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觉得应该不至于。
因为两者是利益共同体。
自己能火,专辑也能多卖嘛,这可是几百万,甚至可能上千万的生意。
这还没动力?
而以沪海中唱的实力,要推荐一下,还是有这个机会的。
“那合作愉快?”谢昆伸出手再次和黄泽握了下手,“那你抽空来我们这边一趟,先敲定要用多少首歌,然后我们和你结款。”
“我有个条件,咱们之间的合作只包括国内的歌曲发行权。”
“没问题。”谢昆也没想卖到国外啊,音乐磁带怎么创汇?至于更多的,用了又怎么样,大家都这么干的,所以答应的很爽快,“这是定金。”
拿出两百块交给黄泽,让黄泽写了个收据,又签了份简单的合同,约定了一些条件,然后两人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看着两人走下去,黄泽关门,转身回家,看见老妈端着下巴在那盯着自己,似在思索着什么。
“妈,你在想什么?”
“你说我和你爸身上都没艺术天赋,到你身上怎么就有了?还这么多?”
“我爸沪影厂的啊!”
“在沪影厂就得有艺术细胞吗?他就一会计。”老妈撇撇嘴。
“妈,那就得问你了。”说了句大逆不道的话,黄泽趁着老妈没反应过来,直接回到了自己屋里。
坐在桌子前缓了缓,黄泽手指敲着桌子,思考起了自己的专辑弄些什么歌。
考虑到这个时代,而且是在国内,太花里胡哨就算了。
还有,学很多艺人一样不交版权费,直接扒曲填词也算了。
又不是抄不到歌了?
记忆里那么多歌呢,没必要。
想了想,“就他吧,”黄泽提笔开始写词。
“乌溜溜的黑眼珠。”
“和你的笑脸。”
“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这首罗达佑的《恋曲1990》,是黄泽喜欢了几十年的歌。
就像是一杯酒,越品越陈。
越品越有味道。
出于对其的敬意,《明天会更好》也是抄他的,黄泽直接决定再抄一次。
既然抄了,谁让他歌自己喜欢呢,那就再抄一次,《你的样子》。
别人写歌难缠,黄泽写歌跟写作文似的,啪啪就是写。
不过嘛,再一再二再三。
要是再来个再四,那着实是有些过分了。
第三首,换人。
考虑到冲击春晚,黄泽弄了首前世春晚上出现的歌。
《涛声依旧》。
前世的93年春晚里的歌,出场之后,瞬间火遍了大江南北。
毛柠也成了一代人的男神。
只是可惜……
写完这三首,黄泽考虑到了一种可能,如果这三首都火不了怎么办?
是的,确实是相当不错的歌,都是经典。
但谁说经典就必须火的?
歌曲也和电影没什么两样,换个人唱,换个时间,还真就未必能火。
前世原作者没唱火,但被翻唱火了的,不是比比皆是?
毕竟是想要奠定自己赚钱道路的第一张专辑,说什么也不能冒这种风险。
那最好是搞一部火的成功率足够高的歌。
先想想购买磁带的主力,有消费能力,也喜欢追流行的年轻人。
最大应该不超过三十岁。
那这个年纪彼此的记忆深处,什么最能勾动他们呢?
肯定是爱情啊!
最好还是爱而不得的爱情。
一旦得到,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份爱,也就会被消磨光了。
而爱而不得,却会成为心里永远的遗憾。
尤其是和现在的人进入柴米油盐之后,难免磕磕绊绊,就会想,如果和当初的她在一起,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而和前任分手还不是因为感情问题的时候,那种遗憾,将会更深。
第14章 震惊四座
这种事,是有的。
而且可能是很多这个时代大多数年轻人的共同记忆。
回城,选择和农村的另一半分别。
而写这件事的歌嘛。
黄泽立马想到了九十年代零零年代初的四大歌曲美女,心中的《九妹》,城里的《阿莲》,镇上的《小薇》,以及村里的《小芳》。
《小芳》就是写这个的。
让李春博一首歌吃遍天的存在。
大火的概率,结合时代的话,绝对是顶尖的,黄泽觉得可能会比其它三首都高不少。
或许会有人骂三观不正。
歌里面的男人始乱终弃。
不过嘛……
一边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白头到老的爱情,一边是父母家人亲戚,从小的朋友,以及回去就有工作,更好的未来。
这让人怎么选?
如果就是这个年代的人,黄泽可能还会纠结一阵。
但黄泽可是从24年回来的,根本不用选。
谁还相信什么爱情啊,爱你个麻花情,那东西顶什么用。
当然,以上对黄泽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没去插队啊,所以再骂也骂不到我身上。
至于说不插队怎么写出这的歌的?
那黄泽也有问题了。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没有去过战场,是怎么写出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
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是怎么写出《岳阳楼记》的?
这合理吗?
这很合理!
写完这四首歌的词曲谱,黄泽便停笔了。
没必要再往下写了。
一盘磁带装十首歌。
同时能火的歌也就那么多。
翻录的人又那么多。
写多了浪费。
有更多的好歌,还不如把歌放在下一张专辑里。
剩下的六首,《明天会更好》自己和毛阿闽分别唱一下算两首,另外四首让毛阿闽翻唱老歌去吧。
就当是工具歌了。
……
次日,抱着一厚沓的分镜头拿给白导,白成惊讶了一下,和黄泽一起讨论到了下班。
不过,其他人能下班了,黄泽却才开始了第二份工作。
相当于自己五年的工资不好挣啊!
骑着车来到中唱,按照谢昆说的,找到了在这儿等着自己的对方,以及昨天一起上门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另外还有足足四个人,都在办公室里。
“黄老弟,你来了啊!”听到敲门声,看到是黄泽,谢昆立马迎了过来,“不知道黄老弟写了几首歌了?”
“四首,你们不是还要找毛阿闽唱歌嘛,我和她一人唱一首《明天会更好》,加上这四首,我的份额也就完成了。”
“哦?”
不远处坐着的人有人露出来惊讶,有人则是有些不爽。
四首,吹的吧?
这么快,是不是在拿质量不怎样的歌凑数?
要是这样的话,我上我也行啊!
谢昆其实心里也有一闪而过的怀疑。
但他脸上掩饰的好啊!
愣是没让黄泽看出半分,依然笑呵呵地,“那词曲谱呢,我们几个看看。”
“我们几个审核通过了,也就能让财务拨款下班了。”
“哦,那你们看谱,我在这儿先清唱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