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为了港府的利益啊!”
“真的?”白人女子似乎也有些犹豫,不过很快又说:“那你也不能这样打,会死人的,人死了,你还怎么收钱?”
“额”阿标似乎也想再解释,可也不想当著这么多人的面与一个英国鬼佬对峙,于是说道:“那好,今天就算了,姓田的,下次过来,把钱补上,不然我要你好看。”
说完,阿标又对著白人女子笑了笑,随后带著小弟从肇事地方离开,不过突然看到了杨文东,于是又走了过来,问:“数量全了?”
“全了。”杨文东点点头,说:“一筐50个,都用绳子打结绑好了。”
阿标大概看了一眼,点头说:“行,这是20块钱,我们说好的。”
接过阿标给的几张纸币,杨文东心中大喜,笑说:“多谢标哥了。”
“嗯,正常生意,你只要守规矩,我们也就按照规矩,大家都是赚钱的,我也不想多事。”阿标笑了笑,随后招呼手下,准备将东西带走。
因为杨文东早就用绳子将捕鼠笼捆好,阿标的几个小弟也就将东西给提走了。
“啊,总算结束了,我都担心他们不给钱。”赵立明见人都走了,也才缓了口气。
杨文东笑说:“吃饱一顿,还是天天吃饱,他们是知道该怎么选择的,人家只是坏,不是傻。”
赵立明回了一句:“东哥你说的轻巧,我不信你一点也不担心?”
“当然担心,但担心也没办法啊。”杨文东摇摇头,理论上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二人拿到了钱,也很是开心,这30块钱到手收入,不算人工的话,就算白赚了。
小赚一笔也是很开心的。
“等等,两位。”就在杨文东二人准备回去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了声音。
杨文东回头一看,居然是刚刚的白人鬼佬女子。
PS:求月票,推荐票。
创业剧情很快就开始了,求追读。
第8章 回头客
看著走向自己的白人,杨文东也是有点不自在。
“你们也是小贩管理队的人?”白人女子走了过来,以一口非常流利的粤语。
“不是。”杨文东连忙说道:“我们只是这里的小贩。”
白人女子又说道:“那能不能帮我将这位送到医院去。”
“去医院?”杨文东看了一眼刚刚那位被打,现在又靠著自己女儿站起来的中年男子。
白人女子又说道,“他伤的很严重,可能骨折了,需要去医院。”
“不要,我不去医院。”被打之人也听到了这不远处的对话,连忙一瘸一拐的走过来说道。
白人女子说:“为什么?你的内脏,说不定都受伤了。”
中年男子摇摇头,忍著身上的剧痛,说:“我连交管理费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去医院,有钱的话,我也不会被打了。”
白人女子说:“钱我可以替你支付,不用担心。”
杨文东一直没有说话,他也可怜这对父女,但他也无能为力,香港这个社会,这样可怜的人多了去了。
他当初如果真的因为流感去世了,那苏依依母女,能不能守住寮房的屋子,还不一定著,以后,可能也好不了多少。
不过听到女鬼佬说的话,不由得让他也多看一眼,居然碰到一个喜欢助人的鬼佬。
“不,我不去。”中年男子想都没想,拒绝道。
白人女子眉头紧皱,说:“你如果有内伤的话,可能会死的。”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说:“如果你真的想帮我的话,给我的女儿买点吃的,她已经很久没有吃饱了。”
“那好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白人女子最终也没有强求,递给了他一张5块钱纸币,后者感谢后便离开了。
杨文东也没有说话,见事情结束,便准备离开,却被白人女子叫住,问:“等等,你说你是这的小贩?”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白人女子又观察了会,带著一丝疑惑的语气说道:“我总是觉得,看你的样子,与其他人不一样。”
杨文东问:“有什么不一样?”
“我也说不上来。”白人女子也没有多想,看向了杨文东身旁篮子里还剩下的捕鼠笼,问道:“这是什么?”
“捕老鼠的?你要不?”杨文东非常遵守职业操守,反问道。
白人女子鬼佬看了看,似乎没看出来,问:“这东西怎么抓老鼠?”
