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的剧组里,就数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角儿争得厉害。
江弦记得王扶林看中的薛宝钗是朱碧云。
朱碧云这会算是特别出名的一朵小花,和王志文是同班同学。
她是王扶林特别满意的薛宝钗演员。
最后由王扶林亲自提名,未经过任何挑选,就定为了薛宝钗的饰演演员。
结果准备到半途,朱碧云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
这也是个恋爱脑,放弃了国内全部事业,跟着考去美国的博士男友一块儿出国去了,也就此息影。
在放弃拍摄《红楼》的几个演员里头,朱碧云算是下场比较好的。
比较惨的是王熙凤的演员乐韵。
乐韵也是演到半路放弃了。
她才17岁,认识了一个大她10岁的香港男演员叫罗烈,罗烈许诺她要是跟着他去香港,他就把她捧成大明星。
乐韵又年轻,又幼稚,就信了,一门心思跟着罗烈去香港,王扶林觉得很可惜,可惜挽留几次都没留住。
至于乐韵她妈,从小就把乐韵当做摇钱树,一听有这种好事,当然不反对。
就这么,乐韵去到了香港,慢慢的,才知道这个罗烈对她所有的承诺都是骗人的,她被小三了。
这个罗烈根本不是什么香港呼风唤雨的人物。
他已经过气了,根本就没有资源和人脉给乐韵安排工作。
而且他结过两次婚了,有妻子有家室。
原配的捉奸,使得乐韵很快发现自己被小三,然后被罗烈抛弃掉。
这个时候她妈也来了香港,对于乐韵的处境,不仅不怜悯,还骂她没用,别人来到香港,都能攀上大老板,穿金戴银,就你一事无成,让我跟着你受这样的憋屈。
为了赚钱,乐韵只好去拍风月片,结果还是火不起来,赚不到钱,就天天被她妈各种羞辱,“你怎么还不出去工作,就知道躲在家里,你怎么不去死呢?”
然后,唉。
车子很快开到自家景山东胡同的院子门口。
家里人从车上搬行李,江弦痛痛快快给司机们结了车费,行李还没搬完,他就一人给递上一支烟。
“您是刚从哪回来?”有个司机按捺不住好奇,跟他打听。
“美国。”
“哟,美利坚呐!”
司机吃了一惊,看一眼那红漆院门儿,再看一眼江弦,顿觉这一定是个大人物,说不定还是什么皇亲国戚。
瞅瞅这住的地方。
这能一般么?
一支烟抽完,司机们转身上车,一名司机刚要关上车门,忽然又停住,转身下车。
“同志,我再问你个事情。”
“你说。”
“我听人家说,美国的空气闻起来都甜,是这么回事儿吗?”年轻司机一脸认真的问道。
江弦没当回事,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结果瞧着他面色居然很正经,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感叹民风淳朴,还是感叹时代魔幻。
“怎么会呢?”
江弦哭笑不得道:“同志,环球同此凉热啊!”
“.原来是这样。”
司机眼中的美国被江弦祛魅,目光更社会主义了些,反身上车,在邻居们好奇的注视下,缓缓驶出胡同。
江弦在原地站了一阵儿,独自笑了一声,这才反身回到久违的自家院子里。
屋里夹杂着小小陛下的哭声还有大人哄她的声音,又吵又热闹。
青砖、黛瓦、红墙、自行车
江弦倒觉得他家的空气带着点甜了。
第388章 重办《今天》
景山东胡同的雪在暮色中泛着微光,朱漆门环叩响时惊起檐角麻雀。
朱父抢着要抱孙女,却被襁褓里突然爆发的啼哭唬得手足无措。
小小陛下皱巴巴的小脸涨得通红,倒把老同志逼得连退三步。
“爸,您得托着颈子。”朱琳忍着笑示范,“新生儿骨头软得像豆腐。”
雕花门廊下挤满看热闹的街坊,张婶攥着把瓜子直咂嘴。
“哟,老江家这回留一趟洋,回来还捎带个洋娃娃。”
“哎哎哎?”
话音未落就被李大爷拿烟杆敲了手背,“什么洋娃娃?正经中国种!人儿媳妇出国以前就大着肚子呢。”
“真有福气,还能去美国生孩子,哪像我那会儿,自个儿在家一个人就把我们家四个全生完了。”
“谁让人老江家有那么个儿子呢?”
