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明环 第499节

续道:“武曌登场,虽大杀宗室、重臣,任用酷吏,不过斗争并未波及平民百姓,几起叛变,瞬被平定。内则百业振兴,外则有鹰爷为她南征北讨,栽培出来的名将,在她殁后仍能绽放光芒,击退默啜,压制吐蕃,开出未来盛世的契机。可是呵!得失岂易分判,今日之得,或为明日之失。虽明知如此,谁都没有办法。便如轻舟,在没更好的选择下,只好退求其次,选择不喜欢的人。”

又叹道:“喜欢如何?不喜欢又如何?”

台勒虚云接着道:“环顾唐室诸子,李显、李旦不用说,李显两子李重茂、李重福,比之李重俊更不堪,像奇湛般有志有为之士,岂肯坐看中土沉沦。清仁也好,谁都好,只要能给奇湛一个位子,让他得展抱负,自是当仁不让。说到底,仍是个选择的问题,既不能让最理想的人登上皇座,就要退求其次,让不那么理想的人坐上去。如半点不妥协,将一事无成。肯妥协,至少尚有一线生机。”

台勒虚云道尽高奇湛之肯留下效力的多层次原因,同一的道理,可应用在“范轻舟”身上,但比直接说服“范轻舟”,更为有效,因“范轻舟”可以“旁观者”的身份,领悟台勒虚云的忠言。

此趟对谈,乃迄至目前为止,最坦诚的交谈,显示二度验证后,他们间的关系更上一层楼。

龙鹰忽然感到有点不妥当地方,该是来自魔种的警告,要命的是“识神”掌握不到。

台勒虚云忽道:“李重俊死了,他的首级被背叛他的人送回来,正在宗楚客之手。”

灵光一闪,龙鹰终想到纰漏所在,就是刚才说及唐室诸子,台勒虚云没提过李隆基等五兄弟。

以台勒虚云的才智,不可能是无心之失,该是故意遗漏,测看自己的反应。比之李重茂、李重福,李旦的五个儿子当然有为多了。

不过,李隆基在掩饰才能上,接近无懈可击,为何竟令台勒虚云生出警觉,于此事上试探自己?

肯定有些事,乃龙鹰尚未晓得。

答案该在符小子的《西京下篇》上,必须找时间细读。

道:“李旦诸子又如何?听说他们有参与叛乱的事。”

台勒虚云若无其事的道:“如我是韦后或宗楚客,不单永远不容他们返京,还使人将他们逐一害死。”

龙鹰心叫救命,更肯定有些事发生在李隆基和他的兄弟身上,自己却不知道。听台勒虚云的语调,并没有特别怀疑其中的李隆基,而是一视同仁。

错有错着,正因未翻过符小子的新巨着半页,其无知正好显示与李旦的儿子没有秘密联系。

台勒虚云没兴趣谈李隆基等人,岔开道:“轻舟怎确定,宗楚客对突骑施高手的事,并不知情?”

龙鹰晓得成功过关。

能过关的关键,在于台勒虚云认定范轻舟和龙鹰是不同的两个人,前者根本没接触李旦五子的机会。

龙鹰道:“纯为一种感觉。勉强说,是基于夜来深在北里截着我,表示宗楚客想与我私下碰头,此事理该瞒着田上渊,令我感到他们再非像以前般铁板一块,而是互相猜忌。”

台勒虚云同意道:“你的直觉,事实上底下有大量的思考过程在其中,只因太过错综复杂,故有一言难尽的情况。田上渊与突厥人勾结私通之事,肯定未得宗楚客同意,因如突厥人成功攻入关中,对宗楚客有百害,无一利。”

龙鹰谨记着自己是“范轻舟”,说的是“范轻舟”须说的话,趁机道:“小可汗又有什么事瞒着小弟?”

