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今后就多搞点儿白面回来存着!”
陈叔突然开口:“东子,你跟我说实话……”
“你在家存这么多粮食跟腊肉,应该不止为了自己吃这么简单吧!”
“咱家户口都在四九城……”
“上面发下来的供应粮虽然一减再减,但你经常不在家里吃饭,你婶子还能时不时用鸭蛋换点儿粮食回来,省着点儿的话,每个月顶多吃十多斤你存在地窖里的粮食!”
“加上你刚刚用两百块钱换回来的六百斤白面,地窖里的存粮都快一千五百斤了,几乎都是白面,连二合面都很少。”
“按我们现在的吃法,十年都不一定能吃完!”
“而且粮食再怎么能放也放不了那么长时间。”
“我刚才看你表情……”
“接下来还会继续存粮!”
“肯定不止为了吃那么简单!”
陈叔不愧是当过侦察兵的人,不进目光如炬,分析问题也条条有理。
王东决定托盘而出,毕竟自己将来卖粮食也需要他们帮忙,瞒肯定是瞒不下去的。
“叔……”
“据我了解……”
“未来两年多时间,四九城里的物资会越来越紧缺!”
“现在鸽子市里的粮价已经涨了三倍,五毛钱一斤都有价无市!”
“一年以后,鸽子市里的粮价最起码能涨二十倍,甚至是三十倍!”
“到时候我把这些白面送到鸽子市,转手一卖,那可就是几十倍的利润!”
陈叔选择性还是很强的,眉头一皱道:“东子……”
“你这可是投机倒把!”
“要是被抓,严重的话可是要被枪毙的!”
“而且你这跟发国难财有啥区别……”
“我不同意你这么做!”
王东赶紧解释:“叔……”
“去鸽子市买卖东子确实是投机倒把……但您想想,在咱们四九城,哪个人没去过四九城买卖东西!”
“至于发国难财……”
“这一点儿我可不认!”
“要是白面在鸽子市的价格真涨到四五块一斤……你觉得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吗?”
“他们吃的都是低价供应粮,肯定不会跑鸽子市买几块钱一斤的白面!”
“所以我囤积的那些白面并不是卖给普通老百姓的,也就跟发国难财没有一点儿关系!”
陈叔脸色好看不少,继续问:“那你打算卖给谁!”
“那些前朝留下来的遗老遗少!”王东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陈叔,不然他晚上都会睡不着觉。
“好多遗老遗少因为政策的原因而没有工作,也就没低价供应粮吃!”
“属于四九城最缺粮食的一批人。”
“但他们却手握大量财富……”
“咱们脚下的四合院儿估计就是某个遗老遗少的!”
“这些人藏在家里的大洋,小黄鱼,大黄鱼……还有各种古董……全是前朝剥削我们普通老百姓得来的!”
“我打算等粮食涨到天价以后换他们手里的大洋,小黄鱼,还有古董……”
“咱们自己存起来,说不定哪一天这些东西就能变成无价之宝。”
陈德辉相信王东没跟自己说假话。
事实也确实如此。
随着四九城内的物资越来越紧缺,白面在鸽子市的价格真涨到四五块一斤,甚至五六斤块一斤。
普通老百姓那时候吃的基本都是二合面跟棒子面,至于白面,就算他们想吃也买不起。
这么一分析就会发现,家里存的那些白面除了卖给四九城那些遗老遗少,根本没有其他人可以买得起。
至于城里的那些干部!
“他们的供应粮跟其他物资是普通老百姓的好几倍,根本不可能缺粮食。”
陈叔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对那些在前朝剥削老百姓的遗老遗少有一种天然的恨意。
打心底瞧不上他们。
听王东说:他想从那些遗老遗少手里挣钱,心里不仅不阻止,反而有点儿期待。
巴不得王东把那些遗老遗少手里的财富全部赚到自己手里,毕竟那些小黄鱼跟古董都是本不属于他们的不义之财。
犹豫半分钟后回答:“如果你赚的是那些遗老遗少钱,我没有任何意见……”
“你自己想办法把白面搞回来……但只要你送回家,我肯定有地方帮你藏起来!”
