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每日盲盒,悠闲生活 第154节

“行,就算十六个大人,按照一天一斤白面算,吃七天,是一百一十二斤!我拿一百五十斤给你们。”

低头沉思一会,在脑海中疯狂计算,一分钟不到,微微抬头,看着三姐和三姐夫,淡淡的说道。

“白面??小六,不用白面,给俺们粗粮就成。细粮留给家里你们自己吃,俺们吃粗粮就行。”

认真听完弟弟的话,那些计算没怎么听懂,但一百五十斤粮食,足够一家人吃到秋收结束。

发现要给的是白面后,连连摇头,能借到粮食就已经很不错,哪里敢奢求白面。

再说,借来的是白面,还的时候,肯定也要还白面。还不如借粗粮,还的时候压力轻一点。

“咳咳,三姐,不瞒你说,家里没有粗粮....之前我给村子里弄回来的粗粮,都喂给熊崽子吃了,只有白面和大米,你看....”说到粗粮,陈景脸上闪过一道尴尬。

其他人家里只能吃粗粮,他家里压根就没有粗粮!

曾经的粗粮,都在这段时间,弄成糊糊加下水肉喂给黑熊崽子吃了。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责怪他,一点都不心疼粮食。

久而久之,吃着白面和大米,没再提过。能吃好的,肯定是吃好的,粮食的事情他会解决,母亲压根不用担心。

“啥?没有粗粮.....你....这.....俺还真是小看了你,那就白面吧,拿大米,到时候都还不起。”

再次被震撼的陈翠翠,不可思议看向母亲,见她点头,才确定,家里的确没有粗粮。

中午吃的大白米饭、白面馒头,她都以为是因为她们一家过来,才吃大米和白面。

现在看来,合着家里一直都是吃大米和白面,奢侈到让她无法言喻....

宋倩、邱思思、柳雅韵、李静岚、的脸色毫无变化,自从知道陈景的本事之后。

接受能力提高不少,或许只有家里吃粗粮,她们才会感觉奇怪。

“成,那我去给你拿。”缓缓起身,悠悠的往房间走去,关上房门,准备从系统空间里面拿面粉。

一百五十斤面粉,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之所以要绕这么一个大圈,再借给三姐她们。

就是因为,不想被当成冤大头,倘若轻易借出去粮食,人家一句「都是一家人」搪塞过来.....

他三姐不是当家做主的那一位,如果去谢家闹,就算拿到粮食,按照有借不还的尿性,三姐一家跟谢家的关系,肯定破裂。

不去要,三姐心里会感觉亏欠他,觉得因为她的关系,才导致一百多斤粮食借出去拿不回来。

以他对三姐的了解,她肯定是会和谢家闹的,最后和谢家的关系依旧会破裂。

加上这个年代,人们非常重视孝道,三姐作为谢家儿媳妇,和谢家闹翻!

传出去,多嘴的人,只会说他三姐怎么怎么样,谣传谣,最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但是,无法有效辟谣的情况下,在这个年代,谣言对一个人的威力,非常恐怖。比如:生不出孩子、生出来的孩子和谁谁谁长的像、寡妇年等。

甚至,被谣言针对的个人,特别是妇女,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甚至可能导致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对于一些性格比较敏感脆弱的人来说,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谣言的压力而选择自杀等极端行为。

如两性关系方面的谣言,会使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和猜疑,破坏家庭的和谐氛围。

家庭可能会因为对谣言的不同态度和担忧而出现争吵、隔阂,甚至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疏远等。

要是三姐头上被谣言冠上「不孝」的骂名,那三姐以后就别想在谢家村抬起头来。

还可能会影响三个孩子,「你娘不孝顺,是白眼狼,你们都是白眼狼,小白眼狼!」的威力,可不低。

。。。。。。。。。。。。。。。。。。。。。。。。。。。。。。。。。。。。。。。

小广告支持一下!感谢大佬!

