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弦脑袋里一下闪过好多案例。
像什么王鹤棣和许七安
“谈谈吧,江,你的意见我们很乐意倾听。”马克西姆非常客气的表示。
江弦只好思索起来。
作为小说原作者,他没办法直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但却是和电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电影的质量够高、口碑够好,这是江弦乐于看到的,所以他并不吝啬于帮电影想一个好演员。
江弦沉默一阵。
“马克西姆,关于作家R我有一个人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小说,角色构建简单,一个是女人,一个就是男主,也就是作家R。
这个作家R,年少有为,风流不羁,最关键的是,他要天生带有一种诱惑力,含情脉脉、荡人心魄,能一下把人吸引过来,紧紧抱着。
根据小说设定,他还得年纪稍微大一点。
因为女主是从小时候开始爱慕上他的。
这个男人又成熟又有味道,风流不羁的花花公子.
江弦想着想着,一位演员的身形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并迅速轮廓清晰。
“马克西姆。”
他开口道:“阿尔.帕西诺怎么样?”
阿尔.帕西诺,最经典的形象就是《教父》里的二代教父迈克尔.柯里昂。
江弦刚才想的时候,想到的是他在《闻香识女人》中的表现。
他饰演的那个退伍军官史法兰中校,不正是江弦所需要的那个形象?
“阿尔.帕西诺?”
马克西姆想了想,“他很不错,最近在好莱坞里炙手可热。”
“那就是你们制作方的事情了。”江弦说,“把剧本拿给阿尔.帕西诺,他会心动的。”
此话一出,马克西姆顿时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但江弦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马克西姆相信就算是最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江弦那两部小说在文学方面的优秀。
“我们会争取的。”
“马克西姆,两部电影都可以用他,阿尔.帕西诺。”江弦开口道。
不论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作家R,还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男主角思特里克兰德,他相信阿尔.帕西诺都能全美诠释出他们身上的那种独特气质。
入秋了,气温渐渐降了下来,朱母和饶月梅买来毛线,给小小陛下打了好几件不同颜色的小毛衣。
万圣节前一个星期,史密斯风尘仆仆的赶到江弦家中,还给他带去了一封信件。
“江,你绝对想不到是谁写的。”史密斯兴奋的说。
“咋咋呼呼的,谁啊?”
江弦拆开信件,扫了眼姓名那一行,看到斯蒂芬.金的字样。
“斯蒂芬.金?”
“没错,前段时间他读了你的《饥饿游戏》,又知道我认识你,非要我带一封信给你。”
“是么?”
江弦看了眼信的内容,斯蒂芬.金热情的和他问候,然后高度称赞了《饥饿游戏》这篇小说:
“在反面乌托邦的故事之中,《饥饿游戏》是佼佼者,故事节奏快速,始终充满悬疑。
作者也是个文字高手,笔下绝无废话,夹带著令人愉悦的冷峻幽默。
阅读《饥饿游戏》会让人上瘾,彷佛玩电玩,你明知那世界不是真实的,却忍不住一再投下铜板.”
“你的那篇《饥饿游戏》真是太棒了,怎么写出来的?拿给我们出版社吧,我们来给你出版。”史密斯非常感兴趣的说。
“这事儿你找我的经纪人来谈吧。”江弦回答。
经纪人就是干这个的。
肯定会为江弦争取最大利益。
江弦也相信,在这方面,马歇尔一定会比他更专业。
与此同时,《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也公布了征文比赛的最终结果。
让他意外的是。
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居然不是《饥饿游戏》?
第380章 平等包容是个笑话
最新一期的《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上公布了他们“创想奖”科幻征文比赛结果。
历经5个月的初审以及复审,杂志赛委会终于得出获奖结果。
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三等奖九篇。
江弦一眼便看到《饥饿游戏》位于两篇二等奖之中,奖金一万美元。
“只拿到了二等奖?”
“还有高手?”
