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杨行舟的兵器是长枪,我就说当今江湖高手,不是用的刀剑,就是用的棍棒,要么就是奇门兵器,很少有用长枪之人,偏偏杨行舟用的是长枪。”
“是啊,长枪是马上兵器,据说杨行舟胯下马,掌中枪,英雄盖世,天下无敌。他自出道以来,与人动手,除了与白玉观的动手之外,其余的敌人根本连他的兵器都懒得,当初青魔手伊哭便是被他一双肉掌打成重伤,并未值得他出手伤人。便是诛杀梅花盗,他用的也是弓箭,并未使用过对敌兵刃。”
“现在想想,此人立马横枪,箭法无双,明明就是马上将军的样子,根本就不是江湖人的装束,人家与咱们完全不是一路人,怪不得要当皇帝。”
武林中议论纷纷,有的啧啧赞叹,有的不以为然,还有一部分人则暗中被天庭组织收拢,遍布中原各个角落,同时还有不少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和商人,都成了天庭下属人员,悄悄出海,为杨行舟效力。
不到三年时间,杨行舟便将琉球群岛与台元岛合并在一起,发展海上贸易,鼓励耕种,不时的与倭国开战,训练海军,聘请中原武林能工巧匠打造大型海船,将昔日郑和所用的大船图纸和航线记录让人从朝廷之内偷了出来,进行仿照。
同时聘请老水手和当初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船员后代,让他们开拓航路,进行沿海探索贸易,然后一路向南,画出地形图来,标注好当地风俗民情以及军队实力,方便以后出兵。
如此过了五年,大周朝人才开始涌现,李寻风率领三万大军攻占倭国,将倭国收归大周境内,斩杀丰成秀吉和德川家康,缴获倭国传国三宝,献给了杨行舟。
后来台元岛渔船与高丽国渔民发生冲突,李寻风当即派遣军队与高丽当地理论,理论不成,战争开始,随着战争升级,杨行舟开始发兵高丽,耗时一年,便即打下了高丽国。
这一下中原震惊,本来杨行舟发兵高丽国时,中原王朝还准备派兵进行支援,但是海外大周朝竟然有如此战力,令整个中原朝廷震惊,衡量再三,无法做出决定,甚至还有风雨飘摇,猛虎居于身侧之感。
最后还是当朝阁老李博远上奏朝廷,说犬子在海外大周身居要位,可以找大儿子李寻风洽谈一下,弄清楚大周朝国君杨行舟的态度。
皇帝大喜,这才知道原来李寻风成了海外强国的重臣,当即命李博远出使大周,与大周朝签订了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双方皆大欢喜。
至于灭亡的高丽国,却是既定事实,吃到嘴里的肉,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吐出来的。
如此这般,经营五载,大周朝国富民丰,强兵如水,猛将如云,适逢鞑靼搅乱中原边境,于是大周与中原王庭联手,出兵鞑靼,将鞑靼打垮,占据了北方和东北之地,将中原王庭整个北疆几乎都包围了起来。
按理说,在这个时候,以大周朝的实力,完全可以出兵关内,吞并中原,但是杨行舟作为天庭之主,不好违背当初建立天庭的初衷。
他可以对中土之外的民族下狠手,但是对于中原子民,却是不好侵犯,毕竟天庭的存在就是为了引导中原王朝,而非是一昧占领。
反正中原王朝多灾多难,到了民不聊生的时候,天庭自然要改天换地,立天子,变国运,现在时机不到,只好暗中发展。
之后兵发海南,将南海诸岛国全都收复,称霸南海之后,又听从杨行舟的指示一路向南,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大陆。
那个大陆一望无际,偏偏人烟稀少,上面的动物相貌奇特,简直是前所未见,有的动物有着爪子,却是鸭子嘴,卵生竟然还能哺乳,有的大老鼠站起来比人都高,毒蛇遍地,荒草丛生,但上面也有居民,不过只是一群未开化的蛮人,与他们进行了几场交易之后,便与这些部落成了朋友。
当地土著部落都是三三两两的分散在辽阔的土地之上,并没有成立一个国家,这样一来,李寻风率众在当地驻扎,毫无半点阻力,只是当地环境实在算不上好,连台元都比不上,只是幅员辽阔,一望无际,动植物也多,只要有手有脚有狩猎经验,能种地,那就饿不死。
