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的万界远征 第122节

诸葛卧龙继续发问,“说过了官衙再说盗匪。元定城东边有水虎寨,西边有独龙坞。南边翻过一座山就是十二星宿洞,城里面至少有上万名所谓的赏金猎人,拿去官府领赏的脑袋十个有九个都是错的。其余百万民众之中,如果遇到官府要围剿,只要有机会,一半的人都会选择向那些盗匪通风报信,其中少部分胆大妄为的更可能直接在城中胡来。”

“就算把城里的官兵捕快全部掌握在手中,也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局面。而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敢把那些跟他们有染的官吏官兵斩杀,那些盗匪就有胆子杀进城来,血洗了府衙。”

“民匪……勾结吗?怎么会这样……”傅天仇有些喘不过气来,这比他掌握到的情况还要严重的多。而且他也不认为诸葛卧龙会在单纯的危言耸听。

“如果不跟他们有一点勾结,这里的百姓又怎么能保证自己可以活下去?”诸葛卧龙漠然地说出荒诞的真相,又道,“其实越是大城,这样的情况越严重,反而在乡野之间,他们是真的拿起刀枪只为自保,自耕自种,活的比城里自在安宁得多。”

不只是傅天仇,宁采臣、知秋一叶他们想着自己曾经的见闻,细思之下也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

他们站在府衙前,四周仍然不时传来粗俗不堪的打砸怒骂,街上也有人下了狠劲对殴,可是这样的境况比起刚进城那片区域,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宁采臣更是恍然,这些在圣贤书的描述中,应该是极少见的贼窝蛮夷才会出现的景象,却原来已经是他们这一代人生活环境的常态了。

“而这,只是一座城罢了。”

诸葛卧龙似乎做了一个总结,在这官衙前方,石狮之下,无数蛮横吵嚷之中,如同铁石般看向杨广。

“这里只是元定,只是曲州一角,于天下而言,微不足道。而当今九州,这样的城市至少有两百余。阁下,纵使修为通天,你要如何匡扶社稷?凭我这扔到水里都没一声响的朽木吗?”

“就算你能移山填海,一人破军,灭国,倾覆大安,把所有贪官污吏杀尽,你又要如何治理天下?你能选贤任能吗,这世上还有那么多闲能吗,你能确保他们不被腐化吗,你能时刻监督这东至极东海岸,西至昆仑山末,万里山河的每一寸吗?”

诸葛卧龙表情不变,在场众人却忽然看到一种无法理解的冷意。

“这天下必须再乱一些,等到大战爆发,大安彻底覆灭,等它再乱上数十年,杀的人口凋敝,天下才能思定。那个时候,才有重整河山的可能。”

诸葛卧龙向杨广一拜,“阁下若有如此大志,请徐徐图之,吾已老,不求能看到那一日,只愿,牢中终老。”

众皆默然,就算是李神通、宇文伤,暗中跟随的沈万三、柳余生,这些并非此方天地的人,这个时候也说不出话来。

这个大安王朝,已经腐朽到了一种异常的地步了,甚至可以说是正常历史进程中绝不可能出现的恶劣情况,因为世上的人总是善恶参半,无数世界的王朝,早在达到这种程度之前,就应该被人推翻了。偏偏这个世界的人,好像更多的,都习惯这种恶劣,所以他们能够忍受,能够参与其中,持续到现在。

“你说的不错。”

诸葛卧龙听到这样的答复,抬起头,却突然愣住。

杨广的表情,毫无变化,没有颓唐,没有失望,没有无力。

没错,这不是一点半点的人力就可以做到的。如果只是一个武夫的话,或者即便是当初的道门魁首、后来的天位武者,面对这样的事情,也无能为力。杨广,毕竟还不是神。

但是,人,是会改变的。

杨广,更是一个从来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人,无论在哪个世界,哪个时空,他一直在前进。或许,在第一次的破碎虚空之后,他遇到的有许多事情并非完全出于热爱,而仅仅是责任感,侠义心,会让他觉得麻烦。

但即便是麻烦,也是他允许的,他乐意的麻烦,是他进步的资粮,成长的见证。

过去的他,不能,现在的他,如何?

于是,诸葛卧龙又听到。

“你说的不错。”杨广露出了微笑,“确实是人多才好办事。”

就……这么简单?诸葛卧龙也根本没法理解眼前这个人在想什么了。敢情刚才语重心长剖析天下的一番话,就换来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可是这个想法……

好像确实就是刚才那番话点出的最大问题。

“那若有三千贤臣,百万雄兵,又当如何?”杨广继续说道。

诸葛卧龙苦笑:“我从前也有过这样的奢望,我曾经尝试培植势力,勾连各方,可是天下大势如此,改不了的。三千文臣武将,百万雄兵,或许确实有,但是这世上,哪里有愿意为了太平奋战的百万雄兵啊?”

然后,老人听到了一句如此肯定,令他都忍不住去相信的回答。

只是听到就让人明白,那绝对不是妄想,而是事实。

令一切火焰与刀兵也无法质疑的……真实。

那人说。

“我有啊。”

[123.第110章 普渡慈航]

“我有啊。”

这平常音量,普通语速的三个字,好像空谷回音,一次又一次的往耳朵里闯。

宁采臣、知秋一叶、傅天仇、傅清风、傅月池,甚至是诸葛卧龙,都在因为这三个字中透露出来的那种无可置疑的自信而愣神的时候。

李神通、宇文伤还有他们带来的所有士兵已经突然激动起来。

是啊!

沉默个屁!为难个屁!

人不够,我们有啊!

个人如微尘,世阀如冰雪。但我们可是厉兵秣马、文胜武昌的大隋!

这里虽然是另一个世界,但是因为相似的时代背景,同样的人种,同样的语言文字,甚至同样的各种古圣典籍、民风习俗、文化宗教,这些大隋的人过来之后,就根本没把自己当外人。

而对于几十年前还是乱世的大隋来说,在自家处于盛世之时,见到这么多受苦受难的同胞,谁都会想帮一把。

说是光明正大的正义也罢,高高在上的怜悯也罢,闲来无事的炫耀也罢。

这是人骨子里的东西。

就算是李神通、宇文伤他们这些跟“好人”两个字八竿子打不着的家伙,在诸葛卧龙之前营造的这样强烈的压抑氛围之下,联想到整个天下的阴郁黑暗,仿佛全世界都笼罩在铅海阴影之中时,听到杨广这三个字的时候,也不由得热血澎湃。

有长刀尽出鞘,大呼如群狮啸响。他们无视任何异样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自豪大喝。

“吾皇!!万岁!!!”

………………

元定城外,一队僧侣敲敲打打地走向远方。

坐在纱帐内的普渡慈航默默地运转着妖法神通,口鼻之间时不时地吐出几道馨香之气,隐约还有类似婴儿或者猫狗幼崽的哭喊声传出来,但是紧接着这些散吐出来的气流也会被他重新吞下。

作为国师,此次普渡慈航离京出行,是为了去采取一株芝马。这灵药本身就已经成了精,精通遁地之术,而且身边又有虎蛟守护,所以非要让他亲自出手,才能拿下。

如今这灵药已经差不多完全炼化,只等巩固了丹鼎元气,就可以尝试用这灵药的精粹,炼制出舍利金身。

首节上一节122/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