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57节

  周显龙顿时有些为难,随后说:“杨生,要不您做货车的副驾驶过去?我与几个同事坐在货车后面就行了。”

  “副驾驶本来应该是你坐的吧!”杨文东顿了顿,说:“们按你们的就行了,我刚刚已经叫了一辆黄包车了,今天跟著我。”

  “那就好。”周显龙心中舒了一口气。

  杨文东又说道:“再等等吧,过段时间,公司就会买车了,到时候大家也就方便多了。”

  来到这个时代,最让杨文东不适应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没有手机与因特网,二个就是没车,特别是自己事业变大之后。

  相对来说,因特网可能更重要,但这个是绝对没办法改变的,只能认命,汽车倒是可以。

  只是去年属于事业开拓期,纵然粘鼠板让他在夏天赚了几万块钱,也能买的起车了,可后面需要准备便利贴的生产,资金根本就不够。

  周显龙突然道:“杨生,其实可以考虑一下买一辆二手车,三五千就足够了。

  这点资金,对我们影响不大,廖创兴银行那边的资金监督应该也不会在意这件事,或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手车?这倒可以。”杨文东想了想也觉得可以。

  廖创兴银行虽然风险管控比较松,但也可能只是额度方面可能松一点,基本的资金用途监控还是有的。

  工厂申请贷款后的资金,必然在人家银行帐户里,买什么东西人家也都是知道的,也有监督,不然你拿去炒房甚至跑路了,银行还不得亏死。

  除非是抵押物足够,提前约好不管用途,又或者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达成目的。

  以扩产为理由的借贷,用在买车上面,或许活动一下关系也行,但没必要,只要稍微再等等,等资金回流,帐户上有了自己的钱自然就没问题了。

  周显龙又笑说道:“以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后一辆车是肯定不够的,先买辆二手的,等以后杨生换新车了,这辆可以当正常出行的巴士。”

  “那行,等这几天忙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也是小事,只要再熬过最近一段时间,那后面,公司的资金就会大幅度好转,买车买房都也只是小问题了。

  别说银行贷款,估计以后不上什么大投资项目,那帐上的资金绝对会是充裕的,便利贴与粘鼠板这种对生活、工作有著正向帮助的商品,绝对会轻松源源不断的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不过,即使是做生意,那只要有好的方向,那绝对是能用银行的钱,还是应该用银行的钱。

  实在不行,做最简单的囤优质地皮与优质物业,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后面几年地产市场还不到超级大爆发的阶段,但也因为如此,很多未来的黄金地皮,在这个时代还可能只是荒郊野岭,价格非常便宜!

  ……

  当杨文东的黄包车将他拉到新厂房的时候,又一次看到了周显龙,正在指挥著叉车在卸设备。

  杨文东也没有再多看这个过程,而是走向了新工厂内部。

  “东哥。”赵立明在里面走了出来,正好碰到了准备进去的杨文东。

  杨文东奇怪问:“你怎么在这?老厂房不是都给你做粘鼠板了吗?”

  未来的规划是这里的新厂房用来生产便利贴,纯粹依靠手工的粘鼠板就放在之前工厂里,后者也就是归赵立明管理,顺便还能在寮屋那边招聘。

  赵立明笑道:“我那边都是依赖人工的,东盛来的小挤出设备到了后,工厂效率也高了,我的工作也轻松了,有时间就来这里看看了。”

  “噢,东盛那边还真的有两把刷子!”杨文东笑了笑。

  这东盛还真的替自己解决了很多问题,不然设备不能本土化生产,他向日本公司订货效率肯定慢,而且还贵。

  连粘鼠板的生产,他们都能以专业的意见帮一把。

  不过,好处当然也是有的,杨文东的这么多设备,也能让他们赚上不少了,未来只会更多…

  赵立明又问道:“东哥,听老周说,现在这样的生产模式,只能满足短期,以后肯定还是不够的,他们可能还要寻找更大的厂房

  那这里这个厂房,以后可能会给我生产粘鼠板?”

