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519节

  可结果……

  现在你告诉我,你跟林家那边和解了,还要跟沈兴那边达成合作,而且还是战略重组级别的合作?

  早知是这个结果,我当初还拒绝个毛线啊!

  左右自己已经在南洋华侨对接合作和中日经促会这两件事情上上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算是比较完美地通过了杨默的考验,转过身来在酒店连锁项目上多捞一点成绩,它不香么!?

  想起林落苏这段时间对待自己态度的微妙变化,宋文轩一阵头大,不过还是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谢谢老大了,如果两边能顺利重组,最多年底,酒店连锁项目应该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来。”

  虽然后续如何去面对林落苏是一件很令人苦恼的事情,但这种业务契合度极高的重组,能带来的裨益却是肉眼可见的,因此宋文轩的这番感谢,倒也算得上是诚心实意。

  嗯……

  内有酒店连锁项目,外有中日经促会的那一揽子正在推进的项目,中间还夹着着南洋陈、林两家的投资对接,如果这几块都能做的出成绩来,想必四年之后,自己也可以挂着副处级甚至是处级干部的称号,正大光明地独挑一方大梁了吧?

  想到这,宋文轩隐蔽地扫了扫某位艳光越发逼人的轻熟少妇,眼中少了几个月前的那抹羡慕。

  别看你现在已经是德州城产基金的总经理助理了,风头一时无两;

  可你那无非就是运气好,先人一步得到杨默的肯定和赏识而已;

  人生是一场长跑,论及中期发力……

  卓姐,只怕几年之后,小弟我就要越过你了!

  ………………

  杨默没有心情去理会下面人的这些无伤大雅的小九九,事实上,跟所有的管理者一样,只要不违反原则,只要别做出什么过激行为,他素来不反对下面人的良性竞争。

  聊完宋文轩的事情后,杨默拎起茶壶又冲了一泡茶,然后一边分茶,一边把目光转向始终都在规规矩矩在一边做着的覃鑫:“老覃,张主任自打开春之后,就动身前往喀什那边打前哨去了,这段时间都是由你和老何在管着默默百投……怎么样,还应付的过来不?”

  覃鑫闻言,习惯性的坐直了身体:“谢谢杨总关系,您放心,默默百投那边都一切顺利,一直都没出什么事。”

  说完,覃鑫小小地补充了一句:“目前默默百投这边主要还是何科长在代管,何科长是财务科长出身,之前也代管过一段时间的默默百投,对部门的各项业务都非常精通,有他坐镇,部门里的项目都井井有条的……我就是帮忙跑跑腿,主要就是帮着处理一下跟项目方的协调和对接工作,没费什么心神。”

  作为鑫泰公司前任经理,一个背了不知道多少年黑锅的倒霉鬼,即便是前年走了大运,认识了杨默,也被提成了副科级实权干部,但覃鑫还是跟以前一样,秉持着谨小慎微的态度。

  因此,即便他这个分管着默默百投协调工作和执行工作的副科长已经成为部门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部门能够在那种连轴赶的节奏下依然没有出什么大的岔子,他可谓是居功甚伟;但在杨默面前,他还是一股脑的把主要功劳全部推给了何永义,仿佛自己就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打下手的人。

  杨默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他:“我说老覃,你现在又不是整天背黑锅的鑫泰公司经理,我也不是唐副总那种整天喜欢甩锅的人,你至于在我面前整天躲在龟壳子后面么?”

  说着,摸出一根烟来发了过去:“别人不知道你这个默默百投副科长做了多大贡献,我能不知道么?自打穆科长一卸任,张主任又调到西疆那边出任务去了,所有的压力全部压在你和老何的身上,等于两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

  “老何那人我又不是不了解,你让他做评估,搞风控,研究那一堆数字背后的东西或许没问题,但要说到管理和安抚员工,沟通说服项目方,甚至两方一起碰撞创意,去一个个地具体解决项目中面临的问题……没有你,默默百投早就出大乱子了!”

