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就从柜子里拿出10斤红糖,递给大牛。
马寡妇也知道,时间不早,便告辞道:“益民,时间不早,我们就打扰你休息,我们先回去。”
说完就带着大牛离开,顺便把红糖带上。
周益民好好欣赏一番这两颗夜明珠,越看越喜欢,不过为了安全,还是把夜明珠给收进空间里面,不然被别人发现,去举报就不好,虽然自己不怕,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28.第228章 配送鸡蛋
228.
周益民打开商店,发现今天的秒杀有一百斤鸡蛋、一百袋奶粉、一百斤牛肉和一百斤花生油,果断买下来。
村里需要鸡蛋,一百斤鸡蛋,起码有六七百个鸡蛋,正好连同上水村的要求也一并满足。
现在自己没有事情要干,就准备把鸡蛋给送回去。
快回到周家庄的时候,周益民才把鸡蛋拿出来,放在自行车后面。
回到村里后,径直来到小鸡孵化房里,果然看见老支书在忙活。小麦收割完毕,老支书几乎是天天往蔬菜地和孵化房这里逛。
周益民说道:“老支书,我把鸡蛋送过来了。”
“好好好!益民你办事我放心,钱的话,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把村里的蔬菜卖出去再给钱。”老支书有点不好意思道。
没办法!村里剩下的钱不多,之前几乎都用来买驴了。
周益民不在意道:“没事,那就等蔬菜采摘,我采购的时候从里面扣就好。”
这些鸡蛋就用了一块钱而已,就算村里不给,自己也不会损失很多,但是以后再有这种事情,就要先给钱,再给货,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自己也不是什么冤大头。
老支书见周益民答应,也是放松了不少:“好,到时候就从蔬菜钱里面扣吧!”
周益民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老支书,我还要去上水村送点东西,我就先过去。”
“等一下,益民。”老支书出声叫道。
周益民有点奇怪,便问道:“老支书,还有别的事情吗?”
老支书有点不好意思:“益民,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两包好一点的烟,我们村准备去交公粮,要是有两包好烟,开路的话,能容易点。”
往年要是有好一点的烟,也不至于被“退货”两次,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嗨!我还以为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要我帮忙,不就是两包烟吗?拿去。”周益民不在意道。
随即从口袋里拿出两包中华递了过去。
不管掏什么,他都习惯性伸手进兜里。
老支书看见中华,一时间他也有点舍不得给,连忙说道:“谢谢益民你,没有这两包烟,事情肯定不会那么顺利。还是老样子,钱从蔬菜里面扣。”
“没事,我就先去上水村。”周益民告辞道。
两包烟而已,也没什么扣不扣的。不能做滥好人,但也不能斤斤计较。
说实话,这里面的尺度,周益民自己有时候都不好把握。
王村长这两天一直都在村口徘徊,想看一下周益民什么时候过来。
突然一个身影闯入他的眼里,骑着自行车,那没错,肯定是周益民,连忙上前打招呼道:“益民同志,你来了。”
周益民看见是王村长,没想到这么巧,便开玩笑道:“王村长,您不是在等我吧?”
“没错,益民我就是在等你。”王村长直接道。
突然看见自行车后座上面有东西,连忙询问道:“益民同志,是不是鸡蛋?”
周益民点头道:“王村长的眼睛还是这么尖,这里有两百颗鸡蛋,三十斤左右,就算你十五块钱。”
要知道,现在鸡蛋又涨价了,一斤鸡蛋要三毛,这都是基于有票的前提,要是没有票,就算翻上一倍也是正常,他只是上涨了两毛一斤而已。
再说了,这鸡蛋还是用来孵小鸡的鸡蛋,稍微贵点情理之中。
王村长:“好,就按照你说的来。”
接着,他从口袋里拿出十五块钱。
周益民看到这一幕,就知道王村长是早有准备,要不然也不会随身带这么多钱,要知道十五块钱,是那些学徒工将近一个月的工资。
随即,他补充道:“粮食的话,今晚我会运输到附近,然后你安排人过来搬回去。”
“好的,我一会就去安排人手。”王村长高兴道。
到了晚上,周益民悄咪咪来到距离上水村附近的小树林旁,往地上排放了七千斤的玉米、红薯和土豆,便骑着自行车往上水村赶去。
看到村里时,发现王村长已经带领一群人在等候,一个个跟鬼似的。
王村长连忙迎上:“益民,粮食不是已经运过来?”
