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光把这一个业务截胡了,往后身家都得几百亿啊。
李长河也不考虑那些动辄拍卖几个亿的巅峰品,毕竟拍卖里那点门道他大概也能猜到。
这种高价的字画很多时候不是真的值这些钱,而是因为字画有别的用途。
他的目标很简单,就算以后一副值个千八百万的,也足够了。
要是回头自己身家更高了,那直接搞个私人博物馆,玩点上档次的,那才叫一个地道的老京城人啊。
不过这些东西买回来总得有地方,指望楼上那个小两居室是没啥戏的。
而且天天往家拿恐怕还得应对父母的询问。
所以李长河顺势把那个四合院租了下来,院子典雅清净,还挨着友谊宾馆,安全性相对较高。
回头把什么字画啊,古玩啊,80版的猴票啊往那里面一丢,绝佳的库房啊。
更重要的是,还有老张头看门。
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头,年龄都那么大了,估计什么都看开了。
自己守着这么个院子,还是他自己的家,这不最好最合适的门房大爷嘛。
等过几年私人买卖再一开放,自己再跟老张头商量下把房子买过来。
不管以后留在手里还是被拆迁了,都不亏啊!
只是打算归打算,这些话李长河是没办法跟别人说的,包括朱啉。
他又不能说未来古董很值钱,字画很值钱。
还是那句话,现在改开的口号都没提出来,绝大多数人还是老观念,古董字画那些东西都是旧残余,不能沾。
回去的路上,看到路边有卖汽水的大妈,李长河又停下来买了冰糕和汽水,两个人提回了家。
大热天的吃点凉的降降暑。
回到家属院后,朱啉没再跟着李长河去他家,而是回了自己家。
昨天都在李长河家里待到晚上了,今天肯定得早点回家,多少也要给母亲一点面子。
至于李长河,回到了家里之后,李立山和沈玉秀都已经回来了。
“又跟琳琳出去了?”
看李长河进来,沈玉秀笑呵呵的说道。
“嗯,出去溜达了一圈。”
李长河没说自己出去租了个房子,这种事没啥可汇报的。
反倒是沈玉秀,看了看李长河,犹豫了一下说道:“长河,要不你再买一辆自行车吧。”
“买自行车?”
“为什么?”
李长河有些诧异,老妈怎么无缘无故的又要让他买自行车?
“妈是看着琳琳那辆车毕竟是个女士车,你们俩老骑那个也不好看不是”
沈玉秀委婉的说道。
李长河笑了笑:“您这是听见什么风言风语了吧。”
嗯,这年头,天天骑女方的自行车,就跟未来一男的天天开女朋友的汽车一样,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也行,买就买吧,反正有钱,就是没有自行车票,你跟我爸手里还有吗?”
“后勤上这个季度有一张配额,我有资格申领,到时候我去申领过来,你拿去买!”
这年头,大学院校的物资配额比起工厂什么的要更容易一些,也更简单一些。
因为大学教授什么的,工资都不低,自行车很多早就买到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师资力量还少,很多人还没回来呢。
“行,等有票了,就去买”
李长河一口应了下来,买个自行车而已,以后上学了也确实需要骑。
其实李长河更想买个摩托车,可惜现在摩托车还是军用品,民众不许买。
至于私家车,更甭提了,甭说老百姓,一般的企业单位都不许买,只能到了级别等国家配给。
在这一点上,李长河无比怀念后世出门就开车的日子。
他的三叉星辉啊!
(本章完)
第44章 考北大!
