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重回悠闲小渔村 第167节

  民族风情。

  他们这地方祭祖看的比较重。

  清明时节,后辈会给祖先们祭拜着,打扫坟墓,以慰先祖之灵。

  谭少阳去年忙忘了,过后懊恼不已的,特意叮嘱老太太一定得给他说,老太太怕他又忙忘了,这才着急忙慌的叮嘱的。

  谭少阳点点头,“奶,我放心上了,明天过去找二老。”

  老人家熬不了夜,叮嘱完就歇去了。

  谭少阳也是累的够呛的,洗洗就睡了,在海上奔波得注意力集中的,一旦松懈下来,人就会困倦。

  年轻人觉足,这一觉睡得格外踏实。

  早上是被门外的动静给吵醒了。

  一大早就忙开了,宰鸡,炖肉,香纸鞭炮都掏出来,镰刀,锄头,样样都准备整齐。

  孩子的说话声也格外响亮的。

  谭少阳就算想睡,也睡不着啊。

  爬起来就看到二老了,显然把祭祖放在心上的,都不用他叫就回来了。

  老一辈的人都重视,自然不会忘却。

  就算年轻一辈的人不在家,当家做主的人也得安排妥当,绝对没有慢待的说法。

  谭父看着他叮嘱道,“赶紧洗漱,一会上山了。”

  他们这边靠海,祭祖的位置稍远,要不赶心,好几个祖宗怕是跑不完。

  谭少阳点点头也不墨迹,很快收拾好了,吃完早饭,一大伙人就风风火火出门了。

  除了老太太,基本上全在行列中,放眼望去人头涌动的。

  平时谭父挑的担,这会在老大肩上,长大就得承担责任,以后老一辈的卸下胆子,就得迎难而上,扛起肩上的责任了。

  谭少阳是老三,前头两个哥哥顶着,倒是能随心所欲的,但他也不轻松,这些小萝卜头聪明得很,一口一个叔叔的叫着,走累又伸手要抱抱。

  一路下来,比挑担还累。

  但沉甸甸的负担也得顶着,谁叫他被这一句句三叔给喊得心花怒放呢!

  祖宗埋葬的地方都是提前挑好的,一旦埋葬了,后辈顺顺利利的,就不会轻易移动了,因此坟墓位置也是有远有近的。

  一趟祭拜下来就会很耗时。

  但是也没有谁会嫌麻烦,毕竟得祖先保佑,一年才会顺顺利利的。

  谭二嫂是个闲不得的人,就算怀孕了也跟着来,祭拜的时候在旁边看着,不参与就是。

  他们这里也没有不能参与的说法,毕竟祖先也希望看到后代繁荣昌盛的。

  “老三,你说要是结婚了,这会不就多个人了。”

  “你太纵容你对象了,有谁订亲的规格比结婚还高的,有这样的排面,你想娶什么样的媳妇都能娶回家了。”

  “小心宠的太过,到时候爬到你头顶上撒野了。”

  “男人是一家之主,还是不能让女人随心所欲的,不然话语权都没有,岂不是窝囊。”

  谭少阳手插在兜里,懒洋洋的跟在一群孩子身后,听到她越说越起劲,这才回道,“二嫂,人家捧在手心上长大的闺女不得宠着。”

  “男人是一家之主,但媳妇也得宠着,我二哥对你也是言听计从的,总不能说你是搅事精,把家里搅的鸡犬不宁吧!”

  一句话就把谭二嫂给捏住了,让她张开嘴巴,不知该如何回答,总不能辩驳着说他说错了。

  在家里,大多数时候她管着,真按照自己的说法,岂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了?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了。

  谭少阳乐意宠着对象,却不能纵着二嫂,前者是跟他睡一个被窝的,后者是想占他便宜的,该如何相处,他心里有杆秤的。

  好在爬山也气喘,也没有谁顾得上说话,找到先祖坟墓就开始忙碌了,割草、修理坟墓,杂草丛生的,可得忙碌一番才能收拾整齐。

  工工整整以后就摆供了。

  这事轮不到谭老三,就在旁边看着,摆完贡品烧钱纸,燃香,招呼祖先享用,会说水头话的就说上几句吉利的。

  总之就是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万事顺遂,怎么好听就怎么来。

  孩子们也不嫌累,一个个都有新鲜的劲,一天下来困乏了,精神仍旧是抖擞的。

  祭完祖后,贡品重新热过,砍好摆上桌。

  浪费是不可能浪费的,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肉,浪费都是遭天谴的。

  一大家子的人都围满了老宅,许久没有这般热闹的,在这天也重新热闹起来。

  谭少阳就喜欢这样热闹的氛围,一大家子人都坐满了,氛围感融洽的,一张张都是畅快的笑颜,就没有比这更安宁的日子了。

  虽然有些磕磕绊绊的,但上下嘴皮都有磕碰的时候,更何况是人,闹一些小矛盾都是正常的事。

  只要在容忍的范围内,他都不会计较。

  毕竟人都会有私心,想得利是正常的事。

  酒,汽水都买回家,保管喝的痛痛快快的。

  汽水摆在眼前,孩子们都争抢着喝,后面喝多了打嗝都是那个味,却只是捂着嘴偷偷的笑着。

  毕竟难得喝上,谁都想多喝两口。

  谭二嫂是最郁闷的人,前面被谭老三呛了一顿,后面又眼巴巴的看着大家喝汽水,给她憋屈的,却又不敢上前去找麻烦。

  前面觉得大嫂生三个闺女,没有儿子傍身可怜,现在换到自己身上,接连生了三个儿子,感觉比大嫂的日子都还要难过呢!

