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的万界远征 第18节

[23.第18章 天下不败之人(二)]

四大圣僧和梵清惠、宁道奇运起轻功身法,施展出当今武林罕见的飞纵之术,脚尖在宋家山城的屋顶、树梢等各处轻轻地一踏,就能够飞出二三十米,这速度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草原上的良驹,而且刚来高去,面前没有任何障碍物,不到半刻钟,就从码头赶到了接近宋家山城尽头的地方。

这个时候因为警戒的哨声而行动起来的宋家山城内部士兵,还没有能够搞明白闯入者到底处在什么位置。

不过等他们赶到了接近磨刀堂的地方,守在那附近的宋智,宋鲁等人就看到了他们。

这样的功夫,这样的组合,让人很容易就能认出这六个人的身份。宋阀的人在考虑这些人的来意之前,先就感受到了一点不满。

他们这样直接闯入宋家山城,可以说是十足的轻视。不过最近皇帝对佛门下手,佛门说要献上传国玉玺,现在双方都到了宋家山城,这些可以延伸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宋家人也稍微可以理解佛门的失礼,没有直接开口责问,也不上去迎接,就当没看见他们。

韦公公老神在在的,也对那六个人视而不见,心思都系在磨刀堂里面。

四大圣僧等人稍微有些尴尬,却不愧是佛门练出来的,面色如常,相互示意一下,梵清惠就上前去准备跟宋智等人打个招呼。

不过这六个人刚一在大街上站定,磨刀堂的大门就缓缓打开,在场众人视线都被吸引过去。

杨广从磨刀堂里走出,身上纤尘不染,新制的华贵衣袍连一点褶皱也没有,就好像只是在里面喝了杯茶就又走出来。

宋智宋鲁脸色一变,等看到宋缺和石之轩跟着杨广走出来,也都是安然模样,才勉强放下心来。

只是,这三个人进去的时候各有各的节奏,如今出来,杨广在前,后面两人亦步亦趋,已经分出主次,这堂中一战的结果如何,自不必多说。

梵清惠目光落在宋缺身上,神色微怔,又迅速移开视线,仔细打量着那个颁下限寺令的皇帝。

其实多年前中原还没有平定的时候,佛门中是有人亲自见过杨广的,并且有过仔细的观察和记录。可现在佛门五人和宁道奇看到这个意态从容,仿佛连宋缺都成了陪衬的皇帝,却都只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深渊。

梵清惠跟宋缺之间有旧情,而佛门四大圣僧加上一个慈航静斋,就可以代表整个佛门主流,潜在的势力也很是庞大,所以,他们这一行人本来于公于私都是有足够的筹码打动宋缺的。

可是,杨广来得比所有人预料的都早了半天。

因为这半天的时间差,在梵清惠和四大圣僧他们赶到的时候,岭南宋家山城这里的事情,居然已经展现出了一种尘埃落定的态势,让佛门中人着实摸不透底细,如此一来,与宋阀有关的许多算计就不能轻易使用,以免适得其反。

而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原本说是要赶往洛阳,却转向来了岭南这件事就很尴尬了。

杨广停步,目光随意扫过那六个人,道:“这几个僧尼道士,是镇南公的客人?”

宋缺看了一眼四大圣僧,目光在梵清惠身上多停留了一下,更多的注意力却给了宁道奇,眼神里没什么多余的感情,淡然道:“这几位不速之客都是大名鼎鼎。乃是慈航静斋之主梵清惠、散人宁道奇、禅宗道信大师……”

宋缺开口介绍,梵清惠他们六个也就顺势以佛门道门的礼节向杨广行礼。

“原来是他们。”杨广说道,“我好像记得,有几个和尚尼姑说是要献上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何在?”

梵清惠道:“传国玉玺,仍在众人护送赶往洛阳的途中,贫尼等人因为听说陛下圣驾在此,特地先行一步,赶来面圣。”

其实是因为传国玉玺靠得太近会不定时干扰武者真气,梵清惠他们没敢随身携带,让手下的人保护着隐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

“看来你们对护送传国玉玺这件事情不够尽心啊。”杨广仿佛随口一言,道,“你们这么急着见我,不必想,又是要为了佛门求情喽。”

“陛下圣明。”身材高大干瘦的嘉祥大师开口,道,“贫僧等人此来,正是要劝陛下收回成命。”

“放肆。陛下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石之轩出声喝斥。

杨广看他一眼,心道:这角色融入的很快嘛,也对,毕竟是老演技派了。

嘉祥大师寿眉一跳,道:“这位施主,若是贫僧没有看错的话,似乎是武林中恶名昭彰的石之轩?”