第161章 一大爷,你先说说瘪(第一更)
有了陈德辉的首肯跟支持,王东顿时没了顾虑,马上接话:“叔……”
“既然话都说开了……”
“那我从明天开始就把白面搞回来……”
“每天五十斤,争取半个月内全部搞回家!”
“一会儿易中海要召开全院大会,见证他收何雨柱当干儿子的事儿!”
“三大爷怀疑事情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我估摸着易中海应该会借这场全院大会儿试探试探我,看能不能找出我算计何雨柱的证据!”
“但我相信他不可能找得到!”
“因为我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连找人都是周主任找的!”
“所以他今天晚上注定会一无所获!”
“要是他认为我举报何雨柱偷拿食堂饭菜有问题,那我就要好好给易中海上一堂课,让他再次在院子里丢尽颜面!”
…………
因为今天晚上的全院大会有花生可以拿,院子里的住户都非常积极,时间没到就全部聚集到中院儿,连小孩都来了。
大大小小近百口人,全部围绕三位大爷议论纷纷。
当然,更多目光是放在桌上的花生上。
“各位邻居好……”易中海面带笑容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今天之所以联合二大爷跟三大爷把大家伙召集到中院儿……最主要原因是希望大家能帮我做一个见证!”
“完了以后桌上的花生就当我易中海给大家的谢礼。”
“只要是我们院子里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都一把花生!”
看院子里的住户全都一脸期待,甚至还响起不少叫好声,易中海特别享受这种被人瞩目的感觉。
压了压双手,等众人安静下来后继续道:“但在此之前我必须跟大家说一件严重影响我们四合院儿团结的事儿!”
“昨天晚上……”
“咱们院儿里的何雨柱被人举报……被轧钢厂保卫科关了一晚上,白天才释放出来……”
“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举报者应该就在院子里!”
“何雨柱既是他的工友,又是他的邻居……有什么事儿私底下解决不就行了,还闹到轧钢厂保卫科!”
“大家不觉得这件事儿太过分了吗?”
“今天被举报的人是何雨柱……明天被举报的人很可能就是院儿里的其他住户……”
“大家安心跟这样一个人当邻居吗?”
二大爷刘海中突然占了起来:“我觉得老易说的对!”
“要是什么事儿都向轧钢厂保卫科举报,那院儿里还要我们三位邻居干什么?”
“今天必须找出这个举报者!”
“不然大家住在院子里都不安心!”
要不是提前知道整件事情经过,王东自己都要被易中海说动了。
这种混淆视听,偷梁换柱的办法实在太厉害。
明明犯错的人是何雨柱。
经他这么一说,现在犯错的反而成了举报者。
看周围不少住户都露出了赞同表情,王东意识到不能再让两个大爷继续说下去了,否则院子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住户被他们说动。
马上站出来道:“一大爷……二大爷……”
“你们说了这么多……”
“我现在都还没搞清楚你们说得到底是什么事儿?”
“何雨柱昨天晚上为什么会被保卫科抓了……”
“他到底犯了什么事儿,一直关到今天上午才放出来!”
“听说轧钢厂还降了他的工级,罚了他一个月工资……”
“你跟我们说说瘪!”
“要是何雨柱没犯啥大错,但却被轧钢厂过渡处分,我们作为邻居,肯定会帮他去轧钢厂讨个说法!”
“举报何雨柱的人也一定要找出来好好批评一顿……不就是一见小事儿吗?院儿里解决就行了,为什么要闹到轧钢厂保卫科,这不是不把院儿里三位大爷当回事儿吗?”
“当然。”
“如果何雨柱犯的错很大,轧钢厂的处分没有错,那就不应该怪举报者的!”
“要是有人碰到别人犯错不举报,最后造成轧钢厂更大损失,那个没主动举报的工友搞不好还要负连带责任!”
“我想问一下两位大爷……”
“真要是因为没有及时举报轧钢厂犯了错的人而要负连带责任,你们到时候会不会帮忙分担一部分责任!”
二大爷刘海中一辈子的奋斗目标就是当官,非常爱惜自己羽毛,要是自己犯了错,那就永远失去了升官机会。
马上拒绝:“别人负责关我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