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重回悠闲小渔村 第144节

  “这什么鱼,这般个头还真没瞧见过。”

  “你俩居然能搞到那么大条鱼,这运气也太逆天了吧!就是瞧着快死了,有点可惜啊!”

  几艘船围过来,稀奇的瞧着,毕竟还真没瞧见过,谁都想一睹为快。

  谭少阳爬上来后,直喘着粗气道,“这是金枪鱼,只能戳伤才能捕到,有伤痕就不值钱。”

  “这要是生龙活虎的,几十上百块都能卖上的。”

  “可惜无法保鲜,这鱼活不成,咱们就享享口福,自己吃吧。”

  一行人都震惊了,不敢相信听到的,“真要吃吗?这也太可惜了,在海边生存,大家都没有瞧见过,跟着出海倒是长见识了。”

  “你不心疼,我们瞧着都心疼呢!”

  谭少阳脱下潜水服,换好衣服后,叹息道,“可惜归可惜,能吃进肚里也算物有所值。”

  就算他心疼,也避免不了死掉的结局,心疼也没用,还不如舒舒服服的享受呢!

  拿来锋利的刀,开始开膛破肚,切割时还很肉痛,但想到能尝到其中的滋味,又觉得很值得。

  切割成一块块的位置,再切成薄片,装到一个个海碗里递给大家,“尝尝看这金枪鱼的滋味如何?价格很昂贵的。”

  谭少阳很少有吃刺青的机会,现在品尝了,沾了点酱油,一口咬下去很鲜嫩的口感,不愧是新鲜的鱼货,口感是与众不同的。

  大家看他却是眼都不眨的,甚至还吞咽两下,看他吃东西就是享受,仿佛很美味一般,这方面就没有谁比他更会折腾的。

  “真吃吗?能卖那么贵的价格,吃了可惜呀!”

  他们要是搞上来一条,肯定立马返航了,几十上百块,光是想想就热血沸腾。

  谭少阳不在意的摆手,“再好的东西,不是新鲜的卖不上好价格,还不如自己吃呢!”

  “咱们再快也得一两天回去,再加上运输的时间,金枪鱼都变臭了,别说卖钱,白给都不要。”

  “吃吧,尝尝滋味,别人问起来能够吹嘘两句,也算不虚此行了。”

  “吃完就干活,这些鱿鱼直接开膛破肚晾干了。”能养的就养,养不了的就晾晒,只能这么处理了。

  都是抛网的能手,捞起来各种货都有,能养的养在船舱里,养不了的晾干处理,反正能换钱就成。

  辛辛苦苦折腾,不就是奔着挣钱吗?

  忙碌的一天,就在这般琐碎的状态中,落下帷幕了。

  翌日。

  吃饱喝足就开始收蟹笼,仍旧是按照顺序的收网,一个个蟹笼拎起来沉甸甸的,没点力气还搞不上来。

  张兴宁凑在身旁感慨着,“三哥,这蟹笼里面的蟹保管多,拎着沉甸甸的,一个人还拉不动呢!”

  谭少阳跟他一起,齐心协力的往上拉,出水面的瞬间,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堆。

  张兴宁没忍住“哇塞”了一声,“这一笼不得二三十斤呐!我还没见过那么多蟹呢!”

  不同的种类,大闸蟹、兰花蟹都有,都是进去觅食就出不来的,个头还不小。

  谭少阳也没想过会有那么大的收获,拉上来倒进筐里,捆绑后分类装网,随后放进船舱里的水养着,得保证是鲜活的。

  这一下就忙开了,光是捆绑就费不少的劲,好在都是熟手,很利索的就捆绑好了。

  螃蟹打堆,不绑着肯定是不行的,干起架来,把蟹腿给干没了,就不值钱了。

  就连谭少阳都是绑着绑着就变成熟手的。

  搞完一笼,继续下一笼,收笼速度,按照行船速度来掌控,全拉上来,暴露在露天中,螃蟹也容易干架。

  张兴宁看得眼睛亮晶晶的,“太爽了,太爽了,这趟肯定能赚不少钱,三哥你很快就能回本的。”

  “让我跟着来真是太爽快了,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海货呢!这要是蒸着吃,肯定很甜。”

  谭少阳道,“瞧你这个馋样,想吃就丢锅里蒸,想吃几个就吃几个,多吃一些,保管你就腻了。”

  在海边生存的人,谁瞧见海鲜能不腻呢?

  哪怕看着硕大的个头,也没多少馋劲。

158.第158章 村民嫉妒,一句贷款舒坦了

  蟹笼拉上来,几艘船隔着一段距离,还是能听到雀跃声传过来,带着点欢乎的,不用想都能知道,肯定能装上来货了。

  谭少阳竖起耳朵聆听着,一声声脆响的欢笑声传来,不自觉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能装上来蟹就好,聚少成多的就有的赚了。

  张兴宁兴奋不已的,特意凑着谭少阳身旁说着,“三哥,下趟能不能还带我出海啊?”

  “感觉太爽快了,让人意犹未尽呢!”

  谭少阳看向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宁啊,给你个任务,以后你帮忙跟船。”

  “我还有事情要忙着,不能每趟都跟着,需要一个脑子灵活的人帮衬着。”

  在船上都是大差不离的事情,一直按照同样的规划走流程。

  倘若晚上出航,先捞一趟梭子蟹,休息一晚后再装笼下蟹笼,再腾出来的空闲就潜水捞渔货。

  隔天收蟹笼后,时间充足就下两网。

  侥幸捕捞的货物多,就能反航了。

  要是货物稀缺就多待一两天,总归在粮食殆尽前,必须得回来的。

  张兴宁眼睛亮晶晶的,不敢置信的指着自己问着,“三哥,你说真的吗?真要我帮忙吗?”