“血口喷人。”石之轩当着众人的面微调面部五官,变回裴矩模样,都不用袖子遮挡一下,理直气壮道,“本官裴矩。”

在场的宋家手下和杨广带来的禁卫军士兵似乎都看呆了,韦公公不知在想什么,宋鲁却几乎想把一声无耻骂出口来。

杨广也是微讶,凝眉想道:这个性格现在是像邪王,还是像裴矩,不会是因为在紧要关头被我打伤,性格有些放飞了吧?

嘉祥大师闭眼闭嘴,一派不屑与争姿态。

帝心尊者声音雄壮,接着说道:“陛下,耕种之事是不净业,自有老农去做,实不该逼迫佛门弟子参与,坏了善果修行。而铸造佛像的钱财都是虔诚信徒所捐,只为供奉佛陀,彰显诚善,累积阴德。熔佛铸钱,实在是枉顾了天下善信的真心,轻践了百姓的虔诚。更是亵渎佛法,绝非明君所为。陛下当另修旨意,以慰诸天佛陀与天下百姓。”

帝心尊者这一番话说的比嘉祥大师还要强硬,却几乎要把杨广给听笑了,实在是跟西方某一个时期的赎罪券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也懒得争辩钱财是不是能买来功德,只道:“佛门信徒还代表不了百姓,你们该要记住,在佛门弟子这一重身份前面,你们也是大隋子民,与其他百姓无异,若无功于国又不事生产的,以后这样的人,在大隋只会是一个身份乞丐!”

“哦,对了。其实还有一个身份。”杨广食指点了一下额头,就像刚想起来,“牢里等死的犯人,也是可以享受几顿免费食宿的。你们,要选吗?”

[24.第18章 天下不败之人(三)]

四大圣僧听了这番话,或是垂头默念佛号,或是怒目而视。

道信大师开口道:“其实陛下颁下佛门清规,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这些清规戒律跟当今佛门的戒律相差太大,天下僧徒的心态岂能在旦夕之间扭转?若陛下能够给予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徐徐行之,必然比如今的局面更佳。”

禅宗其实并不太在意这些不净业什么的说法,比如以后提出《百丈清规》的那个就是禅宗的怀海大师,而道信本人也曾经纠结徒众,采摘草药,在一些疫情中为百姓治病,掘土拔草的事情早就干过了。

道信大师这番话说出来,在场宋阀乃至朝廷的人都觉得有些道理。其他三大圣僧与梵清惠虽然心中并不怎么同意,但也想着有更多时间缓冲对佛门会是一件好事,于是闭口不语,默示支持。

杨广却更加想笑了,他干脆就笑出声来:“哈哈哈哈,从什么时候开始,正确的事情要去迁就错误的人了?”

“罢了。”他挥挥手,道,“跟你们是说不通了,说了两个选择,遵从命令或者关进牢狱。选吧。”

帝心尊者怒道:“皇帝如此作为,就不怕佛祖降罪,死后沦入地狱吗?”

帝心尊者这句话一说出来,梵清惠等人就暗道不好。果然,石之轩横眉冷目,喝斥道:“放肆!圣前无礼,谤议陛下,依律当斩。”

杨广说道:“念着他们常年叩拜,因而痴愚,死罪可免,打入天牢,监禁十年。”

“遵命。”禁卫军众人立刻围上,宋智等人接到了宋缺的暗示,也跟随禁卫军把这六个人团团围住表示立场。

电光火石之间,梵清惠目光连闪,已经打定了主意,背后背负的一把古剑腾空而起,翻手在握,一片滚滚寒光杀出。

杨广还没有子嗣,如果能够把他刺杀,朝野之间必定要有一番动荡。后续佛门只要赔上他们六个,略全大义名分,再凭借潜在的势力和人脉,未必不能在接下来的动荡之中找准机会扭转局势,保住元气。

梵清惠这一动手,同气连枝的四大圣僧不论方才心头在想什么,也都随之出手。

这四个老和尚默契绝佳,出手配合的天衣无缝,无形的气劲配合着拳掌禅杖,几乎形成一股大浪狂啸般的气势力道,要在一瞬间就把四周包围上来的人全部掀飞。

只不过这股气劲刚扩散开来,他们就察觉到在周围这些轻若无物的“败絮”之中,还隐藏着几块“礁石”。

四大圣僧的功力加催,意图将那些“礁石”也一并震退,梵清惠手中的古剑寒芒敛成一线,剑势积蓄,等着石破天惊的一刻。

站在他们身边的宁道奇不见怎么动作,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退开,即将飘出包围圈。

千钧一发之际。

首节上一节18/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