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她声音里的雀跃与崇拜,任是谁都能听得出来。
而后迅速来到姬衡身边,已经顾不得殿中还有其他人,只迅速搂住了他的小臂,再次惊叹:
“大王!你武艺好高超!好生勇猛!”
章台宫一应人等全部低下头去,此刻权当自己宛如殿角的金灯铜柱,再也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而姬衡还未出口的话顿时又卡在嘴边。
因剧烈运动而青筋微微拱起的小臂上,独属于王后柔软指尖正格外依恋的轻轻挽着他,又看看对方如玉般的面庞,那眼中的欣赏浓烈到仿佛要溢出来。
因而沉默片刻,话锋一转:
“这短剑实在太过朴素,与王后并不相称铁官!与你一月时日,可能再造一柄神兵出来?”
“寡人要金丝成鞘,剑柄镶白玉螭虎衔南珠。”
“令赐名”
他顿了顿,又看了秦时一眼:“寡人有神兵太阿,曾是楚国的镇国之宝,如今亦是寡人的威道王权之剑。”
“古又有鱼肠短剑,行刺吴王僚所用,乃是勇绝之剑。”
“还有龙泉,乃正义之剑。”
“又有湛卢,为仁道之剑,传说此剑会自行择主,寻访天下施行仁道者。”
“王后仁善,一心为民。假以此神兵作仁道之剑,不知王后可喜爱?”
这诸般考虑,格外细致。
章台宫中静寂无声,但谁都能感知到,大王对王后的爱重。
大家打起精神来,再不敢有丝毫大意。
而秦时忍不住又握紧了姬衡的手掌。
热烫的掌心,微微粗糙的茧子,宽大而充满安全感的骨骼……
她笑吟吟地,眼中是如水如月般的和缓与喜悦:
“大王,我有神兵,大王自然也有。”
“只不知假如新的长剑打造来,大王会如何命名?”
姬衡略一沉吟:“天地相接,星象相对。”
“天幕中有三垣,乃是太微、紫微与天市。”
“其中,紫薇垣乃是帝王居所。”
“太微垣却是寡人权柄与政事行使之地若得神兵,便称……”
“太微。”
他看着秦时,此刻心中略有猜测。
而秦时果然也柔柔一笑:“不管是仁德之剑,还是勇绝之剑,这等传说中的神兵,自然都应归于大王宝库之中。”
“而我,只想与大王相伴,竭尽所能辅佐大王,为我大秦开创万世不朽。”
“因此,还请大王为秦王后的神兵赐名”
“天市。”
天市垣,拥有帝座权柄,象征诸侯朝王,归掌人间司法,又行工商管理诸事。
且能预示人间吉凶,岁丰岁馑。
恰是帝王权柄行使中,想要盛世太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姬衡深深看她,随后在这寂静章台宫中郑重应下:
“既如此,王后神兵,便称”
“【天市剑】。”
古代,包括始皇,非常、非常、非常注重天象!墓室中都是星象对应之图。
具体象征可以看看冯时老师的一些关于古代天文历法的公开课。
太阿,又称泰阿。
除了人间王权象征,也拥有星象寓意。
湛卢剑战国时期就失传了。
嘿!请假了但写出来了随时写的很慢……资料太多了!查不过来,写完就忘!感觉自己白写了,什么知识都没记住!
第193章思维导图
有此神兵,哪怕真正为王、为王后所定制的秦剑还未做成,但铁官工坊上下,已经得爵得金,个个领赏了。
铁官喜气盈盈退下,秦时也满心欢喜的设计着甘泉宫的宫室图。
如今的建筑工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仅黄土能夯得如同铁板一块,便是石砖烧制,也应用十分广泛。
整个咸阳宫的宫室除了应用木材,更多的也是石砖。
秦时想要在殿内改出暖气,便犹豫在此
是用铁皮管道做烟道来取暖,还是模仿老式火墙?
