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的万界远征 第21节

杨广做事毫不拖泥带水,他既然想要做这些事情,还没有回到洛阳,就已经从车船之上把一些命令发了回去,尽快地昭告天下。

而在同时,石之轩也被派离开,去往扬州跟宇文化及合力,加速谋划魔门的统一和整顿。

当皇帝再次回到洛阳的时候,关于科举的改制已经有消息流出,当日就有十几名官员联合上谏,阻止此事,当日即遭罢官入狱。

数日之间连续有三批官员因为此事被打下牢狱并判处极刑之后,百官噤声。

即日,科举改制,诏告世人。

[27.第20章 日新月异(二)]

“王头,最近听说了吗?”一个狱卒闲得无聊,悄悄把身体倾斜,对旁边的班头说道,“就是科举那事儿。”

另一个狱卒说道:“你说这件事啊,不是几个月前,早就传开了吗?原本是需要官员推荐,现在改为士子可自己报考了,而且并不是只有今年这一回,固定了科举时间,从今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次。听说今年的,已经在各地开始了。”

“嗨呀,不是这事儿。”年轻一些的狱卒神秘兮兮的说道,“王头你是知道的,我家里有点儿关系,消息算是比较灵通的。我说的是江都、梁郡,那地方有几个世家,在考试的时候给自家安插了不少人手,科场舞弊。嘿,这些家伙个个家里都有那么多官,现在还要跟普通老百姓抢食,真是……”他咂咂嘴,一副不屑的样子。

王头想的比他多一些,暗道:抢几个小官做恐怕不是重点,这些家伙是想把科举的名声搞臭,让这个已经改制的科举在老百姓心底里仍然保持以前的规则。

“不过这种事儿,也不是能明着传出来的吧?”王头看着年轻狱卒,道,“看你这意思,这事儿后面有什么变动?”

“那是。”年轻狱卒说到这个就来劲了,右手握着拳头一挥,“裴矩裴大人您知道吧?”看着对方点头,年轻狱卒笑道,“也不知道是谁查到了这些事情,总之听说很多凶神恶煞的家伙闯到那些世家中去,凡是成年的,一个没留。听说这事儿就是裴大人全权负责的,那些凶神恶煞的家伙,都是陛下让裴大人暗中培养,专门来监察这些世家。”

王头大吃一惊,道:“一个没留?!”

这天下世家,相互之间总是沾亲带故,拔出萝卜带出泥,除非是造反之流的大罪,否则,就是皇帝要惩戒,最多也只是惩处其中一房,可听年轻狱卒的这说法,差不多就是灭了满门了。

“嗯呢。”年轻狱卒用力点头,道,“听说各地加起来杀了上千人,一个个都是带点儿官身的,再不济也是豪商一流,杀人抄家,天翻地覆的动静啊。”

王头寒毛倒竖,忽然用力在这年轻人背上甩了一巴掌,然后又扯着他的衣领子把他拉近,狠声道:“这种事情也是你我能多说的?立刻忘了,千万不要再提。”

就算是砍了上千人,那些沾亲带故的世家可还留存着,要是随便拿一个从哪儿听说了这些东西,要弄死他们两个小卒子可完全不费力。

年轻人刚才炫耀消息灵通,又打心眼儿里喜欢看那些世家倒霉,嘴上没遮没拦,此时听了这话,看着王头咬牙切齿的模样,也有点儿回过味来,连连点头,吓出了一身冷汗。

天牢中,被特制的枷锁锁住的四大圣僧听着狱卒们谈论的东西,皆是目光沉凝,若有所思。

帝心尊者压低了声音,说道:“杨广居然更改科举制度,此举,可谓自绝于天下公卿世家,看来要不了多久,这王朝必定生出动乱。”

道信禅师摇摇头,道:“帝心师兄想的差了,世间的高门大阀固然不肯接受科举改制,但也不可能于现在这种皇帝鼎盛、屠刀高举之时逆反上意,如果杨广恩威并施,杀了那些舞弊者之后,一方面给其他安分世家温厚安抚,一方面稳步实施科举,该有数十年时间发展,到了那个时候,天下高门看淡王朝兴衰的根基已动摇了。”

帝心尊者反驳道:“在这件事情上,天下世家同气连枝,自有明眼人,不可能发生你口中所说的那种情况。”

‘有明眼人当然也有愚昧者。就算那些世家想反抗又能如何?有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以王朝之力,轻易就可以从其内部分化,拉一批,打一批,加上现在这个皇帝智计武功之深,恐怕什么手段对上他都不好使,皇位稳固数十年,强政施行绝不在话下。’

道信大师心中想着这些,只是摇头,也不跟他多做争辩,换了个话题,向另一间牢房中的梵清惠说道:“斋主,据你所说,宁道奇已经投靠了皇帝,那传国玉玺必定已经落在皇帝的手里,这件事情就算是尘埃落定,静斋那一方面可曾事先有过什么布置?”

梵清惠声音低哑的说道:“几位长老会有明智的处置,最多就是放弃帝踏峰,杨广不可能断绝我慈航静斋的传承。”

“其实这几个月来,老僧也反思了许多。”嘉祥大师开囗说道,“杨广颁发下来的佛门清规,虽然有许多我们不能容忍之处,但是以世俗的角度来看,却实在是极为仁慈了,比起周武帝宽仁许多,而且从一些遣词造句也不难看出,编写佛门清规的,必定是对佛门有一定研究的。”

帝心尊者不耐烦说道:“师兄莫非要为那昏君说话吗?”

