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宽一想到最后能困住他的阵法,能刺伤他的武器,能毒倒他的毒药,就不由得心中发颤,这么多年下来,这么成熟的暗杀体系,大齐上下,究竟杀了多少仙人!
大齐国敢弑仙,那么其它王国呢?从天门下辖的王国敢弑仙,其它宗门的王国呢?
此事一旦上禀宗门,恐怕整个凡俗世界都将掀起滔天巨浪,宁杀错,勿放过是最起码的。
陆宽甚至怀疑,为了防止仇恨积累,为了永久后患,某些宗门可能会把一些凡人国度直接抹去!
这,便是立场决定态度,位置决定脑袋。
仙人高高在上,长生久视。普通凡俗百姓过得好与坏,于他们有什么影响?
之所以还照顾照顾宗门附属凡人,也不过是还有那么点利可图罢了。
可是凡俗这点蝇头小利,跟仙人的性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仙人之间的争斗尚且不涉及生死,可见仙人性命的珍贵。可是如今发现凡人居然有组织地暗杀仙人,还有哪个仙人敢站出来替凡人说话?
司马仲辉一案,报上去,凡俗危矣!
千头万绪缠成一团乱麻,可是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地去做,慢慢来吧。
尽管陆宽还有丧魂散的剧毒需要在三天内解决,不能耽搁,但是司马仲辉的遗物就在书房密道里,无论如何,先下去拿上来吧。
陆宽在长孙嵩身上摸索了一阵,找到了长孙嵩提到过的那个特殊玉符。
这是一个圆形的青龙镂空玉佩,巴掌大小,玉佩中央是一条五爪金龙,虽是凡俗出品,但是做工精细,卖相很是不凡。
陆宽也看不出这个玉符是如何做到控制密道阵法不激活的,凡人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觑。
回忆了一下长孙嵩的操作,陆宽走向“替天行道”的字画,用手摸索了一阵,顺利地找到了开关,开启了密道。
将玉符佩在腰间,强忍住使用仙法的冲动,陆宽点亮了油灯,举着它进入了黑漆漆的密道。
密道并不宽敞,只能勉强容纳一个人低头蜷缩通过,可是这条通道却并不简陋,在里面摸不到泥土,通道的墙壁,地面都被青砖完全铺满,恐怕这就是长孙嵩说的,可以隔绝神识的“灭神砖”了。
有些砖块上可以摸到一些凸起和孔洞,这些应该就是所谓的防御阵法和自毁装置的所在了。
大约向下走了五十余步,通道开始趋于平缓,变成水平延伸了。大约又走了百余步,通道变得开阔起来,出现了一个长宽高约两米的小密室。
陆宽大约估算了下,这个密室的位置,恰好就在长孙嵩府宅的主院池塘下面。看得出来,长孙嵩选这个位置也是花了心思的。
密室里面没有什么遮挡,一目了然。除了一个休息用的蒲团垫子,就是密室两侧的精巧木质小架子了。
在左边架子的最中间,陆宽一眼就看到了司马仲辉的水蓝色佩剑和他独属的门内腰牌。
陆宽走上前,拿起佩剑和腰牌,闭上眼,轻轻抚摸,心情不由得变得有些沉重。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尽管司马仲辉对陆宽多有挑衅,但他终归也是从天门众多修士中的一员。
他谈不上善良,对陆宽也不友善,或许还暗地里做了些恶事,甚至也暴戾地打死过凡人。是不是就该死呢?不同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
站在大部分仙人角度,司马仲辉不过是犯了点小错误罢了,面壁几年也就足够惩戒了。长孙嵩之流简直狗胆包天,居然暗杀仙人。这些凡人家族必须被连根拔起,以儆效尤。
站在陆宽的角度看,司马仲辉妄杀凡人,或许该死,但是他不该因为只是输了一场比斗,就被长孙嵩暗中害死,作为替罪羊。
可是站在长孙嵩的角度,如果司马仲辉不死,他自己全家老小都将性命难保,亡命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立场不同,立场不同啊!
仙人看不起凡人,凡人又何尝是真的发自内心尊敬仙人?
陆宽凡俗出身,却修成仙道,凡人真的不会嫉妒吗?陆宽已是仙人,却处处回护凡人,仙宗仙人会理解吗?
