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309节

  “我们大华公司与DZ市是共同进退的深度合作伙伴,因此自然希望DZ市能顺利升为地级市,毕竟地方和央企是孪生子,只有你们进步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嘛……我们在大华工业园不计成本地投了那么多成本和精力,自然不愿意在建了个框架后就此裹足不前。”

  杨默这话看似是在给叶涛吃定心丸,实际上却很有些敲警钟的意思。

  我们大华公司的实力你们也看到了,我超出了当初的承诺,在你们这引来的投资远不止六个亿,不但打造了一个商业示范区开始盘活你们德州的经济,甚至还在几个月之内就给你们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这放眼整个齐鲁,像我们这么讲究的企业也没几家吧?

  但合作要讲究个对等,不能总让我单方面付出对吧?

  如果你们德州无法升为地级市,无法帮我们大华公司协调更多的社会资源、提供更多的助力,那么对不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不得到时候我们大华公司就得搬家了……相信有了商业示范区作为成功案例后,省内那些符合要求的城市只会夹道欢迎我们去他们那里。

  被杨默这话一敲,仿佛听不懂其中含义的叶涛脸上笑容虽然依旧,但背上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如果单论投资体量的话,大华公司对于DZ市而言虽然重要,但却也没有寻常人以为的那么重要。

  德州如今虽然只是个县级市,但每年GDP过个百亿是没问题的,而且像他们这种老工业区,结症另有所在,外来投资这种事,其实有固然欢喜,但没有却也无伤大雅。

  但大华公司依托商业示范区构筑的那个看不见的整合分销平台,对于他们来说可就太重要了。

  没错!

  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最大的难题不是生产,不是资金,而是如何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然后拿到新的订单,从此走上正向循环的道路。

  虽然说大华公司搞的那个商业示范区,目前撬动的主要是以食品、饮料、服装、中草药等行业的流通,而不是德州最滞销的各类工业品;

  但既然对方在商品交易区设置了机械、电器原配件等区域,那就说明对方已经做了逐步撬动工业品流通的计划。

  到了现在,没人会认为杨默设置的那些区域是在做表面工作,既然他设了这些区域,那就肯定有把握把这块的业务盘活!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DZ市与大华公司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某种微妙的掉转。

  一开始是德州主管单位以一种老大哥的姿态,看在大华公司允诺的那六个亿投资的份上,给予对方政策和工业用地上的支持……严格来说,这些东西是大华公司以一种低人一头的态度要来的。

  但到了现在,却是德州主管单位需要以一种矮了半截的姿态,求着大华公司帮着他们解决包括工业品在内的一系列滞销品走出德州地区,并且帮着他们进一步盘活市里面的经济活性,甚至帮着他们以市场为鞭,逐步完成由下而上、倒逼式的产业升级。

  而一旦大华公司搬家,这一切都将告吹不说,一个城市原本平滑甚至是上扬的经济曲线忽然急转直下,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而且叶涛并不怎么怀疑杨默是在忽悠自己。

  钻探公司本就是以任性闻名。

  事实上,当初大华公司没有选择青岛或者泉城,直接落户到德州豪掷数亿,在外人看来本就是一次任性之极的选择;如果对方再任性一次,在做出极其亮眼的成绩后弃德州而去另选其它城市,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DZ市的主管领导们也一直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大华公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杨默这个人;大华公司的核心资产并不是账面上的那十几个亿资金,而是杨默那独树一帜的想法、令人惊叹的商业眼光,以及堪称恐怖的社会资本号召力。

  正是因此,当初杨默跟东营那边的领导出现了矛盾时,你齐鲁石油管理局就算再牛逼,关我屁事!我稀罕的是杨默这个能帮我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你们的那摊子五颜六色的东西。

  所以,当杨默隐晦地说出这番警告的时候,对于叶涛这种真正明白DZ市经济结症在哪里的人来说,威胁性比东营那边正式发函还要来的强烈。

  大华公司搬走就搬走,一城重资产的德州不稀罕你那么些钱,反正钻探公司就在德州的地盘上,到时候动用关系想办法把杨默请过来当狗头军师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杨默自己想要放弃德州,那可就彻底没辙了……这货可是直接造就钻探公司任性名声的狠活,他自己要是不乐意,你找再多关系也没用。

  ………………

  脑海里闪电般地浮过各种想法,叶涛微微深吸一口气,目光转移到茶几上的那份文件上。

  “DZ市1989年3大类31项考核指标结果?”

