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
“就是你们刚才说的那只,哈士奇。”
“它独自带着三百多只警犬,和国内最顶尖的军犬队‘利剑’,前往暹罗,一举打掉了天启组织!”
静!
死寂!
整个包厢顿时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对祁高伟投去迷茫和懵逼的目光。
不是……老祁这是喝多了吧?
“老祁!”
周教授第一个站了起来,他眉头紧锁,语气也严肃了几分:
“今天不是愚人节,这种事情不能开玩笑!我们承认那只狗很神奇,但你说的这件事,已经完全超出了常理!这不符合逻辑!”
“是啊,高伟。”
王馆长也放下茶杯,表情凝重,“你说它指挥犬群,打败了‘巨隼’的精锐小队?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恕我直言,我无法相信!”
李研究员没有说话,但他也放下了筷子,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显然是在等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面对三位老友的质疑,祁高伟没有生气,反而早有预料地笑了笑。
他没有再争辩,而是拿出自己的手机,操作了几下,然后将手机屏幕转向众人。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视频的视角很高,似乎是无人机拍摄的,画质经过处理,清晰度极高。
画面中,正是停机坪上那混乱而又极富战术性的一幕!
他们亲眼看到,一群狗,在集装箱和掩体间高速穿梭,利用匪夷所思的配合,将一群装备精良的武装人员耍得团团转!
他们看到了德牧撞翻弹药箱,看到了军犬缴械,看到了那匪夷所思的“影分身”战术!
最后,他们看到了那只哈士奇,端坐在集装箱顶端,如同君王般俯瞰着一切……
视频不长,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剪辑,但信息量巨大!
包厢里,寂静无声。
周教授、王馆长和李研究员,三个人死死地盯着那块小小的手机屏幕,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将每一个像素点都刻进脑子里。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写满了难以置信和震惊!
视频播放完了,屏幕暗了下去。
祁高伟收回手机,好整以暇地看着三位已经彻底石化的老友。
“现在,你们还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吗?”
没有人回答他。
过了足足半分钟。
周教授才颤抖着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的声音干涩而沙哑:
“怎么可能?”
“用……用非对称战术,将体型优势和数量优势发挥到极致,规避对方的火力优势……这……这是教科书级别的特种作战思想!它的指挥……毫无破绽!”
李研究员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他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这……已经完全超出当今生物学的范畴了吧?”
“一个非人类物种,展现出了高级智慧生物才有的战略规划和指挥能力!这是一个需要被重新定义的现象!”
“老祁,我需要它的……样本!不,我需要观察报告!所有的!这对我们研究生物智能、群体智能,有划时代的意义!”
王馆主,这位历史学家,则像是亲眼见证了一段活着的传奇。
他看着祁高伟,嘴唇哆嗦着,激动地说道:“老祁……你确定你不是在给我们讲《山海经》里的故事?”
“神兽‘不拆’,率犬三百,破敌于境外……这……这必须记下来!这要是能写进地方志,不,是写进国史里,那将是何等浓墨重彩的一笔!”
祁高伟看着他们被震碎了世界观的样子,心里爽到了极点。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着手,望着窗外的夜景,语气里充满了感慨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所以,你们现在还觉得,我说它能帮我入国服,是在开玩笑吗?”
“不,你们错了。”
“有它在,我感觉,别说国服了,就是星辰大海,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第108章 让狗去搞古董坚定?不太合理吧?
包厢内的气氛,因为祁高伟这句“星辰大海”的豪言壮语,达到了一个诡异的沸点。
三位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顶尖专家,此刻的世界观已经快碎碎平安了!!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绝对的权威,习惯了用逻辑、数据和严谨的科学方法去认知世界。
可现在,一个活生生的,穿着哈士奇皮套的“BUG”,把他们所有的理论体系都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老祁,你……”
周教授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的词汇库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贫乏。
最后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我服了,我彻底服了!怎么感觉……比我研究的人工智能还聪明啊!”
王馆长更是激动到手抖,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像是要用酒精来平复内心的波澜。
唯有物理学家李研究员,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眼中闪烁的不再是茫然,而是一种近乎狂热的求知欲。
他紧紧盯着祁高伟,追问道:“高伟,你之前在电话里提到的那个‘钴60’事件,也是它发现的?”
“能详细说说吗?我就是想不通,核辐射是高能粒子流,无色无味,理论上任何生物的嗅觉器官都不可能感知到,它……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再次将众人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没错,指挥犬群打赢一场特种作战,虽然离谱,但还能归结于这只狗拥有超凡的智慧和领导力!
可闻出核辐射……
这就触及到了物理学的根基,是真正的“不科学”!