会不会到头来两头不讨好,竹篮打水一场空?
摇摇头不再多想,陆宽抬起头,继续看架子上的其它“宝物”。
架子上零零散散摆放的二三十件仙物,几乎都是仙门内的筑基弟子定期可以领到的寻常消耗品。一些符,一些丹药,几件封印了法术的珠宝,虽不珍贵,但是数量着实不少。
看着这些仙物,陆宽一阵沉默,这长孙嵩,究竟暗杀了多少仙人!
最后只有三样东西陆宽看不出是什么。
是一本小册子,一块巴掌大小的阵盘,以及一串珠子。
这些应该就是长孙嵩口中所言,来自西域妖仙身上的东西了。
陆宽举着灯,一边向上走离开密道,一边随手打开小册子,读了起来。
小册子上面的文字陆宽居然看得懂,跟东洲大地通行文字是一样的。
难怪长孙嵩说他会不时来到密道尝试修炼。
陆宽心头不由得泛起一缕疑虑,这个世界如此广阔,到底是何方大能完成的“书同文,车同轨”的千秋伟业?
强压下心头的疑惑,陆宽开始阅读小册子。
第六十三章 被困幻境
强压下心头的疑惑,陆宽开始阅读小册子。
小册子约两掌大小,是用一种不知名的材料制成的,淡黄色,轻薄,但是坚韧,难怪能保存完好。
打开看,上面都是手写的一些神神道道的句子,像什么“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有所相,皆是虚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等等诸如此类,不成系统的一些篇章断句。
从天门金丹期以下的修炼法门,陆宽尽皆读过。以他的眼光,一眼就可以断定,这本长孙嵩所谓的“神奇功法”,其实并不是什么修炼法诀,而更像是个人的心得体会。
难怪长孙嵩修炼了这么久,也修炼不出个所以然。
更何况,道不可轻传。
以从天门为例,所有核心功法必须在藏书阁借阅学习,不可私自传抄。仙人私下传授仙法更是大罪中的大罪。
东洲的仙人门派一个个都是敝帚自珍,生怕别人偷学了自家绝学,根本就不会有门派会允许弟子把功法抄录在纸本上,随身携带。
想来西域仙宗也是如此。
至于书册子上的句子究竟是关于什么的修炼心得,陆宽也没有头绪。看上去似乎与前世佛门偈语有几分相似,但是佛门不应该都是大德高僧吗?
怎么会有妖仙持有佛门语录,还妄造杀孽?
线索还是太少,现在还不宜做出任何结论,恐怕需要以后来慢慢查探。
陆宽一边走出密道,一边拿起了那串珠子,仔细观察。
珠子是木质的,有着自己独特的花纹,但是摸上去却非常圆润。珠子共有一十八颗,每颗都有龙眼大小。
陆宽闭目感应了半晌,没有发现珠子中蕴含任何法术。但是这一串珠子却形成了一个整体,散发出淡淡的道韵。
看来,这串珠子应该就是和从天门弟子腰牌一样,是独属于西域仙人的识别身份的信物了。只是,不知道这是长孙嵩暗杀的那个妖仙的,还是那个妖仙杀了西域其他仙人,抢过来的。
最后,陆宽拿起了阵盘。
粗看上去,这个阵盘有些普通,是一个水盆大小,古色古香的八边形金属框样的阵盘,阵盘八个角上分别纹上了不同的玄奥花纹,除此之外,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说实话,这也就是长孙嵩把它摆在了架子上,要是长孙嵩随手把它往角落一放,陆宽甚至会下意识忽视它。
即便是陆宽现在把阵盘拿在了手里,也不由自主生出一个念头,“这东西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个普通金属盘罢了,不用仔细查看了,扔一边去吧……”
顺从自己的心意,陆宽随便看了两眼手上的阵盘就不看了,他把它随手扔到袖中,不再理会。
在长孙嵩书房中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下,陆宽开始专心思考如何潜入司天监,获得丧魂散的解药。
半个时辰过去了,陆宽还在仔细推敲行动方案,并没有注意到书房中似乎多了一些诡异的气息。
这时,陆宽突然感到袖中的阵盘一阵滚烫,他不得不暂时停止了思考,将阵盘拿出查看。
就在陆宽的手指尖刚刚触碰到阵盘时,原本平平无奇的阵盘上突然爆发出一缕微弱的法力波动!