  看着这份本不应该出现在外人手里的材料,叶涛心里一阵翻滚,瞳孔微微缩了起来。

  杨默,

  你今天过来,到底想要干什么!?

第361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在不同时期,各地区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方案和具体指标是不同的。

  虽然说侧重点和细节不尽相同,但总体来,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的考核内容基本上全部集中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评价】这三大类上。

  很显然,一直想要借助区位优势实现工业化升级和经济腾飞的齐鲁,对于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此时的考核细则,要比中西部地区的兄弟省份更加繁杂一些,足足达到了31项之多。

  虽然说精细化考核对于提升齐鲁各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件好事,但对于德州这种生态逐渐固化的老工业区而言,如此繁杂的考核细则,却着实算不得友好。

  ………………

  但杨默却仿佛一个好不知晓其中困难的门外汉似的,一脸忧心地指着文件上的数据:

  “经济发展部分,德州地区在去年GDP排名第13,相较于前年又掉了一名……排名这样继续掉下去,会影响外来投资者的信心,给我们大华公司的招商引资增加工作难度啊!”

  “不过去年的财政收入倒还不错,排到了第9,高达23.67亿元,这充分证明了老工业区的底子还是有的……但是都是系统里面的人,大家都清楚各地让企业提前缴纳来年第一季度的税收乃是惯例,因此这数据要挤一挤水份的……不过不重要,大华公司现在对于德州并没有资金扶持的诉求,因此这一条没什么影响。”

  “再接下来,德州地区的GDP排名虽然是13,但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却排到了第15名,与得分最高的青岛相差了22.45分……这对于我们大华公司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的确是个巨大挑战啊!外来投资者对于营商环境的敏感程度,叶常务应该很明白才对……虽然大华工业园争取到了各种便利政策的绿色通道,治安环境也有保障,但总归不可能让所有的项目全部落地到大华工业园里面来……我们也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负荷啊!”

  “去年农民总收入这一块,就有些不尽人意了,仅是擦边完成了前年定下来的10%增长速度……虽然我知道德州地区的农村基本都是以主粮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只有棉花和西瓜,而粮价每年都会由统计局和农委商定后进行适当的调整,10%的增长速度其实已经可以了,毕竟我知道指标定的太高的话,不利于第二年的考核……但农村市场是大华公司未来规划中很重要的基层承销市场,百姓手里面的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大华公司未来的一揽子计划能否能够顺利开展。”

  “还有工业增加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这一块,工业增加值还好,可乡镇企业增加值这一块去年的数据却是达到了-5.6%……虽然说主要是因为国家在整顿民营经济和公皮私骨,但缺乏足够的基层骨骼,也同样不利于大华公司未来计划的开展和激发外来投资者的投资欲望。”

  “而社会评价部分,德州去年的综合排名是第9,但地区内各家参评单位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只相差3.1分……这个数据,有点一言难尽啊!”

  “除此之外,社会发展这一部分,德州去年的综合排名是第11,属于中等水平,但地区内6家参评单位均为满分,差距为0……这、这、这……唉!营商环境是个很复合的东西,这些数据拿出去,怎么能打消外来投资者的顾虑嘛!”

  “此外……”

  ……………………

  看着杨默足足花了十五分钟,一脸沉痛就31个考核指标里的14项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叶涛眼皮子跳了跳。

  我说你够了啊,德州是啥情况,你在去年落户之前难道没调查?

  我咋就没发现你小子这么能绕呢?

  有什么要求直接了当地说出来嘛,当着我这个常务的面把德州的各种情况说的一无是处,当我不要面子的啊!

