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魁 第263节

只在家门口停留了片刻,将作为阿满的事暂且交代下来,李不琢便沿原路离开,直接朝巫桓城中央的乌秩之柱走去。

………………

“擦干每一处缝隙,不得留下丝毫灰尘!”

“当心点!真以为能有幸参与祭祀圣柱,尔等便不是下民了吗!你!竟若再让臭汗落在圣柱上就剥了你的皮!”

乌秩之柱下,一名合罗众手持长鞭,皱眉不耐地喝骂着。他眼前,绳索从数十丈高的乌秩之柱顶端垂下,缠在数十名灵人腰间。

这些灵人小心地擦拭着乌秩之柱表面,偶有风来,只敢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接触柱上浮雕,固定身子,双脚不敢有丝毫靠近,但纵使如此,也时常被柱下监视的上六部众呵斥。

“这浑然一体,竟似整木雕挖而成,这四日我借着清扫柱体,观察过每一个角落,但从外边竟找不到这柱子有丝毫拼接的缝隙……”

李不琢擦拭着柱上一尊封诰众的神像,仔细观察着柱身上的任何细节。

“我虽得到了灵人的身份,但即使到了祭祀的时候,灵人也只有在柱边跪拜的资格,而不能进入其中。而天柱之精就在这柱子中,即使灵觉尚未恢复完全我也能感应到,这天柱精华的气息生机极强,我仅仅接近了四日,五劳七伤的恢复就抵得上以前半月的功夫。”

“祭祀还有十三天就要开始,在这之前,要尽快想到潜入柱中的办法。参与祭祀的上六部众大多熟识,除非我能取得上六部众中高位者的信任,得到引荐来参与祭祀,不然若要伪装成上六部众,破绽极大。但我脸上血咒尚在,贸然接近上六部众中高位者,有被识破的风险,此举断不可行。”

“若能潜入柱中,如何解决守柱人也是个难题。”

李不琢心里思索着,片刻,众灵人清扫完毕,纷纷回到地面。

李不琢解开腰间绳索,与众灵人一道走向南面的一片木屋。灵人做的虽是苦役,住处却十分清洁干燥,每人有单独的卧房。

这时,柱门前,两排灰石云柱拱卫的青石路上,一个匆匆走过的龙池众吸引了李不琢的目光。李不琢乍见此人,只觉又眼熟又陌生,似乎在哪见过,又回忆不起来任何印象。

“世上长相相似之人多不胜数,但此人给我的感觉却不同……”李不琢心中一动,用不易剑道推演过往所见之人,远处那龙池众的样貌,竟对应上了一张少年的脸。

李不琢回想起一同乘飞梭接近天柱裂缝,被吴非护送进入苍梧界的那个少年。这龙池众与那少年,五官竟十分相似,特别双眼就像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般,只是面部骨骼分布却不太一样,身材也比那少年高大许多。

“是他?原来他当时用了缩骨的法子装成少年,竟然毫发无损出现在这里,看来当时那场风中,他没有受伤。”

李不琢神情一动,巫桓城是七十二城邑之中,最接近天柱裂缝的苍梧界的城邑之一,既然是为天柱之精而来,这少年出现在巫桓城,并不算太过巧合。

“他既然作龙池众打扮,还出现在乌秩之柱边,看来已得了上六部众的身份,不知他是否已有了窃取天柱之精的办法。”

李不琢心中思量着,这时,那龙池众若有所觉,朝这边一侧头。

李不琢和他目光一对,心中一动,想到下六部众直视上六部众,是无礼之举,便作惶恐状,低下头去。

那龙池众冷冷瞥了李不琢一眼,脚步不停,径直离开。

“所幸我没用内炁消去受伤破相的疤痕,看来他没认出我……恐怕吴非前辈,也想不到我能在瘴气里活下来。”

李不琢心中自语,记住那龙池众走远的方向,便回到房中,将那身旃提的衣物拿出,注入内炁。片刻,龙绡便变幻成地空众的衣着,李不琢把衣服一披,便打开后窗,潜伏出去。

乌秩之柱虽防范森严,灵人居住之处却离乌秩之柱有半里地,只在前门有首环众看守。李不琢轻易离开住处,便大摇大摆从巷中走出,沿着那龙池众离开的方向,片刻后,又远远看见了他的背影。

第308章.三百零七:阴阳应象法

“我虽穿着上六部众的服饰,只要不接近乌秩之柱这等守卫森严的地方,一时倒没有危险……”

李不琢远远缀在那龙池众身后,跟了两条街,便见那龙池众进入一间食肆,似乎要与人碰头。

“再跟进去的话,他一定能注意到我。”

李不琢略一沉吟,拐进街边一条窄巷,再出来时,腰间一面尸迦众腰牌晃荡着,又换了一身行头。

“龙绡真是好宝贝,若我易容改貌的功夫再纯熟一些,纵使在苍梧界,除去乌秩之柱这些地方,都可以随意进出。”

