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创造模式:诸天批发永动机 第196节

  两只一模一样的方正的手,从“分镜画面”的这一格和那一格中伸出来握在一起。

  那发光的裂痕以这两只手为中心向外继续扩大。

  从这奇怪的裂痕扩散的过程中,蝙蝠侠又看到了小巷口出现又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维持着刚才动作的自己,只是转瞬即逝,脑海中只是多了一副另一个视角的画面。

  两个“分镜画面”中不存在的过程,被填满了。

  “你大概明白了吧?”方正随口问道,“那就再一次拜拜了。”

  “我又走了,你可别跟上来了。”

第267章 反漫画人物计划反个屁啊!

  轰隆隆……

  又是一声闷雷炸响,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在哥谭市商业区的霓虹灯上,折射出迷离而危险的光晕。

  厚重的铅云在璀璨灯光的映照下翻滚、变形,如同无数潜伏其中的妖魔鬼怪,张牙舞爪。

  蝙蝠侠的目光穿透雨幕,锁定在街道尽头那个身影上。

  看似平凡的少年,正像在公园闲逛般悠然前行,可在这哥谭的暗夜中,他的姿态却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蝙蝠侠手腕一抖,一枚蝙蝠镖精准地击中街道旁一个鬼鬼祟祟,正要跟踪少年的男人大腿。

  蝙蝠标碰撞的瞬间,高压电流瞬间贯穿男人全身,他一声不吭地直挺挺倒在了冰冷的雨水中。

  电流效果稍退,剧痛才让他发出痛苦的哀嚎。

  当他看到逼近的蝙蝠侠,这才反应过来,慌忙试图爬起来逃跑。

  然而,蝙蝠侠几个踏步冲上前,粗暴的一脚将他踹翻在地,随即揪住他不断挣扎的后退的衣领,狠狠将他拎起,甩了几耳光。

  头盔内置的扫描仪几乎同时完成了身份识别。

  “埃克托乔治,码头装卸工人。”低沉而毫无感情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档案显示你无犯罪前科,也未加入任何黑帮,却选择在大半夜尾随一名孩童。”

  蝙蝠侠的声音带着洞悉一切的冰冷,“你这种家伙我见多了,我清楚你们这些人的把戏。”

  “无非是想绑架他,要么卖给黑帮换取一笔快钱,要么以此作为投名状,混入某个帮派。”

  “是为了满足单纯的贪婪,还是家中有人病重,急需用钱?无非就是这么几种。”

  “我……我没有!蝙蝠侠,饶了我吧!这真的是我第一次……求求你!”男人的求饶在蝙蝠侠的拳头下显得苍白无力。

  蝙蝠侠用普通人能承受的极限,狠狠教训了他一顿。

  直到男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他才低喝道:“滚。别让我再看到你。”

  男人挣扎着爬起来,带着满身伤痛,狼狈地消失在雨夜中。

  “爸爸,你回来了吗,有带面包回来吗?”幼小的声音在房间中响起。

  男人有些惊慌的摸着黑拿毛巾擦擦脸,才打开灯,对自己饥饿的孩子说道:“我……爸爸不小心搞忘了,宝贝,今天晚上先稍微忍一忍吧,明天早上我一定带你去吃面包,是沾了黄油的那种!”

  可房间中只传来孩童那有些失望的答应声,男子则逃一般的跑进卫生间里,无声的哭泣着。

  叮叮叮……

  叮叮叮……

  电话座机又响了,男子有些暴躁的走出卫生间,一把将电话拿起:“谁啊!我都说了我下个月发工资才还你们的高利贷,你们现在打多少次我也不可能给得出钱啊!”

  可电话那头却传来这样的声音:“埃克托乔治是吧,我们是韦恩集团,有一份工作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

  短暂的交锋,让蝙蝠侠对那个少年的行事风格有了初步判断:他似乎和某些极端英雄类似,对穷凶极恶的罪犯毫不留情,但若对方没有触及他心中的底线,哪怕被攻击,他也会选择放过。

  “唉……”蝙蝠侠仰头望天,带着腐蚀性的雨水滴落在脸上,带来些许刺痛,却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燥热,仿佛脸都在发烫。“为什么哥谭总是充斥着如此多的罪恶?”

