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轮回者 第402节

  张氏和甄尧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开心的甄宓。

  甄尧说道:“母亲,小妹很喜欢陈兄呢。小妹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张氏点头道:“孩童保持开心,是天性。宓儿和陈公子待在一起,不过是将天性表现出来罢了。最近这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实在是太沉闷。”

  甄尧说道:“要是小妹每天都能这样开心就好了。”

  ……………………

  吃了早饭。陈彦至一个人压着五辆马车准备出城。

  张氏、甄尧、甄俨、甄宓、甄家管家,都站在府邸的大门口,目送陈彦至离开。

  刚坐上马车,陈彦至就见到甄宓那不舍的眼神。

  陈彦至很喜欢甄宓这小姑娘。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陈彦至取下了腰间的木剑,随手一丢,木剑悬浮在甄宓的跟前。

  所有人都惊呆了。

  陈彦至笑着说道:“宓儿,木剑送给你。若是哪一天你有了困难,或者想要见我,就将木剑折断。我自然就会出现。”

  木剑中陈彦至留下了一道心灵之力,只要折断木剑,他就能感知到。

  甄宓握住了木剑,眼中闪动着泪光,点头道:“大哥哥你的话,宓儿记住了。”

  陈彦至挥动一下马鞭:“驾。”

  

第561章 迁怒于人王司徒

  

  陈彦至押着八千斤的救命粮食回到山里的时候,那数百个百姓顿时欢呼了起来。有了粮食,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可八千斤粮食,对于数百人来说,太少了。

  救急不救穷。

  陈彦至并不打算养着他们,也养不起。他们想要活下去,只能依靠自己。陈彦至教他们开荒、种地、狩猎、采集。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陈彦至在附近发现了一处铁矿。又教百姓们建炉炼铁,打造农具和防身器具。

  为了救治百姓,陈彦至这一耽误就是两个月。

  华佗,早就到了洛阳,见到了张仲景。

  ……………………

  洛阳东城的一间小院里,华佗正在和张仲景对弈下棋。

  张仲景放了一枚黑子在棋盘,说道:“元化(华佗的字)兄,十年不见,你的医术已经在我之上了。思想境界,同样超越了我。”

  华佗摇头道:“张兄,你我二人虽然都是医者,可你擅长的伤寒杂症,而老夫擅长的正骨接骨的外科。其实,你我二人的医术,可以互补,那样才算完整。”

  张仲景点头。认可了华佗的话。

  医术,是需要互补才行,不然,就不会完美。

  “元化兄,你的那个弟子,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张仲景问道。

  张仲景对陈彦至非常好奇。

  这话他已经问过多次,可依旧不相信。一个孩子,居然可以达到居若死动若械的“至人”境界。他们能达到现在的心境,那可是一门深入专研医术,并且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加,才逐渐达到了这个境界。

  华佗微微一笑,眼中带着自豪,说道:“等你见到了我的弟子,便知道老夫所言不虚。他独自一人留在青州已经两个月,算算时间,他也该到洛阳了吧。”

  张仲景说道:“他要是到了洛阳,我可一定要好好瞧一瞧。一个孩子的思想可达到我们的层次,真是不可思议。对了,下午元化兄不是要去给王司徒调理身体吗?我奉劝一句,到了王允的府上,除了医术,其他的什么话,都不要说……董丞相和王允司徒的关系可不太融洽。”

  华佗上次去蔡邕府邸,和蔡邕谈了陈彦至拜师的事情。正巧,司徒王允也在。

  朝堂上的诸公,被董卓压制得喘不过气来,每日都是战战兢兢。王允和蔡邕一样,心力交瘁,华佗便答应为他们调理一下身体。

  当然,他们的身体,其实没有病,主要是心灵上的抑郁。

  华佗说道:“张兄放心,老夫只是一个医者,只会给人看病,不懂其他。朝堂上的事情,老夫不会掺和,更没有资格掺和。”

  张仲景说道:“那就好。真羡慕元化兄你啊,无拘无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能一门心思研习医术。我在官场,杂事太多,想要医术和心境再进一步,怕是不可能了。最近我在写《伤寒杂病论》,希望我的心血可以流传于世。”

  华佗说道:“做官,一样是修行。只要张兄做到真正的和光同尘,心境和医术再进一步并非不可能。”

  和光同尘,那可是道家的高深境界,就像是上善若水一样。想要达到如此境界,谈何容易。

  张仲景说道:“蔡邕是当世大儒,但他的心境差了点。用《大学》里的‘止静安’来划分,蔡邕勉强达到了‘静’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安定的层次。不然,他就不会心力交瘁了。你那弟子的心境不在你我之下,拜蔡邕为师,是不是不合适?就算你弟子自学四书五经,数年以后,都能成为一代文宗。”

  华佗说道:“我弟子是个奇才,他和老夫不一样。生逢乱世,就算要救人,也需要一个身份,因为那样可以救更多的人。老夫不希望自己的弟子,只是一个下九流的医者。”

  医者,被人看不起。

  特别是那些官员,每个人见到华佗,都是趾高气扬。尽管华佗的心境和医术超凡入圣,可是医者就是医者,注定是下九流,要被歧视的存在。

  华佗无所谓,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定了。可他不希望陈彦至被别人看不起。要是陈彦至拜在蔡邕的门下,成为了一代文宗,再加上一身高深的医术,就不会被人小瞧。

  只是华佗不知道,其实陈彦至的学问和心境,早已经超凡入圣,甚至可达到上古圣贤们的境界。

  张仲景惊讶地看了华佗一眼,问道:“元化兄,你想要你的弟子进入官场?你不是最厌恶官场吗?”

