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潞xi是哪个专业的?”
“戏剧电影学系。”
“唔,是学姐啊,哪期的?”
“08,50期的。”
“08,50期?那不是秀贤哥的班级?你跟他是同学?”
曹潞点了点头,道:“对,还有姜河那、朴信惠、高雅拉都是我同学。”
有这么多有名气的同学,结果现在混的这么惨。
足以可见天朝人在半岛多不受待见。
而且,最关键的是圈子也小,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今天你帮了我,明天就要还你这个人情。
曹潞又赚不到什么大钱,也就能勉强在首尔生存下去。
这么一来,也就没人愿意浪费这个人情了。
“话说,你为什么不拍戏啊?中央大学毕业的应该……”
话还没说完,金启轩便反应过来了。
还是国籍身份问题。
“既然如此,学姐我给你两个方向。”
“如果你真想搞餐饮的话,可以模仿Nobu的运营模式。”
Nobu,一家起源于漂亮国的日料餐厅。
在漂亮国,Nobu被誉为是餐厅中的“奢侈品”。
有多夸张呢?
想订位置,必须提前好几个月预约才行,甚至预约都有可能约不上。
当然,这仅限于普通人。
而之所以这么火爆,他的营销手段实际要比餐品味道更占大头。
至于营销手段嘛……
很简单,就是常见的名人效应。
股东是罗伯特迪尼罗,常客有比尔盖茨,还不乏各种好莱坞明星,体育明星,音乐家等等……
因此,金启轩便想著让曹潞在半岛也搞这种名人餐厅。
以自己的名气+她厨艺,想必用不上两年就能回本。
听完金启轩的提议后,曹潞双眼顿时放起了光。
不过很快,又黯淡了下去。
这个方法,她听起来很简单,很有搞头,但也很费钱。
如果她开个普通的中餐馆,也就5~6个亿成本左右。
但如果照金启轩这么一规划,成本估计要翻上好几倍。
金启轩注意到她面色有些变化,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的方向,你可以在TikTok、油管、华夏DY等短视频软件上,化身网友的电子追星工具人,他们想看谁,你就找谁拍视频。”
听到这个提议,曹璐眼睛又是一亮,道:
“这样会有人看吗?”
“有没有人看,取决于跟你一起拍这条视频的搭档的名气,就比如这位。”
金启轩瞥了眼正啃排骨啃的满嘴流油的李知恩。
“确实,如果是知恩的话,应该会有很多人看吧。”
曹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只要你拍的视频不是烂到家了,不说千万点赞吧,百万、几十万应该有。”
“另外,你还可以找些跟你一样……咳,的好友,甚至是已经回归素人的前爱豆。”
“这样,也帮这些人提升些关注度,可以说互惠互利。”
“开个帐号也不需要多少成本,而且你现在也没什么工作,完全可以保持高频更新。”
听著金启轩的讲述,曹潞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是啊,她为什么一定要执著于在半岛开餐厅呢?
她完全可以利用自己艺人的优势,在因特网上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当然,如果你还想开餐厅的话,我也可以给你投资,但有条件。”
“真的?”
曹潞有些难以置信的抬起头。
“嗯,真的。”
金启轩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就像我刚才说的,我有两个条件。”
“第一,我不参与管理,但是,我会找专业的财务团队,来监管餐厅的财务。”
金启轩倒不怕曹潞卷钱跑路,就怕她被人骗。
毕竟,他这个学姐,看起来就一副很好骗的样子。
“第二,我会跟曹潞xi签订对赌协议,如果三年不能回本,我会全面接管餐厅,同时,曹潞xi需要赔偿我投资的成本+银行最高利率的利息。”
“如果盈利,我会根据比例进行分红。”
正常来说,这个要求,可以说是相当过分了。
但实际上,在半岛的对赌协议里,很正常。
经纪公司开出的薪资和分成很高,但艺人要承诺未来几年内,给公司赚多少多少。
赚到了,大家双赢,赚不到,艺人要给公司赔钱。
也正因如此,半岛不少艺人在跟公司闹解约时,都会背上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上百亿的债务。
不过,金启轩不可能让曹潞背上几十上百亿的债务,他只是想激励一下对方罢了。
毕竟,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当然,你不用著急回答我,好好想想,不管你选择哪个方向,我都能帮你一把。”
“谢谢你!”
曹潞有些感动的点了点头。
她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来自他人的关心了。
“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她。”
说著,金启轩抽出一张手纸给李知恩擦了擦嘴角。
“干嘛,我还没吃完呢。”
李知恩边躲,边不满的嘟囔道。
“差不多就行了,要不然婚纱该穿不进去了。”
“……”
闻言,李知恩小脸一垮,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改腰围!
“那你也少吃点,小心衣服穿不进去。”
“啊?我才吃一口啊!”
“不管!”
说著,李知恩就伸手去捂金启轩的嘴巴。
“……”
看著眼前打闹嬉笑的二人,曹潞脸上也不由泛起了一抹笑意。
金启轩躲了半天,朝著曹潞讪笑道:
“让你见笑了。”
“不会,我感觉你们这样挺好的。”
她是真的感觉这样挺好的。
同时,也有些羡慕。
片刻后,李知恩看向曹潞道:
“对了,曹潞欧尼,我们蜜月想去华夏旅游,有什么推荐的地方吗?”
“要去华夏?!”
听到这话,曹潞突然异常激动。
“对。”
“那你们有什么计划吗?”
“呃,没什么计划,他说从东向西一路自驾游。”
李知恩指了指金启轩,说道。
“那你对某个地区有什么了解吗?”
“有一些,我前些天再网上看的说是内蒙人上班骑马,下班住蒙古包。四川人人手一只熊猫。广东人吃福建人。陕北人民都住窑洞唱信天游。云南人都吃蘑菇,吃完就能看见小人跳舞。”
“……”
听著李知恩的“了解”,曹潞嘴角微微一抽。
“怎么了?”
见曹潞面色不对,李知恩问道:“是我说的不对吗?”
“呃,倒也不全是假的,但只是极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
“哦,我还听说东北的冬天,铁栏杆是甜的。”
“这个确实是真的,医院wifi信号也挺好,我有个朋友试过。”
“啊?”
看著李知恩呆憨的模样,曹潞忍不住逗了逗她。
“哈哈,我逗你的,不过铁栏杆是不是甜的我不知道,但舌头肯定会被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