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秦时也点了点头。
她对乌尤说道:“只这等珍奇之物,产量并不大,因而价格高昂。”
“以乌商之见,西域处可能出得起价格来?”
“请王后放心。”
乌由郑重说道:“西域虽少有农耕,但牛羊贩售价值不菲。若是多与小人些红糖,说不得还能换来上好战马!”
只是其中程序辗转,因而便不敢承诺归期了。
再来,西域处也有诸多宝石矿脉,同样也能换来。
现如今的宝石,因切割工艺达不到,看起来并不显得晶莹璀璨,反而是有几分古朴美来。
秦时在秦王宝库中已见到足够多的了,后来又得大王赏赐,自己也是不缺。
因而她便摇头:“若能换战马,自然还是战马更好。”
“还有那些好养好繁育的牛羊牲畜,也可多多引入。”
战马是重要战略资源,汉朝时,历经数代强制性给平民百姓下发养马抵税的任务,这才能在汉武帝时期积攒下足够的底蕴。
而后才有大汉双壁的意气风发。
而如今,虽大秦还没有经历过分崩离析的战火,也不至于像汉朝开国那样,皇帝都凑不够马车只能用牛车的窘迫。
但,想想未来百越与西域的战事,战马自然是越多越好。
乌由虽是商人,却也懂得其中重要性。
而如今有了红糖……
他信心满满,只恨不得拉上十车八车的红糖,去西域大肆扫荡,一展宏图!
……
乌由和巴夫人头上顶着璀璨的金簪,意气风发出了咸阳宫。
当务之急,他们是要借由推广蜂窝煤等物,将大王与王后的仁爱传遍秦国。
待此事办成,再来咸阳宫复命。
到时王后另有一份珍奇植物手册,会让他们带上。但凡遇见类似植物,定要想法子采集回咸阳。
如此重用,可谓前所未有矣,又怎能不叫二人心潮澎湃呢?
而安排这一日的事务,也确实耗费了秦时诸多精力。
她此刻放空大脑,将手中计划重新整理,而后就干脆起身出了兰池。
“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辰,不是说大王在宫中建了六国宫殿吗?看看哪一处离得近,我也去观赏一番。”
这么一说,倒仿佛偷得浮生半日闲,当真实属不易。
然而赤女看了看天色,却只能摇头:
“最近的楚国王宫章华台,距离咱们兰池,驾车也需要一个时辰。”
“而且章华台又称三休台,高大绵长,非三次休憩不得登顶。”
“王后若想去,不如今日好好养精蓄锐,明日晨间再去观赏。”
秦时:……
姬衡恨不能将整个咸阳都拢成咸阳宫的范围了。如今她连赏景都像是去旅游地打卡,还要经过奔波。
此刻便叹口气:
“罢了,等辛从铁官工坊回来后,记得叫他来见我,我另有任务安排。”
如今国库空空,又百废待兴,给民众发福利同样需要金钱支持。
秦时只能想方设法,琉璃与瓷器的生意,该开展就要开展。
另外,铁官工坊也不要只顾得冶炼神兵利器,减震弹簧需要什么样的铁,也该细细思量一番。
再有橡胶草……
便是乌由此行一切顺利,将这等草带回来,恐怕也要耗费数月甚至更长时光。
她看着咸阳宫这般平整的青石和夯土地基,再想想车同轨的秦驰道和直道,此刻便叹息道:
“真的很适合骑自行车啊。”
偏现如今人不够多,打造不出更好的商业环境。
想要取得更好的成果,就需将贸易拓展到西域乃至更远处。
区区橡胶草都需到别国才能采集……
她这秦王后想要做出一番成果来,任重而道远啊!
嘿嘿!下次二合一我就不注明了,大家看点数多了,就是字数多了。
第199章巴氏纠葛
姬衡夜间来到兰池宫时,轻易就能察觉出来,王后今日的心情颇为美妙。
他虽不言,却尤其钟爱王后坦诚。
比如此刻,才更衣收拾重新将竹简拿在手中,王后就已经跟他贴坐在一旁,而后欢喜道:
“大王,今日有两名商人入宫来。”
姬衡头也不抬,只点头道:“寡人已知王后如此开怀,莫非是这两名商人有些眼色,献上什么了不得的珍宝吗?”