感谢【丧心病狂的廖珍珍】送的催更符!感谢大佬!

第290章 拿粮食和肉、油!不放心的叮嘱!

为了规避这种事情发生,他才没有大方的直接把粮食借出去。

和谢家接触的不多,谁知道他们家会不会有那么几个极品,到时候弄的对谁都不好,还有一堆糟心事。

如果说好会还,却又不打算还,就是真的撕破脸。借的时候,脸已经给他们,自己不要,就怪不得他。

带人上门之后,不止是拿粮食回来那么简单,就连三姐和几个孩子,他都会带走。

强行让三姐和谢家分家,对方做人不行,没有诚信,这种家不分留着过年?

再者,他拿回粮食,一走了之,三姐留在谢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带着一起走。

有他在,要是三姐不想在村里生活,怕惹人非议,他还能靠着红姐的关系安排安排,去城里生活。

在哪里生活,无非就是为了活着,有粮食,哪都能活。

恰好,他不缺粮食!至于三姐夫谢来福,要是选择和三姐一起,那依旧是三姐夫。

倘若和他爹娘站在一起,大家以后就是陌生人,只是三姐那边,会有点麻烦。

俗话说的好,夫妻本是同龄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事关粮食,别说是夫妻,哪怕是亲爹、亲娘、都可能决裂。

每年收成就那么点粮食,借粮食就代表多一百多斤粮食。

还的时候,那就是少一百多斤粮食,搁谁心里都会起歪心思。

毕竟,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少一百多斤粮食,后面的日子,能不能活都是问题。

从系统空间拿出一百五十白面,三个袋子,一个袋子装着五十斤!

牛肉三十五斤、猪肉二十斤、苹果三十斤、一桶大豆油、一罐奶粉、一盒阿胶糕、一盒燕窝。

随手把一百五十斤白面扛在肩上,提上大豆油,轻手轻脚的走出房间。

一出来,陈梅、陈小玲、陈丽、看见陈景扛着三包白面,手里还提着一桶油后,当即起身,帮忙接下。

“这里是一百五十斤白面,十斤大豆油、里面还有三十五斤牛肉、二十斤猪肉、三十斤苹果、一罐奶粉、一盒阿胶糕、一盒燕窝,等我一下。”

把东西放桌子旁边,淡定的开口,刚说完就扭头回去。

一个来回,就把刚才从系统空间里面拿出来的东西,都搬过来。

此时,陈翠翠、谢来福、已经目瞪口呆盯着眼前的一切,一百五十斤粮食就算了,还有五十五斤肉,十斤大豆油,还有水果....

“三姐,这些东西你拿回去,一百五十斤白面,是借给整个谢家的!牛肉、猪肉、苹果、奶粉、阿胶糕、燕窝、是我单独给三姐你的!”

发现三姐还在愣神,陈景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缓缓开口。

“啊...啊?不行不行,能借粮食,俺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敢收这些东西,不行不行,俺不能要。”

听到弟弟的声音,从恍惚中回过神来,连连摇头。

不说别的,那五十斤肉,就是金贵的要命,还是猪肉和牛肉!

更别提大豆油、苹果、奶粉等东西,陈翠翠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借到粮食,就万分感激,还拿这么多东西.....

“三姐,你听我说,这些东西家里都有,你放心拿着。给志宏、春梅、春霞、吃好一点。粮食、猪肉、牛肉、大豆油、水果,你们拿回去,怎么安排我不管。”

“但是,奶粉、阿胶糕、燕窝,都是给你补身体的,只能你自己吃!这三样东西加起来,比前面所有东西都贵,明白我的意思吗?”