“是这样”杨文东见眼前的鬼佬似乎有点兴趣,于是立刻开始介绍了起来。
白人女子听了一会,也就明白了过来,说:“很聪明的结构,也不会像老鼠夹那样伤到人,又不需要像老鼠笼那样,抓住老鼠之后,还得将死去或者受伤的老鼠给取出来。”
杨文东笑说:“对,将这个木片取走,老鼠尸体也就掉下来了,很简单,甚至,也可以直接连同捕鼠笼一起扔掉,这个价格很便宜,只需要5毛钱。”
最近几天,杨文东在这个菜场,总算是可以接触到外界的很多信息了,因为他可以找到很多旧的报纸。
虽然很多单独的繁体字他不认识,可这些字组成句子,他就能看懂绝大部分。
也因此,对于这个1958年的香港,他也有所了解,比如香港的平均工资是80港元一个月。
只是任何社会,大部分人都是被平均的,香港的普通人,辛辛苦苦一天工作12小时,可能收入也就在1块钱多一点。
而另外一批被平均的高收入群体,则动辄几百几千一个月,比如英国鬼佬。
5毛钱,对于一般的华人家庭不算多,但也不舍得浪费,但对于英国鬼佬来说,就如同后世的普通打工人,买根棒棒糖一般。
“的确很方便,老鼠实在是太讨厌了。”白人女子点点头,随后说道:“那我也买两个,如果有用的话,下次我再来找你。”
“好。”杨文东笑了笑,做生意,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小客户,今天带来了阿标需要的200个之外,也还带来了一些,就是指望能够再多卖一点。
毕竟,哪怕是从阿标那赚的30块钱,也只能说,稍微能够让自己等人的生活好一点。
钱,他还是非常非常缺的。
摆摊的日子,还在继续,虽然赚不到什么大钱,但如今的香港,大部分人居住的环境恶劣,东菜场周边的人,也经常性的受到老鼠的困扰,碰到便宜的捕鼠筒,部分人还是会买一些的。
杨文东、赵立明几人,通过摆摊,也算赚到了一点基本生活费用。
在杨文东的要求下,苏依依也暂停了伤眼睛的绣布工作,跟著他一起去摆摊,而赵立明,则是单独在寮房内,做著捕鼠筒。
一天,杨文东与依依边摆摊边聊著天。
苏依依笑说道,“东哥,你说的还真没错,很多人做出了跟我们一样的捕鼠筒,但却没来摆摊,只是在寮房内部,或者专门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售卖了。”
杨文东说:“嗯,正常,来菜场做生意得花钱,还得有能力说服别人购买,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能力的。”
其实可能有人试过,但第一天就放弃了。
做小生意,对于大部分有著稳定工作、甚至做兼职的人来说,都是一道迈不过去的高门槛。
看起来简单,可实际做起来,比起苦力甚至脑力工作,都要难多了。
不过如果成功了,那自然收益也高,就如同现在的杨文东,基本上比苦力工作的收入要高多了,这也让他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比以前好多了。
“嗯,今天我们卖了不少了,等晚上,我想去买半只鸡,让阿妈吃好一点。”苏依依说道。
“行。”杨文东答应道。
虽然说现在资金还很缺,但也不至于省到天天饿不死就行,偶尔还是要吃点稍微好一点的,。
就在此时,一个熟人走了过来,正是前几天的白人女子,她来到了杨文东面前,说:“你好,我想再买一些你的这个东西,捕老鼠的。”
PS:求票!
第9章 官方采购
“一些?”杨文东准确抓住了量词。
“我叫艾琳娜。你叫什么?”艾琳娜自我介绍,似乎也是因为后面,可能还会有所交流。
杨文东说:“我叫杨文东。”
“杨文东,那我就叫你杨生吧,我的中文虽然也还可以,但叫你们名字,有些别扭。”艾琳娜笑说。
随后又看了一眼一旁的苏依依,问:“杨生,这位是的妻子吗?”
话音刚落,苏依依脸便红了,不过没有吱声。
杨文东笑说:“不是,她叫苏依依。”
“噢”艾琳娜笑了笑说道:“杨生,你这个捕鼠筒,我带回去之后,用了几天,抓住了3只大老鼠,效果很不错。
所以我想再买个20个,如果还有不错效果的话,我还会再回来的。”
“没问题,你要多少,我就能提供多少!”杨文东豪气说道。
这几天在这里摆摊,卖的基本上都是零散的,之前阿标卖了一批之后,也反馈抓老鼠有点效果,但显然人家也不会再购买了。
能够再碰到一个大客户,他也很开心,而且这个交易,可不需要分成给其他中间人。
“这可不一定,说不定,后面我可能买的数量,远超过你的想像?”艾琳娜笑说道。
杨文东惊奇的看了眼前的白人中年女子,问:“什么级别的数量?”
“几百几千甚至更多。”艾琳娜说道:“我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港府旗下或者一些关系好的洋行旗下有著很多仓库,储存著粮食、日用品或者一些其他的物资。
这些年来,很多仓库有著不少的老鼠,政府部门每年也都是有预算来灭鼠的,而你的这个捕鼠筒,比捕鼠笼成本低很多,很有优势。
这次,我会带著20个去一间粮食仓库,看看效果,如果好的话,或许可以在内部大推广,那需要的数量,是非常多的。”
杨文东听完后,想了想,问:“艾琳娜女士,这种官方采购,一般都有著固定渠道吧?”
任何时代、任何公司或者政府,采购物资可是一个好活,而围绕著这些物资,也必然会衍生出一堆利益链群体。
“你倒是知道的挺多的。”艾琳娜也明白了杨文东的意思,不过也没有挑明,解释道:
“很多仓库甚至政府办公的地方,其实已经有捕鼠笼了,只是效果不好,所以也想著更换新的捕鼠方式,你这个东西是新东西,其他人没有。”
“明白了。”杨文东点点头,因为是新玩意,虽然没有注册专利,但目前,官方所知道的,也就自己一人有了。
艾琳娜又说:“其实,也是因为,你这点东西,价值不高,而且涉及面却广。
一般单独的仓库,购买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也是正好负责香港货物供应这一块的事情,才过来的。”
“也是。”杨文东笑了笑,这点小东西,价值不高,却要分摊到香港不同地方的仓库。
简单来说,就是仓库本身单独采购不会很高金额,统一采购或许有点价值,但负责这一块的人,哪看的上这点?
这一会功夫,杨文东已经挑好了20个捕鼠筒,随后以细小的绳子,将这些竹筒捆在一起。
竹筒并不重,但如果不捆好,那一个人两只手,就不太好拿了。
艾琳娜接过竹筒,数了下后确定没问题,再将竹筒放在地上,从口袋中取出10块钱纸币,递给了杨文东。
又说道:“杨生,如果这个捕鼠筒效果好的话,下一批的采购你可是需要给一个折扣的。”
“没问题。”杨文东点点头,他自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这是在如今的香港,想混点成绩,必须要懂的社会守则。
甚至未来,也是一样,只不过现在可能更直接,未来的话,就需要通过各种“合法手段”等等,比如安排领导去4S店买二手车再来个“退一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