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哥,一家人没什么烦恼压力,其乐融融。
这让前世住在孤儿院,后来出去当群演,还睡过桥洞的黄泽感觉还是挺幸福的,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世界。
路过一家店,瞥到那家离家不远,有花生饼卖的店铺,黄泽下了车。
这是老妹最喜欢吃的东西。
虽然不懂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
但谁让自己挺喜欢现在的家庭氛围的,而且今天刚剪辑完了影片,心情正不错呢。
就给老妹点甜头尝尝吧。
拿出五毛钱和粮票买了它五斤,提着它回了家。
爬上灯光条件不好的楼道,来到四楼,推门进去。
老妹黄兰正在沙发上看动画片。
扫一眼,居然还是黄泽看过的。
1981年,国内从霓虹引进了第一部动画片,它叫《铁臂阿童木》。
今年,也引进了一部挺有意思的动画,是讲一个小光头的故事,就是妹妹看的这部,片头唱着男孩害怕歌,“割鸡割鸡割鸡……”的《聪明的一休》。
“阿哥回来了?”
老妹黄兰一边问着,一边扭头朝着门口的方向看了一眼。
注意到黄泽手上提着的花生饼,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哇,给我买好吃的了?”
“花生饼!”
黄兰直接从沙发上蹦了起来,一双桃花眼大张着,脑袋后的马尾一甩一甩,踩着拖鞋,啪嗒啪嗒小跑过来,从黄泽手里拿过了袋子,然后冲着厨房一喊,“老妈,阿哥回来了。”
“晓得了。”
正在做饭的老妈陈萍从厨房走了出来,瞪了老妹黄兰一眼,“吃吃吃,小心吃成个小胖子,长大了嫁不出去。”
“才不怕呢,要是嫁不出去就跟在老妈身边,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
黄兰笑着抱着花生饼坐回了沙发上。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老妈陈萍没受过罪,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就像不到四十似的,腰板挺直,眼睛颇为清澈,就是现在这双眼睛里充满了探知欲,“你们六点就该下班了,八点才回来,不会是谈女朋友了吧?”
“跟妈妈说说,是哪家的小姑娘呀?”
“妈,我是工作的有点晚了。”黄泽有点无语,不要动不动就往那方面想啊。
再说了,就算是真的,你也不可以问出来。
“哎呦,跟妈还不能讲真话?”
“真的是在工作。”黄泽解释道,“我那不是参与进新电影的后期了嘛,今天正好剪完,就顺便看了一遍。”
“哎呀,晓得了晓得了。”老妈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呀,都二十三了,终身大事也该早做打算了,妈给你介绍你不干,说要自由恋爱,行,自由恋爱,那你就不能跟你爸学学?他二十三的时候,我肚子里都怀上你大……”
说到这里,老妈眼里涌上了一抹悲伤。
一边往厨房走,一边道,“总而言之,尽快找个小姑娘,好让妈妈抱孙子。”
“是这个理,但儿子你也要注意!”一道中年男人的声音响起。
从厨房里又侧着身子走出了个四十五岁朝上,中等身高的消瘦中年老帅哥,腰间还系着围裙。
正是老爸黄石。
他苦口婆心道“一个多月前上面发布消息,要严打违法犯罪!”
“你可得小心点,不能瞎搞!注意一点,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我晓得的。”黄泽心里暖洋洋地,点了点头。
“好,你这孩子,我还是放心的。”老爸吩咐一句,就又回去做饭去了。
厨房不大,已经容不下第三个人,之前几次帮忙,全都被赶了出来,黄泽也就没去帮忙,挨着老妹坐在了沙发上,看着那台去年买的18寸东芝彩色电视机上的一休哥在那绕着脑袋画圈圈,他的思绪却已飘到了九霄云外。
片子剪辑完了,弄好《明天会更好》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第一个项目就算是完美完成了。
下一份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
而且厂子也不可能立马就让自己当导演。
那黄泽就只好把心思放在了另外一件事上搞钱!
