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 第121节

  微红的木炭燃烧时有细微的龙脑檀香之气悠悠萦绕,很快,又被这烟煤的微微气味所覆盖。

  周巨皱了皱眉:秦卿所献这烟煤虽好,却不适合为大王所用,味道……实在说不上好闻。

  其实,煤块充分燃烧时虽刚开始有一份独特气味,但当真不是那样明显。

  只是如今,大王理所当然享受秦国最顶级的供奉,有更好的东西,自然看不上这些了。

  比如咸阳宫所用的木炭,乃是选用上好的青岗栎烧制而成。

  此树坚硬,且纤维细密杂质少。选10年以上的树木,就是烧炭的上好木材。

  而姬衡独用的,却是同样10年往上年份的紫檀和黄花梨等,每年秋季干燥时采伐烧制。

  倘若那一年份上好木材不够,便也同样会选择栎木来烧。

  只烧成后,还要放入檀香龙脑药汤中,将木炭浸泡,再次烘干。

  如此,方能得到燃烧时有微微香气的上好木炭。

  一盆炭火已然点燃。

  今日天气温凉,入夜后也有了些微寒意。

  周巨忍下自己近距离接触所生出的微微细汗,而后命人抬着炭盆,来到章台宫。

  能做大王的身边人,纵然口才上暂且不如秦时,可心思细腻,却是她难以企及的。

  如今姬衡只简单吩咐,周巨已无师自通了对比试验。

  两处炭盆,一处烧了煤,一处烧了碳。

  上头都架了陶土炉,眼见着水即将烧开,这才令人将之一同抬进来。

  如今,他低声回禀:

  “回大王,这二者相比,确实石炭所烧热水更快些。”

  他常年为姬衡斟茶倒水,虽然大多数时候不必他亲自烧水,可水将要沸腾时会发出的些微气音,他一听便知。

  果然,话说完后再静待一会儿,烟煤上方架着的陶土炉中,水已然咕嘟嘟沸腾起来。

  秦时对此并不意外。

  毕竟煤的热辐射范围和能量密度都比木炭要更大更高。同等分量与时间,它所能达到的热度自然也更高。

  只是这种用原始方法筛选的煤块能不能做到,她心中多少也有些忐忑。

  而如今看到成果后,她便知:

  这样的煤炭再送去铁官工坊烧成焦炭,已然能成了!

  待到新年,说不定当真能送给姬衡一份神兵利器!

  如此,方能足够证实她的能力。

  姬衡果然也十分开怀:“由此物,便能打造神兵利器吗?”

  秦时笃定点头:“大王只需稍等些时日,待军中器械装备一一更换,我大秦上下必当所向披靡。”

  才怪。

  换这些都是需要钱的。

  但如今虽然匈奴西域与百越都未曾平定,但搞搞清楚,都是秦国打人家,早已被打怕了,一两年内根本不会主动来犯。

  都说枪杆子里出政权,但在此之前,总得给百姓一条活路吧!

  如今秦国上下千疮百孔,她便是想方设法搞来钱,也会同样想方设法用于民政。

  这铁器,只优先装备防守匈奴的那些军队就好。其他的还是需要慢慢来。

  否则她当真害怕,一旦驻守百越的军队都换装完成,大王会毫不犹豫立时攻打!

  在她所知的历史中,都耗了强秦十年之功才征下来的地方,就算有神兵利器,也不可能三五个月就打下来吧?

  先搞民生!

  先让百姓活下来,攒攒人口再说!

  但这些话自然不能说给姬衡听,因而她又找借口:

  “神兵利器可得,上等琉璃也可得。而这二者一旦烧成,我还有一些制药之法。”

  她柔声说道:

  “此前献给大王的药,我也不知三五年后还能否生效,因而还需多做准备。”

  “故此打造兵器之余,还望大王允我占用一部分资源,来为各种神药制作做出准备。”

  手搓青霉素在如今的背景下是基本成不了的,就是费尽千辛万苦、三五月成了,也没法干燥制成能保存的药剂。

  倒是大蒜素可以考虑。

  但总之,如今先扯个借口,以免姬衡今年得神兵利器,明年就要去大杀四方。

  她情真意切:“我之所愿,唯愿大王长命百岁,无灾无痛。”

  “待来日长眠骊山,我也要在这帝宫深处,陪同大王一起,等待万世千秋后的史书称颂。”

  姬衡静静看着她,也终于叹息一声:

  “王后为我大秦种种思量,寡人又焉有不允之理?”