  杨文东想了想,也觉得是可能的,于是道:“这还真有可能。”

  未来的计划也只能是短期的,因为一旦产能上升,大概率现有的厂房就不够了,不管是便利贴还是粘鼠板。

  没办法,任何爆款商品出现的前一年甚至前几年,都会有产能不足的问题,那就必须不停的增加新工厂。

  就算是几十年后的苹果帝国,加上富士康这样的专业代工厂,也花了数年时间才解决了苹果手机的产能问题,但每次更新换代又或者iPad出现的时候就又不够生产了。

  除非现在很有钱,然后一次性建一个超大型的工厂,但这样的投资,就算有钱目前也行不通,因为缺人,大量的熟练工是产品质量的核心,不然急速扩产出了质量问题,那后果会更麻烦。

  只有一步一步的来,等到手中资金充足了,那就可以筹备属于自己的稳定、长期的厂房了。

  当然,这个前提是产品没有新的了,如果再让杨文东想到后世的爆款产品,且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那必然还会面临现在这样的问题,甚至可能会更严重

  “哈哈,那可就太好了。”赵立明笑了笑,说道:“就是这里离寮屋有点远了,弟兄们上下班的路就远了。”

  杨文东想了想,笑说:“没事,以后也可以在寮屋附近找地方建厂房,这个以后再说。”

  虽然从市场潜力来看,粘鼠板是比不了便利贴的,可这也会是自己未来的产业之一,不会因为有了更赚钱的就放弃旧的,毕竟又不矛盾。

  还有就是从带动就业数量的角度来看,粘鼠板的能力比便利贴强多了,自己未来在香港能够安稳立足的一个前提就是得控制足够的就业;就业是任何政府稳定的基石,只要控制住了就业,安全性也会提高很多。

  而既然要提供就业,那他也自然希望能够照顾一下香港最弱势的群体:寮屋居民,同时这个群体的人工成本也会相对来说低一点。

  “那就好。”赵立明随后又说:“东哥,这里面我刚刚已经走了一遍了,算熟悉了,我再带你走一圈?”

  “行。“杨文东点点头,没人陪他也能走,有人他也不拒绝。

  二人进入工厂后,杨文东才发现,这与上次过年之前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赵立明道:“刚刚我还跟门卫聊了下,过年那几天,都有工人过来干活的,硬是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将这里全部线路给铺好了、卫生也大概清理了,就剩下仓库的房子还没有完全搭好。”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仓库不急,反正前期我们的产能也没那么快起来。”

  “看来东哥你都提前算好了。”赵立明笑了笑:“东哥,我现在感觉,现在这一切就像做梦似的,这一年来,我们的变化太大了。

  我是真的怕某一天,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一年前的寮屋,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

  “梦?”杨文东笑问:“你一年前敢做这么夸张的梦?手下有百号人?天天可以吃肉?有6尺长的席梦思给你睡觉?出远门还能坐黄包车或者的士??”

  赵立明有些尴尬的摸了摸头发:“也是,1年多以前,这种事我是做梦也不敢想。”

  “有的时候,现实比做梦还要不真实,可能更恐怖、可能更美好。”杨文东耸耸肩,随后想了想又道:“不过如果真的是做梦,那可得恭喜你了?”

  “恭喜我啥?重新回到寮屋?”赵立明很是不解。

  杨文东笑道:“你要是做梦有的这一切,那你醒来后,那也可以走上创业这一条路了,到时候可别忘了照顾我啊,哈哈~”

  “.”赵立明愣了会,说:“东哥还是别开玩笑了,就算有这些想法,我也没能力跟你一样做的这么好啊!”

  “开个玩笑,别想这些了。”杨文东恢复正常,说:“你我都已经从寮屋出来了,不过寮屋之中还有太多的可怜人。

  我们虽然不能给他们换个住的地方,但给个好一点、稳定一点的工作,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以后我这边会有很多其他事情,这一块就交给你了,以后粘鼠板工作就算是我们给寮屋群体准备的岗位了。”

  “嗯,我明白东哥的意思,东哥你是要做更大事的人,这种事交给我与浩宇就行了,正好我们也不会其他的。”赵立明点点头,随后又说:“就是我们也只会生产,市场那一块?”