  “大概,接下来对那少年心怀不轨,企图绑架的家伙,也不会少吧。”

  不过,只要这些事不发生在自己眼前,这些人最终是被那个超能力少年揍了还是被打死了,蝙蝠侠其实并不是太在意。

  只是,回忆着刚才的经历,不知是羞耻还是愤怒,或是两者皆有,一种连以心理学造诣著称的蝙蝠侠都难以分辨的情绪,在胸中翻腾。

  他每天夜晚都在不遗余力地打击罪犯,无论是“人骨作坊”里那种令人发指的人渣,还是眼前这种即将堕落成渣的边缘人。

  他到底揍过、抓过多少人了?

  依靠那超凡的大脑和精密的记忆法,他甚至能清晰地回忆、描绘出每一个对手、每一次行动中罪犯们的面孔。

  然而,此刻这引以为傲的记忆,却让蝙蝠侠第一次产生了动摇。“我的记忆,我的视角,真的完全可靠吗?”

  “一个房间里,真的能塞下几百个该死的犯罪分子……”

  “打破分镜画面?不存在的中段过程?凭空生成并插入的过渡场景?”

  “如果他的所见是真实的,那我所看到的,又仅仅是真实世界的多少分之一?”

  沉默良久,蝙蝠侠转身走向蝙蝠车。他锁定了坐标,用爆音通道回收了之前战斗中被毁的格里芬战甲残骸,然后驶向了之前“人骨作坊”的现场。

  此刻,几个浑身湿透的流浪汉正挤在作坊里,不知从哪里搞来的几台电锯,在一地碎肉、人皮、人骨的包围中,正努力地切割着角落里的保险箱,火花四溅。

  “是蝙蝠侠!”“快跑啊……”

  蝙蝠车的引擎声响起,流浪汉们吓得魂飞魄散,慌不择路地四散奔逃,还不忘顺手抄起角落里散落的钞票。

  蝙蝠车闪过一道能量波,快速扫描了整个作坊。

  蝙蝠侠自己也仔细观察,排除了受害者的数量,最终估算出,被那个少年亲手终结的人类,总计只有五位。

  “从现场痕迹判断,被他杀死的,只有五个人……”蝙蝠侠低语,“而他说的‘几百个’,并非精确数字。按他的语气推断,数量大概在两百到六百人之间,也就是实际数字的四十到一百二十倍。”

  “也就是说,我眼中看到的,保守估计,也仅仅是他所感知世界的百分之一?”

  “甚至,我看到的这不到百分之一,也只是我所处这个‘分镜画面’里的视角?”

  轰隆隆……

  又是一声惊雷炸响。

  蝙蝠侠启动爆音通道,迅速返回蝙蝠洞。

  他戴上了一个布满电极的头盔,通过脑电波操控主控电脑,一幅幅监控画面随即投射到大屏幕上。

  这些是遍布哥谭市各个角落的探测器传回的影像。

  虽然监控并未拍到那个少年的正面,但通过计算机强大的算力逆向推演,蝙蝠侠还是从附近探测器接收到的音波信息中,过滤掉杂乱的雨声,分析还原出了一个模糊的三维图像。

  画面中,一个凭空出现的巨大方框里,走出了一个模糊的人形,然后悠然开始散步。

  然而,走着走着,这个人形会突然僵住,几秒后才会重新动起来,如此反复多次。

  在这些僵住的瞬间,最初几次,就像瞬移一样,再次动起来时,人形已经出现在了另一个区域。

  计算他的步幅和行走时间,他僵住的时间,恰好就是理论上从A点走到B点所需的时间。

  蝙蝠侠仔细分析着:“如果分镜画面真的存在,那么时间和距离并不决定分镜画面的大小。”

  “如果以少年的行动姿态来逆向推断,分镜画面大概是这样的……”

  又是一通操作,原本立体的三维建模画面被拆解,从不同角度、以少年为主角、以他每次身体僵住的地点为界限,锁定了几个不同的观察视角。

  蝙蝠侠将这些视角拼凑起来,形成了类似漫画的分镜画面。如果以看漫画的视角来看,确实能将这些分镜流畅地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相对连续的短篇故事。

