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 第161节

林泽看着三道身影消失在他眼中,迫切地想搞清楚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遂打定主意,对着方仙道四老说道:“走,我们去见老师。”

然而林泽赶到国师府的时候,管家很热情地将他这位国师亲传弟子迎了进去,却遗憾地告诉他,徐福外出办事去了,已多日未曾回来。

林泽心底的疑惑更深了:“不知老师去了何处,可否替我传个信给他。”

管家苦笑回道:“国师大人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我等下人还真的不知道他去哪了。林公子要不问问方仙道的长老?”

林泽将头转向清风,清风一脸无奈:“别看老道,老道也没联系宗主的办法,少宗主你还是等宗主回来吧。”

林泽哪等得起,时机瞬息万变,有时候机会错失,可真是追悔莫及,比如秦皇若真的是托孤,大秦江山易主,很大可能不会是胡亥,自己就要早做准备,流亡四方了。

既然没办法联系到徐福,林泽只能退而求其次,对着管家说道:“不知可否麻烦你整理一下长安最近的消息给我,尤其是关于陛下的。”

国师府管家这倒是没有推辞,爽快的答应晚点给林泽送过来。

林泽则打算在国师府先住下,另写了封信,告诉胡亥,并让他多留意一下这段时间长安的动向,虽然这两年多,林泽一直都与黄伴伴有书信联系,但很多事,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也不可多信。

林泽唤来国师府的一个小厮,将信交给他,并给了他一小块金子,让他送到咸阳宫门口,那里有专门的人替宫中贵人收信。

送信的人去了宫门口,很快又回来了,并告诉林泽:“回禀林公子,小的将书信递给那宫门口的信客,信客却拒而不受,并告知小的,上头有令,最近所有书信都不得往宫中递。”

林泽面色凝重,挥挥手让他退下,心中疑惑:到底发生了何事,秦皇连书信都不让进宫了。

是的,普天之下,只有秦皇才有这个权利,能下令书信不得往宫中递。

在林泽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国师府管家派人将一些信息送过来了,林泽打开一看,第一条赫然是秦皇下令于长安城外,另建新宫,名曰阿房宫。

林泽思索了一下,历史上,阿房宫建了很久,一直到大秦灭亡都没建完,不过是一座宫殿而已,应该没啥吧。

于是林泽再往下翻了几页,也没有发现什么大事,看上去好像没啥事啊。

林泽突然灵光一现,不对,按道理修建阿房宫乃是大事,城里应该消息不断才是,怎么可能只有这一条,那么事情是出在修建阿房宫上面了。

肯定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为何秦皇下令建造阿房宫却半途而废?

……

咸阳宫,赵高直接将二人带到养心殿,秦皇正在那里批阅奏折。

扶苏和胡亥兄弟二人一起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秦皇将手上奏折丢下,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淡淡地说道:“边军两年,感觉如何?”

胡亥抢先说道:“父皇良苦用心,儿臣成长了不少。”

秦皇点头:“雏鹰终究是要学会飞行的。”

“嗯,朕也知你二人十分努力,今日也看过了,你们先下去休息吧,朕已替你们准备好了。”

说完秦皇对外叫道:“来人,带两位公子下去休息。”

一下子从殿外进来六个黑色锦衣人,对着秦皇行礼:“臣遵旨。”

扶苏和胡亥都有些莫名其妙,难道不是回自己宫里休息吗?父皇这是闹哪样?

然后秦皇并没有跟他们解释,挥挥手,六个黑衣人便带着他们走了。

直到来到一处陌生的宫殿,有无数黑衣人在一旁跟随着,扶苏和胡亥才意识到:自己被父皇软禁了。

第174章 君何功于大秦?

承天殿,大秦众多重臣,鱼贯而入,找到自己的位置排列站好,准备着接下来的朝会。

然而随着时间一点点接近,让众官惊诧的是,最前面有一道熟悉的身影迟迟未能出现。

平常号称百官之首的丞相吕春秋都是第一个上朝的,今日眼看着朝会就要开始了,其他几位大佬都到位了,可丞相却一直未见身影。

一干众臣都是狐狸成精一般的人物,立刻就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已有官员跟平常亲近的同僚互相同期了。

朝会时辰一到,立刻就有执金吾上前将殿门关闭,众官员心底一沉,丞相今日恐怕是真的来不了了。

随后秦皇出现在大殿,坐上龙椅,看到正前方少了个身影,不由双眼微眯,不知在想些什么。

众臣偷瞄端坐在大殿上的秦皇,却在他脸上没找到一丝表情,也不知其喜怒。

赵高一如既往地用他那尖细的嗓子高呼道:“陛下升朝,百官拜。”

此时众官员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品阶较低地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按理,以往都是丞相带头,大家一致行礼,如今丞相没来,却是没人带头,也没人敢轻易带头,殿内气氛一度有些沉闷。

就好比后世上课了,平常风雨无阻喊起立的班长突然请假了的那种感觉。

李斯看着秦皇脸色微沉,心感不妙,上持笏板作势行礼,众官员见状终于松了口气,跟着一起行礼喊道:“拜见陛下。”

秦皇依然面无表情,左手虚抬:“众卿平身。”不过眼中闪过一丝对李斯的赞赏。

礼毕之后,又轮到赵高开口了:“众卿有事尽可禀奏。”

太尉尉缭第一个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这两年来南疆北地战事不断,需要补充些新兵,老臣之前上奏,陛下说将各地兵员情况先呈上来再说,这是各地兵员情况,征兵之事,还请圣断。”

说完一个小太监跑了下来,将他手上的奏折接过去,恭敬的递给秦皇。

秦皇拿着快速看完,心有预案,才说道:“朕看各地士兵不少,就先从各地调一半出来,补充边军吧。”

尉缭一听立刻回道:“边军倒是也没空缺这么多士兵,各地守卫或许不足,陛下是想各地自招新军吗?”

秦皇摇头:“边军多出来的填充到地方上去,这当兵也要轮换一下,太尉府拿一个章程出来,就这么办吧。”

尉缭应诺退下。

随后少府和治粟内史也上前说了些事。直到朝会散去,都无人提及丞相吕春秋。

然而此事并未结束,众官员散去之后,无数困惑与不安,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众官员心头。

尤其是丞相府所属的官员,更是不安,在退朝之后,便结伴匆忙赶往丞相府拜访。

首节上一节161/12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