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人之常情,他自己如果身处这样的情况,也可能会如此,前世的很多天使轮因特网投资,也是这个目的。
先投入少部分资金获得少部分股份,这样创始人也会安心将公司业务做大做强,然后等分拆业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者再加码投入,放在传统产业也是如此。
这几家企业以后都会上市的,有的是机会。
“好,那我会尽快与他们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估值。”郑志杰说道。
后面的一个月,杨文东没什么大事。
私人方面,他也经常约著白玉洁来酒店探讨窗户外面的风景,公务方面,也就一直盯著入股新鸿基与长江实业,眼下地产市场,杨文东也不准备再投入过大了,那投资一些未来地产巨头股份,最合适了。
不过目前也只有这两家,因为这两家是未来地产巨头之中,唯二的在60年代初期规模非常小,但70年代开始崛起的,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这两家抓住了几年后的地产危机,胆子足够大,拼命囤地,最终等68年之后就翻身超车了。
而其他的,或许也有部分可以抄底了,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且如今这些公司规模也不小,处于巅峰股价,杨文东自然不会投资,就算要投,也需要等到地产危机期间,这些地产企业业务受损再说。
12月6日,郑志杰最终与新鸿基及长江实业达成协议,分别投资230万及370万港元,获得两家公司各20%的股份,同时,也会逐步的进行多方面的合作等等。
心情大好之下,杨文东再一次约了白玉洁,一番耕耘之后,精神气爽。
待二人来到客厅吃点零食的时候,白玉洁问:“今天看你很开心啊,什么事?”
杨文东笑说道:“投资了两家潜力十足的地产公司,所以心情好。”
“地产公司?你不是有吗?为什么还要投资?”白玉洁不解问道。
杨文东回答道:“我是有地产公司,但香港市场这么大,我不可能全吃下吧?那既然在我吃不下的地方,会有其他同行,那我自然可以选择投资一部分,投资进去,他们去我不涉及的地方经营,我平白分一杯羹不好吗?”
这个世界上,很多市场是不可能吃独食的,也做不到,且政府也不容许。
而且如果在地产市场,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超级巨头,那高屋价的矛盾,就都会聚集在自己身上,这样反而得不偿失,还不如站在背后,只要操控的好,绝对能赚的比站在前台的四大家族还要多。
“哦,也是。”白玉洁点点头,又问:“那你以后投资哪?我手上也有一点闲钱,也想自己投资呢。”
“你想投资,做收租婆?”杨文东笑著反问道。
“对啊,我们女人,得有自己的收入才行。”白玉洁回道。
“那你现在不要投资,等等吧。”杨文东点点头,又道:“至于我未来的投资,主要也会是大型写字楼、酒店、商场、临街商铺,住宅方面的话,只选择高端住宅或者超大面积的住宅。”
如果自己资金不多,那或许也会投资住宅,这样可以钱生钱;但如今自己通过其他产业赚了不少利润,那最佳的地产投资对象,就是置业,特别是中环、金钟、铜锣湾、尖沙咀等地的。
住宅方面,少数优质的或者超大型面积的可以自己开发,其他零散的,以后就交给自己投资的公司就行了。
“那算了,我还是考虑临街商铺吧。”白玉洁忧愁说道:“不过似乎不太够。”
“哈哈,可以买个小的,我倒是有个合适位置。”杨文东笑问道:“你手上有多少钱?”
“8万。”白玉洁也没有保密。
“还不错,居然能这么多。”杨文东有些惊讶了,这都可以在中环买套房子了。
白玉洁说道:“我这也是靠著从小到大节省出来的零花钱,还有就是参加体育赛事的收益,不然大学老师工资虽然不低,但也没这么多的。”
“你父母还真舍得给你们两零花钱。”杨文东笑了笑。
“那当然,女儿要富养,不然容易被骗。”白玉洁又看了一眼杨文东,道:“但还是被你骗了。”
杨文东则没有直接回答:“这个我赞同,女儿的确需要富养。”
白玉洁又问:“那你说的合适位置在哪?”