  不过都是人精,叶涛自然看得出来这货之所以愣头青似的霹雳吧啦说了一大堆,并不是在向自己显摆自己能看得懂这些数据……事实上,但凡是系统里面副科以上的干部,都能看出这份考评表中的猫猫道道。

  这家伙之所以怨妇似地抱怨了一大堆,句句不离“大华公司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其实说白了就是想要占据主动权,然后等着自己开口。

  说实话,也就是眼前这个油皮子似的年轻人名字叫做杨默,而且对方言语中暗示的“大华公司下一步的工作”对于他们DZ市很重要,要是换成别人,叶涛早就让他滚蛋了。

  想到这里,叶涛沉吟了一下:“杨总,营商环境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样吧……大华工业园区东侧的工业用地一直没有被开发,大约有个三百亩左右的样子。”

  “等到周一班子会的时候,我向组织呈交议题,看能不能讨论一下,把这块工业用地批给你们做二期建设。”

  说到这,叶涛深深看了杨默一眼:“鉴于大华公司在过去的时间里对德州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产生的积极影响,我计划向班子小组提出,这块工业用地除了会在征地、水电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且开设便利政策绿色通道之外……还会就大华公司是否应该获得工业发展基金这个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讨论,并且给予免二减三的税收优惠,用于帮扶大华公司安顿日益增多的外来投资伙伴。”

  叶涛这话说的很明白。

  你小子不是一直拿营商环境的问题说事么?

  我承认想要改变整个DZ市的营商环境是个艰巨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别说我了,就算五人小组一起用力,也不见得能在短期内克服种种客观难题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好,我主动帮你把大华工业园区扩建,用来安顿那些外来投资者,给他们建厂行不行?

  那边可是你的地盘,治安有保障不说,还有着专门设立的政务绿色通道,在你们大华工业园里面建厂,总归能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营商环境的问题了吧?

  杨默闻言,诧异地看了叶涛一眼……这位常务也是位狠人呐!

  国家在招商引资这块有两条高压线:

  一是不能以各种方式白送土地,即减免土地出让金;

  二是对于要在当地投资的企业,不能减、免或返税。

  然而在实际施政中,尤其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在这两条上都有突破,土地出让金有的全免,有的减半,税收一般是免二减三,即免除二年,减半收取税收三年。

  当然,此时的齐鲁严格来说,不算欠发达地区,因此不管是国家还是省里,在这一块对于各市县的主管单位卡的也比较严。

  因此除非是狠人或者情况特殊,而是会另辟蹊径,灵活变通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像叶涛刚才的暗示的土地出让金一样,既然政策规定不许减免,那就采取先收后返的方式……即按照规定走招拍挂程序,将出让的地块拍卖给投资企业后,企业依规支付主管单位相应的土地出让金,无论这个钱是企业真的自己掏,还是政府私下借钱给企业让他交,但这个钱必须要在账上体现出来;随后,政府再通过财政办法,以支持工业发展基金的名义,将这笔钱返还给企业,所以实际上,相当于企业免费获得了这块土地。

  税收也是同样的道理,先收再返。甚至有时地方为了争取企业在当地落户,不仅仅减免了土地出让金和税收,甚至还会补贴几千万的固定资产投资款也就是大华公司不缺钱,而且是个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名下唯一的大型实业项目是那个平台性质的商业示范区,并不属于工业范畴,否则的话,叶涛指不定还会提及这方面的内容。

  TMD,谁说齐鲁这边的领导都是因循守旧的!?

  这胆子,这步子,这魄力,不跑去特区当个急先锋,简直是在浪费!

  察觉到了叶涛开门直叙的态度,杨默笑了起来:“叶常务,我刚才说过了,大华工业园是不可能容的下那么多项目的。”

  “这不是面积不面积的问题,而是这些项目里,有的是需要投建食品加工厂,有的是需要投建药品厂,有的则是需要投建配件加工厂甚至以后还有半导体元件生产厂和高新生物企业……不同行业的厂子对于地理条件需求不一样,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也不一样。”

  “别的不提,就算是为了那三条商业街的流量考虑,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项目都规划进大华工业园里。”

  这是个很客观的问题,但凡对生产制造业稍微有所了解的同学都明白杨默并没有在撒谎。

  但叶涛的注意力却被另一个词吸引住了。

  以后还有半导体元件生产厂和高新生物企业?

  这是……

  果然,这货之前之所以选择了德州作为落户点,就是看中了德州的工业基础,然后存着通过市场倒逼升级产业,最终不断扩大盈利和社会影响力的打算!