李寻风是说什么也看不上这块土地的,觉得与中原相比,这地方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是杨行舟对这个地方却极为重视。
适逢中原水旱蝗灾不断,灾民流离失所,杨行舟便即从中原散布消息,暗中发粮,将灾民引到海边,以大海船运到台元岛,稍坐安置,之后又从台元进行分流,送到南方诸岛。
本来每年的水旱蝗灾都能在中原引发几次暴乱,但是自从杨行舟在海外建国之后,这种暴乱竟然再也没有发生过,所有饿的受不了的百姓都被天庭组织的人偷偷带离出境,远涉海外,在海外搞种植。
东南几处大岛屿,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水稻种植之后,甚至能一年三熟,据说不少流民来到那些岛屿之上后,激动的夜不能寐,很难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地方。
而这些岛屿上的人就因为当地物产丰富的缘故,一个个奇懒无比,种地不会种,打仗也不会打,身体孱弱,毫无精气神,被李寻风的船队胖揍几顿之后,很快就对中原子民服软,但是此时南洋除了杨行舟的船队之外,还有外国船队,为了争夺海域,大周朝海军与这些外国船队屡次交手,互有胜败。
直到后来火药大炮改良之后,方才将这些红眉毛绿眼睛臭烘烘的家伙完全打败,大周朝这才算是雄霸南海,无双无对。
就在杨行舟将大周朝带领的烈火烹油一般红火时,中原武林却生出了不少事端。
百晓生的兵器谱已经编纂完成,引起武林轰动,不久之后,金钱帮在一夜之间陡然崛起,席卷天下,无人能够抗衡,便是号称武林第一家族的孙家都有点不敢与之相对。
而这金钱帮的的帮主正是上官金虹,兵器谱排在第二名,手中子母龙凤环威震寰宇,据说能够与其抗衡的只有大帅神枪和天机大棒,其余的小李飞刀似乎都差了一点。
只是杨行舟神枪虽然可怕,但已经不在中原,是以百晓生不好再将杨行舟放在兵器谱上,兵器谱说的是中原高手,夹杂国外高手的话,那就有点不太对头。
便是偶尔带着老婆孩子来中原的李寻欢,百晓生也正在考虑还要不要将其放在兵器谱上,毕竟李寻欢此时也已经成了大周国的人,放在兵器谱第三名,也有点不合时宜。
且说这一日,杨行舟静极思动,在皇宫待的无聊,眼看十多年都过去了,自己还未回中原一趟,登时有了返乡之念,于是喊来李寻风,让其代掌国权,自己却带着一拨人马,向中原出发。
这次返回中原,有两件事要做,一个是见识一下如今的中原武林高手,另一个则是向中原王庭联姻求亲!
在这个国家又当了一次皇帝,杨行舟决定要留个种子才行,不然以后天庭组织怕是要出问题。
第四百五十九章 进京
“什么?杨行舟要来中原?”
“他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前来朝拜天子么?”
“难道他大周前来大明朝贡,也想成为我大明藩国不成?”
“开什么玩笑,当今大周雄霸南海诸国,收复高丽,灭掉鞑靼,疆域之大,能人之多,已经远超我大明。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真要是两国开战,咱们大明虽然兵力强盛,但相较大周还差了几分!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当今阁老李博远说的。李博远阁老的儿子,大李探花李寻风,此时便是大周朝的丞相,位高权重,也因为这个关系,李博远阁老方才有机会进入大周境内,见识到了大周的兵力的强盛!”
“这件事天下皆闻,就是因为李阁老的缘故,才使得大周与大明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使得边境安稳,贸易增加,百姓少了很多伤亡。”
“谁能想到,这杨行舟十多年前还只是一介武夫,现在却成了一国帝王,海外天子!以前被人称作大帅神枪,现在这个绰号估计要改一改了。”
“改什么为好?”
“应该叫做大帝神枪才对!”
