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10节

  希尔顿、华尔道夫这些个星级酒店在美国已经开了很多家了,几乎是遍地开花,哪个城市都有,像华盛顿这样的首府都市肯定是有建造的,直接入住就行。

  车子在华盛顿中心位置停下,一座参天的建筑映入眼帘,进入酒店门开始,一股典雅而不失格调的奢华之风扑面而来,资X主义的一发发糖衣炮弹,轰的江母朱母两位同志目眩神迷,俩人感觉自己就跟那刘邦冲进了阿房宫似得。

  “呀,这些老外就是会享受。”

  “是啊是啊。”

  见一大家子都满意,江弦也就满意,付了一笔堪称天文数字的房费,安顿家里人在这家酒店住下,然后给朱琳说。

  “晚上陈映真老师还喊了个朋友,我得过去,有什么事情你就找客房的私人管家,在这儿他们什么都负责给你处理。”

  “嗯。”

  朱琳点点头,又忍不住感叹,“江弦,你说我们在美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回国以后可怎么过?恐怕还会觉得不适应呢。”

  “有啥不适应的,自己的家,再不好,那也是家,总是比外面强的。”江弦安慰道。

  他完全理解朱琳的这种想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从现代回到这个年代,已经经历过这个过程,所以能适应。

  但对朱琳她们来讲,就困难许多了。

  回国以后也得把生活水平提升上去了。

  江弦暗暗给自己计划。

  陈映真的朋友叫叶芸芸,有点像是日本人,短短的头发,很清秀。

  “芸芸现在自己办了一本刊物,叫《台省和世界》,筹了二十几个股东。”

  “好了不起。”

  王安忆和茹志鹃同时惊叹一声。

  对于她们来说,能在美国办刊物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办刊物?”江弦眼前一亮,“能详细说说么,叶女士。”

  “其实也没什么讲的。”叶芸芸笑着道。

  她说自己事先就和股东们说明:“股东们应该有这种觉悟,就是说,三年里要亏本。”

  股东们也没意见,但是要她保证,第一年必须要发行一千本,如果发行不到一千本,股东们就要抽股。

  “现在办了半年,已经有一千份了,算是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叶芸芸笑了笑,“每期就只亏四千美金。”

  “哗哗哗。”

  大家一起为叶芸芸鼓掌。

  “在美国办这么一个内容严肃的刊物已经很困难了,每期只亏四千美元已经算了不起的成就了。”陈映真开口道。

  大家又谈了些别的话题,不过江弦对办刊物的事情很好奇,拉着叶芸芸问了很久。

  夜晚,江弦回到酒店,一进门,发现自己一大家子人都坐在宽敞明亮的客房里,懒洋洋的倚着沙发看着电视,沙发前的大理石茶几上则摆满各种点心。

  “看什么呢?”江弦问。

  “一个电视片。”

  朱琳回答说,“叫浩劫后,之前电视上一直在宣传。”

  这算是个反战类型的片子,不过拍的没有宣传的那么好,讲的是一个市发生核弹爆炸后的各种景况。

  反战主题在国外是一个很火的题材。

  尤其是在美国。

  反对核战争,几乎是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连小学都向小孩子们宣传,让小孩儿给里根写信:停止核试验。

  “这片子没意思。”朱琳吐槽说。

  江弦也点点头,“好的反战片,应该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而不是在电影里面耀武扬威.”

  “你怎么对反战片还这么了解?”朱琳奇怪道,“怎么,你要写这题材?”

  “又不是不能写。”

  江弦忽的想到一部电影,也是由同名小说改编,也是反战题材。

  《时代周刊》评:“这是划时代的巨作,令人震撼!”

  《纽约时报》评:“戏剧的魔法!”

  《观察家报》评:“一部伟大的国宝级作品!”

  《泰晤士报》评:“美得令人心碎!”

  这电视播出的第二天,里根就在电视上发言:我们更应该制造原X弹了,要以战反战!

  江弦忍不住便想和里根唱唱反调。

  他尝试着用这几个月积攒下来的自主合成机会,合成起之前想到的那本小说。

  在输入【一战】和【小马驹】两条灵感以后,一阵悦耳的声音从他脑海传出。

  还没来得及阅读,就听到朱琳的叫喊:

  “江弦,你闺女拉了!”