街坊们羡慕的牙都快碎了。
“我刚才看人从车上大包小包往下拿,那成箱成件儿的东西,上面还写着洋人的英文,估摸着都得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美国货。”
“唉,真有福气。”
“害,我也看着了,看箱子上画的那模样,我估摸着是美国的电视机,唉,小江还是年轻,买东西不靠谱,电视这玩意儿啊,美国货不够硬,还得看日本货。”同胡同的张叔刷着存在感,一脸懂行模样。
“电视?啥电视啊?”
这时候一个邻居开口,“才不是电视呢,我都跟人江弦问过了,人说了,那叫电脑!”
“啥?电脑?啥叫电脑啊?”
“对啊,啥叫电脑啊?”
邻居们吵吵嚷嚷,刚才开口的那个张了张嘴,又没憋出话,只好摆摆手。
“跟你们说不通,这是人科技最前沿、最先进的玩意儿,比电视机先进一百倍、一千倍。”
“是么?”
“哟,那不得能买一百台、一千台电视了?”
“我不道啊。”
邻居们讨论着江弦家的那台家庭电脑,啧啧称奇。
张叔也在其中,脸上强撑着一抹淡定,心脏都快抽抽了:完喽,我家可没电脑!
闹腾了一阵儿,就各自散了去,张叔背着手回到家里,闺女正摆弄着牡丹牌收音机。
“爸,江弦家弄了台电脑?”闺女眼巴巴凑过来,“听说那玩意儿比电视还先进。”
“先进?”
张叔一脚蹬掉棉鞋,“就是个铁疙瘩,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街坊邻居就是这样,也不是人真的就坏,既怕邻居过得苦,又怕邻居开路虎,人之常情,但是江弦也无奈,他已经够低调了,怎奈实力不允许啊,那就委屈你们先当红眼兔子吧。
“姐夫,这就是计算机啊?”朱虹好奇的凑到亮着荧屏的电脑跟前,“听说国外的学生都在用这个完成课业。”
“也不至于。”江弦说。
这会儿还比较早,美国家家都有个人电脑的时代还未到来。
“朱虹,你姐夫从美国给你带了块儿表回来。”朱琳从行李箱夹层摸出个蓝丝绒盒子。
“浪琴的手表!”
朱虹惊讶一句。
浪琴这个品牌自从推出了专门为女装腕表而设的L961细小机芯,便在这个时代受到了女性的推崇和喜爱,加上其中高端的定位,在美国,浪琴已经是很多美国白领女性以及职业女性的第一选择。
江弦给朱虹选的这一块儿,是浪琴表为了纪念浪琴表150周年推出的阿加西“Agassiz”纤薄金表系列,腕表只有3毫米厚度,并备有防水功能。
手表黑色亮光皮革表带、金色表壳、白色表盘,轻奢感很足,看起来那是相当的高大上,朱虹高兴地嘴都合不拢。
“呀,这表也太好看了!”
“谢谢姐夫!”
朱虹攥着表盒,大呼小叫。
“快戴上试试。”朱琳提醒说。
朱虹刚要戴,戴了一半,又想起什么,满脸顾虑的摘下来。
“姐夫,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说罢,还慌忙的把盒子塞回姐姐手里。
“不能收,让爸看见了要骂我资产x级思想。”
“.”
江弦也是哭笑不得,送份礼还送不出去了?
“你就放心戴吧,你姐夫给你的,又不是别人。”
“姐夫,你真好。”
朱虹有些感动,满眼星星看向江弦,而后听到朱琳一声咳。
“还有一块儿,江珂,来,收着。”
江弦当然不能厚此薄彼,总不能自己亲妹妹还不管呢,先把手表给别人戴上了。
而且为了避免俩人心里闹意见,江弦干脆买了一样的款式,省的回头俩人“争风吃醋”,都说江弦偏心。
“谢谢哥、谢谢嫂子。”
江珂美滋滋的收下盒子,甜腻腻的叫江弦和朱琳一声。
“咱先说好,我可不白给你俩带礼物。”江弦提醒道:“这段时间,你们一个小姨,一个姑姑,可得帮你姐照顾好年年,像是洗尿介子这种活,都得积极主动承包。”
“没问题。”江珂马上痛快的答应下来,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
甚至还有些高兴。
还以为她哥要开一个多难的条件呢?
不就是去帮帮忙么?
她哥这条件有个什么难的?
再说了,小年年那么可爱,天天让她带着江珂都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