“没错!你们跟我来。”周益民说道。
说完,转身就往回走,不到十分钟,就来到小树林旁边。
小树林里面还传来猫头鹰恐怖的叫声。
周益民说道:“七千斤红薯等,已经放在这里,剩下就交给你们运输回去,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就先离开。”
“好的,麻烦益民你了。”王村长感谢道。
村民打开那些麻袋,里面有玉米,有红薯,也有土豆。看到这些粮食,上水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
这年头,没有什么比粮食更赏心悦目的了。
随即王村长开始指挥村民,把运回村里去,为了运输,还把村里的牛车和驴车都拉过来,不然单靠人力,都不知道要运多久。
由于有牛车和驴车的帮忙,拉了几趟就把这七千斤的粮食都运回上水村去。
就在王村长他们还在运输粮食的时候,周益民没有回周家庄,而是回城里去。他回到四合院,先把粮食已经放在家里,现在只要叫大牛过来搬回马寡妇的家里就行。
周益民便来到马寡妇的家来,敲了敲门。
门一下子就打开,马寡妇看见是周益民,连忙招呼进来:“益民,进来坐一下,喝杯水。”
“马婶,不用这么客气,你们过来搬玉米吧!”周益民说道。
马寡妇:“好,我现在就叫大牛过去。”
然后,她朝着家里说道:“大牛,还在那里吃什么?赶紧过来帮忙。”
大牛听见后,连忙从桌子里站起来,手里的水杯也放下来。
他们来到周益民的家里,大牛二话不说就把地上一包包的玉米搬回自己二姐家来。
一包大概就是五十斤左右,三百斤就是六包。
就算是饿着肚子,搬运的是粮食,体内也好像喷发出源源不断的力气,一次性扛着两包往马寡妇的家里走去。
就这样,不到十分钟就把三百斤的粮食都搬走。
感谢08a兄弟的打赏,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229.第229章 有人晕倒了
229.
天还没亮,老支书就带领着周家庄的人,开始往牛车和驴车装已经晒好的小麦,今天要去交公粮。
所谓交公粮,就是你种了国家的地,等到了秋季有了收成,你需要无偿将一部分粮食上交给国家。
比如,你种了十亩地,不管你的收成如何,需要将每亩地粮食的百分之二十上交给国家。
交公粮对于后世很多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一件事。
但对于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来说,交公粮在农村是头等大事,是存在于脑海深处难以磨灭的印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活,终于把大部分的小麦都装好车,剩下装不了车,只能由人来挑着。
老支书看见所有人都准备好,便大声说道:“出发!”
大家有序地出发,这种事情每年都要经历,时间长也就习惯。
村里已经统一做好了路上需要的干粮,由于人数比较多,全部都做成窝窝头,满满一大麻包袋。
“老支书,一麻包袋的窝窝头够了吗?”大队长不解的问道。
要知道,往年最起码要准备两三麻包袋才勉强够吃。
首先从这里走到粮站,就需要一两个钟,他们村距离粮站比较远。
其次,到了粮站后,估计都排起长长的队伍,排队轮到自己村,都不知道要排多久。
更别说,还有可能不及格,要找个地方再晒一下。
当然,他们周家庄今年应该会好点。
毕竟公社那边有人,陈华上次因为脱粒机得到了嘉奖,据说在公社那边就任重要岗位。
正所谓有人好办事!
而且,老支书摇了摇手里的两包中华:“今天有这两包中华,再加上有陈华帮忙打招呼,我们村肯定能畅通无阻。”
往年是手里没有好烟,中国是个人情世故的国家。
实际上,往年他就算是想买这种好烟,没有票,也买不到,除非去黑市买。但是大家都知道,黑市的风险有点高。
大队长看见老支书手里的中华后,微微瞪大眼睛,感觉烟瘾上来了,随即讨好道:“老支书,这个中华,是不是可以给我抽一根?”
他也没有抽过这么好的烟,到时候说出去有面子。
老支书没好气地道:“连我自己都不舍得抽,这都是要给粮站的领导的,你就别想了。”
大队长讪讪一笑,也就没有继续讨要。
周家庄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到了村外,靠近上水村的时候,就看见上水村的村民也开始出发。
双方碰面,打了个招呼,聊了几句。
就这样,大家结伴而行,毕竟人越多就越安全,也不怕遇到那些不长眼的人来过来抢粮。
在通往粮站的路上,马车、牛车、人拉架子车、熙熙攘攘,人声喧哗,热闹非凡。
除了上水村和周家庄之外,大多数村准备的粮食肯定是不够,没有办法,现在能吃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能看见这么多人,基本上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基本上一个胖子都没有看见,毕竟连吃都吃不饱,怎么会胖呢?
至于后世所谓的三高,在这年代更是不存在的。
大家本来都不相识,不过随着话题的打开,大家都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起来。
就在这时候,前面突然有人大声说道:“有人昏倒了。”
现在的人还是很热心,都纷纷上前准备帮忙。
不像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就算是有老人昏倒也不敢去扶,就怕被讹上,轻则破财当初,重则家破人亡啊!
老支书就在附近,带人急忙上前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