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魁 第98节

这问题李不琢确实答不上来,先说那偃师机关甲为何没杀他,这事他自己都不解,而张金岳为什么只算计他一回就收了手……难道跟这些人说“反贼张金岳说惜我之才,所以不杀我,反倒在我找到他时自尽了”?

这说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

忽然间想起张金岳临终前的话,李不琢环视一圈。

包括曹延在内,众人眼中都满是提防忌惮。

他感到仿佛被当头浇了一盆冰水。

“县中二十天余精兵,加上铸炼司八名秉甲戈士,护卫六人,按你那纸条上的消息反埋伏前朝余孽,结果如何?”王端直直看着李不琢,“结果其他人都死了,唯独你幸存。”

“有话直说。”李不琢道。

“那写着‘廿二十四日铸炼司外镔铁两千斤出运’的纸条并非你的字迹,但你要重新交代,到底是从何处得来,是何人所写。”王端看向曹延放下的信笺,“不然我们可能会以为,这封所谓的秘信也是一个圈套。”

李不琢忽然笑了:“照你的意思我为了引那二十战死的兄弟入圈套,不惜杀了龙雀一名红袍,然后伪造了一张纸条,还险些把自己搭进去、然后连夜奔波五十里,带回一个活口,又在吏舍中休息时分身出去点了两把火,把我带回来的那个活口脖子拧了?”

王端一下被问住,怔住了。

姚顺之阴沉道:“这便是你取信于人的法子,谁知那死去的是不是一名龙雀红袍,他终究只是一具尸体罢了!总之因你之故,有二十精兵身死,你初到河东县时,我便觉得你胆子不小,如今看来果然如此,竟敢白日杀死一县笃事并剖腹辱尸,还想将他侮为反贼,你真当河东县无人,能任你搅弄风浪吗!”

说着他站起身来,言辞表情愈发激烈,似乎恨不得把李不琢立斩当场。

这话说完后,一直没出声观望的曹延面色渐渐不对,姚顺之攻歼李不琢的话他姑且当作强掰,但今日李不琢说张金岳是内奸,曹延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相处十余年,他自然十分了解张金岳的为人。

但李不琢又是新科魁首,怎么可能舍本逐末,去为藏头露尾的前朝余孽效力……怎么想都不对啊。

“况且你要是说你来历清白也不对,但若你真的出身贫寒,背后无人相帮,”怎可能县试之时能力压圣人徒孙夺得魁首?就连出身寒门的陶大学士,当年也是厚积薄发才中了魁首,难道你能胜过陶公不成?”

姚顺之的话让曹延心中一凛,终于明白了心里一直觉得蹊跷的地方在哪了,姚顺之简直说到了他心坎里,况且李不琢找到闻人谕线索的方式也匪夷所思,藏书大库二楼那么多卷宗,就算他这个灵官加上县中所有文书与左右功曹,也要至少一年才能处理完,李不琢怎么可能一月就找出了线索。

出于一个老人的谨慎,曹延没把话说死,对姚顺之说:“不要胡乱揣测。”然后看向李不琢,“李不琢,那名红袍因你而死,恐怕还会有人暗害你,此后案情你不必再参与,仍住在书局中吧,我会派两人护卫你,开春之前,你不要随意走动了。”

李不琢算是知道了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明白曹延的意思就是不信任加上软禁。

本就只是想确定燕赤雪的安危,无意间才查出了龙雀的踪迹,李不琢也只能期望桃坞堡中人是被龙雀收入麾下,而不是变成了白龙寺中用途不明的尸体。

禁足也罢,只希望曹延派来的护卫不是滥竽充数的,让他能安心读书,开春参加府试后,便不回来这是非之地了。

这时候堂外有人说:“妄加诽谤,按天宫大宪六卷第七十二条,要割舌黥面,尔等不要自误!”

说着,身穿玄衣,玄衣前方有三枚小鼎衬着狻猊图的男人步入正堂,看向姚顺之说:“你说李不琢无人相帮就说错了,某乃鼎天宫七品人间巡察使步东华,与他却是有些渊源。”

曹延见了此人神色一变,连忙鞠躬道:“下官恭候步大人!”

