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 第136节

  另外,感谢千秋的打赏!每本书都有宝的前排身影啊!还有许许多多我没有一一写出名字的读者,时月,miya,琰脂虎等……

  感恩大家!!

第184章焦炭已成

  秦时有心想做一名贤惠的王后。

  比如学学其他作品里那些晨起为王更衣,送大王前去上班的贤良人。

  但事实上,她虽然体格康健,耐力也好,但却仍是夜里累了个七荤八素。

  一觉醒来,已然天光大亮。

  好在如今这六宫她才是掌权者,且秦国后宫风俗并未像后世那样等级森严,还需日日请安什么的。

  而且自己晚起……这也是履行职责的一部分。

  她因此倒并不十分愧疚,只是晨起才用了早饭,还没来得及打起精神来处理工作,就听侍从来报:

  黑目已画出了她所要的东西。

  世界地图!

  秦时豁然站起!

  而后匆匆忙就带着侍从前往那处偏殿。

  赤女在一旁急忙追赶,同时还劝道:“王后不必亲去,只叫人将东西呈上来便可……”

  不行。

  这样的东西,旁人多看一眼便要去掉小命,她绝不能冒这个险!

  因而此刻还又点出两伍侍卫跟上。

  赤女见她如此慎重,此刻也默默记下。

  不多时,秦时就已经来到了偏殿门口。

  此处已有侍卫把守,见到王后前来,连忙慎重行礼。

  而她推开殿门后,又迅速合上。

  而后亲自执掌灯烛,与一旁侯着的黑目,共同看着他殚精竭虑所画出的成果。

  那是上下两面的世界地图。

  此刻遥遥挂在宫墙南北两侧,数丈高的长与宽,使得这幅地图也带来了莫名的震撼与威慑之感。

  秦时没有那个能力记清楚上头的每一条线和每一处文字,但只看这走向和纹路,便是有些微差别,问题也不大。

  因为上头的诸多国家和地理环境,如今都还未成就。

  数千年的历史,焉知如今海外又有什么大的变革和地壳运动?

  她所想要做的,不过是个大概罢了。

  殿内门户紧闭,灯火通明。

  她在里头与黑目缓慢沿着墙边行走,影子映照在窗棂之上,其中隐秘与肃穆,叫众人都不敢多抬头去看。

  只日日看守不许任何人入内的军士百思不得其解:毕竟只是一名从罪役中选出来的役夫,又有什么本事叫王后这般慎重呢?

  片刻后,秦时终于出来。

  “来人,”她第一时间吩咐:

  “严格把守此处,除非我与大王前来,否则,不许任何人入内。”

  她带来的两伍军士迅速与此前军士交接协同,短短片刻之间,便已经分好了防卫职责。

  另外

  “带黑目在兰池游散几日,不可令他劳神用眼。”

  而后再看着战战兢兢却又有些不安的黑目,她缓声说道:“好好爱护你这双眼,来日,我还有大用。”

  她这样一说,黑目的心便瞬间安定下来。

  在兰池宫的这段时日,每日睡得香,吃的饱,肉蛋奶一应俱全,他此生都从未过过这样好的日子。

  哪怕当年被所谓的亲爹贵族接回去,都未曾享受过如今的日子。

  于他而言,便是梦中都不敢有的。

  贵人既说还要用他的眼睛,他定要好好爱惜才行!

  而后又吩咐道:“去少府处调一位擅长微雕的木匠来,不识字最好,若认得些许,也不妨事。”

  毕竟上头的简体文字他们也不认得。

  赤女点头,随后又问:“可要令少府再次征选木匠?”

  此前王后令人作曲辕犁,已征调一批了。

  现如今虽不至于不够,但以防万一,总是多多益善的。

  是的,还有曲辕犁。

  秦时想起近日连番的好消息,眉目都不禁柔和下来。

  “先不必征调,待我回去整理诏书。”

  独轮车、曲辕犁、陶炉和蜂窝煤。

  此物一一向四处推行分散,从耕种用具到取暖用具和运输工具,一应俱全。

  也算是她为这给予自己新生的秦国,所带来的第一份力量吧。

  如今,只看铁官工坊有无进步,能否迅速且高效率的,打造出曲辕犁上更耐用的铁犁头。

  ……

  而在铁官工坊。

  铁炎正在又一次检查高炉,此刻上上下下看过之后,心中颇为满意:

  “果然都已彻底干透了。”

  他作为【新式冶铁项目组】的副组长,新官上任,满腔热情都投入在贵人的命令中。

  而前日从咸阳宫传来消息,那位任命他的贵人,如今已成了他们大秦的王后!

  如此,便越发刺激着他的工作激情。

  像这才修成的座座高炉,他今日已全部又检查过一遍了。

  他是老秦人,一番虔心向大王。

  但一旁的楚国工匠,同时也是项目组组长的高冶,却是日渐暴躁:

  “你们这位王后莫不是在诓我?”

  “明明说了有更好的锻铁工艺,却到如今都不令我等开工。如此拖延,莫非是想骗我们的独门技法?”

  既已归顺,那些粗糙的百炼钢工艺,自然也隐瞒不得。

  如今这小半月的的日子,他们楚国工匠都已快被众人掏空了。

  这秦国的铁匠,甚至已经脱离他,成功锻造过两回了!

  虽品质上与当初他在楚国锻造的还略有差距,但已格外细微了。

  而这些诡计多端的秦人,最可怕的是,他们每一道工序竟仿佛流水一般,上游有上游的工序,下游有下游的工序。

  如此蜿蜒连贯,效率格外可怖。

  倘若当初征伐楚国时,有他们这样的锻铁之法,恐怕楚国也抗争不了这么些年。

  铁炎却冷哼一声:“什么你们王后?别忘了,当今只有我们秦国!”

  “既是大王选中的王后,王后所说又岂有虚假。”

  且王后不是早早交代过了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造出神兵利器来,必要有上好的铁。

  而这上好的铁,又需格外高热的炉温。

  炉温怎么来?

  须得有罪役开采石棉,与各种耐火材料混合,才能打造出这什么初级版高炉。

  而后又有新式橐龠风箱。

  最后,只等煤炭再在青砖夹墙中慢慢煅烧成什么【焦炭】,如此才能……

  这念头才刚转过,就听得不远处有人疾呼一声:

  “焦炭成了!”

  “焦炭成了!”

  铁炎与高冶对视一眼,而后不约而同飞奔起来!

  同时口中疾呼:“快送一车来!开炉”

  来啦!

第185章太牢牺牲

  咸阳宫的夜色在黎明时分终止。

  而后是彻夜忙碌的宗正与奉常。

  此刻二人相对而坐,正倚在榻上小憩片刻,又瞬间惊醒过来。

  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匆匆忙从席上站起,又赶紧往外喝问:“太牢可都准备好了没有?”

  仆从们也慌忙回禀:“备下了,早已备下了,王后还未册立时便已在准备了。”

  所谓【太牢】,就是天子祭祀的猪牛羊三牲。

  这三种牺牲不仅要提前挑好毛发纯净,体态完美的,还须提前养在牢中。

  祭祀时,牛居中央,羊、豕分列两侧,盛于牢鼎,陈列于祭坛中央。

  酒食器按礼制排列,粮食、果蔬等祭品环绕四周。

  如此,方才是天子规格的【太牢】。

  两人在宗庙中看了一圈,此刻长吁一声,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还是那句话:仓促。

  太仓促了。

  连极庙牺牲都让他们焦头烂额,若非如今正值八月,如无王后祭祀,就要举行秋祭,恐怕他们连牺牲一时都难以备的完美。

首节上一节136/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