当然,搞钱也得讲究方式方法。
首先是不能去倒卖东西什么的。
自己弄不到批文什么的,小打小闹,不值当啊。
爷爷他老人家当初离开老家之江嘉膳到山里投军,风餐露宿的,这么多年来也是受了不少苦了,就不让他操心了。
爸妈也就自己这一个儿子,万一要是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自己又不是很缺钱。
重生一场,没必要去冒这种风险。
赚钱的机会有的是,欲速则不达。
想来想去。
黄泽还是觉得,在这个年代,做个快乐的文抄公,赚稿费是最保险的?
既赚钱,说出去也有地位。
当然,写小说什么的,那是需要文笔的,自己确实没多少经验,可以尝试,但绝对不能算是第一选择。
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前世干过很多次的写剧本!
厂子要是收的话,自己能拿几百块钱稿费,足够顶自己现在半年的工资了。
还能参与进新的项目里攒资历,再怎么说,厂子也不好意思把自己这个编剧给排除在外吧?
说做就做。
当晚一起吃了顿饭后,黄泽洗了自己的碗,留下一句“我吃饱了,回房间去了”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不!
严格来说,是自己和大哥的卧室。
虽然大哥已经消失好几年了,但父母换了新家后依然把这个房间设计成了个上下两层的铁架床,就怕大哥哪天回来后没有住处。
在铁架床旁边,是张写字桌,木制的椅子,上面还放着个造型简陋的小台灯。
拿出纸笔来,黄泽托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前世拉片过的电影成百上千,写(抄)哪个呢?
第4章 写剧本
首先,这部片要好取景。
最好大部分景色在沪海或者周围就能找到。
省的还得四处跑,光差旅费也不是小数目。
这年头制片厂一部电影再火也就能从中影那拿个固定的收入,成本太高的话,厂子是不会同意拍的。
再说了,你个沪海人,弄个《红高粱》什么的出来,怎么感觉那么不着调呢?
其次,这部片的剧情要够不错,还要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三观,让厂子看了就有种想拍出来的冲动,导演不指望了,但无论如何,不得给自己这个编剧安排个副导演当当?
最后,这部片要好传播,其中思想全世界通行,最起码欧洲那边吃这口,没多久,就该开始华语片频繁出入三大电影节的日子了。
这是大势,自己可以顺应潮流。
虽然貌似有一点点走在了潮流的前面。
这个不重要。
关键是那里能出名。
影片能出名,自己也能水涨船高。
额,能安排进去那么一两首经典英文歌。
歌曲的传播,比电影可要快,加上阿非利加大饥荒愈演愈烈,最好是弄那种关注儿童,战争的英文歌。
乘着这个东风,说不定能让自己尽快扬名。
赚美元,它不更香嘛?
再说了,只要这次的《明天会更好》能给厂子带来收益,这种能卖歌的影片,沪影厂投拍的可能性极大啊!
自己可不想让剧本在剧本库里压着。
越快拍出来越好。
想着想着。
黄泽提笔,在纸上写起了故事梗概。
83年,一个音乐家已经功成名就,回去参加故乡母亲的葬礼,这天晚上,他的家里来了一个人,说是自己的一位老同学。
见面后,对方问他还记得当初的老师周树老师吗?
他死了。
留下一本日记,是送给你的。
翻看日记。
两人的记忆回到了几十年前。
46年的时候,在沪海近郊有一所寄宿学校,专门为太过调皮捣蛋的问题儿童所设。
沪海和周围城市里,难以管教孩子的父母,就会花钱把他们孩子扔进里面,让这里严格的老师来管教。
严格,那是真的严格。
简直可以称的上是监狱化管理。
一位长相平平无奇的英语兼音乐老师周树因为一些思想动向上的事情得罪了人,被下放到了这里,教大家英语和音乐,发现了其中一个人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
便开始教他们英语,音乐,带领他们唱歌。
相比其他老师的看似严格,实则已经放弃了这些学生,他想要开出一条新路。
原片是唱诗班,但一方水土一方人,这里,更多的是教音乐,让他们一起唱歌,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发掘他们的潜力。
这也方便黄泽抄歌,不用把歌曲局限于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