  他托着下巴,眉头紧锁,又以自己与少年接触后的变化为基础,将后续相关画面构建进去。

  于是,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一个Q版的方正拉着Q版的蝙蝠侠,硬生生地撞破漫画边框,走进了另一个分镜画面。

  而上一个分镜中,却还残留着原本的两个Q版方正和蝙蝠侠。

  但从监控画面显示,从那之后直到现在,少年的行动再也没有出现突然僵住的情况,似乎他已经能为了摆脱分镜的束缚,实时地自主创造场景并插入其中。

  “系统,”蝙蝠侠低声下令,“建立文档,代号‘反漫画分镜干涉计划’。”

  啪!他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喃喃道:“这种……这种听起来就荒谬绝伦的东西,到底要怎么反啊……”

第268章 你想要怎样的世界

  夜幕低垂,暴雨如注。

  方正依旧在雨中悠然漫步,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每一步踏过,犯罪巷这片漆黑破败、灯光稀疏的贫民窟和廉价公寓,这些信息黑箱,就像蒙尘的镜子被擦拭般,逐渐清晰起来。

  那些原本隐藏在窗帘后、仿佛凝聚着千百恶意窥视的目光,正悄然消散,最终只剩下零星几处。

  忽然,方正驻足。在他停下的这一刻,周围所有扭曲变化的景象瞬间凝滞。

  晚餐的烟火气,夹杂着刻意压低却依旧清晰的家长里短,从紧闭的门窗缝隙中飘来。

  那股试图干扰、改变方正的力量,依旧远远地躲避着方正。

  然而,经过对方几次试探性的接触,方正已经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这种力量干涉的形式。

  于是,他主动调整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干涉界面”,让它更贴合这个世界的规则。

  当然,他早已察觉到这类似漫画分镜的奇特现象,也明白自己依旧可以在不同的“分镜”中自如行动。

  这就像一个画风迥异的角色闯入了一个既定的故事,他可以坚持自己原有的行为逻辑,也可以选择融入并随故事发展。

  随着对这些分镜信息的逐步“破解”,方正能清晰地感知到当前所处分镜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当然,那些本质上从未发生、连因果链条都未曾启动的事件,在他的感知中则是一片虚无。

  这让他想起了过去的波函数数学宇宙,以及与鹿目圆相遇时经历的一切。

  一切全部同时存在,充满了所有可能性,没有因果,只有并列。

  需要从不同视角、按不同顺序观察,才能勉强拼凑出所谓的“时间顺序”。

  但这个世界不同,它就像一本结构清晰的漫画,可能性已被大大削减,近乎固定。

  分镜之外的事物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只有分镜内的场景和人物,才能进入方正的观察范畴。

  就像他之前能主动制造并插入场景一样,他也可以以当前所处的每一个分镜为基础,自我演算,层层构建出一个因果完整、逻辑自洽的庞大宇宙。

  只是,方正觉得这没什么必要。

  对于本就不存在的生命而言,何必将他们创造出来?

  ……

  “喂!你这家伙不要命了!”一声压抑的呼喊突然从角落传来。

  一个浑身脏兮兮、瘦骨嶙峋的小孩猛地从巷子深处冲出,一把将方正拉进狭窄的小巷。

  不容分说,他迅速脱下自己同样破烂不堪的外衣,硬塞给方正披上,然后粗糙地用手在方正脸上和头上胡乱抹了几下。

  几下工夫,方正就和他长得一样邋遢,活脱脱两个街边小乞丐。

  劈头盖脸的责骂立刻跟上:“你小子不是孤儿院的,也不是附近街区的吧?连点基本的生存常识都没有!”

  拉着他进小巷的男孩名叫凯利,面黄肌瘦,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麻木,身上披着如同破布般的衣服,即使脱了一件给方正,剩下的也依旧脏兮兮的要死,活像工业革命时期伦敦街头的童工。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方正瞥见里面装着两个散发着异味,有些发霉的汉堡。

  在哥谭,乃至整个美国,孤儿院很多时候往往并非是庇护孤儿的港湾,而是某些组织用来牟利的工具,腐败与阴暗事件层出不穷。

首节上一节196/1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