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轮回者 第263节

  戒、定、慧三学。

  就是修心的根本。

  把不好的习性和思想戒掉,定力自然就上去了。有了定力,身心便清净。那个时候,心境就提升。

  心境提升的结果,就是产生大智慧。

  有了智慧,就有了力量。

  打好了修行的基础,陈彦至才教许士林练气、练拳、练剑。

  许士林的修行速度,的确将陈彦至给惊讶到了。

  无论什么样的拳法和剑术,到了许士林的手里,练了三遍,就能纯熟,连了十遍,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李香莲在陈彦至的催眠下,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自己进入深度睡眠。可是许士林,只用了三天,就能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半年不到,他就能进入“活死人”的休眠状态。

  不到十岁,许士林的心境就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层次。如如此恐怖的修行速度,古往今来能比他更出色的修行者,少之又少。

  当然,像六祖慧能那样,年纪轻轻,一朝顿悟,就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成佛做祖,许士林还不能比。可是世间像六祖慧能那样的大觉悟者,又能有几个呢?

  再过两个月,就是许士林的十六岁生日。

  傍晚,许士林做完了功课,合上书本,进入厨房做晚饭。

  心灵修为,比起九阳神功护体更厉害,学什么都非常快。

  陈彦至的学问,剑术,厨艺,许士林都学到了精髓。

  许士林将陈彦至当成亲人一样看待,可也不能每天到师父哪里去蹭饭。好在学会了厨艺,许士林终于可以自己做饭。

  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方便。

  煮饭,选菜,洗菜,切菜,炒菜,装盘。

  许士林的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

  不到一刻钟,许士林就将饭菜做好。

  用柴火铁锅烧出来的饭菜,特别香。

  饭菜刚上桌,李公甫就从县衙回来了。

  “姑父,姑姑,表妹,吃饭了。”

  许士林笑着说道。

  表妹李碧莲见到桌上的饭菜,惊呼道:“哇,表哥,都是我喜欢吃的菜。你真好。”

  一家人坐下吃饭。

  扒了几口饭,许士林说道:“姑姑,姑父,吃了晚饭,我要出城去师父的菜园一趟。师父说,今天要考核我的功课。晚上就不回来睡觉了。我明早会将中午和下午的蔬菜带回来。”

  这些年,陈彦至已经很少住在城里。他除了在保安堂给百姓看病以外,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城外的菜园子里。

  陈彦至在菜园旁边建了木屋小院。

  那里很清净,适合修行。

  陈彦至在教导许士林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士林身上的许多“数据”。这些“数据”,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让陈彦至获取了许多的知识,增长了见识。

  通过研究许士林的修行情况,陈彦至察觉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

  陈彦至在凡俗层次的修行,其实是已经圆满了。

  可是学无止境,不是一句空话。

  只要精益求精,总能发现不足的地方。

  陈彦至的菜园子,一年四季都长满了瓜果蔬菜。

  陈彦至和李香莲吃不完,许士林每天都会来采摘一些回去。

  许娇容说道:“这天马上就要黑了。你还要出城?让你姑父送你吧。”

  李公甫说道:“对,士林,吃了饭,我送你到陈小兄弟那儿去。”

  许士林摇头道:“姑姑,姑父,不用。师父的菜园子离城里不远,我天黑之前,一定能赶到那里。你们就别担心了我。”

  单凭武功修为而言,许士林已经比陈彦至弱不了多少。不说钱塘县,就算是整个杭州,又有几个人会是自己的对手?

  只是李公甫和许娇容不知道许士林在练武,他们只觉得许士林学问功课很好。却不晓得,许士林已经是一个超级强者。

  为了救父亲和母亲出金山寺,许士林身上的潜能,全部被激发了出来。修为,可谓是日进千里。

  因为许士林平常表现出来的样子,都是温文尔雅,一身的书生气。他实在太低调,任谁都看不出他是一位武学强者。

  李公甫说道:“不用我送?那好吧。士林啊,你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你都能自己做主。三年一考。明年,朝廷会再次开科举,不知道士林你有没有把握?”

  以许士林现在的学问,去参加殿试都没有问题。但许士林还是谦虚地说道:“还没有考,我哪里知道结果。不过,考试的时候,我尽力就是了。”

  许娇容说道:“对,对,对。士林,只要尽力就好。千万别勉强自己。”

  表妹李碧莲说道:“爹,娘,表哥的功课可是非常厉害的。四书五经他已经倒背如流,融会贯通。他一定能考中。你们就放心吧。”

  ……………………

  许士林出了城,施展轻功身法,化作一道幻影向菜园子赶去。

  到了木屋小院,许士林见到李香莲正在提着篮子摘豇豆。可是师父陈彦至不在家。

  “莲姑姑,师父呢?”许士林问道。

  李香莲笑着说道:“是士林来了啊。先生正在后山修行。到了后山的树林里,你就能看到他。你去找他吧。”

  许士林的感知力范围,能达到方圆两里多远。不过为了温养精神,许士林一般不会消耗精神去刻意感知周围的一切。消耗精力的事情,许士林是能不做,就不做。

  许士林点头道:“我现在就去找师父。”

  ………………

  来到后山。

  许士林见到陈彦至逼着眼睛,盘膝坐在石头上。

  陈彦至的周围有数十片绿叶以各种玄妙的轨迹快速飞行。这些树叶,在陈彦至的精神念力驾驭下,互不干扰,还能在空中组成各种精美的图案。

  同时掌控驾驭数十片树叶快速飞行,是非常消耗心力和精神。但是同样能起到淬炼心力和精神的作用。

  树叶全部落到了地上。

  陈彦至睁开了眼睛,温和地说道:“这么早就来了?”

