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魁 第71节

姚仲豫看着酒庄子里有些拥挤,皱眉不止:“谁让你们进来的,都出去!”

“原来是姚公子,真是有失远迎。

李不琢恰这时从里头出来,见姚堪,先是顿了顿,然后看向诸看热闹的村民,笑道:“是我邀他回来的,不知哪里碍着姚公子的事了。”

姚堪被这句话堵得得心里十分不痛快,这处酒庄从今开始便算李不琢的产业了,他又多什么嘴,不由得面色一僵,说道:“这却没有。”

“那就好,待我忙完手下的事,就来和你交接酒庄。”李不琢点点头,转身去了酒坊。

姚堪见李不琢先只字不提利润的事,也跟了进去。

酒坊边聚着二十余人。

酒瓮子村不小,人口有六十二户,虽然与姚氏没契约关系,但多数都是姚家的佃户。

前几天才散播的消息,如今有这么些人回来,已是在李不琢预期期望以上。

这些人都是听说,李不琢要出手降妖才回来的,只要今日顺利,之后消息传出去,想必过不了多久,酒瓮子村又能恢复往年的人气了。

姚堪听着众人议论,心中微微诧异,本来酒瓮子村在他心中已无太大价值,李不琢却发现了酒庄里古怪的源头,眼看这酒庄又有重新经营的希望了。

而且若真是出了妖物,这酒中成精的东西,是难得的宝贝。

姚堪心中一阵意动,颇想插足,却找不到好理由。

第72章.七十一:酒狐四

“东西都备好了。”

书房里,鹤潜在一旁说着。

李不琢推开横木雕花的符匣,里面静静躺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龟甲。

道家符咒与庙堂符节异曲同工,乃是玄门中人与十方鬼神证盟后,用来请鬼神之力的凭证。

符的写法有数种,诸派各不相同,最常见的,便是用朱泥写在黄宣之上。

而浮黎南部修符篆者,擅长鸟篆、虫书,擅长将鬼神之力加持于雕刻的器物之上。

又有三元水书、龟图之法,用途各有差别。

此刻,李不琢手中的,就是用水浸泡四十九日后,再用生蛋清清洗了泥垢,已经进行过“祓龟”的龟甲,是鹤潜从河东县购得。

书桌上摆着的小绿釉瓷盏里盛满上等朱泥,李不琢手托龟甲,右手执笔,静心定神,运内炁加诸笔端,缓缓画出三个圆圈,呈掎角之势,往下,念六甲之名,画六甲符胆。

此过程中,内心精诚,凝气聚形,由散至聚。

最终,落笔画下符脚。

画完符咒,李不琢内炁耗空了一半,这就是小半颗小精元丹没了。

这龟背上写的,是南明第四神咒,常用来驱斩蜚尸、鬼魅、邪精,是小道藏中就记载的普通符咒之一。

符咒按品级,有请野鬼游神之力的功曹符,请天宫上师之力的都功符,请天宫大学士之力的盟威符,请圣人之力的圣符。

李不琢身为童子,若精通符咒,可以勉强画出都功符,这回却是初次尝试,便画的是功曹符,对付未成气候的妖怪也足够了。

放下龟甲,在铜盆里点燃纸钱,李不琢默念咒诀,也不等龟甲上咒文晾干,就把龟甲丢入火中。

紧接着,来到书房门口。

书房门口,小桌铺着黄布,上面摆着两斤煮熟的腊肉,一碗生米,李不琢掏出一把米,撒向四周。

呼!

平地似乎起了一阵风,李不琢把桌上肉和米拿桌布一蒙,转身进了书房,看着龟甲在火盆里灼烧。

噼啪——噼啪——

甲背被灼烤开裂,裂开的纹路,与李不琢行符的朱泥纹路几乎完全吻合。

李不琢暗暗点头,这一步是“食墨”,龟甲烧出的裂纹与符文越吻合,成符品质也越高。

静静等火烧完,龟甲还烫手,李不琢便拿了起来,只见朱泥已烧没了,被烤灼的裂纹取代,此时的龟甲黄黑,带着股逼人的焦灼之气。

收好龟甲,出门揭开桌布,那块本来颜色鲜亮的腊肉已经凉透,光泽尽失,散发出淡淡的腐败气息,那碗生米,也像是蒙上了一层青灰色的薄翳。

“请野鬼游神之力入符,也要用祭品回请,我头回画符就成了,今日运势还不错。”

画符看修为功力,也看运气,若请来的野鬼游神对祭品不满,不光符咒难成,甚至可能受到反噬。

李不琢把龟甲放入腰囊,提起惊蝉剑,就去往酒坊。

刚到酒坊,人群让开,李不琢四下看了看,今日四角的锅炉都熄了,四根黄铜排槽冰冷地交织向中央,那小房子似的冷却槽,表面沾了些清晨的露水,大陀螺似的被架在半人高处的半空。

那东西没处藏身,多半就住在这冷却槽里,这套酿酒设施铸造时,便用熔铸拼接得浑然一体,很难拆卸。

不过李不琢已经想好法子把那东西逼出来。

对江大河等人点点头,众人便在冷却槽底塞满柴火。

那些个围观的村民见到这一幕,也都知道那妖物是在这里头成精了,有人啧啧道:“岂不是往日酿出的酒,都混了那东西的粪尿?”

众人害怕的害怕,干呕的干呕,姚堪却神情一动,站了出来。

“且慢。”

姚氏多年积威之故,姚堪话一出口,江大河等人便停了下来。

李不琢一挑眉,看向姚堪。

只见姚堪笑了笑说:“我姚氏往日代管酒庄,酒庄中出现妖物,是我姚氏的过失,理应由我来解决。”

看着众人忙活这阵,姚堪也知道了那妖物的所在,没成气候的精怪,都只能趁人没防备时,魇住人吸取精气,若被人找到藏身之处,有的便连普通猛兽都不如。

李不琢看着面前这位姚氏族人,心念一转,这不就是想抢机缘么,也笑了笑道:“你有办法?”

首节上一节71/3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