此时杨行舟的龙船已经到达台州附近,早有大明官员在码头相候,见杨行舟一行人下船,急忙前来相迎,大吹大擂,将杨行舟引到台州城中,设宴款待。
“这地方十多年不曾前来,今日再来,竟然还没有什么变化。”
杨行舟在台州城转了一圈,对前来迎接自己的当地知府笑道:“昔日我从台州出发,斩杀黄岩倭寇,一路沿海南下,收琉球,灭倭国,合台元,立大周,经略南海,征讨高丽,摧毁鞑靼,使我大周朝名扬天下,威震四海。而这一切的起始点,就在这台州城啊。”
叹了口气,一脸遗憾:“十多年间,我都已经建国称帝,坐下来一番事业,使我子民免受冻饿之苦,不受外敌之欺,安居乐业,国富民丰。而这台州城,十多年间,竟然毫无半点变化,甚至比以前还破旧了几分,沿途百姓面有菜色,连温饱都难以做到,着实可怜!”
台州知府贾同新尴尬道:“大王说的是,昔日令徒寻风兄治理台州时,确实比现在要好的多,只是最近两年旱灾,两年涝灾,百姓深受天灾之苦,如今朝廷又不准百姓下海,如此一来,自然困苦。”
他叹气道:“你们大周暗中引渡灾民,本官其实也知晓此事,可是眼看着灾民受灾,生生就要饿死,或者酿出民变,我也心有不忍,因此贵国暗中引渡灾民出海,我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不做阻拦。”
贾同新对杨行舟行礼道:“这些年来,我要感谢大王对我朝子民的照顾,若是没有大周,饿死的灾民怕是至少几十万之多,而且因为大王在海外斩杀倭寇,使我台州城再无倭寇侵扰,也是活人无数,这一点,台州百姓可是都记在心里呢。”
杨行舟笑道:“这些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不过大明现在都不曾开海,因噎废食,愚之极矣!”
贾同新面色讪讪,不敢接杨行舟这句话。
此时沿海各地官员,都知道开海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尤其是江南一些大家族,兼并土地也就罢了,更多的则是暗中组建船队与大周朝的商队互通有无,从中获取暴利,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而百姓却因为无法下海,守着大海而不能捕捞,就如同守着粮食不让吃饭,着实凄惨。
这些江南大户人家,从海中获取巨大的利润之后,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担心分薄他们的利润,因此家族在朝廷当官的人,便成为了他们家族利益的代表,在朝堂之中,坚决反对朝廷开海,以“祖宗之法不可废”为由,对朝廷施压,不让皇帝对海禁这方面动脑筋。
对这些人来说,“圣天子垂拱而治”,什么都不管不问,一切都有他们文官集团做主,那才是最好的状态,一旦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便是天子他们也要阻拦,大义凛然的不让朝廷与民争利,实则与民争利的恰恰就是这些官员。
是以即便杨行舟出海十多年,更是让治下商队与大明一直进行大宗贸易往来,但是获利的也都是世家弟子罢了,国家反倒一点好处都没有,连商税都收不上去,以至于国库亏空,入不敷出。
这一点杨行舟明白,贾同新明白,江南地区的世家众人都明白,朝堂中很多人也都明白,唯独皇帝老子不明白。
“算了,这种事情多说无益,等有时间见了大明皇帝,我再与他好生谈谈便是!”
杨行舟知道这种事情贾同新管不了,也不敢管,江南地区的势力在朝廷之中实在太大,拉帮结派,糊弄朝纲,就是这群读书人最喜欢做的事情,想要推翻这一群人,几乎是不可能。
毕竟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读书人,满朝文武沆瀣一气,没有几个是家底干净的,即便是出身干净,但只要进入朝堂,这干净也很快就变得不干净了,不同流合污的话,你也没有机会进入朝堂了。
杨行舟当皇帝这么多年,对这种事情比谁都清楚,当下懒得再说,在台州城住了几天之后,这才重新出发,向北京城赶去。
他这次来中原,光是随从都有三千多人,礼物更是繁多,金银珠宝且不用说了,珍珠、宝石、各种奇技淫巧的西洋小玩意和大周国内特有的东西,都盛放在一个个大箱子里,找了马车托运。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杨行舟还带来了不少特俗动物作为礼物,送给大明天子,南方陆地的袋鼠、鸭嘴兽、大蜥蜴、树袋熊、鸸鹋等稀奇古怪的动物,被作为珍禽从海外拉到中原,沿途官员百姓看了,无不啧啧称奇。
一路上他这支队伍极为醒目,沿途官员不敢怠慢,路上纷纷拜见,等到了北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这一路行来,杨行舟依旧是坐在自己的火焰战车之中,赤焰火龙驹依旧是拉车的主力,两侧大周官兵开道,举着各种礼仪兵器,威严肃穆,排场极大。
等到了北京城外时,大明皇帝已经率领文武百官站在朱雀门外迎接,毕竟杨行舟此时可不是番邦小国朝贡,而是一个实力超过大明国家的皇帝亲自前来,大明皇帝于情于理都得出城迎接。
杨行舟从马车里走出来时,便看到一名身穿黄衣的青年男子被百官簇拥,正看向自己,脸上露出好奇之色,见杨行舟目光注视自己,这黄衣青年拱手笑道:“杨兄,你在海外建国,那海外之地不是说,都是荒芜之地么?怎么你大周国却如此强盛?”