  许士林点头道:“弟子吃了晚饭就立刻赶过来。”

  陈彦至站起身来,说道:“很久没有试一试你的拳法和剑术了。你说你的武功有了新的突破,让我看看。”

  许士林眼中的精光一闪,脸上出现了严肃的表情:“师父,那你可要小心了。”

  许士林脚尖轻轻一点地,身体无视空气阻力,一拳向陈彦至攻去。

  许士林这些年来,一门深入地修炼形意十二形中的蛇形拳。

  或许是身上有白素贞的血脉原因,蛇形拳在许士林的身上,威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蛇手袖中藏,神仙也难防。

  和许士林过招,陈彦至都要小心翼翼。

  陈彦至试了许士林的拳法。

  又要试他的剑术。

  陈彦至用一节树干雕刻成了一柄木剑。他将木剑丢给许士林,说道:“来,演示一下你的剑术。”

  许士林握住木剑剑柄,身上儒雅的书生气顿时消失,凌厉的剑意散发出来。

  当许士林舞动木剑的时候,陈彦至眼睛一亮:“剑心通明!好。士林,你的剑术已经超凡脱俗。单凭剑术而言,为师现在未必是你的对手。”

  弟子的剑术能强过自己,陈彦至很开心,真的。

  

第354章 你太年轻,少年成名大不幸。

  

  人生在世,能碰到一个天才,碰到比自己强大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强大的人,就是一盏明灯,自己可以学习他的言行和修行方式,让自己也变得和对方一样强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

  陈彦至是许士林的师父,可是他在许士林的身上,同样学到了许多的东西。

  可惜,世人多愚昧。

  遇到了聪明人和强者,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让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聪明和强大,而是产生嫉妒之心,希望对方变得和自己一样愚蠢和弱小。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心里才会平衡,才会觉得好受一些。

  许士林要是跟着其他人学武,当他的武功剑术超越师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师父怕是就会心里很不舒服。

  可是陈彦至丝毫没有这样的心理。

  许士林能超越自己,陈彦至只会开心。毕竟,一代强过一代,才是正理。要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同时,更说明,陈彦至的教导方法,是正确的。

  研究了许士林的修行历程,陈彦至对什么是“真正的天才”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陈彦至的思维,越来越细腻,他的心境已经有了“水满自溢”的征兆。可能要不了多久,陈彦至的心境就能自然而然地提升,达到“开悟”的境界。

  许士林的剑术境界,已经是“剑心通明”,任何剑法,他都能拈手即来,各种剑意随心转换,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不带丝毫匠气。

  许士林演练剑术,变成了“舞剑”。他的剑,挥动起来,处处完美,姿态非常漂亮。可是,越漂亮的剑术,就越危险。

  无论是拳法也好,剑术也罢。演练到了极致,都会变成“艺术”。

  树林中,出现了许许多多许士林的残影。

  几套剑术施展完毕,许士林站到了陈彦至的跟前,问道:“师父,你觉得怎么样?我现在的武功和剑法,能不能斗得过法海?”

  陈彦至摇头,说道:“法海要是这十年来,还在原地踏步,你的心境修为,就和他不相伯仲。可是你的力量还不如他。所以,你不是法海的对手。”

  许士林现在有了陈彦至的八九成功力。算得上是真正的强者了,可是要对付法海,还有些力不从心。

  许士林练武的目的和陈彦至不一样。

  陈彦至是为了求得长生,而许士林是为了变强,变得比法海更强。只有这样,他才能救出母亲白素贞。

  陈彦至见许士林情绪有点低落,说道:“士林,你不要急。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再等几年,又有何妨?你先别急着凝聚元神和法力。等到你的心境圆满,再凝聚元神不迟。”

  许士林参加了朝廷的殿试之后,或许就能“大势已成”,那个时候,凝聚元神,练成法力,就能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其实,陈彦至早就可以凝聚成元神,将体内的真气转化成为法力。

  可是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有时间和耐心。他必须等到自己“开悟”之后,才凝聚元神。

  许士林说道:“师父,明年朝廷的科举,我想要参加。”

  陈彦至点头道:“你的学问造诣,已经不输于那些朝廷大儒。科举对于你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不过,我希望你明年考中了秀才之后,就适可而止。至于举人和进士,三年之后再考不迟。”

  许士林不理解,问道:“为什么?”

  陈彦至说道:“你还太年轻。年轻,是你的优势,但同时也是你的弱点。你用十年的时间,就得到了为师百年的修行成就。固然可喜可贺。可是你的底蕴还是太薄弱。”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少年成名大不幸。哪怕你再聪明,再有天分,可是你要想十多岁就做三十岁甚至四十岁的事情,是肯定不行的。因为一旦乱了,你就体悟不到心境成长的历程,感悟不到完善的人生。那将对你以后的修行,非常不利。”

首节上一节263/5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