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将一个老刑警耍的团团转,最后还给逼的自杀了。
有这智商会老老实实去打工?
逻辑不通啊!
还有一个漏洞:前世孔令杰请的那个大律师。
就凭他的经济条件连个普通律师都请不起,更不用说那种知名的大律师了。
那问题来了。
那个大律师为什么会给孔令杰辩护?
一时心情好,随便接个案子玩玩,正好选到了孔令杰?
于大章一想到这个可能差点笑出声。
就算想找个案子练练手,也不会选这种没有难度的案子。
唯一符合逻辑的解释是:有人出钱帮孔令杰打官司!
也就是说,孔令杰背后还有人。
没错,这个可能最接近真相。
于大章眼前一亮。
如此一说,其他的事情也能说得通了。
那个计划也不是孔令杰想出来的,而是他背后那人策划的。
孔令杰只不过是个提线木偶。
这个念头在于大章脑海里盘旋着,再也挥之不去。
如果真是这样,那接下来就简单了。
找证据!
没有证据这只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推断罢了,连故事都算不上,故事还得有头有尾呢。
“我出去一下。”于大章拍了拍身旁的一个组员:
“一会儿我师父出来,麻烦帮我和他说一声。”
那名组员是个30岁出头的男人,听到后赶忙问道:
“你饿了?”
这什么话……于大章无语的看着他:
“我去一趟案发现场。”
一听到于大章要去案发现场,在场的组员全都扭过头看向他。
那表情似乎在说:你去案发现场找吃的?
“这么看着我干嘛?”于大章有些不满,给了他们一个白眼:
“我去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线索。”
听于大章这么说,组员们的表情更奇怪了。
主要嫌疑人都抓到了,用不了多久就会结案,这个时候你去勘查现场?
就算是想去摸鱼,你也得找个像样的理由吧。
“用不用人陪你去?”其中一个组员问道。
他这么问其实就是在暗示于大章:敢摸鱼我们就揭穿你。
“好啊。”
于大章没听出来,真以为他是想让人陪自己一起。
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去呢,要是没人一起,于大章就得自己掏腰包打车。
这下众人顿时有些意外,这家伙居然答应了。
话都说出去了,现在再反悔也来不及了,那个组员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那个,谁陪他走一趟?”
鸦雀无声~
于大章眨巴了两下眼睛:
“咱俩去呗。”
那人张了张嘴,似乎想拒绝。
但是看到于大章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后,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懊恼的挠了挠头。
我这嘴咋这么欠呢~
这胖子也是,太实心眼了,听不出来刚才那话是假客气兼嘲讽吗?
“那,那就走吧。”
虽然答应了一起去,但他心里认定于大章不会去案发现场。
这胖子肯定是饿了,估计一会儿免不了被宰一顿。
吃就吃吧,反正自己也要吃饭。
到了外面,那个组员坐上了一辆警车的驾驶位,于大章则是坐在了副驾驶。
“就在附近找家小吃吧。”
“什么小吃?”
于大章有点奇怪,没听懂对方的意思。
“吃饭啊。”那人一副大家都懂的表情:
“行了,就咱俩人你就别装了。”
“装什么啊,我真是要去案发现场!”于大章声音提高了好几分贝,显然不乐意了。
“真去?”
“当然。”
见于大章一脸认真的样子,他没再说话,启动车子开出大院。
路上。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钱程,技术科的。”
“于大章,刑侦一大队。”
“案发现场那边有你爱吃的店?”
于大章:……
第23章 你眼神也太好使了
车子在一处居民楼前停下。
“就是这里。”钱程指向三楼的一个窗口:
“当时房主报案后,我们技术科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我负责对提取到的痕迹进行拍照留存。”
钱程都有些后悔告诉对方自己是技术科的。
这一路上他一直被于大章问着各种问题,从各种角度询问他对案发现场的判断以及勘查结果。
现在他可以确定,这个胖子是真的来找线索的。
“现场勘查报告你那里有吗?”于大章问道。
“有,就在车里。”
钱程说着从驾驶位下来,打开后车门,从后车座上的一个纸箱里拿出一个文件夹。
于大章也跟着下了车,看钱程拿出报告后,对他招了一下手:
“走,跟我上楼。”
跟你上楼?钱程差点把报告扔地上。
这胖子把自己当领导了?
确实是我提出陪你来的,但你才是新人好不好。
就算是去看案发现场,也得你跟在我后面才对。
于大章走出几步看钱程没跟上来,又催促道:
“走啊,别磨蹭了。”
还嫌我磨蹭……钱程额头青筋乱蹦,想摔报告。
但说不上为什么,双腿却像有自己的意识似地,乖乖跟了上去。
脑子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他倒要看看这个胖子还能找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如果找不出来……
哼哼~
等着被侮辱吧!
来到楼上,于大章按照钱程的指引来到一个被隔出来的房间。
这是松海出租房的特点,一处房子被隔成几个单间,分别出租给不同的租客。
比起整体出租,这样做房主能多赚租金,一些经济拮据的租客也能租到便宜的房子。
一举两得。
毕竟是超一线城市,寸土寸金,收入低的打工人想住上房子只能租这种小隔间。
于大章先是扫了一眼这个十几平米的空屋,然后将目光落在了靠墙的单人床上。
“尸体移走后,床没被动过吧?”
勘查现场是技术科的活,于大章对此不是特别了解,各有各的职责和专业范围。
“当然了。”钱程一脸自信地解释道:
“现场保护的原则是:保持原始状态,防止遭受变动。”
“最基本要求是,不能多什么也不能少什么。”
“现场任何设施都可能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