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的万界远征 第114节

“于此界修习神魂法门者,恐怕只能止步于第一重雷劫。鬼仙之道,九重雷劫是重中之重,但是除了第一重雷劫是寻常的天雷之外,其后的八重雷劫各有特异之处,是唯有鬼仙能够引动的特殊雷霆。传说中的九重雷劫,甚至是唯有仙界才有的。”忘情老祖说道,“我之前就有点察觉,在这里似乎没有从前那种第四重雷劫的威胁感。今日看到徐大人渡劫之后,我终于可以确定这一点。”

所以这个世界的鬼仙过了一重雷劫后,便难有寸进了,也不可能每次有人要突破都让皇帝带他们去阳神世界待一个月。

“这样啊。”徐文远倒是没有什么颓然的感觉。

他本来就是个寻常的书生,如今一下子成了可以长生的一劫鬼仙,有了飞天遁地,隔空取物的本领,哪里还能不知足呢?或者说,至少在近几年内,他还不至于有什么前方无路的憋屈感。因为如今他只是一个白板鬼仙,什么法术都没学过呢,等到学的差不多了,再考虑这件事也不迟。

大不了到时候,把要度第二重雷劫的人攒一攒,过个十几二十年的,再去求陛下一回。

忘情老祖说道:“倒也不用太过担心,据我近些时日的了解,鬼仙之道和天位武道之间,侧重点有部分重合,如果以鬼仙之身转变道路,应该也并不难。”

“转变道路。”徐文远精神一振,喜道,“对了,神机台中有一门名为炼金术的学问,那才是真正跟鬼仙之道绝配的体系啊。”

炼金术需要用精神力来启动阵法,只不过,临场画出阵图这种事情,在武者面前就是个靶子,而且威力越大,所需要画的阵图就越大,准备工作太繁琐。

而鬼仙之道,万化无定。主要擅长神魂层面的功法和炼养,对于物质层面的影响力却还隔了一层,如果鬼仙专注的把力量来用于影响物质的话,就会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如果把鬼仙和炼金术结合,那么可以随时用神魂力量操控石块、微尘、气流乃至光线形成种种阵图,一眨眼的功夫,变化几十种阵图都不在话下,而且经过炼金阵图的转化,精神力量对于物质的影响效率会大大提升。

“此事大有可为呀!”坐在花园中的杨广听到了十几里之外的这段交谈,用传音之法给了一句勉励,“在这方面多用些心,比如摸索一下驱动什么物质形成阵图最有效。”

杨广看中的倒不是鬼仙和炼金术结合后的杀伐手段,而是工作效率。

试想,一个还没有练出先天真气的武者,如果学了炼金术,都可以随意改变万斤巨石的形状,那么以后如果一群鬼仙施展炼金术,对于大隋的各项工作建设会有多大的好处。

那样的话,公路、铁路的建设都可以提上日程了,甚至终末旅行世界那边的各种大型机械修复、制造的工作,也会呈指数式加快进度。

“嗯。”杨广起身,到大业殿中去安排刚才想到的那些计划。

天工司中,铁炉火焰熊熊,铸造了将近两个月的宋缺,终于把那把凶剑打造成了最合心意的模样。

他掌按炉边,炉中的火焰骤然熄灭,一把通体暗红的长刀在余光之中嗡然作响。

天工司的匠人们遥遥的听到一声龙吟,就看到一片屋顶被暗红色的光芒斩破,飞上半空。

有一把刀虚不着物,悬立风中。

好一把险恶宝刀。

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折。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那破碎的屋顶之下,一道身影冲起,揽刀入手,长刀在空中一旋,暗红色的光晕就如同锈迹一般寸寸褪去,苍蓝色的光华遨游于阴云之下。

洛阳八方水脉俱生无来之波,潜流翻涌,如同大风吹过山涧的声音,从大河底上传上来,空洞悠远,苍凉高古,一如龙吟。

此时,圣门商会的一条船上,重纱蒙面的祝玉妍手掌扣着栏杆,目光看透了整条河流,追索到空中那片苍蓝光华之上。

她终于把辽东那边的处理得差不多,回到了洛阳这边。

洛阳南郊,鲁妙子仰望雨云中闪烁的微蓝光芒,在他身后,是忙碌着的数千名士兵。

今年的第十批枪械物资,从终末旅行世界运出。

终末旅行世界内,人工播种的变异植物,有一部分已经到了可以收割的时节。

大业殿中,杨广眉心一振。

太上之门有感。

两息之后,洛阳西郊,有边长一千米的正方形界门浮现。

[117.第104章 又是一个新天地]

大地在月光下照的一片霜白,北风冷如刀。

其实这时节离冬天还远得很,但是山野之间,总有一些地方的气候异常,尤其在夜晚,寒气直往骨子里钻,呼吸之间能看到嘴里吐出的白雾,鼻子和肺则都冻得疼,像是有什么冰凉的东西才刮过。

“驾,驾!”

一匹雄健的快马在小路上奔腾,骑手穿着一身劲装,打扮得不道不俗,上半身穿着一件麻将凉席一般的竹甲,左手提剑,身后还坐着一个三绺长须的书生。

“那个人明明是要杀你吧,为什么要上我的马一起跑?”骑手一边甩动着缰绳,一边侧头对身后的人大嚷。

“兄台,他不是也要杀你吗?”那个书生紧紧的抱着前方之人的腰部,双眼迎风眯着,喊道,“他不是问你叫什么名字吗?”

骑手:“我说我叫知秋一叶,他就朝我动手,也是怪了,我明明是第一次下山,根本不会有仇人的呀!”

书生说道:“我宁采臣,也只是个文弱书生,不可能跟这种强人结仇的。”

在他们两个身后,有一阵诡异的笑声传来,地面荒草之间,隐约可以看到一些绿光盈盈的骷髅头飞舞着,追向那匹马。

知秋一叶听到后方的声音,嚷嚷道:“不行的,我这匹马虽然是千里良驹,但是驮着两个人跑不快的,很快就要被追上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就去扒宁采臣那扣在他腰上的手掌。

宁采臣惊叫道:“别别别,别把我扔下去,我,我可以……”他焦急万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身上好像也没有什么能让人救命的东西。

惊叫之间,宁采臣感觉自己的手掌被一根绳索绕住,接着就听到知秋一叶说道:“抓紧了。”

宁采臣身前一空,知秋一叶已经翻身落下马去,缰绳缠绕在宁采臣手腕上。

“兄台!”宁采臣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位素昧平生的兄台居然有这样舍己为人的精神,但是他都这么做了,自己身为一个读书人,如果独自逃走,苟且偷生,岂不是……

宁采臣想着,就准备停下马来,不料却看见知秋一叶在旁边蹦了一下,伸手拍在马臀上。

马长嘶一声,跑的速度果然比之前双人的时候快了许多。

宁采臣双手扯着缰绳,眼睛有点愣。他刚才是不是又看见那位兄台了?

“呆瓜书生,你倒是抽马呀!”

知秋一叶又在旁边蹦了一下,拿剑鞘抽打马匹。

宁采臣这回看清楚了。知秋一叶是从地里蹦出来的,对准马屁股抽了一下之后,又落回地里去,直接没入地下,根本没有半点受伤的痕迹。

“这是遁地术吗?”

宁采臣放下心来,专心催马。

首节上一节114/4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