  一瞬间,他就想清楚了杨默为什么会把德州去年的考评结果拿出来,并且不断强调着营商环境。

  只有优化德州地区的营商环境,杨默才能靠着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源源不断地将外地的投资者和人才诓骗到这边来;

  大华公司的那个商业示范区只有源源不断地吸纳投资、放出项目,他们才能形成足够的综合体量,然后形成一个宛如超大型国企般的经济内循环和小生态体系;

  而到了那一步,只有源源不断地创造出足够效益,才能保证那些构筑循环体系的主体们不至于分崩离析,并且几何般地增加杨默的商业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

  这其中,各种高附加值的高新产品,则是这一揽子计划的成败关键……只走高新产品,才能保证了足够的利润。

  捕捉到双方的所求其实不谋而合之后,叶涛微微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那杨总的想法是……?”

  杨默笑眯眯地看着他:“歪嘴的和尚好念经……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国家的转移支付比例一直宅逐年加大,大华公司不需要德州踩着高压线变着法给我们免去土地转让金和税收,但却可以在其它方面给予我们的一定的支持,然后携手共同优化德州的营商环境,为德州未来的县升地创造契机。”

  所谓的“国家转移支付比例在增加”,说白了就是国家对于德州这种老工业区的财政输血比例在逐年增加的意思,这几乎是当下所有老工业区的现状,谈不上丢人,但却很无奈。

  叶涛眉头皱了皱:“杨总,念经的嘴巴要是太歪,很容易挨骂的。”

  杨默定定地看着他:“如今DZ市的治安环境虽然谈不上多差,却也不算很好,说白了就是群众自觉性的底子还是有的,不过警力显然是有些跟不上……我觉得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扩增个500名辅警和交警,应该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吧?这也算为德州以后升为地级市做提前准备嘛!”

  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扩增辅警和交警?

  叶涛这才明白对方为什么第一时间会拜访自己,而不是直接去找正副班长。

  目前DZ市的公安系统和交警并没有副市长挂职,因此这两个系统的份量并没有那么重不说,像这种增加辅助岗位的事情,重点全看他这个常务能不能分配出足够的财政预算……在很多“小事”上,找他这个常务,其实更加直接有效。

  不过很显然,杨默的这个建议,只不过是道测试自己态度的开胃小菜罢了,区区500名辅助岗位,不足以让他绕那么大的弯子。

  当下点了点头:“只要不是正式编制,增加500个临时岗位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不过我想知道,这500个岗位,杨总有何安排?”

  杨默笑了笑:“我也不瞒叶常务,东营那边给我的压力也不小,所以我打算成立一家劳务派遣公司,通过第三方派遣的方式,从那边的待岗职工里分流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人过来成为德州这边的辅警,然后优化一下本地的社会治安……毕竟有些事情,你们本地的系统不太好直接处理,但这些从东营石油系统一线转过来的辅警,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叶涛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微妙尺寸,当下只是有些好奇:“像这种临时岗位的薪资待遇可比正式工差的太远了……东营那边的职工会愿意?”

  杨默则是很有些不在意地说道:“地方和央企虽然互不统属,但毕竟都是系统里的,只要德州能顺利地县升地,那么即便是临时岗位的辅警,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拿到正式编制,这对于本就是合同工的他们而言,又有什么不愿意的?”

  “再说了,薪资待遇这一块虽然暂时是个问题,但也不是无法可解,也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麻烦。人嘛,除了物资追求之外也是有精神追求的……同为央企一员,默默百炸和默默百炒的那些普通店员拿到的工资其实也不算高,但他们为什么那么有干劲?”

  想起视察时,在默默百炒门店里看到的那些宛如打了鸡血似的普通店员,叶涛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好,这个议题我会放在会上讨论的。”

  见到试探得到了正面反馈,杨默的心里微微舒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德州这边但凡是主管单位在外面拿到了单子,采用的都是内部指定消化的方式……虽然我知道这是为了帮扶本地企业,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肉烂在锅里的行为,会让外部投资者觉得无肉可吃之余,那些被分配到了订单的企业,往往也并不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

  “所以,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可不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让外部企业也参与到这些订单的竞争中来?”

  话一出口,叶涛的脸色就变了:“杨总,这不现实!你这个提议,阻力太大了!”

  前文说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市场都是B+G为主要构成,哪怕改革开放以后变成了B+G+C,由于城镇化率并不高,C端市场也只不过是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小版块而已,商品主要的消化渠道,还是国企和各地主管单位。

  商品如此,各种商业订单也同样如此……要知道,这些年来,不管是外贸订单也好,其它兄弟省份的生产订单也好,最大的业务员就是当地主管单位的商务局和各部门的干部。

首节上一节309/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