“只因为你是我三姐,我才会拿出来。奶粉的话,大人吃能,小孩也能吃,补充营养,三姐夫和几个孩子都能吃。其他的就算了,孩子年纪小,不能补太猛。”

“平时隔几天吃顿肉,吃饱一点,身体自然就会更好。”

望着三姐激动拒绝的样子,陈景一点都不意外,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的时候,就猜到三姐会拒绝。

脸色如常,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直勾勾的看着自家三姐,语气平缓的说道。

没有分家,拿回去的东西,大多数都是一起吃。所以,他特意提醒,奶粉、阿胶糕、燕窝、得留着自己吃。

这东西,珍贵的很,整个省内的城市,都不见得有多少,更别说农村。

好东西,得让三姐自个吃。从上次见面到现在,都瘦了不少,正好吃这些东西,补补身体的亏缺。

“三丫头,收下吧。这是小六的一片心意,要是过意不去,以后在想着报答小六吧。常回来看看,现在小六有本事,家里不缺东西,添几张吃饭的嘴,没啥事。”

陈翠翠还没来的及说话,默不作声的姜翠花突然开口,苦口婆心劝解她。

在场大多数都了解陈景的脾气,做出的决定,拿出来的东西,就没有改变和收回去过。

推来推去,弄的不好看,直接收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家里富足起来,不担心粮食和往后的日子,三女儿回来,做弟弟的有本事,拿点东西让她带回去,没啥毛病。

“唉,好吧,俺收下。”听完母亲的话,陈翠翠沉默一会,苦笑一声,选择收下。

上次娘和弟弟来家里的时候,就带了不少东西过来,这一次来借粮食,又拿不少东西回去。

还真是验证了那一句,回家之后,连吃带拿的。

欠弟弟的越来越多,只能听娘的,想着以后找机会再回报弟弟。同时,她也很感动,弟弟会拿出这么多东西给她。

“这还差不多,乖乖收下,奶粉、阿胶糕、燕窝、只能自己吃,不开玩笑,那东西咱们这么根本没有。”

三姐答应之后,陈景满意的点点头,不放心的再次提醒。

他可不想,东西拿回去,全部给谢家人吃。

阿胶糕和燕窝这些东西,就连廖军和李丽都还想要,真要是给谢家人吃,还不如留着做人情。

。。。。。。。。。。。。。。。。。。。。。。。。。。。。。。。。

第291章 送上门的木材!不解的陈翠翠!

“好好好,俺知道啦,只自己吃。小六,这金贵的东西....”

再次听到弟弟叮嘱,陈翠翠无奈一笑,眼里闪过一道宠溺,点头回应。

一想到刚才弟弟说的话,陈翠翠迟疑的说道。

“没事,再金贵,都是用来吃的,不吃,再金贵都没用,没什么比家人的身体健康更重要。”

随手拿过桌上的橘子剥着,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语气坚定说道。

“行啦,其他的都拿了,不缺这一点。别着急,吃个早晚饭再回去。”

姜翠花明白陈翠翠的顾虑,活了半辈子,都没吃过啥好东西。

第一次接触曾经不敢想的东西,犹豫、不知所措同时,更担心以后怎么还。

“别了吧,公公婆他们,估计都还在家里等着呢。”听到母亲让她们晚点在回去,思考一会后,陈翠翠摇头拒绝。

早点把粮食带回去,心里才能有底。

刚说完,陈景就看向院子门口的位置,超乎寻常的听力,让他听到,远处有一阵阵沉重的脚步,越来越靠近。

根据他的推测,应该是来他家的,感到有些疑惑。

“翠花啊!六子!都在呢,正好!来来来,进进进!!”这时,脚步声到门口,陈达露面。看见姜翠花和陈景都在之前,笑呵呵的开口,朝着后面的人挥手。

结果,一群人挑着一箩筐一箩筐劈好的木柴走进来!

不一会,全部人都进入院子,人数还不少,宽阔的院子,被挤的满满的!目测,至少五十个人以上。

“大爷爷,您这是?”站起身的陈景,脸色微变,不解询问陈达。

首节上一节154/1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