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第617节

  一股漆黑的污血顿时飙射,清虚道德真君面色剧变,掉头就走,尚未回到阵中,就跌倒下来。

  阐教众仙见他肋下伤口不断流出污血,丹药内服外敷,都不起作用,不禁骇然。

  “化血神刀!”

  燃灯掐指推算,面色更是一沉。

  那长刀确实名化血神刀,乃是余元在其师金灵圣母的协助下,以截教秘术,费尽心力炼制,霸道无比,内蕴剧毒,但凡中刀,不论伤口大小,都难以愈合,还会不断扩大,待得最后整个仙体都会化为血水而死,哪怕修为再高,若不能解毒,也会一直受创,最终依然是死路难逃。

  且不说阐教阵内一片沉寂,余元重新翻回千年五云驼上,凯旋而归,立刻受到了胜利者的礼遇,一众道友簇拥上来,恭贺赞许,令他哈哈大笑,得意非常。

  碧霄眼见余元博得头筹,也跃跃欲试,云霄略加沉吟,却对她说道:“让余道友取神刀解药,给阐教送去。”

  碧霄惊愕:“大姐,何须如此?”

  云霄道:“燃灯夺兄长法宝,利欲熏心,不知收发,忘我道家一脉相传,我等却不可如此。”

  “姐姐如此知礼,就怕他们不领情!”

  碧霄和琼霄有些气愤,却不敢违抗云霄的吩咐,去找余元。

  余元一听,也是大为不甘。

  倒不是没有解药,这化血神刀锻造时,在炉中分龙虎,定阴阳,同炼了三粒丹药,留在身边以备不虞,可解刀毒,但双方明明已是剑拔弩张,不趁此机会送一位金仙上榜,更待何时?

  但三霄娘娘在外门神威赫赫,余元昔日还受过她们恩惠,终究拒绝不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将丹药奉上。

  眼见青鸾叼着丹药,送往阐教阵营,那边气氛顿时一变,云霄目光流转,道出四个字来:“先礼后兵。”

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

  继余元败清虚道德真君后,阐教截教双方又各出数位较量。

  总体来说,胜负相当。

  封神演义中,截教无论是仙人数目,还是单体实力,似乎都完全凌驾于阐教十二金仙之上,简直堪称完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截教之所以显得那么亮眼,是因为他们在某个方面往往极为突出,比如法宝,比如神通,一旦对方应付不来,道行再高也得落败。

  但相较而言,阐教更注重道行,在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极稳,因此如果看单场胜负,十二金仙也许被锤爆,但战斗次数一多,他们胜率就上来了。

  当然,由于之前云霄送来了解药,饶了清虚道德真君一命,即便是下手狠辣如太乙真人,也不免留了几分余地,双方都是伤而不死,毕竟做得太过,再惹出余元来,谁能挡化血神刀之威?

  在这种友好不算友好,凶狠不算凶狠的奇怪气氛下,十余场战斗打完,碧霄终于按捺不住,乘花翎鸟,上前叫骂:“燃灯老贼,你为夺神珠,袭我兄长,何等下作,愧为仙人班首,可敢下场一战?”

  她口吐芬芳,双方精神一振,如杨戬等人顿时激动起来。

  重头戏来了。

  燃灯飘然而出:“道友之言差矣,非贫道强夺神珠,乃是令兄自取惹事,天数如此,终不可避,神珠易主,可免灾殃,此乃福报,切勿步其后尘,自取死也!”

  碧霄怒极而笑:“且看谁自取死!”