杨行舟知道此人身份,这黄衣青年姓朱,叫朱厚照。
s:不行了,搞不动了,第三章明天补吧。
第四百六十章 地图
杨行舟对这个朱厚照早有耳闻,知道他这是个刚刚继任皇帝不久,少年人意气风发,精力充沛,对什么都感兴趣,还不知道自己日后要面对的到底是一批什么样的人,对于身边一群太监宠臣完全没有一个理性的认知。
见他对自己的海外大周感兴趣,杨行舟笑道:“朱兄弟,谁说海外一片荒芜了?出海东南,有岛屿耸立,这些岛屿合起来,面积并不比大明的面积小,而且盛产各样水果,稻米更是能够一年三熟,绝无冻饿之虞,在更远的南方,还有一大片陆地,比大明版图还要辽阔,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很是神奇。”
朱厚照一双眼睛登时亮了起来:“海外这般有趣?”
他分开身边臣子,凑近杨行舟身边,仰头道:“都有什么好玩的?”
杨行舟笑道:“珍禽猛兽,蛇虫遍地,有无边荒野待人耕种,更有高山大河,壮丽无垠。”
说到这里,转过身子,吩咐随身护卫杨不凡:“来啊,把我送给朱皇帝的礼物呈上来!”
杨不凡躬身领命,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旗子挥了挥,远处几里地外的人得到命令,将一车车的珍禽异兽连同各种各样的水果缓缓拉到朱厚照面前。
“陛下请看!”
杨行舟手指一辆辆打开了围布的马车车厢:“这是榴莲,味道很怪,但喜欢吃的人,觉得非常好吃,不喜欢的人,闻到就受不了,这是个人体质和味觉的差异,倒是不能说这果子不好。嗯,这是龙虾,这是大海龟,这是袋鼠,这是树袋熊,这是大蜥蜴”
朱厚照随着杨行舟的介绍,嘴巴越张越大,双目之中流露出好奇与渴望的神情,如同找到了可心玩具的孩子一样,抓耳挠腮,心痒难搔,越过杨行舟,小心翼翼的伸手向笼子里的一只鸸鹋摸了摸,赞叹道;“好大的鸟儿!”
在他之前,郑和倒是从远方带来过一种叫做鸵鸟的大鸟,还有长颈鹿,只是时过境迁,那些鸵鸟和长颈鹿全都死了,只存在于一些画册之内,朱厚照非常喜欢这种稀奇古怪的动物,今日得见杨行舟从海外带来的奇物,心中着实兴奋难言。
他此时已经在宫外修建了豹房,养了不少奇珍异兽,但更多的则是想要以豹房行乐之名行治理军政之实,他早已经受够了如今朝廷官员的掣肘,如今的皇宫高墙已经拦不住他一颗躁动的心,现在看到杨行舟送来的这些珍禽异兽,对于外界则更加向往。
眼看着一车车的珍禽异兽从面前相继经过,慢慢驶入北京城,朱厚照恋恋不舍的将脑袋扭向杨行舟:“杨兄,咱们进皇宫再说,别让这些王公大臣等着了!”
杨行舟扫视朱厚照身边的这些大臣,嘿嘿笑了笑,道:“这些王公大臣,朱兄弟还是不要太过指望的好。”
朱厚照一愣,旋即哈哈大笑:“你说的没错,这些人确实没法指望,一个个想着法儿来对付朕,偏偏不思为国为民分忧。走走走,单凭你这一句话,朕就与你大醉一场!”
