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货商店里面,也开始挂上了不同颜色的服装,比如说眼前的白衬衫,直筒裤。
这两件的面料都是涤纶的,当然,如今叫的确良。
出现在百货商店之中的这种的确良成品服装是不需要布票的,但是价格也十分的高昂,堪称这个年代的奢侈品。
朱啉倒是没想那么多,而是拿了衣服,然后在李长河的身前比了起来。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试衣间,基本上就是拿着衣服在身前比一下,看宽窄差不多就行。
不行的一般拿回家再改动一下,毕竟这年头的女性基本上人人都有一手裁剪的手艺。
“看着还行,你觉得怎么样?”
朱啉比划了一下,然后冲着李长河问道。
“我觉得其实可以不用买!”
李长河对穿的没讲究,感觉随大流就行。
他这回来也没怎么置办衣服,这夏天基本上就是海魂衫,或者一件薄薄的绿军装。
在家里会穿个小背心。
至于下面,就是永恒的黄胶鞋绿军裤。
听道李长河耍贫的话,朱啉白了他一眼。
“你说了不算!”
自打两个人挑明了关系,朱啉对李长河的姿态已经越来越随意了。
其实在这个年代也很正常,因为这个年代,悔婚什么的虽然也有,但是很罕见。
也就是现在是77年,但凡再过一年,到78年乃至79年,随着国家一步步放开,人们的思潮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这三年,可以说在思想解放上面,是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跨步。
但是在77年,恋人之间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基本上定了就是一辈子。
像朱啉跟李长河这种,两个人相互喜欢,双方家长又认识知道,这基本上就意味着两个人的结婚已成定局,更改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这也是如今朱啉态度的转变,她已经开始打算改造李长河的穿着了。
“你过几天不是准备去黑河省嘛,那边天可比这边凉,我听说那边九月十月的就下雪了。”
“再说了,去看你姐姐,总要穿的精神一些,那样才能给你姐信心,证明咱们这边真的过的好了。”
朱啉一边比划着,一边跟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自己倒是真没考虑过这一点,倒是经过朱啉这么一提醒,他觉得自己确实得尽快。
不出意外,那边确实要入冬了,毕竟黑河省可是东三省里面最靠北的。
早点把书拿过去,那边进了冬季,正好有时间看书学习。
“还行,就这个尺码,同志,给我来一件白色的,再来一件蓝色的,这条裤子也要了!”
朱啉这一刻豪气的很,一口气要了三件。
看的售货员都惊呆了。
现在的的确良不像前些年那么稀缺了,百货商店里面的成品是不要布票的,但是价格也很高。
一件衬衫,11块8毛钱,而一条裤子,更是要22块钱!
朱啉一口气要这三件,就花了45块六毛钱。
“对了,那边那双765鞋,也给我来两双。”
朱啉又看到了旁边的一双鞋,立刻也要了过来。
765鞋是皮鞋的一种,不过不是牛皮鞋,而是猪皮鞋,外观有点像后世的休闲皮鞋,两侧大翻边,算是这年头皮鞋最low的那一种。
但是价格便宜,只要7块6毛5分钱,而且不要票,所以叫765鞋。
当然,柜台上也有精致的牛皮鞋,但是这年头买的人很少。
究其原因,还是前些年导致的,穿西装,穿皮鞋那都是资产阶级的享受!
即便现在人们稍稍放开了思想,但是对于西装和牛皮鞋暂时还敬而远之。
“这些都是给你买上去东北穿的,这种鞋结实,比你的黄胶鞋好穿多了,那边估计路不好,穿这个舒服!”
朱啉帮李长河选好了尺码,然后也是一口气买了两双,换着穿。
看的售货员眼都直了,这年头大部分人都是买一双小心翼翼的穿,生怕穿坏了。
听这姑娘的口气,这是买来日常穿啊!
真有钱啊!
朱啉倒没在乎售货员的眼光,再说她确实有钱。
从文工团到卫生所再到学校,这些年她一直有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她花的也不多啊。
每每发了工资又不用给家里交钱,从文工团回来之后吃住也是在家里,钱基本上都留手里了。
这些年下来,她也有八百多块的存款,花这百八十的,确实不算什么。
跟刚才一样的流程,不同的是这次换李长河看着东西,朱啉拿着单子去交钱去了。
等交完钱朱啉回来,跟李长河一起提着衣服和鞋子,才开始向外走去。
“走吧,咱们回去,你进屋里换上试试看看合不合适,不合适抓紧改!”