  话音刚落,已然祭出金蛟剪,起在空中,化作两头太古金龙,阴阳相合,生死相逆,往燃灯一剪而下。

  这件杀伐至宝一出,两教众仙全部屏息凝神,感到自身仿佛都浸入那无边的杀伐煞气中,仙体昏沉,不辩东西,不禁懔然。

  尤其是阐教阵营中的太乙真人和截教中的小哪吒。

  犹记得当年他们大闹东海,打死东海龙王,最后引出碧霄,就领教了金蛟剪的厉害。

  不过那时的碧霄,完全是依仗法宝之利,自身的修为还不如太乙真人,但现在短短十年不到,她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归元至境大能,金蛟剪更被祭炼如意,恢复了太古金龙的本来面目。

  金蛟剪本就是由两头大能级金龙自愿以龙魂融入,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所铸,单就杀伤力而言,比起定海神珠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没有定海神珠化生世界,可助成道的功效。

  此刻燃灯面对的,就是加强版的碧霄。

  他地位辈分都比碧霄要高,本来还想端起高姿态,不料那无比凌厉的压制扑面而来,第一时间就被逼出了最强手段。

  五色毫芒绽放,定海神珠嗖然打出,曾经令阐教金仙颤栗的至宝再现。

  可碧霄早有准备,金蛟剪使了个玄妙绝伦的变化,循着不可思议的弧度,将定海神珠彼此分割。

  二十四枚定海神珠合力,确实势不可挡,可单枚神珠还远远抵不住金蛟剪之威,瞬息之间,就被弹开。

  燃灯面色一变,狂风骤雨的攻势已经逼至。

  定海神珠本来就非无敌,它们伴随赵公明数千载岁月,祭炼参悟,才有了之前碾压之威,燃灯论及道行,确实在赵公明之上,但他得宝的时间太短,终究不能随心所欲,反被碧霄的金蛟剪所克。

  此刻碧霄得势不饶人,连连进逼,一时间漫天金龙游走,围着燃灯狂攻,那种无孔不入的狂猛,仿佛只要抓到一个微小的机会,就能将燃灯拦腰剪成两截。

  在这种风雨飘摇的巨大压力下,燃灯终于被逼出了压箱底的手段,琉璃古灯内现出金身,二十四枚定海神珠环绕,化作佛门二十四诸天,里面有无数信徒在咏诵佛经,众生愿力汇聚。

  其实这是未来之景,现在里面屁都没有。

  不得不说,燃灯日后能成上古佛,不是没有道理,他对于佛法参悟已经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仅在西方两位教主之下,得了定海神珠后更是如虎添翼。

  此刻佛光闪耀,金身不动,那金蛟剪再也无法纵横来去,速度逐渐缓慢,仿佛要于佛主的讲法下,彻悟本心,皈依佛门,化作护法天龙。

  燃灯逆转上风,但这一幕落入双方眼中,却显得尤为刺眼。

  身为阐教副教主,更是此次阐教众仙的领头者,反倒用西方教的法门取胜,又是什么道理?

  唯有如慈航真人等数位本就慕西方教义的,看得是目不转睛,大有收获,只会觉得燃灯对两家之道兼容并蓄,照亮了眼前的道路,其他金仙就很是不满了。

  阐教之中,隐隐分成两派。

  燃灯察觉到了这点,不喜反惊。

  他上玉虚宫请援兵时,元始天尊的态度依旧是模棱两可,是他说服众仙一同出山。

  在得到帮手的同时,也承担了责任,倘若这一战出走几位,那西方两位教主能不能护得住他,可在两数。

  有鉴于此,燃灯心生忌惮,收起了几分神通,战况又变为平局。

  “三妹,回来吧!”

  再战了数十回合,云霄开口,碧霄不情愿地收起金蛟剪,回了截教阵营。

  她依旧得到了胜利者的待遇,截教众仙觉得与有荣焉,毕竟碧霄只是三霄中最年幼的,都能和燃灯战成平手,换成更强的琼霄乃至云霄出马的话……

  显然,阐教也意识到了这点,燃灯看向十绝阵,目光微微闪烁后,开口道:“云霄道友,你我两教源出一头,总是一般,如此争斗实非我愿,不若以阵法斗智,如我教败阵,贫道将定海神珠拱手奉上如何?”

  云霄嘴角微不可察的一扬:“善!”

