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狗!隋狗!你们灭我国家,他日必不得好死!”
两名精兵上前,宁远公主发现再无幸理,再也按捺不住刻骨的仇恨,放声嘶吼。
顾承叹了口气。
并非怜悯,而是引以为戒。
这就是亡国。
远有靖康之耻,大宋的嫔妃皇女变成金人的娼妓;
近有五胡乱华,汉人的少女被羯(jié)族当作两脚羊,一路赶一路吃。
倘若主世界大汉灭亡,汉人所遭遇的,恐怕更加凄惨!
那些异族,有着无数邪术,能摄拿魂魄,让人生不如死,永世不得超生!
“动我原陵!佛门仙道!”
一念至此,顾承眼中寒光闪烁,看向佛魔两门。
这一刻,感受着他的视线,所有人都吓得瑟瑟发抖。
实在是这番杀戮太过可怕。
哪怕知道留着是祸患,面对千娇百媚的佳人,又有几位能说杀就杀,毫不迟疑?
何况连原本献给杨坚的美女,挥手间就全杀了,他们又算得了什么?
晋王若要动他们,简直跟碾死蚂蚁一样轻易!
顾承眼中的寒光却缓缓收敛,打量着默念佛号,为亡者超度的四大圣僧,再望向梵清惠,开口道:“你们冒犯于我,准备受何惩罚?”
梵清惠心中大感不妙,恭声道:“全凭殿下决断!”
“小惩大诫,献上《慈航剑典》吧!”
……
……
“慈航静斋位于帝踏峰上,如今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半月之后,顾承背负双手,拾级而上,望着云海连绵,雾气缭绕中的寺院一角,微微而笑。
他的身后,跟着三个人。
梵清惠本想拖延,毕竟这一来一回也要时间,不料顾承大手一挥,正好来慈航静斋一游,还带上了单美仙和鲁妙子。
四大圣僧由哪来的滚回哪里去,恐怕要闭门修行,等闲不敢再出来。
魔门中人则被下了赤帝龙书炎劲。
还是那句话,这些家伙天生反骨,皇权可慑,但指望人格魅力,完全征服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么有能耐像石之轩滑不留手,幻魔来去,否则落入顾承手中,就休想再得自由。
陈朝虽灭,诸事繁多,更有各郡县不平,顾承身为晋王,本要坐镇大局,但他这时反倒放权了,将镇抚各地交给高熲。
亲手活捉陈叔宝,更取得传国玉玺和氏璧,功绩已经顶天,消息传回大兴,杨坚龙颜大悦,嘉奖的圣旨已在路上,这时的放权却是恰到好处。
同时也是将烫手山芋转移。
高熲知道,接下来才是最难办的部分,却也不得不接下。
顾承偷得浮生数月闲,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上游览各地风景,终于到了慈航静斋所在的雨蒙山。
咚!咚!咚!
此时一行人刚刚到了山门处,山上钟声响起。
重重枣红大门大开,数十名尼姑鱼贯而出,侧立两边,都是天地灵秀的美人。
即便是几岁的小女孩,也是冰肌玉骨,国色天香的美人胚子,用眼睛偷偷打量,满是好奇。
“恭迎晋王殿下!”
正中走出的,是一位中年尼姑,身后跟着几名带发修行的女子,顾承颔首道:“带我去藏典塔!”
中年尼姑躬身道:
“是!”
第十八章 师姐秀心
“看来我还是低估了慈航剑典!”
顾承目光中现出郑重来。
四大奇书中,公认慈航剑典最差,且不说历代传人,就连创始者地尼有没有破碎虚空都是两说。
顾承此时却能肯定,地尼十之八九没有破碎虚空,而是殁于死关中了。
原因很奇特,不是慈航剑典太弱,而是它追求的目标太强。
这剑典全卷分十三章,以静、守、虚、无四字为主,如剑气长江、剑灵寰宇、剑心通明等等听起来高大上,其实也不过是剑气与领域的运用,心灵境界的磨练罢了。
在顾承看来,真正的精髓,是它最后的死关,所趋至的境界,返虚入空。
这个空,正是以身入天道,破而后立,凝结仙胎,直接破碎虚空!
为了达到这一步,慈航剑典先前的十三章其实已然囊括了有情道与无情道。
慈航普度,历代传人下山,执白道之牛耳,为百姓奔波,怜悯众生,是为有情道;
挥剑斩断一切情感,回山修行,剃去三千烦恼丝,青灯古佛,这便是无情道。
正是因为这样,顾承觉得地尼心太大了。
如庞斑、浪翻云那样惊才绝艳的人物,也是一走无情道一走有情道,各自到达极限,然后破碎虚空,你一人要包圆了,理论上是可能,可真有那种雄浑根基,才情天赋么?