次日上午,李长河在家里先复习了功课,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好复习的,数学那点知识他已经滚瓜烂熟了,伟人选集也背的差不多了。
就是语文,一些古文重复着看,毕竟他也不知道高考考什么古文。
而朱啉则是坐在桌子的另一边,认真的帮李长河代笔。
她在帮李长河写回信。
挑着那些来信里面言辞诚恳的,需要鼓励的那些读者给回信。
旁边还有一沓邮票,都是李长河去买的,成版成版的买。
可惜现在不是80年,大名鼎鼎的猴票还没发行。
其实过些年,集邮市场也会慢慢兴起,也是个很好的投资方向。
最重要的是,它时间短,见效快,不像四合院那样,需要三四十年才能到价格巅峰。
李长河都不需要等邮票翻几万十几万倍,哪怕翻个十倍八倍的让他快速变现就足够了。
可惜,他对邮票了解不多,除了猴票之外,他记得还有祖国山河一片红。
毕竟这都是写作素材啊。
不过那张票更为稀少,十年前发行的,发行了半天就停止发行了。
这年头想找都没地找。
两个人忙到了中午,李长河已经又写完了一篇稿子。
“长河,我一直都没问过,你想考哪个学校啊?”
看李长河似乎忙完了,朱啉也停下了笔,冲李长河问道。
“考哪个学校?”
“不出意外的话,北大吧!”
李长河笑着说道。
重生到这个年代,从李长河决定参加高考的时候,其实心里就定下了,考北大!
倒不是他对北大有什么执念,而是对于李长河来说,他需要北大这块招牌来帮助他执行以后的计划。
更何况如果论同学资源,这年头清北绝对是独一份的,既然选,当然就要选最合适的。
“北大吗?”
朱啉若有所思,李长河则是看了看外面。
“走吧,咱们中午出去吃吧,顺便把稿子和回信投了。”
“正好外面天气阴沉,今天没那么热,下午咱们买点铺盖,把四合院里收拾一下。”
难得遇到这么一个不算热的天,李长河当然要好好珍惜。
“行”
朱啉认真的将刚写完的信折叠好,然后放进了信封里面,拿胶水封了起来。
“你今天中午想吃什么,我这边还有3斤肉票。”
朱啉冲着李长河问道。
这年头去国营饭店吃饭,点了菜之后,除了交钱,还得交粮票和肉票。
饭店会把需要的票据数量计算出来,然后食客交上。
朱啉知道李长河出去吃肯定是吃肉的,附近普通的国营饭店都得用票。
京城少数不用票的就是那些高端大店,比如说老莫,全聚德,萃华楼等等,进去一顿饭,十块钱起步。
李长河这时候脑海中却是忽然间闪过了一道亮光。
“你这边还有3斤肉票是吧,我这边还有2斤,等会咱们看看,等等我。”
李长河从屋里出去,很快找到了家里的票夹。
这年代家家户户都必备票夹,里面放着每个月发放的各种票据。
然后,李长河从里面找到了几张调料票,以及他的肉票。
其实这两年,京城的物资供应量已经提升了很多了,不像五六十年代那么紧缺。
就拿肉票来说,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每个人每个月供应肉票在3-5两。
但是从今年4月开始,京城的猪肉供应量,每个人每个月上涨到了2斤。
这就是朱啉手里有3斤肉票的原因,她出去支援那几个月没在这边吃,但是照常发票,一下手里留存量就大了。
不过这也就是京城,国内其他地区,供应量还是没这么夸张的。
“走,今天我带你吃个新鲜的。”
李长河拿好票据,带着朱啉走了出去。
骑着自行车,先去百货商店,买了凉席凉被这些不说,还买了菜刀案板。
随后李长河带着朱啉大包小包的来到了张老头的四合院,打开门走了进去。
“你先收拾一下卫生,我出去找点采购,一会回来。”
李长河冲着朱啉说完,噔噔噔的又跑了出去。
听到动静的张士奇走了出来,看见的只有李长河骑着自行车远去的背影。
“丫头,这小子干嘛去了?”
张士奇靠在门口,冲着朱啉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啊,光说要做个好吃的,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张大爷,估计等会得用一下您家厨房了。”
朱啉想着李长河这做饭肯定得用人家的厨房,便想着提前打声招呼。
“没事,随便用!”
张士奇把房子租给李长河,就是看他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