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第4节

  而是走何雨柱的路,让他无路可走。

  正好自己也是厨子。

  相信以后世的厨艺跟见识,绝对可以碾压何雨柱。

  现在的何雨柱也就轧钢厂炒大锅菜的一个普通大厨,正在偷学厨艺,还没接触过小抄,也没有负责小灶。

  等自己进了后厨。

  不仅要堵住他接触小炒的路,还要让他偷学厨艺都没地方去。

  看大家仍然一副怀疑表情,王东决定放一个大招。

  “叔……婶子……君姐……”

  “口说无凭……”

  “明儿个我亲自做顿饭给你们吃……”

  “做得好我就去考级,做不好我就进车间……”

  “这总行了吧!”

  看王东说得信誓旦旦,而且都决定亲自下厨了,陈德辉决定给他一个机会,手底下见真招。

  如果他真有这个手艺,当厨子也不是不行,毕竟当厨子饿不死人。

  至于能不能当干部,那都是以后的事儿。

  不管怎么样都要先把工作确定了才能谈未来。

  …………

  第二天一大早,王东就带着自己攒了好几年的压岁钱出门。

  看起来不多,只有一块三毛六分钱,但却是一笔巨款。

  拿到盒子是最少能买十五斤棒子面,够一个成年人吃好几天。

  但今天王东并不打算用这些钱去买粮食。

  在这个什么都要票的年代,鱼跟山里的猎物是唯一靠自己手段就能获得的肉食,还不用票。

  住对门的阎阜贵就经常通过钓鱼补贴家用,可以说是唯一合法获取肉食途径。

  猎物是不用想了。

  不管前世还是仅剩,王东都没有打猎经验。

  而且打猎需要枪,王东也没途径搞到这些装备。

  鱼就不一样了。

  穿越前的王东除了当大厨,最喜欢做的就是钓鱼,不然也不会母胎单身几十年都没找到媳妇儿。

  因为是厨师,他钓鱼用的饵料都是自己配出来的。

  不说比外面买的好,但也不差。

  在这个普遍用蚯蚓当饵料的年代,自己配置出来的饵料绝对比普通蚯蚓强好几倍。

  花一块钱买了鱼钩,鱼漂,鱼线……

  花三毛钱买了做鱼饵的几种材料,王东直奔河边,开始自己的钓鱼大业。

第5章 初临鸽子市

  今天不是休息日,河边仍然聚集了大量钓鱼人,以老人居多。

  既可以打发空闲时间,又不用花钱。

  运气好钓起两条大鱼,说不定还能补贴家用。

  在人均每月二两肉票,二两油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缺乏油水,难得吃上一顿肉。

  鱼肉虽然比不上猪肉,但毕竟也是肉,比棒子面跟二合面有营养的多。

  王东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先破冰,再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窝料扔到水里打窝,然后开始绑鱼线,鱼钩,调整水漂高度……

  等打窝地方开始冒水泡以后王东才给鱼钩挂上鱼饵,单手握着鱼竿轻轻一抛,挂好鱼饵的鱼钩就落在五米外水面……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

  也许是因为打窝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特殊饵料的原因,鱼钩下去不到五分钟,芦苇杆做成的鱼漂就动了下。

  王东立刻集中注意力看向鱼漂,争取把握住最佳提竿时间。

  手里的钓鱼竿是竹子做的,弹性远不如后世的碳纤维。

  想要挂到正口,必须把握住最佳提竿时间。

  鱼漂突然下沉没入水中,说时迟那时快,王东快速提起鱼竿。

  一股力量同时从鱼线传到王东手上。

  “有鱼上钩了……”

  王东心里暗喜,紧握鱼竿,避免鱼获脱钩。

  一条半斤重的板鲫随即被提出水面,砸在岸边草地里。

  王东果断将其按在地上,取下鱼钩,丢进水桶。

  心情非常高兴。

  上钩的第一条鱼就是半斤重板鲫,说明眼前这条河里的鱼资源还算丰富。

  赶紧给鱼钩挂上新的诱饵抛入水中。

  水里的窝料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他必须在窝料被吃光前多钓几条鱼,否则再想钓到鱼就难了。