它的八个角按照顺序依次点亮,并向阵盘中心发射出白光。八道白光汇聚在一起,充满了整个金属阵盘。
大约半盏茶功夫后,白光开始慢慢化为白色雾气,紧接着,雾气向四周缓缓散开,雾气下面,原本是镂空的阵盘表面,居然变成了清澈透明的水面一样的镜面,镜子中,似乎是一处阁楼。
陆宽还没来得及认真看一看这个阁楼,就突然感觉到眼前一花,神识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包裹住了,强行拽向了阵盘!
这股力量气息虽然中正平和,但是力度却是极为霸道,根本不容陆宽反抗,没过几息时间,就把陆宽的神识完全拽入了阵盘之中。
神识脱离肉身,是极为危险的,更何况陆宽的肉身还有剧毒,他陷入了大危机!
尽管无比担忧肉身的安全,但是为了尽快找到出去的办法,陆宽也不得不强迫他静下心来,仔细观察阵盘内部的结构。
从神识幻化的“眼睛”看去,一个充满异域古典风格的厅殿逐渐展现在他面前。
陆宽发现自己出现的地点是大殿的正中央,大厅是空空荡荡的,充满了简洁美,环顾四周,可以看到这间大殿采用的是砖木结构,屋顶则是琉璃瓦,厅内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几个铜制香炉,把这里衬托得神圣肃穆。
再低头看看自身,竟然是一个小沙弥的虚拟形象,现实世界中的一应物品,都没有带进来。
不好,这居然是接近“虚拟世界”的奇迹般手法!
这下麻烦了,根据从天门的记载,陆宽非常肯定自己陷入了非常高级别的“幻境”之中。
这不是寻常的幻境!因为陆宽激活它时,根本没有灌注灵气,也没有提供灵石,那这个幻境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这该如何破解?
陆宽强压下焦躁的心情,沿着大殿的边缘一圈圈行走,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还不时伸出手去抚摸一些结构上的纹路。
大约两炷香后,他完成了对这个神庙大厅的基本观察。
陆宽心道,不对,相当不合理。
这个幻境的基础结构分明就是数个幻阵的叠加,可是这些幻阵却不包含任何伤敌的部分,似乎它的全部功效就是塑造出这栋精美的神庙大厅供人观瞻。
从大厅布置的细节看上去,这里非常接近陆宽前世的佛教神庙,这倒是与那本小册子上的言语相互印证了。这样看来,那串珠子,八成就是佛珠了。
可是一个不能杀敌的幻阵,却在环境布置细节上下这么多心思,意义何在?
现在虽然没有危险,但是焉知这个幻境会不会发生变化?自己的肉身可还在长孙嵩的书房里面呢!
没有神识帮助隔绝毒药,肉身将非常危险,必须抓紧时间寻找脱离幻境的办法。
陆宽看着神庙大厅,陷入了思考。
这时,大厅东北角突然出现了一道身影。
第六十四章 般若堂
大厅东北角突然出现了一道身影。
那道身影刚出现,就感应到大厅中多了一人,随即立即转过身,径直朝陆宽走过来。
虽然不知是敌是友,但是有一个人能打听打听消息,总好过一头雾水的胡乱摸索。陆宽心中警惕性拉满,但是身形并未移动,而是站在原地等对方过来。
来人走进了些,是一个身披金黄色袈裟的僧然,一手持着钵盂,一手转着佛珠,一双饱经风霜的眼睛显得睿智而又慈眉善目。
陆宽打量两眼后不再仔细观察,自嘲一笑,心道,左右不过一个虚拟形象罢了,看这么认真作甚。
来人看到眼前的“小沙弥”却异常激动,竟连转动手上佛珠的速度都快了几分,他颤抖着声音问道。
“慧思师弟,是你吗?我在寺中修行,突然发现般若堂中有异动,进来一看,果然是你!你这一去三年多没有音讯,我们都很担心你,你现在情况如何?”
来人这句简单的问话,蕴含的信息却一点儿也不少,顶着“小沙弥”形象的陆宽,大脑飞速运转,开始思索如何应对。
陆宽心道,“慧思”,毫无疑问是这个阵盘原有主人的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