很快,两个人骑车回到了李长河家里,李长河进了自己屋子里试了下这几件衣服。
里里外外换了一套的李长河走出来的一瞬间,看到了朱啉眼中泛起的光彩。
他刚才其实自己也照镜子了,比起之前的松散样,这样板正的装扮,确实更衬托他的颜值。
就是衣服料子确实一般,穿在身上谈不上什么舒服。
“太热了,我先去脱下来!”
这衣服透气性很一般,只穿了一会,李长河就热的受不了了,赶紧跑到屋子里换了下来。
客厅里面,朱啉则是想着李长河刚才的装扮。
好看!
(本章完)
第26章 大姐的处境!
哐哧!
哐哧!
呜.
火车的轮轨声不断的响起,好像催眠的闹钟,让人昏昏欲睡。
不过不同于上次坐火车回京城的硬座,这一次李长河去往黑河坐的可是极为难得的软卧。
在这个年代,做软卧是需要一定级别的,凭李长河的级别肯定是不够的,但是这次他运气足够好。
火车票这东西,个人有个人的门道。
有些单位的干部出差是可以坐软卧的,单位全程报销。
但是对方不坐,他会去坐硬座,中间找人换票,把软卧卖出去。
然后换这里面的差价,为自己赚点钱补贴家用。
这种业务,一些内部的人都会帮忙当中介,或给销出去,或给买进去。
朱啉就是帮李长河找的这种车票,给人补了差价,然后换到了这舒服的软卧。
没办法,从京城到黑河的省会哈市要二十多个小时,李长河这一次又带着手表又拿着书的,确实不方便。
当然,最主要的是,李长河身上带的钱有点多。
考虑到这次去看大闺女,李立山跟沈玉秀一口气拿出了一百张大团结,让李长河偷偷给李晓君带去。
平常邮政寄钱他们两口子不多寄,这次李长河上门了,就让多带了钱。
票没怎么拿,因为那个年代农村是直接分粮,不需要粮票的,他们需要粮票的时候可以带粮食去粮站兑换。
布票什么的也没办法,不是全国通用,都是各地独自印发的。
所以两个人就让李长河多带了钱。
也是因为身上贵重的东西太多,朱啉才找关系帮他搞了这种软卧,也是运气好,正好遇到有出软卧的干部,补了差价。
至于补差价那点钱,李长河倒是不在乎。
出发前,他给各大杂志投的那些稿子很多又把稿费单寄回来了,加起来让李长河入账三百多块。
不差钱!
这年头的软卧一般是四人铺,两边上下铺,能坐的就是13级以上的干部,再加上华侨或者外国人。
京哈线是比较繁华的火车线路,出差的人很多,毕竟这年头的东北依然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工业重地。
李长河的包厢里面,一共三个人,空着一个床位,李长河这个运气好,是个下铺,空着的就是他的上铺。
火车刚开动的时候,几个人也闲聊了几句,但是慢慢的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这年头刚从某个时代出来,人都谨慎,尤其是当干部的,小心无大错。
火车上也没什么娱乐,李长河来的时候买了很多报纸,没事看上面的各种消息。
他也没去餐车吃饭,总共二十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忍忍就到了。
反正到了有人接!
他去之前给之前在北大门口认识的海文拍了个电报,对方很热情的回复他要去哈市接他。
嗯,不是虎林县当地,而是去哈市,这中间可是隔着几百公里呢。
说实话李长河是很感慨的,这年头很多人是淳朴的,热心肠的。
李长河坐的这班车,从京城是下午发车,中间行驶二十个小时,只在沿途的各省省会经停,其他小站一律不停。
第二天中午,李长河饥肠辘辘的顺着人群走出了出站口。
然后隔着老远,便看到一个人举着个高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李长河三个字。
李长河走近一看,对方同样是个一米八多的大汉,一脸络腮胡,身上充满了彪悍的气息。
“兄弟,你们是不是虎林来的?”
“我就是李长河!”
李长河走近之后,冲着对方说道。
“海文!”
“海文!”
听到对方的话,那个大汉回头冲着一边喊了起来,不远处一个坐在地上靠着柱子打瞌睡的青年,听到之后一下摘了脸上的草帽,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