日前龙雀踪迹初现,曹延就传信新封府,不想上头派来的人并非来自新封府,而是天宫的七品人间巡察使。曹延身为河东县灵官,也官居七品,但天宫官职比人间天生高一级,自然不敢怠慢。

只是曹延却不知这位步东华大人为何一出面就维护李不琢。

曹延一施礼,正堂中诸官员,包括地位比灵官更高半级的霍先也齐齐向步东华施礼。

姚顺之背后冒着凉汗,迟了半拍也立刻躬身前倾。

“下官该死!”

第101章.九十九:步东华(修)

申时,步东华谢绝曹延的挽留,出了灵官衙到河东驿站去住。

李不琢跟在步东华身边。

之前的一个多时辰,他见识到了这位天宫来使的厉害。

步东华一来,便让前一刻还在攻讦李不琢的众人齐齐转变态度,之后,步东华揭过此事,便开始安排正事。

本来各行其事的官、兵两大体系在步东华调度下合为一体,一道道命令发出后,灵官衙里气氛显著缓和了下去。

其实据李不琢观察,步东华的命令无甚出奇之处,但胜在有条不紊,目的明确,先限制港口官道人口出入,再加强布防,使各坊巡逻兵士随时可以互相支援。

一些简单的命令,经由他波澜不惊的语气发出,就有安定人心的效果。

此刻,步东华出了灵官衙,但衙中各部都已按他的意思开始运转,昨日起接连几件大事带来的混乱已消弭无踪。

不过,看着步东华的背影,李不琢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天宫巡察使为何一出面就维护他,还说和他有渊源。

李不琢确信自己不认识此人。

步东华却是不紧不慢,片刻就到了青梁街上的官驿,对李不琢笑道:“进去一叙?你一定有事想问我吧。”

李不琢自然不会拒绝。

进驿馆后,丫鬟为二人煮茶。

李不琢直截了当道:“我似乎从未见过步大人?”

步东华不紧不慢微笑道:“看来你还是个急性子,我说与你有渊源,自然就是有渊源,两月前你曾去曲鸢池赴宴,可还记得?”

李不琢豁然开朗,但回想起来,宴上虽人多,但他大多都记下了,纵使遗忘,也不至于对步东华没半点印象。

步东华见李不琢努力回想着,笑着摆摆手:“别瞎想了,那回我没在宴上。只是你既然那日赴宴了,便有了入我徐学门中的资格,我顺手捞你一把。”

李不琢神情微微一动,步东华是阴阳家传人,而那日曲鸢池的宴会上,诸家炼气士都有出现。

他脑子里闪过十余位徐姓先贤的名字,却想不出有哪位的学说是能将诸家学说一以贯之的。

步东华接着说:“本来我也不认得你,昨日我奉命来河东县巡查,听闻有个新来的掌书吏查出了龙雀一名红袍,便好奇打听了你的来历,才发现是你,传言白神将的相术登峰造极,果然如此。”

李不琢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罢了。要不是步大人来得巧,我纵使不被问罪,也难洗清干系。”

“那帮尸位素餐之徒!”步东华冷笑,“他们庸碌无为才被龙雀在眼皮子底下搅弄风雨,你不必理会,你的功劳圣人自然知晓,本来该有封赏,但念你还未中举子,不曾真正出仕,才暂时压下来,待你中了举子再补上。”

李不琢怔了怔:“圣人知道这事?”

步东华正色道:“圣人心念一动能推演过去未来,虽说一入圣境,便不会过多干涉凡世,但十六州中大小诸事,都是逃不过法眼的,更何况河东县龙雀动作频繁,还关乎到一件大机缘。”说到这里步东华话锋一转,“你在河东县,可还发现了其他与龙雀有关的线索吗?”

李不琢挺想知道步东华说的大机缘是什么,但步东华显然不愿多提,想了想便,把自己记录了一些冒名顶替户籍之人的事告诉步东华。

首节上一节98/3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