李不琢走到食肆边,抬头一看是,招牌上有三杈叶的标记。有此类标记的食肆驿馆,上六部众皆可免费使用。

“上六部众中,就算没有炼气天赋的,不事生产,也能享受到诸般优待,难怪苍梧界土地并不贫瘠,下六部众却这么难讨生活。”

便径直走入其中。一楼的大厅里,零散坐着几个上六部众,大厅中央的立柱中央,镂空着一座神龛,这时正有一名杂役给神龛添香。李不琢扫视一圈,不见那少年化身的龙池众踪影,似乎已去了楼上单独的雅间,李不琢便要了壶清茶,作出等人的模样,耳朵关注着楼中的一切动静,却没听到那龙池众与人说话的声音,想必是施展了什么隔音的手段。

两刻钟后,李不琢才见到那龙池众下楼,身边还跟着一男一女另外两名龙池众。

李不琢低着头,借余光打量这一行三人。那女人经过一楼,朝厅中神龛投去不经意的一瞥,眼底流露出的一丝漠然,让李不琢心中一动。

“嗯?这女人,果然也不是苍梧界中人,也是潜入此界的天宫炼气士。原来他们已暗中联合起来,密谋乌秩之柱……我若加入他们,倒比我独自想办法把握要大得多,只不过……”

李不琢又想起与符离同去东极的袁结坤,自顾自摇了摇头,“还是不要与他人有利益纠葛,人多目标也大。”

李不琢思索着,待那三人出门,稍待了片刻,才离开桌边,也跟了出去。但片刻后,这三人走入一条僻静无人的窄巷,再跟下去,纵使用龙绡变换衣物,也必然会被发现,李不琢只好就此打住:“他们谋划的东西,必然是乌秩之柱,离祭祀的日子已经不远,我借着灵人的身份,有心监视之下,迟早能发现他们的手段。”

反身朝乌秩之柱方向走去,回到灵人的住处时已是近夜,李不琢潜匿身形,打开虚掩的窗户,回到房中。

屋里没有来过人的痕迹,李不琢从床下取出六柱杖,扭动杖顶,缓缓将拔出其中画轴。

展开画轴,李不琢取出烛龙。入苍梧界以来,他一直在养伤,许久没有祭炼烛龙,此时烛龙一脱离丹青剑典,李不琢意识界中,盘踞在黄芽边的烛龙神魂蓦地睁眼,李不琢霎那间,便察觉到周遭天地元气有些紊乱,连忙将烛龙放回剑典中。

“烛龙火性炽烈,这异状……果然是因为苍梧界木气浓郁。”

李不琢放下六柱杖,若有所思地想着,苍梧界木气浓郁,必然与扶桑神木关联极大。因“天人”“上界”等称呼,李不琢本以为天柱裂缝就如新封府下地市一般,只是联通两界的一道门户,而今看来,这苍梧界却可能是扶桑神木内的一方世界。

“壶中能装日月,扶桑神木之内,何尝不能自成世界……”

这念头一起,李不琢又冒出许多疑惑,进入苍梧界这些时日,他发现此界天地元气显然比浮黎更加浓郁,而苍梧界中上六部众,却不惜伤亡也要与天宫交战,也要进攻浮黎,其中因果便令人费解了。要知道,虽因上六部众极重血统,导致苍梧炼气士的比例远超浮黎,但若统而计之,苍梧六柱七十二城邑的人口,却远不如浮黎十六州,若天柱裂缝中的交战持续下去,只能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就算经常掳掠百姓的异人,也只在秋冬之季缺乏粮食的时候才入侵浮黎边州,毕竟若非活不下去了,谁又愿意以命相博?然而苍梧入侵浮黎的举动,却浑似富商去抢平民的铜钱,若不明其中渊源,简直毫无道理。

“白将军一定知道两界之间的渊源,但他给我看的书里面没有相关的东西,看来此事干系甚大,我还不够资格知道。也罢,这些事情与我无关,此行只要得到了天柱之精,修成五劳七伤法,我修为更进一步,纵使不需法相境高手护送,也能抵御那瘴气,届时便立刻离开此界,不再停留。”

李不琢心神一定,便开始打坐修行。

自从入苍梧以来,除了在那医馆里疗伤,便是与葵人相处,今夜还是头回修行,甫一入定,李不琢感应着天地元气中浓郁的木气,竟突然有了惊喜的发现。

“这木气如此浓郁,我从木帝东君的惊蛰神术中领悟的阴阳应象法用在这里,岂不是如鱼得水?果然,我吐纳天地元气的速度,竟比往常快了十倍不止!”

李不琢刚开始运转阴阳应象法,周遭天地元气便不断涌入体内,过瘴气受到的隐疾暗伤也在迅速恢复,只片刻,屋中天地元气荡然一空。

“糟了,贪图一时修行的快意,恐怕会被人察觉端倪。”

李不琢突然心生警兆,停止修行,屋外天地元气涌入屋中,元气迅速恢复原状,但仍有元气波动的痕迹弥留不散。所幸李不琢警觉得即使,波动也只持续了是个呼吸,便消失无踪。

首节上一节263/3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