所以慈航剑典才会无人破碎虚空,从某种意义上,它和《长生诀》是相反的。
《长生诀》是难学,古往今来多少智慧之辈都参悟不透,连入门都不得,可一旦入门就是直入先天,并打下无与伦比的根基,反倒有了破碎虚空的机会;
《慈航剑典》则是易学难精,历代慈航静斋多少弟子,都是万中无一,但能入剑心通明的都是屈指可数,能入死关的,除了地尼也就秦梦瑶一人,还是靠了韩柏的魔胎之助。
接下来的数日,顾承一直位于藏典塔内,参悟剑典。
外面每日都有静斋弟子送上素食,服侍得静心到位,而鲁妙子查看风水,单美仙被一众小尼姑拉着说外面的事情……
一切看上去其乐融融。
但顾承知道,佛门不会就此屈服。
作为一个传承悠久,又盛极一时的宗教势力,绝不可能将自身的存灭,寄托在皇子的一念喜怒上。
所以此时隋都大兴,佛教势力必然开始活动。
不过杨坚此人虽然信佛,却不是好易于之辈,想要让他大兴佛门,必须拿出诚意来。
原剧情梵清惠历数南陈世家,尤其是与岭南宋家的明争暗斗,最终将宋缺这天纵之才局限于一隅之地,杨坚虽然象征性给了个镇南公做出安抚,但其实已将王臣关系定下,有了大义名分。
若非隋朝衰退得出乎意料的快,外族又频繁骚扰边境,以隋军后来的威势,绝对不可能让宋家这个土皇帝继续坐下去。
大势之下,任由宋缺兵法如神,也是螳臂当车,徒叹奈何。
所以石之轩才会引宋缺出兵,因为他也看出了宋家的困境,是偏居一隅,饮鸩止渴,还是冒险出军,争夺新的天地?
宋缺毅然决然选择后者。
顾承十分期待,没有了佛门掣肘,未来天刀,被原著誉为天才统帅家的表现。
这一日,到了晚间,顾承沉浸剑典的玄妙,忘了饭点。
他演练着剑域,起身推门,一道身影原本靠在门边瞌睡,猛地倒下,啪唧摔在地上。
“哎呦!是哪位师妹又捉弄我?”
少女从地上弹起,捂着额头,雪雪呼痛。
她穿着雪白衣袍,腰间悬着一只玉箫,发簪往三千青丝上随意一插,清凉夜风为之飘动,皎洁月色为之洒落,仿佛披戴着星月光辉,姿容之佳,清纯脱俗,还在梵清惠之上。
“你练成剑典了?气息跟师父好像,否则我不会睡着!”
可那模样,就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姿美态了,清醒过来后,瞪大眼睛,眨也不眨看向顾承。
“这几天,就是你每日为我送饭?”
顾承不答发问。
“我是大师姐,为了接待殿下,素斋都是亲自做的,好不好吃?”
女子有些忐忑,有些期待地道。
“勉强吧!”
顾承不置可否。
他这些日子参悟剑典奇书,只为了填饱肚子,再说在仙武世界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怎会关注这区区素斋。
“哦!”
女子没有得到肯定,顿时闷闷不乐起来。
“你是大师姐?慈航静斋每一代,都是最出色的弟子下山历练,为何是梵清惠,而不是你?”
顾承继续打量着她,眼中露出精光来。
女子气息看似不显,但顾承参悟剑典,却是发现她境界要比梵清惠高明许多,一脚已然踏入剑心通明的境界,甚至身上那股融入天道的感觉,也比梵清惠有些刻意的仙姿妙态自然许多。
“师父说我笨,不如师妹沉稳,不知天下大势,不会为万民谋福祉,所以不让我下山!”
女子顿时开始大倒吐水:“我从小就上山了,从来没有出去看过,自然不聪明啦!师妹她看书多,我看的书也不少,虽然看不进去,但道理我都懂的!外面有许多人,有元会灯会,有庙会猜谜,不亲眼看看,又怎么知道百姓苦不苦呢……”
她絮絮叨叨,竟是个话痨,一开口就停不下来。
顾承听着听着,倒是点了点头:“大智若愚!”
女子本能觉得这个评价有点问题,却趁机道:“师父说,你是皇子,天下一统后,她们都要听皇帝的话,你能不能让师父放我下山?我想出去!”
帝踏峰很高,此时又是夜晚,她下意识抬头仰望星空,清澈的眸中,满是对外面的憧憬。
这一幕美得犹如画卷,时间似乎能为之定格,顾承却叹了口气:“你可知,外面并不好,人心诡诈,诸多恶念?”
女子道:“别人为恶,我感化他们!”
顾承道:“如果感化不了呢?”
女子迟疑了下:“回山继续修行……”
顾承又问:“如果难以回来呢?”
女子鼓了鼓嘴:“你既然带我下山,不能带我回来吗?”
顾承静静地看着她,片刻后笑笑:“你真的很聪明,碧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