  覃鑫闻言,差点哭了出来。

  那么多年的黑锅生涯,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这个鑫泰公司的前任经理没有任何背景可言;但另一方面,却是钻探公司之前的那些领导,没有一个是懂三产项目运营的,也根本体会不到他以前种种建言的用心良苦;

  甚至后来调到默默百投这等强势部门,外人关注的也全都是什么时候投了多少钱进哪个项目,几个月后哪个哪个项目创造了多少多少的首期回报,仿佛只要目光精准,钱投进去就能立马给予回报似的……至于投资以后的各种矫正、各种说服,各种联手攻坚,各种资源的协调,仿佛一点都不重要似的。

  要命的是,这种观念不但存在于外人眼里,同样也存在于默默百投的投融部门里;

  要知道,默默百投的投融部门乃是核心部门,素来都是科长直管,张主任出差后则是由何永义代管,因此即便他觉得自家部门内部还有着这样的偏见,对于他和他直辖的执行部门很不公平,但自认为在资历和背景都差了人家一大截的覃鑫,还是只能捏着鼻子默默受了下来。

  可如今听到杨默,这位默默百投真正意义上的科长当面肯定了自己的功劳,并给出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这如何不让他感动的想哭?

  要知道,如今的杨默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处级干部可以形容,而在很多时候,你的工作想要得到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肯定,又谈何容易?

  看到这位当了近十年受气包的中年男人那副感动的快要流泪的架势,杨默微微一笑,却是转过头来看向同样全程表现的如同三好学生的李骏:“老李,跟老覃一样,你这一年以来的表现,我也一直默默在关注着……不得不说,你们喜相逢罐头厂在很多方面做的非常好。”

  “是没有你们不断创新,研究出来那么多的新式罐头,要是没有你们坚韧不拔地不断开辟各种销售通路以及想出来的各种宣传和销售手段,就算是在各乡各村设立的业务合作点再多,那也不过就是一批子空有其表的面子工程而已。”

  李骏闻言,心中狂喜,脸上却满是谦逊和羞赧:“杨总过誉了,我就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我们喜相逢罐头厂没什么大本事,也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群策群力地多动动脑筋了。”

  杨默笑了笑:“我这人的性子,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才对,只要你的态度没有问题,又有足够的能力,那我自然是不能容忍这么好的人才被丢在垃圾堆里发愁发烂。”

  “事实上,我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但在我看来,不管是老覃还是老李,都是被沙子掩埋起来的珍珠,只要抹掉掩盖在身上的那层沙子,打磨以后放在合适的位置,那定然能够光芒万丈。”

  “所以……”

  杨默微微顿了顿,眼睛在覃鑫和李骏身上扫了扫,看见两人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紧张而期待的表情,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所以,老覃、老李,你们两个想不想组成搭档,一起挑挑担子,等下个月的战略重组协议签订后,与新的团队一起,动身前往墨西哥,跟张主任一样,拓展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

  墨西哥!?

  覃鑫和李骏一下子傻眼了。

  这是……

  什么情况!?

第543章 双开

  在后世大部分人的观念里,美日之间是标准的“父贤孝子笑”关系,岛国对于阿美莉卡那边是言听计从,阿美莉卡除了隔个几年十几年在自家儿子的身上狠狠回一波血之外,对于岛国也是极为重视和照顾。

  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有些偏颇的。

  最起码,在70年代~千禧年初中期这段时间里,阿美莉卡那边是极为忌惮岛国的经济实力的……可以这么说,要不是华夏的异军突起,让阿美莉卡转移了战略重心,某位贤父绝对能把那位孝子啃的连骨头都不剩。