  华佗笑了笑,没有说话。

  …………………………

  下午。

  华佗来到王允的府邸大门口,跟侍者说明了来意。侍者说道:“医者请少稍等,我这就去禀报主人。”

  华佗点头道:“好。”

  侍者走进后院,见到王允拿着书信,一脸怒气。

  原来,书信是来自于中山无极县,正是王县令写给王允的。

  书信中将陈彦至狠狠地污蔑了一遍,将陈彦至彻底给妖魔化,甚至拿陈彦至和黄巾军大首领张角相提并论。

  王家想要在无极县扩军的目的,就被陈彦至破坏。现在甄家受到了陈彦至的保护。王县令不敢轻动。

  书信中还特意说明,陈彦至是神医华佗的弟子。

  王允虽然是读书人,可他的心胸并不宽广,甚至有些小鸡肚肠,心思阴暗。接到了这么一封书信,王允岂能不气,岂能不恼?

  王允向侍者问道:“何事?”

  侍者恭敬道:“主人,医者华佗求见。他说是来给主人调养身体。”

  王允心中对陈彦至有了偏见,对华佗这个做师父的,当然不会有好感。

  恨屋及乌,正是如此。

  王允冷哼一声:“华佗?老夫没有去找他呢,他倒是亲自送上门来了。他可真是教出了一个好弟子。请华佗进来,老夫要看他如何解释。”

  侍者说道:“是,主人。”

  ……………………

  一个貌美如花的二八少女走进后院,对王允说道:“义父,何人让你如此生气?又是董卓吗?”

  王允见到了少女,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貂蝉,你不是在厢房里看书吗?”

  貂蝉说道:“有点闷,出来走走。正好见到义父在生闷气。”

  王允说道:“让老夫生气的人,不是董卓,而是陈彦至。一个名不经传的毛头小子,他坏了我王家的好事。”

  貂蝉一愣,记住了“陈彦至”这个名字。

  同时,她心中产生了好奇。

  一个名不经传的毛头小子,可以坏了王氏家族的好事,那本事不小呢。

  此时,侍者领着华佗走进屋来。

  

第562章 不请自来少年郎

  

  华佗对王允行了一礼,说道:“司徒大人,调养身体,我们现在就开始吧。”以华佗的心境修为,帮助王允调养一下身体,是很简单的事情。

  可是,王允并不领情。

  王允冷声一声:“老夫身体好得很,不用调养。来人,将华佗给老夫抓起来。”

  王允的心病是董卓,只要除掉了董卓,他的身心就健康了。否则,再高明的医者,都医不好他。

  心病还须心药医。

  正是这个道理。

  华佗一愣,王允居然要抓自己?先前在蔡邕的家里,他可不是这样说的啊。为何才过了几天的时间,王允的态度就大变了呢?

  华佗丝毫不惧怕,问道:“司徒大人,华佗自问没有做过违背朝廷律法的事情,就算你是朝廷命官,要抓人,好歹有个说法吧。”

  王允说道:“你徒弟陈彦至在无极县做的好事,我都已经知道了。华佗,你教出来的好弟子。哼,老夫现在还有事情,懒得和你说。”

  进来四个壮汉,他们都是王氏的家将,虽然不是高手,可是孔武有力。华佗只是个医者,心境高,医术精湛,可毕竟不会武功,不会战斗,只能束手就擒。

  王允手一挥说道:“带下去,先关大牢。”

  ……………………

  董卓最近是春风得意,他进出皇宫,就像是进入自己的寝宫一样,那些个漂亮的公主和妃子,基本都被他睡了个遍。

  上个月,董卓更是直接废除了少帝刘辩,让年纪更小的刘协坐上了皇位。

  刘协现在只有九岁,还是个孩子,整个朝堂上都是董卓的一堂言。

  没有人敢反驳董卓。

  刘协这个皇帝,见到了董卓,都会心生畏惧。

  少帝刘辩,是整个大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正因为如此,董卓的权利和地位,更加巩固了。众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董卓坐在床榻上。

  他的下方跪着一个中年人。

  中年人说道:“丞相,就在刚才,王允抓捕了华佗。”

  董卓说道:“华佗,就是民间传的那个神医?不过是一个医者而已,不用理会。以后这样的小事,不要再来禀报本相。不过王允和杨彪他们,还是要继续监视。对了,特别是袁家,重点监视袁隗。他们不造反,就随他们,若是有异动,就杀无赦。”

  中年人点头道:“是,丞相。”

  ……………………

  曹操一个人在家里喝闷酒。

  今天下朝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在每个有名望的老大人的耳边,都窃窃私语了一番。曹操的耳力不错,听到了说话的内容,是王允王司徒要今晚请客。据说是王允六十岁大寿。

  可是,王允唯独没有请自己。

  曹操是何等人物?他的官职虽小,但是聪明绝顶。他知道,王允他们看不起自己,因为自己不但是阉宦之后,现在更是以身侍贼,为董卓做事。

首节上一节402/5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