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普通的枪械炸药之类的,对现在的他来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而更昂贵的那些玩意,因为性价比问题,他并未选择购买,更多的是购买用于提升自己实力的物品。
而此刻,听到了面前这个疑似自己的“田中悠”发出的疑问,田中悠立刻就有了猜测。
他也看了看不远处小河中的孩童,迟疑着问道:“你的意思是说……”
“现在的我,现在的你,还有那孩子,都是真正的‘田中悠’的复制品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没能打开个人面板,这倒是不奇怪了,诸天行者的个人面板,如果是作为复制品,他当然不可能拥有。
“或许吧,”沧桑版的田中悠摇了摇头,“如果,真的存在什么‘本体’的话……”
“田中,你知道所谓的拉普拉斯妖是什么东西吧。”
田中悠点了点头,他当然清楚,虽然现在的他是诸天行者,也是个修炼霸气的武道家,可在成为诸天行者之前,他好歹也是个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大学生。
拉普拉斯妖,这种被微观粒子的量子不确定性理论杀死的物理学妖怪,他当然不陌生。
拉普拉斯妖这个假设是由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提出的。
拉普拉斯妖,也被称为拉普拉斯的恶魔,是一个假设中的存在,它拥有超越宇宙的本质,能够知道宇宙中所有粒子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并且能够使用这些信息来预测未来或重建过去。
在曾经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没有被发现之前,科学家们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在宇宙的开始就已经被决定了。
不管是科学界发现所谓的原子,又或是他们提出拉普拉斯妖,又或者他们因此而感到绝望,通通都是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已注定的命运。
田中悠静静的诉说着:“你说,如果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他确切的拥有拉普拉斯妖的能力,拥有近乎于无限的计算力,并且,在他眼中,微观粒子并不存在什么不确定性,那么,对他来说,宇宙到底又算个什么东西呢……”
“可是,”田中悠皱起了眉头,“在物理学中,微观粒子存在不确定性,由于波函数的存在,微观粒子是不可能被完全计算的啊!”
“呵……”听着这个年轻自己的回答,沧桑版的田中悠忽然冷笑一声,用平静而漠然的声音说道:“如果,波函数的全部状态被穷举出来呢?”
“这?”田中悠眉头皱的更深了,“这怎么可能!”
“喂!你这家伙,如果你真的是拥有我的记忆,应该多少有点物理学常识吧?”
“波函数的全部状态,就像是1和2之间存在的数字,到底有多少数量一样。”
“如同试图用数字列表描述一个连续函数,只能逼近,而永远无法穷尽所有细节,量子叠加态是存在不可穷举性的啊!”
“没错,”田中悠赞叹的点了点头,可又紧接着说道:“波函数空间是连续且无限维的。”
“但物质世界是离散的。”
“宇宙是存在贝肯斯坦上限的,在数学上,波函数的确存在无限的可能,可宇宙信息上限只有 10^{123}比特而已。”
“物理世界本身,就像是把一个连续的空间分成有限的小格子,把连续的值分成有限的几档,和用马赛克拼图来拼凑出一幅细腻的油画一样,虽然能抓住主要特征,但丢失了无穷多的细节。”
“我们的世界存在普朗克尺度,普朗克尺度就像马赛克拼图一样,是没办法真正将数学穷举出来的。”
“就像量子多世界理论一样,我们的真实世界只要是离散的,就并不是不能够被完全穷举出来的。”
“可是……”田中悠停顿了片刻,有些恍惚的说道:“如果真的存在无限的计算力呢?”
“如果波函数的无限种可能,可以被‘穷举’出来了呢……”
“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数学宇宙呢?”