旁边武百官听了之后,脸色齐齐变色。
古往今来,怕也就朱厚照这么一个野蛮皇帝才会对外人这么评价自己的臣子,其余帝王便是对朝臣再有不满,也不会对着海外天子说出这等抱怨的话来,这毕竟有伤国体,但凡聪明一点的家伙,都不会说出这番话来。
可是朱厚照从当了皇帝之后,便开始与武百官对着干,很不听话,几个阁老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什么,使得朝政一度陷于混乱状态,令武百官个个心中有气,尤其是内阁首辅杨廷和,更是对朱厚照极其不满。
现在听到朱厚照如此言语,厉声道:“陛下,杨大王既然已经迎到,还请陛下起驾回宫,为杨大王接风洗尘!”
朱厚照身边的一名太监看了杨廷和一眼,阴恻恻道:“杨大人,你在陛下面前,当着杨大王大呼小叫,成何体统?你还想以下犯上不成?”
“你”
杨廷和长袖摆动,对这太监懒得理会,道:“还请起驾回宫!”
朱厚照点了点头,对杨行舟道:“杨兄,咱们一起入城罢。”
当下大吹大擂,穿过大门,入了皇城,在迎宾馆内安排好一应人员,礼仪官前来教授大周国朝臣在大明朝的礼仪,而杨行舟本人则在略略休息之后,便即进入皇宫,参加大宴。
杨行舟作为大周皇帝,身份非同小可,谁都知道大周如今兵强马壮,非但名动海外,更是虎踞大明北方之地,精兵良将众多,国力之盛,几乎能赶上昔日蒙元帝国的声势。
这种大皇帝来大明拜访,谁都不敢掉以轻心,虽然都知道杨行舟武功盖世,几乎天下无敌,但还是为杨行舟配备了不少兵马随身保护,一旦出行,便是鸣锣开道,上千兵丁巡视四方,生怕发生什么不可控的事情。
到了皇宫之后,大明群臣方才与杨行舟一一见礼,到了此时,大周朝臣毛凤仪方才递交国书,对正德皇帝朱厚照道:“陛下,我家大王建国之后,一直维系我中原正统,虽然年过三旬,却不曾娶妻生子,皆因化外之地,并非中原子民,因此宁愿单身,而不愿与野民通婚。此次前来,便想着与大明通婚,永修两家之好。”
他对朱厚照道:“我大周疆域辽阔,远胜中原,精兵无数,良将千名,国力之强,不逊中原,若是贵我两家修好,足以瓜分整个天下!”
大厅内众人一片轰然。
虽然杨行舟在来之前便已经与大明皇帝通过气,但是自从大明朝建立以来,却从未与外国联姻过,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真是有骨气的很。
毕竟若论得国之正,几千年来,非大明莫属,大明人自有其骄傲之处。
大明公主也从未有过远嫁之人,便是朝臣之女,也鲜少外嫁,现在杨行舟向大明求亲,所有人都有点拿不定主意。
但是大周皇帝是何等身份?若是贸然拒绝,怕是真的要得罪了此人,可是真要是答应他的求婚,那就不能含糊行事,不可能随便找一个宫女冒充公主嫁给杨行舟,那是必须真的要找一个大明朝朱家的女子嫁出去才行,而且身份不能太低,太低了,估计杨行舟也不乐意。
这几天大明朝君臣都有点发愁此事,最后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先看看杨行舟能表示出什么诚意再说,没想到毛凤仪竟然开口要与大明瓜分整个天下,所有人都感荒谬。
首辅杨廷和起身笑道:“毛兄此言差矣,这天下如此之大,岂是贵我两国所能瓜分的尽的?再说我大明一向讲究内圣外王,从不无故与人开战,瓜分二字,从何说起?”
毛凤仪冷笑道:“这天下虽大,其实也有极限,内圣外王的话,你这个说的人都未必信,更不要糊弄我了!”
他打开身边一个大箱子,从中拿出一副巨大的地图,喊来大殿侍卫,将这地图悬挂在大殿正中,笑道:“昔日我中原王朝,嘲笑夜郎小国,说他们夜郎自大,可是现在自己也成了夜郎国而不自知。诸位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