台勒虚云哑然笑道:“轻舟问得坦白直接,教人难以招架。事实上,即使亲如兄弟,多少有些事不为对方所晓,才是正常,隐瞒的原因千门万类,或许因与对方没有关系,又或无关痛痒。于我们来说,牵涉到出身来历的事,均有顾忌,希望轻舟体谅,不致因而影响我们间的合作。”

又讶道:“究为何事?令轻舟感到我们有所隐瞒?”

龙鹰心呼厉害,台勒虚云连消带打,一番话封死追问之路,还反算一着,要自己说出在哪方面怀疑他们。

苦笑道:“也是一个感觉。”

台勒虚云没就此事逼他,沉吟片晌,问道:“如离间田上渊和宗楚客之计成功,轻舟如何利用?”

龙鹰早说过大概,终极目标是拔掉北帮,台勒虚云现时问的是行动的细节,要他透露机密,看大家如何配合。

龙鹰道:“我心里有个计划,是先取楚州,那大运河的控制权,有一半落进我们手里。不过,一切须待见过宗楚客,方可下最后决定。没他同意,与北帮争夺洛阳,将是吃力不讨好。”

台勒虚云道:“宗楚客今天该没空与轻舟碰头。”

龙鹰明白,他指的是李重俊的首级送返京城一事,将牵动整个因之而来的效应,如何处置,显示出皇室和朝廷对此次叛乱的定调,须经一定的程序和讨论。

想想已感头痛。

道:“北帮经我们毁掉大批斗舰,损失惨重,正因如此,楚州对他们更是不容有失,否则竹花帮的战船势大举北上,逐一攻陷洛阳之南的水道重镇,令北帮的势力只能龟缩洛阳,故此北帮必驻重兵于楚州。”

台勒虚云道:“轻舟对大局,把握的比我更好。论水道争霸,北帮遇上轻舟,没一趟不吃大亏。对洛阳,轻舟看得很准,关键在宗楚客的态度。”

略一沉吟,续道:“现时我大部分时间,居于因如赌坊内,若有特别的事,可直接到因如坊找我。”

他们的关系确异于往昔,尚是首次建立直接的联系。台勒虚云随口问道:“离此后,轻舟是否赶往大明宫?”龙鹰苦笑_。

现时的大明宫,恰为此刻西京他最不想去的地方。

第十三章 乐在其中

龙鹰不想进宫,是逃避。

与李重俊终是一场相识,当时大家关系良好,有说有笑,现在李重俊以太子之尊,落得身首异处的凄惨收场。

龙鹰不忍见之,不愿闻之。

唯一之法,就是避开。

他又想到台勒虚云所说的“今日之得,明日之失”,虽没加以解释,却令他想到郭元振和莽布支两位边疆大将。

女帝登位以来,由于洛阳处于中土的中央位置,只要集治权和军权于京师,可迅速支持各地,水陆两路同样方便。

故此,洛阳的兵力,冠绝天下,令女帝的帝位稳似泰山。

当年讨伐尽忠和孙万荣,这个优势显露无遗,由京师发号施令,征召兵员,并成为前线大军的强大后盾,以水师运载物资兵员,源源不绝支持前线的军队。

战后依府兵制,兵员归田。

洛阳始终集兵权、治权于一地。

可是,迁都长安,位处西陲,在物资供应和对地方的支持,各方面均及不上洛阳,实无法保持如洛阳般的庞大军队,亦不切实际,因失去天下水道之汇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强邻压境,如郭元振般,须征召大批兵员,施行屯田制,以达自给自足的目的。水涨船高下,加上战绩彪炳,郭元振已成能胁主的边疆大将。郭元振当然没有问题,换过坐上他的位子者是个野心家又如何?

台勒虚云看通此点,遂有“今日之得,明日之失”的明见。

随便吃点东西,医好肚子后,龙鹰往无瑕的香闺,逗弄佳人来打发时间。岂知伊人不在,香居无人。

龙鹰对无瑕不懂客气,回到家般径自打水洗澡。

衣服早在水底大战时淘洗干净,穿回旧衣,仍然精神气爽,好不写意。

首节上一节499/7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