  “大哥,二哥呢?”

  “你确定不要他们,反而要我吗?”

  询问时,对自己还是不太有信心的,“万一我这一窍不通的,给你搞砸了咋办?”

  谭少阳给他解释道,“出海一趟本来就疲惫了,鱼船上岸时,还得张罗着称货,也就代表着船回航后不能休息,还得忙碌着。”

  “虽然说是亲兄弟,但更应该明算账,我不能仗着他们是兄弟,就霸占他们的时间啊!”

  “你就不一样了,没有拖家带口的,到时候我给你多拿一份工钱。”

  “你也不用担心把事情办砸了,我给你写一张价钱表,收上来的鱼货都明码标价的,多接触接触就熟练了。”

  这时期的鱼货很充足,价格大差不离的,没有太大的波动,只要记住,基本上都能搞定。

  谭少阳拍拍他肩膀就起身,下两网就能回去,这几天也累的够呛的,需要回去好好缓一缓。

  好在都是实诚人,任劳任怨的,也没有谁会埋怨。

  跟船出海是奔着赚钱来的,有活计肯定要干的,是绝对不能拖拖拉拉的,万一惹主家的人不喜,以后有活就安排不到了。

  如此这般,又收获了满满两大网的鱼货,全部都是活蹦乱跳的金鲳鱼,个头还很匀称,直接就装在船舱里养着了。

  这一趟,他们这两艘船是收获满满的。

  另两艘船也是大差不离的,毕竟那欢呼雀跃的声音,就是没少收到货的。

  四艘船齐齐整整的出来,又齐齐整整的回航了,回到小渔村时,夕阳西下,一片淡淡的光辉映在海面上,让人瞧着心情都舒畅了。

  几艘船相继回来,自然惹得村民们眺望的,刚开始三两人,最后慢慢变得密集起来。

  大家都很好奇,他们装备整齐的,究竟能捕捞多少的鱼货。

  就在翘首以盼中,船靠岸了。

  要开始往外卸货了。

  谭少阳自己的两艘船撇在一边,先过去张一水的船,蟹在船上已经归拢好的,直接称重记数。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鱼货往外搬了,海胆,海参,鲍鱼,鱿鱼,这些只要看到就绝对跑不了的东西,都是满满的几大包都给装满的。

  还有晾晒干的鱿鱼干。

  最后才把鱼捞出来称重。

  反正就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

  谭少阳没有着急算钱,这些等待他卖完货回头再算。

  这时,司机开着货车火急火燎的过来了,看着那么多的鱼货眼睛亮晶晶的,货物越多,他赚的就越多。

  谭少阳这人敞亮,答应多给一份提成,自然是巴不得多多益善的。

  笑容满面的,把称好的货一点点的搬上车,该蓄水的蓄水,该打氧的打氧,忙的是脚不沾地的。

  鱼一个缸,各种放置在网里的货又一个缸,打上氧气,冒着砰砰的气泡,短期内是绝对死不了了。

  虽然这一趟得赶夜路,但是能赚钱,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以前跟着白老板就没少赚,现在换更大方的谭少阳,干活自然是越发的勤快了。

  一艘船搞定,换一艘。

  老大,老二两人技术更加的成熟,除了他们捕捞上来的东西外,居然还有小青龙,而且数量还不少。

  不仅仅如此,海胆,海参,鲍鱼这些数量比他们更多,这些就考验下海捕捞的技术了,他们熟能生巧,能找到更多的货也是正常。

  至于装上来的蟹就大差不离,毕竟装蟹笼这东西,不是人能够去掌控的。

  谭少阳很麻利的,依次称重量,记载下来,他们这两艘船,得抛除蟹笼的价格,还有人工费,剩下的才是自己赚的。

  谭少阳带领他们一起赚钱,却不会把成本承担了,愿意拉拔是一回事,却不能去做傻事。

  全部搞定,让他们回去休息,接着才下自己的船。

  同样的记数,得有个数量,知道是赚了还是亏了,不能两眼一抹黑,万一被人瞒骗都不知道。

  这其中会有掉秤,但差异绝对不大,这也是他放心司机卖货的原因。

  现在正是海鲜量大的时期,提价格是不可能的事,能够稳定不被降价就不错了,所以完全没必要跟着去。

  全部都装上车后,就让司机带走了。

  全部搞定后,累的快虚脱,腰酸背疼的,恨不得即刻回到房间去躺着。

  村民们看着那么大量的货,眼睛差点瞪出来了,“谭老三,你搞这些蟹笼能装那么多货,当时的咱们租船出海,怎么没提议呀?”

  “对呀!这一艘船上的大闸蟹,瞧着都有一两百斤呢!”

  “还能捡到那么多的海参,鲍鱼,你这人藏私啊,跟着村里的人都不实诚。”

  “我们要是能捞那么多的货,哪里还愁赚不到钱呢?”

  谭少阳听完之后哭笑不得的,只能耐着性子的跟他们周旋着,“叔伯们,讲点道理成不成啊?”

  “瞧瞧这些蟹笼,我让人用铁焊制成的,成本可不便宜,当时大家的情况应该都是了解的,能腾出钱去买蟹笼吗?”

  “家里的情况本来就紧紧巴巴的,这还没赚钱就掏钱,谁乐意干啊?我让你们添置蟹笼,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人多意见就杂,你愿意我不愿意的,这种情况不好安排呀!”

  “大家网的鱼,下海捕捞的货也不少,能度过最困难的日子就成了。”

  小部分人家倒是有蟹笼,可无偿的掏出来,谁能乐意,万一弄坏,或者遗失,这个责任谁负责承担?

  是人都会有私心的,自己的东西哪里愿意掏出来让大家共享,也是如此,他当时才没有提意着。

首节上一节144/2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