如今,咸阳宫中已有了壁炉和烟道来取暖。
但由于大小和设计,再加上宫殿高而宽,因而冬日并不显得十分温暖。
甘泉宫的改造,便是在此基础上再重新调整一番。
如果是她一人居住,火炕自然再好不过。
但姬衡浑身热力惊人,体温灼烫,显然冬日也睡不了这等灼热的床榻。
因此秦时只打算在宫女仆从的殿阁中用上,主宫室内……
她思来想去,铁管伪装暖气未免太过丑陋,外头加以装饰又会影响温度。
因而还是召来工匠,先问问火墙的工艺,如今能否做成。
距离降温不过一两个月,如今再做出水泥等物来完全顾不上实验,因而砌砖时,仍旧使用三合土,也是能成的。
工匠们听她细细描绘,虽在屋中加上几道火墙会缩小宫室面积。
但按如今的秦王宫规模,这点缺损并不算什么。
火墙用石砖砌成,上头再由工匠打磨,描金画银,镶珠玉珍宝,反而能令宫室更显的金碧辉煌。
如此工事,少府诸人谨慎道:“虽只简单改建壁炉,但因烟道也要稍改,还请王后允许小人先于偏殿中试验一番。”
“若果真有成,再来回禀。”
秦时点头。
煤的应用和焦炭的成功,使得她想做的诸般事物都能迅速完成,简直是她来到秦国后的重要成就。
比如这火墙,若是砌的宽大一些,殿内采光就要受到影响。
虽火烛能弥补,但跟自然光毕竟又有不同。
而如今,她令工匠烧制大大块琉璃来镶在窗棂上如今的工艺,还做不得整面玻璃。
但小片镶嵌,已然足够使用了。
甘泉宫的改造计划初步拟定,秦时这才放下笔来,准备稍作休息。
谁知刚一起身,她就动作一顿。
只能无奈道:“带我去更衣吧。”换个简易卫生巾吧!草木灰虽然安全,却不够吸水啊。
棉花啊棉花!到底何时能有!
想到此处,她真恨不得立刻让人走丝绸之路,再去下西洋。
但张骞出使西域,还被囚禁十二年之久,她便是令亲卫重走丝绸之路,总也要把西域与戎狄打服了才行。
想下西洋,各处港口码头与百越息息相关,总也要把他们打下才是。
如此,还得看姬衡啊!
秦时深吸一口气,已学会长久忍耐了。
……
因白日有神兵耽误了姬衡的工作进度,晚间他拖延许久才来兰池。
等到处理完奏书,就看灯火之下,秦时正专心致志坐在桌前,一条一条填充着思维导图
上头是自她来秦国后安排下去的任务。
例如酿酒、造纸、制糖、煤炭、铁……
每一项任务后边,都延伸着与工商事项相关的发展线。
例如【制糖】一项,前方衔接【攻占百越】、【规模种植】、【当地成立制糖工坊】。
后方跟着的是与秦国贵族、西域戎狄、海外贩售,最终指向【填充国库】。
【煤炭】则是左侧【露天开采】,右侧【冶铁】【取暖】【增加、维持人口】……
【冶铁】一项又向下延伸【神兵利器】【曲辕犁等农具】【建筑与马车零件】等……
姬衡默默看了一会儿。
他早知王后书写阅读习惯乃是从左至右,并非上下从右至左。
如今虽有些别扭,却也能很快适应。
而秦时写这些,一边是细细整理着思绪,同时也在练习着篆字。
她日日勤勉,如今这篆字写的,虽然说不上字型好看,却也能称得上工整。
姬衡细细看过,在那字体上忍不住微蹙了蹙眉。
但看着构皮纸上整条延伸的思路线,又微微凝神。
等秦时搁下炭笔,他这才忍不住赞叹:
“好法子。”
虽他用不上。
他自继位以来,所颁行所有法律与如今进度,都一一在胸。
但有些愚钝臣工们整理事项,如能像王后此法般言简意赅,清晰明了,倒也算得上一桩好事。
“王后好好整理此法,待相国从雍城回来,便由他来学习推广。”
秦时点头:“我正要与大王说,大王日日百二十斤奏书,其中颇多废话,与曲折聱牙之言。”
“诸位大臣能只说重点,一目了然,大王也不至于如此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