“嘉祥师兄的意思应该是说,如果慈航静斋和我们的派门都安分守己,皇帝可能不会主动去特别针对。”道信大师点头,“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

智慧大师叹了一声,道:“只是无论如何,佛门都要大损元气了。宁散人既然投靠了皇帝,那么道门那边,恐怕……”

道佛之争,古来有之,被关进了天牢之后,这些和尚仔细想想,对道门的算计也有些察觉了,他们不觉得道门那方面会放过这次的机会。

事实上,宁道奇还真的已经为杨广去找了两位道门的代表人物出来。

不过,这件事情的起因倒不是为了道门压过佛门,而是宁道奇抵达了洛阳之后,去见孙思邈,刚好孙思邈整理好了自己的部分医书,准备送到将作监去印刷,两人就同行去了将作监,然后遇到了在那里工作的鲁妙子。

鲁妙子妻子的病已经由孙思邈瞧过,如今正在静养,而他本人受到皇帝的命令,集结了将作监的众多巧匠,正在从风水,天文,建筑等各方面,分析一片巧夺天工的宫殿群惊雁宫。

[28.第21章 战神殿]

惊雁宫,是位于留马平原的一片神奇宫殿。宫殿群的布局,和天上的三垣二十八宿、五星日月的运转行度,有一种玄妙的契合,故而可以万古常存,推论其建筑年代,可能上溯至三皇五帝的时期。

这片宫殿存在的意义,是有关于古往今来世间最神秘莫测的一个所在战神殿。

战神殿在传说中并不是由人建成,而是在人类文明萌发之前的上古时期就存在了,古人揣测与神魔有关,二十一世纪则有一些武者认为战神殿是外星文明的馈赠。

广成子的长生诀,就是因为偶入战神殿,观摩了其中一些雕刻的图画,领悟了天地的妙理,才创造出来。蒙元时期的大侠传鹰,也是因为观摩了战神殿中的图录,白马飞升,踏破虚空。

这样的神奇所在,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总让人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只是战神殿会自行移动,没有人能够确定它会出现在哪里。

只有惊?宫,只有这片古代先贤建造的宫殿,可以确保每隔三十年,就让战神殿跟惊雁宫地下的一个位置重合。

所以如果有人可以进入惊雁宫,花费30年等一等,总是可以见到战神殿的。

不过,惊雁宫的建筑布局玄妙无比,普通人也难以找到入口,更别提抵达其中那个重要的位置。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惊雁宫已毁,杨广无缘得见,如今惊雁宫尚存,杨广让鲁妙子带人找到了惊雁宫的入口之后,就不满足于枯等。

他提出,让鲁妙子根据惊雁宫布局,结合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学问,推断出冥冥之中的一种脉络,找到战神殿移动的规律,顺着这个规律追溯,直接锁定战神殿现在的位置。

这个想法完全是可行的,鲁妙子在了解了战神殿的相关信息之后,也极为好奇,在这件事情上竭尽所能。

可任他是天下第一巧匠,几个月的时间,也只是带领将作监巧匠们,勉强摸清了惊雁宫的建筑布局,画出了地势图形,在从这个建筑布局和重要地点逆推战神殿移动规律的事情上,还一点头绪都没有。

宁道奇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刻主动请缨,去找了道门目前最为博学的隐士袁天罡,把战神殿的事情说明。

甚至不需要解释如今皇帝和佛门道门的各方局势,仅仅是推测战神殿移动规律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隐世不出的袁天罡激起探求之心,风急火燎的赶来了洛阳,还带上了他那个在风水数算方面天资高明到近乎妖孽的少年弟子李淳风。

见到惊雁宫图纸之后,他们就废寝忘食的投入了研究。

杨广居于大业殿,处理朝政之余,即汇总各方情报,看着他分发的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段时间里,有四大阀配合,石之轩、祝玉妍亲自出动,已收服灭情道席应、魔相派赵德言,干掉妖道辟尘,让石之轩手下的安隆和阴癸派麾下的洛阳帮分食了辟尘手下洛阳商会的生意,又斩杀邪极宗丁九重、周老叹、金环真、尤鸟倦这四大凶徒,真正统一了魔门。

祝玉妍还清理了不听话又不是那么特别能干的手下,如阴癸派元老边不负等,用边不负的性命,换取了被他强暴的祝玉妍之女单美仙的释然,让单美仙以东溟派故掌门夫人的身份作为内应,把掌管琉球兵器生意的东溟派彻底纳入魔门的掌控。

如今整个魔门明面上的身份,都是拥有皇帝御赐匾额的“圣门商会”的一员,涉足各行各业。

以前一直跟魔门针锋相对的正道,其实主要就是佛门那一帮子,现在佛门偃旗息鼓,魔门转暗为明的过程顺利得如有天助,而在转暗文明的过程中,暗地里的势力也没有放弃,经杨广示意,抽调各派精英组成“天眼”,负责编制一张巨大的情报网,协助朝廷治理民间与武林,不过目前这个天眼组织还不够壮大,只好权衡轻重,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了监察科举的事情上。

江都、梁郡几个世家被屠灭之后,又先后有数十名考官因为阅卷不严,自身偏向,罔顾法规等,被严惩。

腥风血雨之中,其他世家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

首节上一节21/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