  现在又怀上了,万一又生个儿子,才是难搞呢!

  心里不得劲,又憋不住了。

  “老三,你一年赚的不少吧?”

  “按道理说口袋很满了,怎么还没建房子呢?”有这样的怀疑,就没忍住问着。

  谭少阳耸肩,淡定的回答着,“我就喜欢住老宅,这不是还能住吗?建什么房子?”

  “又凉快又舒服的,只要还没倒塌,没有建房子的打算。”

  谭二嫂不相信,“不可能吧?你对象家那么敞亮的,乐意让她跟你回村来受罪?”

  “你定亲的规格都那么高了,人家的要求不得更高啊!”

  “跟你回村来,那有可能的事。”

  谭少阳看她紧追不舍的,也没打算隐瞒着,早晚都得知道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在哪她就在哪。”

  “不过委屈是不可能委屈的,不然人家爸妈都不干啊!”

  “我在镇上买了一块地皮,到时候建房子也在镇上搭建了,刘香在银行工作,住在镇上会方便一些。”

  “至于村上的房子,保留原样,该修缮的修缮,建砖房却是没这个打算的。”

  一句话惊起惊涛骇浪,全家人的目光都看过来了,没想到他是闷不吭声的,却干了大事啊!

  谭母也是一脸惊讶的,“什么时候买的地皮啊?也没说一声。”

  谭少阳随意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没说。”

  轻描淡写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谭大嫂不敢置信,神色挺懵的,不知不觉间兄弟三人拉开那么长的距离了吗?

  明明是同一个起跑线的,为什么会有如此显著的差距?

  虽然很疑惑,却不好询问。

  

  谭二嫂反应最大,站立起身,不敢相信的问着,“老三,你都能在镇上买房子,以后要做城里人吗?”

  “你这闷不吭声的,比谁都有主意啊!”

  “你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

  谭少阳耸肩,“什么能挣钱就折腾什么呗!”

  “收鱼货赚了点钱,就拿钱去做别的。”

  “积少成多,这里攒一些,那里攒一些,钱就攒出来。”

  “现在的地皮还不算贵,再过个几年,价格才会逐渐增长的,要是有能力,你们也能买一块。”

  “虽然说一下子就掏很多钱,会很心疼,但买下来了,以后地皮更值钱,就是赚钱了。”

  谭少阳也算是给他们科普一番了,至于听不听就是他们的事了。

  要相信他的,买下来以后就是赚到的,要不愿意相信的,那就没办法了,毕竟机遇这东西,能不能抓到纯属看个人的。

  老大是一个稳重求稳的人,手头上不充裕的时候,不会做这个决定的。

  老二倒是会,就看二嫂是怎么想的。

  总归有自己的小家了,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也不能强求。

  饭后,就散开了。

  谭少阳买地皮的事,长翅膀一样的传开了,毕竟那么有出息的,不应该藏着掖着。

  老太太甚至于是谭父,出门在外都能多一个谈资了,谁不喜欢受到别人倾慕的眼神,毕竟都是俗人呐!

  翌日。

  谭少阳刚出门,就迎来大家钦佩的眼神,视线在他身上打量着,在想着,他究竟如何才能那么有出息的。

  “老三,不得了啊,都能在镇上买地皮了,以后你爸妈能跟你享福呢!”

  “娶个捧铁饭碗的媳妇就不说了,现在还有能力,以后做城里人,是不是就不回来了?”

  “这一下子差距就拉出来了,问能耐还是得你呀!”

  谭少阳摇头,“小渔村是我们根,落叶都还得归根呢!哪有不回来的道理呀?”

  “要说钱赚的满盆满钵是不可能的,但也能一点点的攒着,当时买地皮也借了钱,后面再慢慢赔的。”

  “大家别取笑我了,让我妈听到,还以为我不乐意回家呢!到时候拧我耳朵,让对象看到就笑话了。”

  “刚腾出空闲,也得瞧瞧对象去,万一媳妇溜了可得挨训呢!”

  谭少阳一番求饶的架势,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的,片刻过后才骑车走人了。

  哎!

  他就知道是这结果,但凡说出来,肯定就传遍了。

  还是得低调点啊,能藏一天是一天吧!

  全部一股脑的爆料出来,怕是更难接受。

  前几天都忙着,跟刘香也好几天没见了,乍然之间想起,还真是挺惦记的,踩踏的步伐都更重了两分。

  双休是95年才实施的,所以这会还是单休日,恰巧今天是周日,对象闲赋在家,可以带出门去遛遛弯。

首节上一节167/2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