说起珍宝,秦时便顺势又凑近姬衡,柔软的唇落在他颊边,轻轻一触便分开。
而后欢喜道:“商人所送的珍宝,自然不及大王对我的拳拳心意,并无甚稀奇的。”
“但是有商人配合,我想帮大王达成的事业,总会容易许多。”
姬衡将竹简放下。
时至今日,他已经无谓再评判王后的孟浪之举对方当真爱极。便连商人送的珍宝不及自己所赠,都能叫王后暗暗开怀。
岂不知天下珍宝尽在秦王宝库,商人们倘若能拿出些更好的,那才叫有胆色。
但,不得不说,习惯王后直抒胸臆后,他也时常觉得畅快。
但这些便不足为外人道,此刻只又认真告诫:
“商贾之事,获利甚大。世上人人皆爱财,倘若不加约束,以财通行,风气渐长。则王宫君所庶民禁地,无处不可往。”
“长此以往,朝野上下腐败,一应话语根源掌握在商人手中,到时,王权也将受掣肘矣。”
“皇后召见他们无碍,只不需给出多少宽容,稍稍令他们投以诚心即可。”
秦时一时怔住。
“我还当大王完全不爱商人,是因为嫌他们身份低贱。”
毕竟对商人收总计七八成的重税,还要令他们各处劳役都要去,而且禁丝绸绢布金银玉器……
放到后世,恐怕大家要叹一句:【拿我当**人整啊!】
但在如今,因为却是一直都如此,所以商贾们也自有避税方法,总归是能接受的。
姬衡皱了皱眉:“从商贾事,不务农桑,利从巧中取,身份着实也高贵不得。”
“若百姓人人学他们从中获利,田地由谁来耕种?兵役可还能征得出人来?国将败坏。”
“大秦地势广博,物资丰裕,期间各项事务流通也离不开他们,国中四民,士农工商,倒也不是全无用处。”
好冷静又好有道理的一番话。
只看后世以财通行的大美丽国如今又是谁的背后操纵就知道,财能通天,是从古至今都令人警惕的。
秦时便认真记下:“我今日赏二人一枚金簪,只需完成我的要求,后续宫中有什么新鲜事物,也可令他们向外贩售。”
“但身份提升,却是并不会轻易许之的。”
姬衡早已知道,此刻就点头:“王后颇有天赋。”
金簪对于商人来说不足为奇。
但王后赏下,他们能光明正大簪戴,行走在家族、或者在外谋生,都会令人高看一眼。
如此得来许多骄傲与便利,又岂是言语能说明的?
这样小恩小惠施下,恰恰拿捏住对方急于攀升的心理,又有宫中各项新鲜事物许之,并不亏待他们。
理与情,千金买骨的口碑,又有诸多事项推进……
王后都兼顾到了。
他到底还是笑起来。
冷峻的面容在如今早已染上诸多温度与宽容,长目微微向下,恰巧能看到王后微红的脸颊和仿佛不好意思的推辞:
“我做出这决定时,并未想那么多……”
“无妨。”姬衡眉头一挑:“寡人平定六国后的诸般国策,亦同样未想那么多。”
“不过是,天命所归罢了。”
他这样轻描淡写,秦时却听得心潮澎湃。
这样的千古一帝如今竟安坐在自己身侧,独独对自己温和包容,耐心指点。
她振奋精神,眸中如缀星辰:
“既如此,大王稍待我片刻,我再整理一番其他重要事物!”
她说完便到另一侧书桌上去铺纸蘸墨,显然已燃起了熊熊斗志。
而姬衡则顺势收回目光,将之前未看完的竹简铺开,朱笔蘸墨,亦毫不犹豫落下评语。
帘外侍奉着的周巨与赤女对视一眼,心道:难怪大王愿意每日不辞辛苦来兰池!
除了爱重王后之外,显然更爱重有人陪自己一同工作吧!
这么多年,后宫诸位夫人,终究是错付了!
……
巴夫人与乌由在和咸阳宫宫中工匠一一对照了解清楚后,立刻便号召散布天下的族人们倾尽全力去办此事。
为尽快占据更多地盘,两个原本还能相携前往兰池拜见的一家之主,此刻恨不能背着对方占下更多地盘!
为此,哪怕前期要投入大量金银财货,都在所不惜。
而相比于一人起家的乌由,巴夫人所要面临的问题,就要多出许多。
比如要动用巴氏历代积攒的半数财富,替王后做这一件并无甚用的,只施恩与普通的庶民百姓、奴隶劳役等,实在不知有何用处。
因此便有族老喝问:“便是要施恩,将我巴氏名谱传于天下,也该施于贵人之后。”
“偏你本末倒置,与这些贱民又有何用?”
但巴夫人能以女流之辈成为如今的巴氏之主,岂会听他这老登唧唧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