祁高伟看着李研究员那求知若渴的样子,心中那点炫耀的快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清了清嗓子,将当时在边检站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又描述了一遍。
“……当时十几条最顶尖的功勋缉毒犬,把那辆货车闻了个底朝天,什么都没发现!所有人都准备放弃了,就它!‘不拆’上去溜达了一圈,直接就在车底下示警了!”
“我当时还以为它出错了,想拿锯子把那个铅盒锯开,结果它死活不让!又咬我衣服又抢我锯子,就是不让我碰!要不是它拦着,我们那几十号人,估计现在DNA都开始重组了!”
祁高伟说到这,还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李研究员听得入了神,他用手指在桌上画着,嘴里喃喃自语:“不对……不对……铅盒能很好地屏蔽伽马射线,它不可能闻到内部的钴60……”
“但是,任何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都会导致周围空气发生电离,产生微量的臭氧和其他离子……”
“难道,它的嗅觉已经敏锐到了可以分辨出这种由电离效应产生的、浓度低于亿万分之一的特殊气味?我的天,这需要何等恐怖的嗅觉神经系统……”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恨不得现在就冲到警犬基地,给楚生来个全方位的“无创”检测。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王馆长,眼中也猛地爆出一团精光,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拍大腿!
“等等!”
他这一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老李说得对!如果它能闻到放射性物质衰变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亿万分之一的改变……那……那它能不能闻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时间?”周教授愣了一下,“老王,你这话说的也太玄乎了。”
“不玄乎!”王馆长摆了摆手,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和焦急,“你们是不知道,我们省博物馆最近碰上大麻烦了!”
“前段时间,我们通过海外渠道,抢救性地回购了一批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陶器,据说是一个大墓里出来的。”
“但是东西一到手,我们组织了全国最顶尖的几位鉴定专家,用上了所有能用的科技手段,结果……谁也拿不准这批东西的真假!”
祁高伟也来了兴趣:“哦?连你们都拿不准?现在的造假技术这么高了?”
“何止是高!”王馆长一脸的苦涩,解释道,“这批赝品,如果它们是赝品的话,那造假的人绝对是个跨学科的顶级天才!”
“首先,材质不对劲!”
“我们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那些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和我们数据库里所有已知的战国青铜器都完全吻合,一丝不差!那些陶器,我们做了热释光测年,显示的年代也都在两千年左右!”
李研究员插话道:“热释光测年可以作假,用X射线提前对陶器进行辐照,就能伪造出虚假的年代信息。”
“我们当然也想到了!”
王馆长叹了口气,“可问题是,造假者用的是‘老土’!是真正从战国时期的地层里挖出来的土!”
“他用这些老土重新烧制陶器,再进行辐照做旧!这样一来,热释光测出来的,就是那批土本身的年代,根本无法判断器物成型的年代!这手法,简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至于那些青铜器,更绝!我们怀疑,造假者是弄到了一批同时期但价值不高的残破青铜器,将它们熔化后,重新铸造成了这些高价值的礼器!”
“这样一来,无论是碳十四测年,还是铅同位素比值测定,测出来的结果都是‘真’的!因为材料本身就是真的!”
听完王馆长的解释,在场几人都沉默了。
这确实是个死局。
当造假者利用“真材实料”和“高科技手段”来伪造历史时,传统的鉴定方法就几乎完全失效了。
“所以……”
王馆长看着祁高伟,眼中带着一丝近乎是“病急乱投医”的渴望:
“老祁,你说……‘不拆’它连核辐射的痕迹都能闻出来,那它……能不能闻出这些东西上,那两千多年时光沉淀下来的,独一无二的‘包浆’味?”
“或者说,是那种新出土的器物上,才有的那种混杂着墓穴、土壤和金属锈蚀的‘生坑’气味?”
“这……这个……”
祁高伟被问得一愣。
这跨界也跨得太离谱了吧?
让一只功勋警犬,去鉴定国宝文物?这说出去谁信啊!狗又不懂什么是战国,什么是青铜器,它能闻出个啥来?
周教授和李研究员也觉得这想法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第109章 隐藏支线?古董鉴定里的惊喜!
“老王,这恐怕不行吧?”
周教授劝道,“犯罪侦查和古董鉴定,这完全是两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狗的嗅觉再灵,它也得有‘目标气味’才能进行分辨啊!你总不能让它先去闻一闻真正的战国青铜器,再去做对比吧?”
祁高伟也觉得这事不靠谱,他委婉地拒绝道:“老王啊,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是‘不拆’它……怎么说呢,它非常有性格!它只对案子感兴趣,尤其是那种大案要案!”
“你让它去看一堆瓶瓶罐罐……它估计理都不会理!而且说实话,我也指挥不动它,这事儿我真帮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