了,怎么说你和爹都养了他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真是白眼狼!”牛大勇骂咧咧道。
钱婆子啐了一口道:“呸,不要跟我提那白眼狼!”
牛老根扛着锄头,褶皱的老脸显得很是苍老,进院子时,就听见屋子里牛大勇和牛大壮的说话声,顿时阴沉着脸,踏进屋里。
还没等他开口询问,钱婆子顿时朝牛老根冷嘲热讽道:“你瞧瞧你那好儿子,连摆酒席都没请你这个亲爹去!”
“是啊,爹,你是不知道,我和大哥从牛大力家路过,瞧见他们家摆宴席,打算进去瞧瞧他们屋子修建得怎么样?没想到牛大力居然将我们俩给赶出来了,实在太可恶了,就算断了亲,爹你还是他牛大力的亲爹啊,他怎么能这么不顾及亲情,太不孝了,爹,你当初断亲是对的!”牛大勇骂道。
牛老根没打理钱婆子的话,横了牛大勇和牛大壮一眼,喝道:“你们有那闲情惦记别人家的酒席,还不如跟老子一起下地里干活!”
牛大勇和牛大壮顿时缩了缩脖子,打马虎眼道:“娘,饭煮好了没,我们都快饿坏了!”
一听这话,牛老根差点气晕过去,刚才还口口说牛大力不孝,可他们也不想想他们是怎么对待他这个亲爹的。
让他半只脚踏入棺材的人下地干活,真是生两包子好过生这两混蛋,起码包子还能填饱肚子,可这两混蛋儿子就会气他。
……
此时,牛大力家热闹非凡,不少杏花村村民都承过牛大力的情,听说牛大力要摆宴席请客,纷纷提着猪肉鸡肉野菜过来道喜。
按照牛大力的意思是请一些熟悉的好友过了喜庆一下,只是哪里会想到有这么多村民过来贺喜了。
于是,他将那些贺喜的村民留下。
然后,不知不觉人都快挤满了整个院子。
男人们都在喝酒吹嘘,女人们都在厨房里忙活着。
其中关于牛大力家里的茅房成了众人议论最多的话题,实在是牛大力的茅房太特别了。
一般人都是搭个棚,放个供人小解大解的木质马桶。
可牛大力还跟别人不一样,建得比人住的屋子还要好,里面不仅宽敞,还铺了瓷砖。尤其是那个用陶瓷烧制的马桶,居然是埋在地上的,旁边放着一大桶水。
听牛大力的意思是用来冲厕的,意思就是不管大还是小,都要舀瓢水冲一下那马桶。
有人觉得新意,起码解决大的时候,不会溅起什么东西来,只是也有人觉得多此一举,方便方便,自然是图方便,像牛大力弄得这么麻烦,还叫什么方便啊。
“大力,你那茅厕倒是有新意,不仅能洗澡,还能解决个人问题,还有那个陶瓷马桶是谁弄的,改天我也弄一个。”王青阳倒是觉得牛大力家里的茅厕很特别,而且很有新意。
牛大力挠了挠头,露出招牌式的含笑。
将烧制蹲便器的杨宝贵介绍给王青阳认识。
记得茅厕刚弄好时,二丫特别的兴奋,说以后她就在这儿睡觉了。
后来得知那间漂亮的小屋子是茅房时,那小嘴扁了起来,那可爱的模样,让牛大力笑了好一阵。
------------
97 开原县县令
在厨房忙活着的妇人不断打趣李香兰,李香兰被她们说得有些面红耳赤,甚至一些妇人好奇询问李香兰是不是有变漂亮的法子。
李香兰自然清楚关于冰清玉肤丹的事情不能告诉众妇人听,只是随口敷衍了几句。
众妇人也知道当年嫁给牛大力时,李香兰那容貌可是惊艳整个杏花村。
不过,这些年被钱婆子磋磨得不成样子,如今和老牛家断了关系,日子越过越好,模样自然而然回去了。
这时,大丫端着盘子走进厨房里。
不少妇人注意到大丫,还别说大丫容貌随李香兰,性子文静,和村里不少姑娘显得很不同,听说还会识字,也很有礼貌,若是成了他家的儿媳妇那该多有好。
这念头一起,有一名妇人打趣道:“香兰啊,你家大丫年纪也不小了,可有相中的人家?”
大丫闻言脸一红,有些羞涩垂着小脑袋。
“还早呢?”李香兰笑着回道:“孩子她爹说了,想让孩子多留几年。”
众妇人理解的点点头,换做她们有这么好的闺女,也会多留几年,慢慢相看人家,挑个家世不错的女婿。
瞧见众妇人的表情,李香兰知道她们想差了,大力哥那是疼闺女,哪里舍得大丫和二丫这么早嫁啊。
不过,她也不解释,低头做起菜来。
宴席进行过半,突然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