……
说来,在刚刚抵达这个世界之后不久,方正就借助随便想出来的原子协奏曲,间接推算出了所有渲染区域的状态,并得知,随着每一个“角色”被“玩家”所控制着做出不同的选择,原有的渲染状态,会因此而产生一定的“补全”。
原本简陋至极,连真正的记忆都不存在的黑崎一护、蓝染忽右介等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方正见证到蓝染成为第2代灵王后,原本的渲染世界在那一刻停止,然后在片刻之后重新开始渲染。
重新渲染后的世界,其渲染边界,已经远远超越曾经的仅仅只有一个空座町的范围。
就将这第2次渲染之后的世界,视为某种意义上的轮回吧。
在这第2次轮回中,方正以原子协奏曲所能够探查的渲染区域,已经是囊括了整个地球。
并且,囊括了整个地球的渲染区域中,不再和曾经那样模糊不堪,只有围绕在角色所能观察区域的附近才清晰起来,而是整个地球每一个区域,不管是大气层之上向太空中逸散的气体粒子,又或是地壳核心之中不断运动着的半固态铁核,通通都是不断的在运行着。
细微到每一颗粒子,每一个状态,不再有任何的模糊。
因此,当原子协奏曲被奏响,经过重重反馈之后,方正就已经掌握了整个地球的全部微观粒子的所有运动状态。
同样的,每一颗粒子位置和动量的精确,也意味着这第2次轮回中的地球,原本那些模糊不清,并没有真正确定的人物背景,已经被全部补全。
通过对地球上每一颗微观粒子的逆向推算,方正得到了整个地球包括60多亿人类的全部记忆,以及那数以万亿的所有生命体所有的记忆。
得到了整个地球这45.5亿年的全部信息。
同样的,在背景的补全中,地球人类所诞生的全部知识,也同样的被方正所完全掌握。
在这一步之后,方正突然有点好奇起来。
因为他得知了所谓的拉普拉斯妖。
在这被补全后的地球上,存在的拉普拉斯妖这个理论,同样的也存在所谓的量子不确定性理论。
第204章 波函数中涌出的降临者
然而,尽管在渲染世界的背景补全之中,这颗一切背景故事都被补全的地球,的确存在量子不确定性理论。
但这与方正的观测结果却存在不同。至少在此刻,方正通过原子协奏曲,依旧能够精确地掌握每一颗基本计算单元也就是“器子”与“灵子”的状态。
这些基本单元的大小依旧停留在原子级别,并未展现出更微小的结构。
如果存在更微小的结构,并且存在着量子不确定性,那么按照方正所掌握的知识,原本的原子协奏曲就将失效,它将只能精确探测到分子尺度的细节,而无法深入原子尺度,更别说是那传说中的普朗克尺度了。
因此,方正心中充满了好奇,他再次进行了计算。
只不过这一次,他并非只是用原子协奏曲收获的数据去计算黑崎一护等人的背景故事。
而是整个宇宙!
方正的目光投向了星空,投向了那片并不真正存在的星空。
通过对星空的观察,通过对地球上已渲染背景知识的研究,方正运用相对论、引力透镜等理论,将地球上所能观察到的全部星空,其大致可能存在的状态计算了出来。
当然,光速是有限的,空间也会扭曲,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星空,与真实的星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哪怕只是10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当它的光芒历经100年才抵达地球时,这颗恒星早已在百年间运行到了遥远的地方。
无数恒星、行星、星际气体之间,引力的微妙扰动,电磁力的细微干扰,种种相互作用使得它们的运动状态变得极其复杂。
就像在一个理想的数学空间中,一个物体以恒定速度移动,其轨迹可以轻易被计算出来。但当这个物体开始与另一个物体产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双星系统时,其运动状态就会变得复杂得多。
当第三颗星球加入,三体问题的复杂度,相较于双星系统,会呈现指数级上升。而四体、五体、六体……
随着相互作用的物体数量增加,复杂度将呈现指数级的爆炸式增长。
方正又参考了地球上已渲染的相关知识,例如引力和电磁力方程等,以此来计算那些星际之间不同星球电磁力与引力,以及空间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粗略地计算出以地球为中心能够观察到的全部星空后,以此为框架,方正再次进行了更详细的计算。
以已经完全确定的地球所有微观粒子的状态为基础,方正开始更深入地计算。
就如同 1 + 1 = x,又或者是 3× 2 + y = x,6× 1/7× Y× A = H……
在数学上,存在着求解未知数这种操作。
通过已知的信息,能够将未知数推断出来。
随着未知数数量的增加,需要的计算量就会越发庞大。
如果要以地球的所有粒子,约 10^50个粒子的状态数据为已知数,推算出整个宇宙其他所有粒子,约 10^80个粒子的未知状态信息,这无异于拥有难以数清未知数的庞大方程,这能算得出来吗?
