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 第157节

  再看文字,交代是将铜镜片打磨的尤其光亮,然后通过光线折射,向远方发出讯号。

  其中还有一册讯号短语,看起来果真十分简单。

  但这却是十分适用于军旅的!正合王子虔的心意!

  他大喜告辞,此刻已然迫不及待了。

  打发完王子虔,秦时也松了口气。

  赤女贴心地为她揉了额头,一旁角落里的丹朴却格外郑重的看了那匣子一眼。

  如此珍贵的宝物,王后却放心交代给赤女大人看管。待来日自己发奋向上,不知是否他也能得到这份信重?

  另外,长史大人日后会不会出宫成婚呢?

  若是有此打算,他也可以再更努力一些,提前学学啊!

  不过王子虔的到来,也给秦时提了一个醒,他如今麾下可是有不同子女的。

  因而吩咐道:“再请乘虎来。”

  就那个7岁的小弱鸡身子,还是别学什么文化知识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便是身子弱,不能跑不能跳,多在屋子里转转圈也比背书好。

  她挑挑拣拣,此刻实在没有什么能吩咐乘虎的东西,于是干脆自己拿起炭笔,现写一张:

  【升官图】

  这是古代的大富翁游戏,通过骰子陀螺转动,选自己为白丁还是官绅,其中也充满了趣味性和些微思考。

  她如今只是按照如今秦国官位,修改其中对应官职。

  乘虎爱不爱玩不要紧,要紧的是让他先放松放松脑子倘若与侍从一起玩,对方已做到了相国,他却还是平民百姓……

  以他那副骄傲的性子,恐怕也要急眼了吧?

  等脑子能空下来,放进书籍以外的东西,就可以循序渐进,再适当活动起来了。

  赤女在一旁看清了规则,此刻便不由笑道:

  “王后这番升官图若赏给王子虔,对方定然欣喜若狂,恐怕要有一二个月都见不到人了。”

  “所以啊,”秦时缓慢停笔:“正因为他喜欢,所以才不能给他。”

  因为他真的会沉迷。

  只是……

  赤女有些犹豫:“王子乘虎聪明才智宫中皆知,王后若给此等游戏令他细心钻研,不知楚夫人会不会认为是王后要故意如此?”

  引导乘虎一心游戏,不思学习,而后叫大王生气……

  惯子如杀子啊!

  秦时却一扬眉头:

  “我是王后,我做事不需要向她交代。”

  更何况……

  “乘虎由她养了这么多年,身子也没见得好,可见她的法子根本就没用。”

  姬衡再怎么样,也是一位父亲。

  王子虔他都能包容,可见虽不会教育,却也并不是放任他们不管不顾的。

  “恐怕大王宁愿要一个长寿普通的儿子,也不想要一个连话都不敢多问一句的孱弱之子。”

  当然了,乘虎与王子虔两人如此极端。秦时细细思来,也只能算他有运气了。

  赤女便又笑了:“王后这话,显然已经适应如今身份了。”

  一开始时考虑的总是多些的。

  秦时却叹口气:不适应不行,再不树立权威,宫中诸事就要让她焦头烂额了。

  冰炭供应,布料赏赐,薪奉安排,公主生病,王子不适……

  甚至宫中,女官、侍卫等也有一应杂事,由下人一一筛选回禀。

  她细细想来,自己来秦国已经月余,如今别说咸阳宫中的六国建筑,便是连百戏都没赏上一场。

  她虽然也热爱工作,但不能全年不休的工作啊!

  如今先把王子公主们都给安排上,回头他们的母亲,也一个都跑不了。

  身为六宫之主,她还要挣钱打天下呢。

  宫务什么时候处理都可以,唯独不能在发展期。

  想到这里,她又另选一张纸,然后按照宫中公主王子的年龄,依次向下安排

  公主文处事圆滑但心胸不够,诸般纠纷调理之事不涉及她本身利益,因而可以让她去做。

  比如……让她接手郑夫人楚夫人迁宫的诸般事宜?

  公主心明生来肺弱体质也差,暂且干不了什么,先养着病吧。但她母亲齐八子为人低调,默默无闻,不如试着管一管宫中薪俸发放?

  其余没别人了,公主婵与公主一个两岁,一个四岁,还都是离不开母亲的年纪。

  秦八子她很有印象,虽生得一副兰草之姿,心却是百转千回这等细致繁琐的综合公务,正适合由她来总揽。

  另有燕七子、后宫长史少使二女一子夭折……

  哎呀!