  在他的记忆里,三大爷每次休息都会跑到河边钓鱼,很多时间都是钓几条手指长的小鱼,连半斤重的板鲫都很难钓到。

  而三大爷的钓鱼技术是院里公认最好的。

  他都钓不到啥鱼,可见河里的鱼有多难钓。

  今天自己出手就是一条半斤重板鲫,八成是因为自己用了窝料跟特殊饵料的缘故。

  等窝料被吃光,自己也就没了优势。

  没鱼咬钩,再高的钓鱼技术也没用。

  接下来半个多小时,几乎每隔五分钟王东就能提一次竿,除了两三次空杆,其他时候都能钓起一条,只是有大有小。

  最小的鲫鱼二两左右……

  最大的是一条鲤鱼,整整三斤多,金黄金黄的,看起来非常诱人。

  连续等了十多分钟都没钓到一条鱼后,王东意识到自己提前打的窝料已经被吃光,继续等下去也是白等。

  而且自己已经钓了十多条大小不等的鲫鱼跟鲤鱼,再多就不好处理了。

  他决定留几条小鲫鱼熬汤,一条大鲤鱼红烧,剩下不大不小的几条鲫鱼跟鲤鱼送到鸽子市卖掉。

  为了做好今晚这顿饭,向家人证明自己厨艺,王东出门前专门去了趟厨房。

  除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猪油,一点儿盐,半罐子酱油,其他什么配料都没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原材料,王东再好厨艺也施展不开。

  于是他想到了鸽子市。

  虽然鸽子市买卖东西违法,但随着城里的物资越来越紧张,政府又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饿死,也就开始默认鸽子市的存在。

  只要不进行大宗交易,不太过分,街道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桶里盖上水草,收起鱼钩鱼线就往鸽子市赶。

  现在已经下午两点,去鸽子市,卖鱼,供销社买材料……都需要时间,必须抓紧时间赶路。

  …………

  鸽子市在一条巷子里,门口有人守着,王东交了五分钱才让进去。

  里面比想象中的要热闹。

  卖东西的人站在巷子两侧,东西摆在面前,一言不发。

  买东西的人走中间,遇到想要的东西就问价,付完钱拿东西就走人,丝毫不拖泥带水。

  虽然街道默许鸽子市存在,但这种交易毕竟是违法的,早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早离开,都不想在鸽子市呆太久。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缺肉的原因,王东刚把桶里的鱼摆出来就吸引好几个人目光。

  “小兄弟,你这鱼是怎么卖的!”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两眼放光问。

  “半斤左右的两毛一条……七八两的三毛一条,一斤以上的四毛……”

  “两条鲤鱼重量超过一斤三两,五毛一条……”

  “供销社猪肉八毛多一斤还要肉票,鱼肉虽然比不上猪肉,但只要四毛一斤,还不要票,绝对划算。”

  王东很卖力推销自己带来的几条鱼。

  鱼还在桶里游动,一看就非常新鲜。

  马上就要过年了,但再穷年夜饭也应该有道肉菜。

  买不到猪肉,能用一条大鲤鱼代替也行。

  而且王东的卖价确实很便宜。

  中年人当场就心动了,生怕两条大鲤鱼被人抢了去,赶紧接话:“我要两条大鲤鱼……”

  “小兄弟,这是一块钱,收好了!”

  另外几个中年人一阵惋惜,因为他们也看中这两条大鲤鱼。

  但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只能矮个子里面挑大的,选剩下鲫鱼。

  五分钟后,除了王东自己留下的几条鱼,剩下的鲤鱼跟鲫鱼全部销售一空。

  本来已经空了的衣兜也重新装满零钱。

  王东在心里默算了一下,竟然整整两块八毛钱,比四九城大部分工人一天的工资都要高。

  脑子里迅速冒出一个大胆想法。

  现在距离自然灾害还有一年时间,想在那时候不饿肚子,必须提前存粮。

  但买粮需要钱,仅靠自己那点儿工资肯定不够。

  他决定未来一年时间除了上班,有时间就要去钓鱼,争取在鸽子市全部换成粮食。

  收起水桶就开始以买家身份逛鸽子市,尽可能买齐自己晚上要用的材料。

  姜,大蒜,花椒,干辣椒……都是农村常见干货,很快就买到了。

首节上一节4/3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