  这段时间里,阿美莉卡对岛国忌惮到了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岛国对北美市场也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策略,美、加两国在国际的经济地位和竞争优势相对减弱,这让阿美莉卡感到巨大的威胁之余,也意识到了进一步加彼此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于是乎,1980年里根在竞选阿美莉卡总统时就提出一个包括阿美莉卡、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诸国在内的“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而加拿大也紧随其后,在1983年提出了关于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请注意,加拿大提出的是仅有美加两国的自由贸易区设想。

  虽然由于加拿大的这个设想的自由贸易区范围跟阿美莉卡当初所提出来的,有着不小的出入,很有些阉割版的意思,因此直到1988年6月2日才正式签署相关协议。

  然而加拿大的物资虽然丰饶,但人口基数和工人效率摆在那,很快阿美莉卡就发现,仅靠加拿大根本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商品,至于对岛国的一系列产品进行平替,那就更加不现实了。

  于是乎,随着海湾战争告一段落,阿美莉卡重新启动了关于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涵盖范围的谈判,并最终于1992年8月12日,成功签署了关于美、加、墨三国之间全面贸易的协议(NAFTA)。

  没办法,墨西哥虽然经济不发达,工业制造能力也稀松平常,但胜在人口众多啊,足有1.2亿人之多呢,而且墨西哥虽然在国际上的形象不是很好,但公正的来说,墨西哥人手脚还是比较勤快的……阿美莉卡太需要这么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源源不断地给他提供各种廉价的平替商品,从而摆脱对于岛国的依赖了。

  事实上,随着NAFTA正式生效,美、加、墨三国之间,形成了一加拿大负责出资源,墨西哥负责出人力来制造,阿美莉卡负责出部分技术,然后躺在沙滩椅上舒服地享受着各种廉价的平替产品的格局……从很大程度上来说,NAFTA协议的生效,彻底让阿美莉卡成为了北美的黄老爷,不但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对着岛国的一系列商品说“不”,也开始了一步步把中南美洲变成了自己真正后花园的进程。

  这个协议甚至上了华夏中学教材,其意义和影响力之巨大,不言而喻……事实上,NAFTA完全可以被看做是阿美莉卡靠着自己强大实力和影响力打造的一套“介乎于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的一套经济流通体系”,不管是对于东盟还是对于华夏,乃至于那个始终没能落地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OK,回归正题。

  虽然如今距离NAFTA协议的签署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启动了谈判程序的阿美莉卡却已经把主要的框架条款都已经列了出来,而且凭借着阿美莉卡本身的实力以及海湾战争挟胜而归的威势,哪怕再没脑子的人,也不会认为份协议签署不了,也不会认为阿美莉卡列出来的这些协议框架最终会有多大的变动。

  所以,在那些列出来密密麻麻的条款里面,有几条很容易地就引起了某些有心人的注意:

  1、自协议签署之日起,在未来的10~15年内,逐步取消三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

  2、为确保优惠只给予北美地区生产的商品,NAFTA制定了原产地规则,用以确保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商品,才能享受零关税待遇。

  3、对于农产品、纺织品、汽车、能源及基本石化产品等敏感商品,NAFTA设有包括商品溯源在内的一系专门规定,将会逐步取消这些商品的关税。

  这三条协议看上去非常正常,然而但凡是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立马就能嗅出其中的猫腻。

  ………………

  “杨总,您的意思是……如果《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能够顺利签署的话,我们必须抓住协议生效前几年的那个重要风口?”

  覃鑫仔细品味了一下杨默透露出来的那些信息,然后有些不太确定地开口问到。

  杨默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我果然没有看走眼……老覃,在默默百投这一年多来,你算是炼出来了。”

  覃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中大定,旋即大脑开始告诉运转起来,琢磨起初期应该在墨西哥那边借壳埋子起来。

  站位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覃鑫好歹也做了一年多默默百投的副科长,自然看得出来杨默刚才着重强调的那三条在谈的框架协议里,之所以反复用上“逐渐”和“符合条件”这两个词,说白了就是阿美莉卡要预留出足够的窗口期,给本国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转移和扎根的时间。

  你要搞清楚,虽然本质上是阿美莉卡需要大批量游墨西哥制造的平价商品去替代岛国的进口商品,但实际上,作为这些商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阿美莉卡和加拿大天然拥有市场的主动权,毕竟他们才是掏钱购买的那一方。

  可有着警示案例在前,阿美莉卡可能再像二战后扶持岛国那样扶持墨西哥么?