  不管是他想要的神兵利器,还是他想要的神药,这些都关乎着他的安危。

  秦卿一番心意,他知。

  秦朝的烧炭工艺已相当成熟,但我没查到秦王用的是什么炭。

  因而选了常规宫廷贵族用的上等炭来写。

第165章百代秦法

  姬衡突然说王后什么的,秦时略微有一点不自在。

  虽说王后之位她自己也一力争取,但这个位置除了掌握权柄之外,同时也要尽为人妻子的义务。

  而她……上一次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

  姬衡是一位高敏人士,他有绝高的敏锐度,天然能探知人的情绪,如今说这样宽宏温和的话,那是因为

  秦时每一次看到他,都由衷欣喜。

  谁会不欣喜呢?

  这,是姬衡啊。

  她不知道历史上那位秦王真实情况如何,历史课本中讲他是【暴秦】,流传在幼时的小故事是【孟姜女哭长城】。

  然而成年后再读书,却看到伟人称赞他: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甚至还说:“在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

  这让她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进而又延展出无数思考,她在这份思考中摸索着走了自己的职业道路,也成功收获了第1桶金。

  然后,失恋。

  而如今,恋情还未开展,她就要去考虑为人妻子的事了。

  但,自己真的不喜欢姬衡吗?

  没有人见到他不会生出好感吧?

  强大,伟岸,深恩,厚信,英俊,沉稳……这些特质融入进一个人的君主荣光中,秦时甚至分不清自己是为这特质倾倒,还是为这高高在上的王权。

  但如今,姬衡对她的宽容,她感受到了。

  因而她也忍不住目光柔柔地看着姬衡,像是看自己的恋人:

  “谢大王信任。”

  果不其然。

  她看到姬衡的面容同样柔和。

  ……

  走出章台宫,直到上了马车中,秦时都未再说话。

  赤女一开始因在章台宫的言语对话而心生欢喜,可如今瞧着她若有所思的模样,又忍不住有些担忧。

  “秦君所提的石炭,很难吗?”

  秦时回过神来:“不难。我只是在思考……”

  大王不会随便就安排一位女子做王后,在此之前,她一定不自知地释放过什么信号。

  否则,明明一开始对方还视自己为客卿,甚至赐下玉人,后来为何又转变主意呢?

  莫非……

  她仔细盘点自己那段时间往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刻找出好几句表达自己拳拳心意的话语,不由愣住了。

  是了。

  她的崇拜、敬仰、好感和有意奉承,对于姬衡来说,大约就是自己爱慕他难以自持了吧。

  她缓缓轻舒一口气。

  这不是姬衡自恋的锅,是她没拿捏好分寸语言。

  秦朝时的风气虽然相对开放,但女子面对男子时总也有两分矜持的,哪像她……

  总之,虽然过程中略有差异,但结果总是好的。

  她又打起精神:“做王后,就要为大王管理后宫,遴选美人……”

  老实讲,独占欲乃是人的天性。

  她哪怕没有深爱姬衡,但凡有些微好感,都很难毫无芥蒂地管理“遴选美人”之事。

  罢了。

  该怎么选她也不会,到时若真有这个需求,还是好好培养赤女吧。

  她只一门心思搞自己的事业就好。

  这么一想,未来的工作范围倒也能大概勘定。

  王子虔公主文二人可用,郑夫人身强体健,不用用也是可惜了。

  楚夫人么……她虽然茶,但能跳舞一二时辰,可见一身肌肉也能维持绝佳精力……用上!

  再来是最好用的秦美人、哦不,秦八子江荻。

首节上一节121/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