杨文东笑说道:“香港博物馆,你知道不?也是我投资的,在这个项目立项之前,长兴地产就在那附近买了一块地,建了房子,下面就有很多临街商铺,面积不大,主打就是小吃,单价贵,但总价格也不算超级贵,你这钱,按揭足够了。”
“博物馆?的确不错,去玩的人肯定多。”白玉洁点点头。
杨文东笑道:“这样,我等会让人把资料准备好,你看看,给你一个最佳位置,打八折。”
其实送给她也无所谓,只是白玉洁的性格,肯定不肯要。
“八折?你还能赚钱?”白玉洁反问道。
“当然可以,你太小瞧地产利润了。”杨文东笑了笑。
当地产市场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再加上杠杆,利润之高,简直无法想像。
“哦。”白玉洁点点头。
12月10日,香港博物馆正式开业。
与商场开业一样,博物馆作为对外吸引游客以及本地人群的商务机构,自然也会将开业典礼,举办的轰轰隆隆。
数个大型的舞龙团队,在博物馆前方的广场上舞动,多家媒体报社来自于丽的电视台,也都派人过来采访,香港如今有了自己的大型博物馆,可以说是香港历史上的一件里程碑大事了,任何一家传媒都不会放过。
而重要客户方面,这次来的商界人士倒不多,主要也是因为博物馆跟他们也没什么商业关系,一般自然也不会来,而政界方面,来的人可就多了。
杨文东也是很早就来到博物馆正门门口,等待著贵宾,到了8点半左右,多辆汽车经过正门前方,不少鬼佬也从车上下来。
杨文东立刻上前相迎,并说道:“港督先生、戴麟趾先生,欢迎两位前来参观香港博物馆。”
PS:求月票
第371章 博物馆开业与港督的赞赏
港督柏立基笑说道:“杨生,这香港博物馆开业,也是香港境内的一件大事,我们自然也是要来的。”
“港督先生说的很对。”杨文东笑了笑,随后伸手示意道:“几位,博物馆会在十点开门,今天的人必然很多,所以我们还是先进去看看,现在里面就只有一些工作人员。”
香港博物馆的开业,也是动用了传媒进行宣传的,毕竟本身也是商业机构,要盈利的,不说赚多少钱,但至少能够维持自己的运营,无论是租赁古董还是维护古董,以及人员工资、水电等等,也都是要钱的。
柏立基自然同意:“好的。”
随后,几人便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博物馆内部。
大厅之内,有著一些大型的古董,如一辆战国时期的战车、一尊汉代时期的铜鼎,一柄唐朝时期的长剑等等。
数量不是很多,但每一个都是大件,皆被防护玻璃或者栏杆围住,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而两边墙壁之上,则跟随著古董,讲述著对应朝代的历史,算是一个简单的简介了。
一名女性工作人员,也在讲述著这些古董以及对应朝代的历史故事,杨文东也是跟在旁边听著,他倒是知道这些,但英国鬼佬们不知道,他们纵然在香港待久了精通本地语言,但历史,就不太清楚了。
几人边走边了解,随后来到了一处侧门,工作人员介绍道:“港督先生,杨生,这边是讲述著香港的历史。”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进去看看。”
众人进入后,通道的侧面之上,有著翠红色灯光照下,两边则是香港从开阜以来的历史事件。
当然,现在还是港英时代,所以有些事情也就没有描述,而是采用的一种中立模式.
再者,百年之前的香港历史,其实也不重要,很多人对此也不是很感兴趣,香港历史单间重点描述的内容,是从1941年开始的,这一年,小日本来了.
虽说人种不同,但那个时候,也有不少英国军官为了保卫香港去世,甭管目的是为了英方还是中方,但也算是英雄了,因此,博物馆里也专门收集了曾经2000多名烈士的名字,并雕刻记录下来。
其中一名英国牺牲军官与一名华人抵抗成员,各有一个雕像,在此处被永久铭记。
柏立基等人,也都对著烈士鞠躬,随后跳入了下一个内容,那就是45年后香港的发展,这些记录,中规中矩,描述了每一任港督名字以及在任的成就,以及香港社会及经济层面的一些大事、政策等等。
再之后,就到了60年代,也就是重点描述了缺水的过程,以及现任总督柏立基为了解决用水问题,而做出的各种政策等等,其中墙面之上,还挂了一副柏立基的画像。
“这个画像很不错。”未来的总督戴麟趾,看到这里,似乎也有点羡慕了。
柏立基笑说道:“哈哈,这博物馆的后面,还会记录以后的大事,未来的总督,都会被记录进去。”
这是他与杨文东的口头协议,将自己的政绩记录以及画像,在博物馆中重点描述,其他人,恐怕就难了,而且他能够被重点记录,一个原因也是旱灾严重,这件事对人们影响重大,博物馆自然可以记录,其名义还是教导后人要节约用水。
戴麟趾笑了笑,说道:“好,希望我以后也能在这里留下一笔。”
当官的或者说有钱人,在这个领域目标达成之后,或者年纪大了之后,一般最想的就是青史留名了,后人说道自己都会夸一句,这种成就感,足以让任何人疯狂。