  显然不可能。

  所以,实际上要让NAFTA协议生效,必然要有一个前提……这些向美、加两国出口的制造品,其背后的主要生产企业,或者是相关产业的核心环节,必须要有美加两国的资本参股,甚至是控股。

  想清楚这一点并不需要多强的洞见性,这两年阿美莉卡不断把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南朝鲜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是这么干的……既然南朝鲜那边要想承接那些产业就必须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么身为自家的后花园,墨西哥也肯定需要这样照办。

  这种霸道的潜在条件虽然有些过份,但同样却也意味着一些普通人看不懂的巨大机会。

  你要知道,如果美加两国的资本纷纷涌入墨西哥的制造业,这固然会让墨西哥丧失很大的产业主动权,但这种介于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的经济流通体系,却也意味着在资本注入的同时,会带去大量的技术……虽然由于阿美莉卡正在逐渐把一些中高端制造业转移到南朝鲜,墨西哥这边能得到的大部分技术含金量无疑会低一些,但对于基础尚还薄弱,在这方面无比渴求的华夏来说,这些技术已经是宝贝疙瘩了。

  嗯……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虽然华夏自从九十年代起,制造业的水平便开始有了长足发展,并在千禧年之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强国,短短三十年间就有如此大的提升,仿佛这些技术的进步是一件水到渠成,且轻而易举的事情似的。

  但实际上,只有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才知道华夏这么一步步走来,中间的历程何等的艰辛。

  大部分以为的技术获取和升级:华夏跟岛国或者阿美莉卡合资建厂,投资规模上去了,项目也有价值,于是对方无偿转移一部分技术给你。

  实际上的技术获取和升级:数以亿计的普通工人投身于“三来一补”的外贸项目中,靠着廉价的劳动力和无数的血汗让国外企业赚的盆满钵满,然后等他们在华夏以低到发指的成本生产出一千万件衣服后,这才在主管单位的反复交涉下,施舍似地向你转移一个铜制拉链的生产技术,或者告诉你在安装机器时,那颗螺丝需要拧几圈。

  可以说,那些年的华夏,为了能获得一项实际价值100元的技术,甚至不吝于付出200元甚至是1000元的代价……要实现全工业门类的技术升级,难度绝对是地狱级的。

  现在知道,一个可能获取大量制造业技术,哪怕是绝大部分都是中低端制造业技术的机会,对于此时的华夏而言,有多珍贵了吧?

  嗯……

  到了现在,想必各位老师已经看出来了,杨默之所以忽然打算让覃鑫和李骏在墨西哥那边重开地图,主要就是冲着那些未来几年内就会逐渐转移过来的技术去的。

  而事实上,这既是某家中型资产公司的业务范围,也是沈兴跟杨默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没办法,沈兴所在的系统特殊,跟石油系统一样,他们都有开展境外业务的要求和硬性指标,像这种单位,责任和权益是相辅相成的,即便是要剥离业务,也万万没有光把肉分了光留下硬骨头的道理。

  而沈兴之所以提出这个倡议,并且把目光锁定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其实说起来还是受到了杨默的启发。

  杨默让张文顺新开地图,以吉尔吉斯斯坦为跳板,想要硬生生插入到毛熊国主导的欧亚联盟经济圈里去,这件事在一些小圈子里其实已经传开了……虽然这个计划依旧还在筹备阶段,但这事既然是杨默主动提出的,不管后面顺不顺利,但最起码证明这个逻辑是能跑通的。

  既然可以以吉尔吉斯斯坦为跳板嵌入到毛熊国的经济圈里去,那眼瞅着阿美莉卡已经重新启动了关于扩大NAFTA涵盖范围的谈判,那么是不是能以墨西哥为跳板,小小地嵌入到北美自由贸易区那边去呢?