他扫了一眼一等奖,是他没听说过的一篇小说。
《琥珀中的太平洋》。
作者江弦也没什么印象,名叫费利西特,小说的关键词为:仿生人/机器人/复仇。
江弦心想着莫非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带着些微的郁闷和不服气,读了一遍《琥珀中的太平洋》这篇小说。
小说也是未来主义小说,时间是数万年后,科技发展迅速,人们的居住地不再是城市,而是一枚一枚“琥珀”。
这个“琥珀”的设定有点意思,不过在江弦读来,小说并不算写的特别出彩,写法比较老套,也没写出什么深度,放在一堆科幻小说当中看的话,《琥珀中的太平洋》平平无奇没太大亮点。
“这也能拿第一?”江弦不大理解。
当然了,对此感到不理解的,绝不止是江弦一个人。
参与“国际写作计划”的好些个作家,对《饥饿游戏》这篇小说都有关注。
一来,这是江弦的小说,江弦是他们这一批“写作计划”当中最受大家关注的作家,因此一有新作品发表,就迅速在作家圈子里传开。
二来,《饥饿游戏》写的确实是好看。
虽然是科幻小说,欣赏群体大多为青少年和科幻迷,但其中的反乌托邦主题,以及文化隐喻,例如,小说明显带有的《荷马史诗》元素,都在文学性上为这篇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
“听说江弦拿到的这个奖项,奖金可是有足足一万美金!”南韩的作家C感叹说道。
一万美金,那得做多少斤的泡菜啊?!
“一等奖可是3万美元。”
东德的女作家达妮卡说,“我完全认为江弦这篇小说能够拿到一等奖!仅凭他的想象力这个奖就应该给他,那篇拿一等奖的作品我看过了,和《饥饿游戏》相比非常的平庸。”
“那是怎么拿的第一?”作家C奇怪起来。
“这就要问赛事委员会了。”达妮卡冷笑一声。
其他作家很快意会,纷纷感叹。
“看来美国也不是处处自由和平等。”
爱德文的办公室里,几名老师也谈论起了《饥饿游戏》获奖的事情。
毕竟获奖的可是他们“写作计划”的邀请作家,爱德文他们要对此事有所关注。
坐在一旁的叶维廉教授说,“江弦吗?那位中国作家?之前在聂华苓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他的那篇《漂流者》,写的真是漂亮,这篇《饥饿游戏》我前不久也刚读过。”
贝芙丽调侃道:“那你觉得这篇《饥饿游戏》怎么样?”
叶维廉教授想了想,认真的说道:
“江弦创造了一部令人著迷的小说。
这小说混合了科幻、生存冒险、看似不可能的爱情,以及社会批判,但是读起来并不会觉得混乱和唐突,每一段剧情都顺承的非常自然。
写的虽然是一场游戏,然而阅读起来又时刻都能感觉到都城的高压统治以及对各地区的剥削压迫,始终在表面之下沸腾,这种东西需要很深的功力才能写的出来,能够写出来的作者大多又已经是耄耋之年,没有了那样激情的想象力,而江弦是这二者兼具的作者。”
贝芙丽本想开个玩笑,没想到叶维廉教授态度这么正式,她也收起开玩笑的心思。
“这么优秀的一篇小说,居然只拿到二等奖,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一等奖得好到什么地步?”
听到她的话,叶维廉教授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给文学作品排个次序这种事情本就很难,文学作品从来就没有好或者不好,只有欣赏与不被欣赏,就像《饥饿游戏》,你能读出好的地方,可真就没有写的不好地方?但你欣赏这本小说,就会忽略了它的短处。
说到底,评奖看的都是综合因素,不光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这些综合因素包括方方面面,甚至会关系到作者本身。”
贝芙丽很快反应过来,“叶老师是说,赛委会因为江弦的中国人身份,所以对《饥饿游戏》这篇小说存在偏见?”
“存在这种可能。”
叶维廉说,“美国说自己是最自由、最平等、最包容的国家,可是不论是文学界,还是电影界,华人都很难得到重用,作品也很难出头,这是大家的共识。
更何况,江弦小说里那个强权压迫的凯匹特,含沙射影哪个国家?这都是读者能看出来的。
他这篇小说如果获得一等奖,那赛事的主办方很有可能就会惹来麻烦。”
“存在这种可能,不管怎么讲,《琥珀中的太平洋》得奖都太牵强了,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能服众。”
“得二等奖的另一篇小说,水平相差江弦那篇差了太多。”
众人七嘴八舌,见到自己的朋友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都非常心热。
加州。
诺兰将零零碎碎的钱交到隔壁家的孩子鲍勃手里,郁闷道:
“鲍勃,我就这些了。”
之前他和隔壁家的孩子打了五十美元的赌,赌《饥饿游戏》这篇小说一定能获得这次征文的第一。
但让诺兰郁闷的是。
他居然打赌打输了。
而且第一竟然是那个看得他中途睡着五次的《琥珀》?!
诺兰对这件事非常生气。
这事儿代入一下,就和某点神作评选一样。
读者们叽叽喳喳,讨论热切。
“第一神作应该是某天吧?”
“完美世界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