这将是一组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的、混沌的物理定律方程,这些方程将所有 N个未知数都联系在一起。
要将其完全计算出来,至少对于人类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只能够存在于理论之中。
然而,对于方正而言,这倒也并非难事。
他算出来了。
依托于已经渲染的地球所有微观粒子状态,以及地球上人类的种种知识进行逆向推算,这遍及数百亿光年的星空,数百亿年的历史,这数之不尽的恒星,数之不尽的星际物质,数不尽的空间曲率凹陷……
一切的一切,方正通通算出来了。
逆向推算至宇宙大爆炸之初,宇宙的初始状态,正向推算至宇宙的终末,那热寂的尽头……
方正算出来了。
从宇宙的初始至终末,在没有外界干涉的情况下,每一颗粒子的变动,每一点空间的变化,每一个“生命”,方正已然全部掌握。
只是,当将这一切算出来之后,方正又忽然产生了疑惑。
“在我的观察里,被渲染出来的地球区域本身,并不存在任何微观粒子不确定性。”
“可为什么,被渲染出来的人物背景中,的确存在着人类发现微观粒子不确定性的历史?”
这些知识是如此详细,因此,方正产生了疑惑。
“这个被即时渲染的世界,到底存不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原版’?”
至少以方正的视角而言,在第2次轮回中被渲染出来的地球上,那存在的种种知识,所有的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知识,至少在自己的计算中,大多都是合理的。
那么,如果按照这本身并不存在的微观粒子不确定性原理,将波函数作为变量也加入自己的计算之中,能否推算出更加真实的世界?
方正开始了计算。
尽管这个被渲染的世界中并不存在更微小的微观粒子,最小的计算单位就只是器子和灵子,但他还是参考地球上被补全的渲染背景中,人类所发现的更多微观粒子的存在,还有波函数的存在,进行了再次的计算。
在人类的数学体系中,要想推算出波函数的全部状态,需要的是无限。
就像是一个不存在体积的点,在一条线上到底存在多少种排列可能,就像是 1和 2之间到底存在多少个数字……
要想将这一切推算出来,需要的是无限。
然而,对于方正而言,这倒也并非难事。
他再次算出来了。
算出来了那存在于冥冥中,本身并不存在的宇宙。
在加入波函数等假设的情况下,数量为无限的宇宙。
只不过,虽然算出来了,但这数量为无限的宇宙状态中,其中绝大多数,或者说 99.9……%,至少以方正的视角来看,都是无法存在任何生命,甚至于方正以‘人类方正’的视角而言,无法理解的玩意。
当将这一切尽数计算完毕,方正心中涌起了一阵莫名的迷茫。
他依旧以黑崎一护的视角,注视着外界发生的一切,目睹着地球上的背景故事再次发生了一定的历史补全。
三百多名诸天行者,被渲染到了这个世界的历史长河之中,化身为一个个存在于世界各地背景中的强者。
他们互相争斗,互相厮杀,争夺着由方正所放置的崩玉方块。
在此过程中,方正再次以黑崎一护的视角,通过原子协奏曲,获取了这些诸天行者们身体与各种道具的全部信息。
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次的轮回中,方正所观察到的“玩家”,也就是扮演模式下的诸天行者们,他们的表现形式是在各种角色脑中出现的未知扰动信息。
然而,在这第二次轮回中,这些降临模式的诸天行者们,却又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模样。
无论在他们的记忆之中,他们是如何认知自己的存在,但在方正的观察下,他们的身体同样是由灵子和器子构成,与黑崎一护、蓝染等人并无二致,根本没有本质的区别。
同样是一样的背景人物,同样是在那并不存在的宇宙大爆炸之初,就已经完全决定的微观粒子轨迹。
甚至于,在方正所计算出的那无限宇宙中,方正找到了他们。
接着,方正再次以诸天行者降临后所带来的数据变化为基础,并开始了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