  只不过这种计划周期极长,持续投入成本极高,中途失败的风险也极大,即便是杜兴非常有诚意地送出了几份大礼,但他依然没有任何信心能让杨默接受这个看起来像是一大块肥肉,实际上是一个极为沉重的包袱……但他也没办法,如果不能把权益和责任一并接过去的话,那么他和杨默的合作,也只能提前画上句号。

  不过令他惊异的是,杨默在听到他打算拿出来重组的哪家资产公司,以及这个拾取绑定型的计划之后,只是稍稍考虑了五分钟,最终竟然却是点头答应了,这实在是让他不得不高看这位比自己外甥女仅仅大了两三岁的年轻人一线……虽然年轻,但身为正处级干部,杨默的格局,却一点不比自己的领导他们来的小。

  只不过这却又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了。

  作为重生者,而且还是曾经涉足过外贸的重生者,杨默自然知道,自打进入九十年后期开始,随着国人逐渐摸出来了贸易跳板模式,像自己一样在各地借壳设立中转业务和摆渡点的华夏企业可谓是遍地都是。

  甚至到了后世中美两国在贸易商掰腕子的时候,华夏有相当一部分产品都是以零部件的形式出口到墨西哥,然后再由墨西哥的本地企业组装成商品直接卖到阿美莉卡;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发生在阿美莉卡身上,同样也发生在欧洲、岛国、南朝鲜、东盟、甚至是天竺身上。

  正是因为如此,后世阿美莉卡的某位高官,才会无可奈何地哀叹:根本无法摆脱MADE IN CHNIA,也根本无法摆脱华夏的供应链。

  所以,就杨默的角度来看,既然这种跳板模式已经被证实走得通,左右不过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多少风险的自己又何必故作姿态去拿捏人家?

  这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早一天能全面铺开这种跳板模式,华夏便有可能早一天能进入全产业升级的阶段,他杨某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还是拿捏的清楚的。

  ………………

  “所以……杨总,你的想法是,想要通过提前布局的形式,把墨西哥那边打造成为华夏的商品中转站?”

  李骏脸上露出惊容,他没想到,杨默竟然打算双开。

  要知道,张文顺在喀什和吉尔吉斯斯坦那边的动作都还没正式开始呢。

  杨默点了点头:“老李,之所以想让你一并过去,一方面是做罐头业务起家的,欧美那边对于各类罐头的需求量大的惊人,以你的经验,即便是换了壳,也更容易把业务开展起来。”

  “另一方面嘛,则是墨西哥那边不比国内,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多的很,应对起来也麻烦的多;”

  “资本和股权方面的事情,老覃可以挑起大梁;一些不方便摆在台面上的事情,有你们未来的搭去负责;但是商业经营以及一些不黑不白的事情,却是需要你担起来了……在这方面,你的经验无疑要更丰富一些。”

  杨默这话说的很透彻,在八九十年代做生意,尤其是民企和乡镇企业做生意,可远不是后世人以为的那么温文尔雅,如果做不到能文能武,你早晚要被坑的连骨头都不剩。

  即便是在国内做生意都是这个样子,就更别提做外贸业务了……前文提过,李骏对毛熊国的市场非常了解,这显然不是单单一句“之前有朋友在毛熊国那边做生意”能够解释的。

  而过去一年里,喜相逢罐头厂能够顺地在那么多乡镇地区开设业务衔接点,并且独立开拓出那么多小型区域渠道出来,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还是那句话,不要以为齐鲁人素来以朴质闻名,就以为这边的业务好开展了,齐鲁这会以民风彪悍而出名的地方着实不少,而但凡能被成为“民风彪悍”的地方,就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首节上一节519/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