  秦时烦恼的又揉了揉额头:怎么如今连人手都凑不够?

  商周爱杀长子,一是当时人们并没有礼仪之道,杀人是司空见惯。另外,那时未婚男女看对眼了就睡,因而并不能保证长子血统纯正,所以……

  后来【周礼】的出现,之所以会被大家心心念念了几千年(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在封建社会中,它实在是关于礼仪道德的规划重中之重,构建了完整的社会秩序。

  【升官图】很有意思,这里不详细说了。

第205章昆仑圣地

  姬衡夜间回到兰池,宽衣安坐后便问:

  “寡人听闻,王后将六宫权柄分散给诸位夫人了。”

  “可是如今人手不够?”

  他对此不发表意见,只唯恐秦时不懂,因而说道:“卿贵为王后,想要何等人才,年末自有【考课】选取能臣能吏。”

  “到时,王后自去招选就是。”

  秦国如今虽没有科举,但考课制度下至吏员亭长,上至三公九卿,人人都要参与。平民百姓也有定期培训

  当然了,只限【平民百姓】。

  许多人是够不上【百姓】这个资格的。

  这【考课】制度选拔也并非虚名,官员看地方治理指标与司法治安,军队看战功和训练成果以及边防标准。

  便是吏员亭长,也要看其完成日常事务的效率。

  如此,方使得秦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至于后宫诸位夫人……

  姬衡神色淡淡:“她们未入宫时或许得了族中培养,但在宫中荒废已久,如今便要上手实操,恐怕会令王后烦忧。”

  言下之意,用人可以,但也挑拣些好的吧。

  秦时笑了起来:

  “人的能力向来用进废退,诸位夫人久居深宫,或许处事并不完美。但我亦是第一次做王后,大家相互磨合就好。”

  更何况……这么大堆人闲着没有事做,忧郁的忧郁,有心思的有心思,还不如给国家做点贡献呢。

  但这话说出去,未免不好听。

  万一姬衡一时起了心又去关爱她们,秦时虽做了王后,可也没有主动“贤惠”的打算。

  她因此便又将额头贴在姬衡的肩头,声音闷闷:

  “诸位夫人在宫中许久,我为她们安排些事来做,也省得她们要来与大王送汤献舞……”

  跟聪明人说话,向来不必很多。

  姬衡果然又“嗯”了一声,而后干脆道:

  “王后乃六宫之主,寡人不过怕你人才不够。该怎么安排,自然由王后说了算。”

  罢了!

  寡人与王后鱼水和谐,自打封后,已经未见后宫一人。此等情形,上天焉不知寡人为我秦国做出的牺牲?

  王后果然爱重之心甚浓,便是如此,也仍要心中酸楚。

  罢了,随她安排吧。

  倘若她能在这些儿女情事上少费些心思,多多催促在太仆寺久居的辛,与刚领了什么秘密任务的王子虔,将那些利国之物早早献上来,寡人才是真的开怀。

  他略过这些不提,但秦时却也另有安排:

  “大王所提的考课选拔,对我选拔人才十分有用。只是参与其中的都是我秦国官吏,个个身怀重任。倘若被我随意抽调,恐怕在别处的能耐就发挥不出来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人只想为大王服务,做大王麾下的重臣。

  强扭的瓜不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下属,秦时也不想要。

  她因此提议道:“不如由我先放出风声,年后将在咸阳举行抡才大典。”

  抡才,意为选拔人才。

  今虽还没有隋朝时开始的科举制,但姬衡却也听懂了:

  “王后想自己举办考课?”

  秦时点头:“我之所用,不须像官吏那样各方能耐均有,因而侧重某一特质即可。”

  “例如有数算好的,善于画图的,速记的。又或者还有些织布快的,甚至擅长做酱做醋的,会种地的……”

  从上至下,从文到武,方方面面。

  如今能用上的,她都要考上一考。

  毕竟接下来诸般事项,怎么着也能将人才安排过去。

  如今能用上就是最好。

  便是用不上,或者 10年都不得用,但10年后,想必秦国已然进入一个新阶段,到时这些人才,正是一展拳脚的时候。

  知识储备,总要从零开始的。

  姬衡点头,虽琐碎了些,但想到王后才来咸阳宫安顿第一天,便着手改善饮食,是十分重口腹之欲的。

  她既贵为一国王后,若饮食不畅,岂非秦国国力微薄?

  既如此

首节上一节157/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