  杨文东道:“这个还是我先负责,以后你们有能力了,再交给你们。”

  “好啊。”赵立明笑了笑。

  杨文东又道:“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需要大量招普通人的工作,到时候,我也会放在寮屋附近,这样就能招更多的人了。”

  “什么工作?”赵立明问。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以后有了再说吧。”

  前世与现在的生活差距很大,也有著很多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

  可大部分东西都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且与时代相关,很难造的出来,需要不少的资金投入。

  再者,如果不是便利贴、粘鼠板这种对生活、工作有著很大直接帮助的商品,是很难推广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自媒体流量,一种商品做不到第一眼吸引住人,那就需要依赖强大的渠道来推广。

  不过,随著自己资金的越来越多,以后就算做不了爆款小创意产品,只要找准方向做正常生意,也一样能够带动大量就业。

  “哦哦。”赵立明也没多想。

  二人转了一圈后,再回来时,6台设备已经都下车了,正在安装。

  周显龙与魏泽涛似乎在一起讨论著什么,看到杨文东过来后,便走上前,周显龙笑道:‘杨生,电已经接通了,明天会试生产一天,到了后天就可以全力生产了。’

  “后天?”杨文东算了算日子:“正好,东盛的设备也要过来了。”

  周显龙点点头:“是的,时间衔接的很紧。”

  “行,那这段时间就辛苦点。”杨文东道:“等设备都好了,就到了我们努力生产的时候了。”

  周显龙笑道:“是的,杨生,另外,人员方面,我们又招了一共28名员工,这些都能认识一些基本的汉字与数字,不过平均工资要比之前高一点。”

  杨文东道:“都认识字了,自然该稍微工资高一点,不然不白认识字了?只要符合市场正常价值就可以了。”

  与粘鼠板那边不一样,生产便利贴这边的,还是需要理解能力稍微强一点的人的。

  虽然识字≠理解能力强,可任何一家正常的公司,都不会花时间去识别的,这也是为何前世内地大学生遍地的时候,大公司招聘,都是直接设定了第一学历。

  周显龙点点头:“好的,那后面一段时间,等设备多了,我们就继续按这个标准招人。”

  “你与老魏协商就行了。”杨文东没太在意,他现在已经不太在意这些小事了,只需要大概知道即可。

  后面的几天,6台搬过来的日本设备顺利的正常运行,从东盛送来的10台设备,中间出了一点小问题,但也很快就搞定了。

  16台设备,立刻开始了全速生产模式。

  再之后,另外20台也相继入场,整个长兴实业,开始了全力生产,而每个生产出来的便利贴,都是一张张港币现金了。

第98章 月入十万的利润

  时间,很快就到了3月1日。

  长兴实业的新工厂内,36台设备,都在全速运行著。

  杨文东、苏依依在工厂转了一圈后,来到了位于车间大门门口的办公室内。

  在老厂的时候,因为空间太小,办公室小的可怜,现在换了地方,鸟枪换炮,不可同日而语,杨文东一个人,就有著一间超过200尺(22平)的独立办公室。

  其他几人则是分别拥有独立或者公共办公室,比如魏泽涛作为企业经理,也有一间小点的办公室,财务部门两人拥有一间办公室,其他几个生产、采购、销售则是在一起。

  每个人的办公空间,都不算拥挤。

  坐在自己桌前的魏泽涛,听到了门口的动静,抬头一看是自己老板,连忙站起身来,笑道:“杨生、苏小姐。”

  “老魏。”杨文东笑了笑,随后问:“这两天,美国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反馈?”

  魏泽涛回答:“有,我昨晚接到电话,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提供更多点便利贴过去。

  按照罗伯特先生所说,之前我们空运的便利贴,在加州以及内华达州都非常畅销,很多公司都有购买需求。”

  “内华达州?我记得罗伯特之前说过,他们最开始只在加州先卖啊!”杨文东听完后,有些奇怪。

  在之前他独家负责的时候,各种客户也都是他一人对接的。

  现在手下多了,非核心谈判类的客户事宜,他也就交给了魏泽涛,这位不仅仅是管理人才,也同样精通英语。

  在香港,有点能力地位的英国鬼佬都要会粤语,反过来华人想混得好,英语也是必须的。

  不过,魏泽涛可不需要跟他早期那样需要住在公司等电话,而是可以直接在家中即可,他的家中有电话,国外的几个大客户也都被告知了新号码。

  魏泽涛回答:“我没有问,这也不是什么特大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两个州比较近,不小心传过去了。”

  “嗯,这也无所谓了。”杨文东也没在意,随后问:“批量的便利贴也是不太可能走空运了,海运这边,我们怎么样才能最快送到美国?”

  魏泽涛回道:“我询问过了香港的几家主打美国航线的航运公司,最快的一艘船,只需要2周的时间,就能到美国的西海岸,包含洛杉矶港口。”

  “这么快?”杨文东惊讶问道。

首节上一节57/3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