香港原本是不存在这种事的,一般来说,大部分香港人也顶多能够记住前几任的港督,现在出去随便问个人30年代的港督是谁,估计99.99%的人都不知道。
可现在有了博物馆,加上这里未来会有无数香港市民乃至海外游客过来参观,那这就是唯一的机会了,只是,这个博物馆,却是被一名华人所掌控,他就算以后是港督,也不可能强行命令人家写什么,那样只会贻笑大方。
这时,杨文东说道:“港督先生放心,每一任港督都会在这里留名的,未来的香港市民,也会在这里看到的。”
“那就好。”柏立基笑了笑。
他明白,如今杨文东借著这个机会,可是掌握了一样有点作用的筹码了,虽然不至于威胁任何人,可大家也会想著在这方面,讨点好处了。
从香港历史展厅出来后,再进入的就是中华历史上几个著名朝代的展厅,分别是:秦、汉、三国、唐、宋、明;
这些朝代名气较大,因此也是博物馆第一期的几个主要展厅,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众人逐个参观后,柏立基说道:“虽然我很早就知道中国古代有很多朝代,但今天这样看了一圈后,才发现原来历史是这么的悠久,还有这么多故事。”
“是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而且我们这里,其实对于整个历史来说不过就是冰山一角罢了,这里的一些古董文物,不过就是九牛一毛。”
展厅里的文物,只有少部分是自己购买的,其他的都是跟内地租赁的,主要也是好的古董内部不卖,因为内地法律明文规定了很多级别的文物,不容许对外交易,不容许出口。
要不是能够靠著租赁,恐怕这博物馆,也收集不到这些文物了,不过好处也是,租赁的文物是可以不停更换的,这样对博物馆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兵马俑还没有被发现,不然引进来绝对会轰动全港,估计很多海外游客都会专门为了看兵马俑来香港了。
戴麟趾笑说道:“那如果我有机会去内地,也会去内地的博物馆看看。”
60年代内地也并非不让外人进的,一些从事贸易或者他国官员,只要有合理要求走正式申请,自然也可以进入。
柏立基点点头说道:“的确可以去看看。”
杨文东又说道:“港督先生,那边还有一些英国或者其他英联邦文物,可以去看看。”
虽然香港主流群体是华人,但英国鬼佬也不少,再加上港英当政,那自己的博物馆,也自然也要有英国文化元素.
博物馆负责人,也特意从英国以及一些英联邦地区买来一些普通文物,价值不算很高,真正宝贵的也买不到,放在香港这样的地方,也算是浪费,所以杨文东也没太认真。
“好。”柏立基与戴麟趾则是很感兴趣。
就这样,时间很快到了10点,杨文东与两位港督也来到了博物馆门口,此刻,外面不仅仅是媒体,还有大量前来准备参观博物馆的普通市民。
人山人海,密密麻麻,这人数,比杨文东想像的还要多
开业仪式正式开始,博物馆负责人许秋生先是上前说话,后续则是港督柏立基被邀请上台讲话,再就是包括杨文东在内的几人,一起剪彩。
当红布落地,博物馆也正式开业.
只是,想进去还得排队,博物馆也早有安排,无数之字形的铁护栏,将人群逐个的控制住。
还在外面的柏立基与戴麟趾一看这么多人群居然被有效控制住了,惊讶说道:“杨生,你这方法还真是好啊,只用了一些栏杆,就将人群分开了,还能避免踩踏。”
“是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种排队模式,他也不知道海外有没有,但香港是没有的,之前廖创兴银行挤兑,可就是人挤人,一个分行来了几十个警察都维持不住秩序,差点造成踩踏。
自己以前的商场开业,也没那么多人,毕竟香港商场太多了,所以并没有使用这一招,如今博物馆的吸引力,要强太多了,因此早有准备。
戴麟趾也夸赞说道:“真是一个成本很低,但却非常高效的方法,看来以后,我也需要努力推广了。”
“对,很多商场或者银行,都可以准备一点,这东西本身也不贵。”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再过一年多一点,恒生银行将要被挤兑了,这个挤兑规模,会远超过之前的廖创兴银行,如果不是汇丰最后接手,恐怕恒生银行也会是同样的结局,哪怕恒生银行之前并没有任何问题。
而除了恒生银行,多家其他华资银行也受到挤兑,最终这件事使得逐步崛起的华资银行彻底衰败,直到80年代才开始缓过来。
“不错。”戴麟趾点点头。
随后,两个港督相互聊了一会后,柏立基道:“杨生,博物馆已经开业了,我们还有其他事情,今天就到这里为止了。”
“好,我送两位离开。”杨文东也是礼貌说道,他本身也没什么事了,如果不是港督在这里,他今天来不来都无所谓。
送走两名总督后,杨文东回到了博物馆门口旁边,主要也是因为,正门那边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
博物馆馆长许秋生快步走了过来,说道:“杨生,我们从侧门工作人员通道进去吧。”