  “来了。”

  翌日,江弦跟着作家们去参观了国会大厦。

  两个星期以前,这儿被人炸坏了一个角,现在还在修理。

  而后又跟着陈映真去拜访了一趟时钟雯教授,这是一名中国古典文学教授,她住在水门公寓,大名鼎鼎的水门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时钟雯热爱收集中国当代作家的录像,江弦在她那里看到很多老一辈作家的录像谈话,登时为文学馆的事情激动起来。

  将事情讲明以后,时钟雯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支持的事情,当即愿意将这些录像拷贝一份给他。

  在这儿江弦还见到了一位女士,名叫张明明,她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张恨水。

  “你们要开文学馆,文学馆里怎么能没有张恨水呢?”张明明非常焦急的说道,“你等我一下,我回去把身边和爸爸有关的资料都给你一份。”

  众人都笑了起来。

  茹志鹃冲江弦道,她之前看过张明明的作品,叫《我的爸爸张恨水》。

  江弦忍不住感叹。

  有个好爸爸真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又忍不住想,以后江年年长大了,一定要她也写一本《我的爸爸叫江弦》。

  离开华盛顿,下一站是纽约。

  江弦一到纽约,就听说来自台省的作家鄂雨竹被她所崇拜的美丽国上了一课。

  在下地铁的时候,鄂雨竹和同行的两名作家被几个黑人拦住,抢了钱包,还挨了几拳。

  “现在,她尝到了‘民主’和‘自由’的苦头。”潘耀文调侃说。

  众人都哄笑起来。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第386章 一路顺风

  往后几天,美国的代表性城市都跑了一遍。

  纽约、芝加哥、达拉斯甚至还去了一趟拉斯维加斯,亲身感受了一下赌城氛围。

  一帮人花了几美金玩了会儿21点。

  “记不记得你的那个小说?”朱琳和江弦说道:“叫至尊无上的那个。”

  “我写的东西我当然记得。”江弦回答说。

  他当初为了从《故事会》赚点稿费,写了王晶的这部电影,将原本的一部港片改成了旧上海的风格。

  “要是能改编成电影拍出来就好了。”朱琳看着霓虹闪烁的赌场,“那个故事挺适合改成电影的,也适合在这儿拍。”

  “以后肯定会有机会的。”

  江弦也想着这件事情。

  《至尊无上》的故事在内地是肯定是拍摄不了的。

  但在国外的话,兴许老外会很感兴趣。

  江弦忍不住想起米高梅的那个赌王老板。

  要是《至尊无上》的剧本拿到他那儿,他会不会心动呢?

  和纽约相比,拉斯维加斯的治安好了很多,城市疯狂的背后则是隐形的安稳。

  纽约就纯纯哥谭,女性过了12点都不敢坐地铁的。

  在拉斯维加斯呆了几天,江弦又再次来到洛杉矶。

  上次来还是因为“创想奖”,如今“创想奖”的事情已经落幕许久,江弦和家人们再来这里,心情已经和上次截然不同。

  “听说洛杉矶是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王安忆说。

  茹志鹃点点头,“这里到处都是电,污染的程度当然不会轻。”

  一帮人先去环球影城玩了一趟,然后又去了大名鼎鼎的迪士尼乐园。

  每人13元的门票。

  环球影城的玩法和这儿相比,就有点太文质彬彬了。

  这里一切动、转、飞的电动椅,都惹得江弦他们一行人大嚷大笑。

  古代的战争、宫殿的神火、童话的世界、强盗的洞窟、女鬼的舞蹈这一切都给来自国内的他们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

  “江弦,你看这个怎么样?”

  朱琳看上了售卖的一条粉色连衣裙,带有明显的迪士尼卡通风格,看上去非常精致可爱。

  “给谁买的?”江弦明知故问道。

  “当然是咱闺女,我又穿不上,她现在虽然还穿不了,等她再稍微长大一点就可以穿了。”

  “挺好看的。”

  问了下价格,朱琳一听得好几十美元,立马打起了退堂鼓。

  可又是给闺女买衣服,加上江弦在旁边蛊惑,最后忍痛斥巨资给买了下来。

  晚上,陈映真告诉江弦,他在台省的朋友帮忙联系到了张爱玲,问江弦要不要去见见她。

  张爱玲到底是中国声名显赫的女作家。

  江弦立马心动,答应下来,晚上和王安忆、茹志鹃一起跟着陈映真见到了这位女作家。

首节上一节410/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