  ……

  ……

  朝歌。

  摘星台上。

  苏妲己看着顾承笔走龙蛇,屏住呼吸。

  这部小说家的著作,已然接近尾声。

  而顾承的额头,现出汗迹。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在她心中,陛下永远都是那副一切万事万物了然于心,尽在掌握的模样。

  但这一刻的压力,确实大到极致,更让苏妲己花容失色的是,下一刻,就听啪的一声,顾承手中的笔,赫然折断。

第八十一章 谒碧游宫

  自从顾承来到殷商末年,影响就如润物细无声,深入各个领域,解决时代弊端,推动着制度的变革。

  天下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西岐与苏护。

  四镇诸侯与奴隶主阶层。

  改革派与保守派。

  种种对立,都在碰撞。

  实际上,顾承若想雷霆万钧,解决西岐这个祸患,绝对可以办到。

  但他没有这么做。

  为什么?

  因为顾承的目标,早就不是挽救一个大厦将倾的王朝那么简单了。

  他要大幅度推进人族崛起的速度,籍此改变后世鸿蒙大世界的颓状。

  这关键之点,就落在天枢十二卷上。

  由诸子百家的精髓为根基,结合时代特点所化,大商如今的富强,远超四大诸侯想象,正是拜其所赐。

  不过天枢十二卷尚未完满。

  这一线之隔,就落在小说家上。

  小说家本就是诸子百家中极为边缘的存在,有凑数的嫌疑,毕竟在生产力尚且落后的先秦时代,小说家之言传播的范围实在太狭窄了,大多是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呈报上级之用,说是可有可无,也不夸张。

  不过大汉皇朝中,这一脉已经繁盛起来,一旦人们生活富足,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必然会有精神追求。

  而顾承赋予小说家的,不仅是想象力,还有对命运之道的参悟。

  比如这部《封神演义》。

  不是文抄公,将原著简单誊写一遍下来,而是将那条命运轨道,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

  此刻顾承就写到了故事的尾声,摘星楼纣王自焚,殷商的统治即将结束,西周的时代将要降临。

  可越到结尾,冥冥之中一股力量降临,开始模糊真实与虚幻,将顾承带入另一条命运轨迹。

  那条轨迹中,顾承还在以寿王的身份昏睡,至今未醒,而帝乙早死,微子启登上王位,凤鸣岐山,“女娲”派出千年狐狸精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各地乱象四起,大商将亡,纵有截教众仙出山相助,亦是天意使然,徒叹奈何。

  正如《封神演义》中所书那般……

  也即是说,一旦给其得逞,如今发生的一切都是梦中场景,镜花水月,反倒是《封神演义》中的一切成了真。

  毫无疑问,这正是死对头幕后主使的推动。

  早在魔界冲击混元时,幕后主使就通过大自在天魔之力,布置下了一个无缝幻境,在幻境中顾承得天皇镜,灭幕后主使,成就天帝,诸天太平,实际上现实里正在被神孽围攻,倘若沉浸在幻境中,哪怕仅仅是片刻,就会身死道陨,一败涂地。

  所幸顾承没有受其引诱,破境冲关,成就混元,此次幕后主使再出手,趁着天枢十二卷最后一家完善的关键时刻,借助天地大势的压制,颠倒命运轨迹。

  变真为假,再变假为真,釜底抽薪!

  顾承做出的应对是——

  啪!

  直接断笔!

  根本不给对方酝酿到极致后的爆发机会,《封神演义》的结尾就停留在纣王进入摘星楼的一刻。

  一部小说,不需要一定要把所有事情讲得清楚,可以适当留白,纣王自焚,武王登基,后续是国泰民安,还是又一个诸侯强中央弱的轮回,留待后人思考便可。

  当然,有些能留白,有些却不行。

  封神封神,最关键的还是最后的“姜子牙归国封神”,没有了这一篇,《封神演义》并不完整。

首节上一节617/6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